◇◇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后记”之后记   ccma   一般而言,后记往往是作者写作的真实体会,或对自己的研究进行附带说明, 或对一些相关人士进行感谢。   但本人最近读了《赫斯顿研究》(程锡麟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的后记,真是大开眼界。此君先是指出该书是教育部什么项目,并且特别指出是 紧接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始的(不知二者是何关系)。然后就是作者到哈佛与 黑人研究名人盖茨见面,旁听其诸如桑塔格、沃尔夫、哈特曼等名人的课;顺便 提及自己的富布莱特项目,以及参加MLA大会,听了哪些名人的发言。大家都知 道,MLA大会几百上千人,名人自然不少。作者然后说明与香港大学美国中心主 任联系获香港项目,云云。这个后记俨然就是自己与世界名人交往史。其实,拉 虎皮,撑门面,在学术界早已有之,只是不如此君的后记如此集中。钱钟书《围 城》中那个瞅见过罗素的“哲学家”,回来便说自己与罗素讨论过深刻之问题的 人,大概会长期存在。 (XYS200607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