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对Wuming网友质疑田刚选上院士情况的简单说明   何祚庥   在田刚选上院士的会上,数理学部的院士们曾就田刚是否应选上院士展开激 烈争议。其实,当时大多数院士也弄不明白全职教授、特聘教授等等新的细微规 定的区别(包括本人)。不过,对田刚是否半时在中国工作,是否达到法定时间 表示质疑,北大有关人员在会上介绍了一个田刚的声明,表示今后愿意增加在国 内工作的时间,这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有不少人表示反对。最后就以投票来解 决。田刚院士以一票之多过半数当选。但其它有争议人员(有学术问题也有工作 时间问题),却以一票之差落选!为避免今后出现类似情况,所以今后规定必须 超过2/3多数才能当选。至少我个人,对不很够格、有争议人员,从来是投反对 票的!   据我所知,数理学部院士们,有相当一些人因年事已高,很欢迎有后辈年青 学者参加院士工作(包括本人)。但在掌握分寸和尺度上,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以一票之多而当选,有些人以一票之差而落选,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关于丘田之分歧,在学术问题上,我们没有发言权,不拟过多评论。不过我 们曾力劝田刚院士不要去说些什么话,因为丘成桐教授毕竟是田刚的老师,老师 对后辈的批评,总是一种爱护。   至于丘和北大之争,我以为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这里确有原则之争,那就 是北京大学在引进人才时,是否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政策。当然这并不排除可以 在特殊条件下有一些灵活性。但如果灵活性“过大”,那就涉及“弄虚作假”、 “虚报冒领”的问题了。所以北大引进人才虚假成分如何,占多少百分比,有无 40%,是一个关键问题。这涉及对北大引进人才工作的定性问题上的判断:这属 于个别工作失误,还是属于原则性错误?   但是,我们也隐约感到,丘和北大之争还有人事之争的影响在内。我们一贯 认为在海外工作的极大多数学者,都是高度关注祖国的繁荣、富强、文明、昌盛 的。他们回国访问和交流,带来很多很好的先进的理念,值得国内学者向他们学 习。但是,在海外工作极大多数学者,不论他们在国外获得多大成就,总是不了 解中国的具体情况,或所了解的,也是片面的、某一些人的局部的反映。特别是 国内人际关系,是高度复杂的,推进中国的各项工作,不能不考虑到实际存在的 人际关系。如果“以偏盖全”,那就会有不良后果。中国的院士们,极大多数都 是在中国土地上有较大较多贡献的人士。在国家困难时期,他们和共和国同呼吸 共命运,所以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和影响。现在如果有一位外来的有国际地位的 科学人士,回到国内指手画脚,一定认为他坚持的理念,就是正确,那一定会遭 到大多数学者的反感和反对的。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是:阁下只对国际学术有重大 贡献,却对中国的学术贡献甚微,当然如果阁下毅然决然,回国定居,那么按照 中国科学院条例,就立刻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身份,并且自动获得中国科学院 院士的一切待遇和权利。   据我所知,在物理学领域内,三个有影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杨 振宁、丁肇中教授,他们从来只是对中国的物理学如何发展,提出建议,甚而也 参与直接推动某些具体工作,但却很少过问人事问题。他们这种做法,得到物理 学界的一致好评。当然,在个别问题上,也有超越合理界限的地方,他们的办法, 一有反映,立即纠正。“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外来和尚却当不好方丈”!   其实,这类问题不仅在中国大陆发生,在台湾也出现有类似情况。有一位在 XX领域颇有贡献的学者,曾经回到台湾,也是按照他的想法颐指一切,最后只好 失败回国!一位台湾的学者气愤不平地向我说,我们一直在台湾生活几十年,至 少我们知道在台湾应该如何办事,而他什么都不懂!   我还遇到一位由台湾去美国,并在美国有一定成就的学者,他曾亲口对我说: “我们在台大读书的时候,我们的成绩比某些人优秀,所以就出国留学,也在国 外取得了某些位置;但是,仔细一想,我们毕竟对台湾的经济起飞,没有做出什 么实质性的贡献,而正是那些在学校读书时成绩落后我们的学生,反而对台湾做 出贡献!这应该感到惭愧!”据我所知,这位学者为了弥补他的“惭愧”,正在 付诸行动,力图为中华民族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数学界存在着不同派别。这不是秘密,而是国内人士都知道的事实。我 们方针是:承认差别,逐步消灭以及消除这些差别,而不是去“支一派、压一 派”。派别,只能在原则基础上团结起来。   但是,“本刊记者”张欢先生在第21期《南方人物周刊》上的报道,简直是 “唯恐天下不乱”!他借用一位匿名教授之口,捏造了一些对北大几位院士的 “横行霸道”的“指责”,但又没有举出任何一件事实。尤其可恶的是,还假借 丘成桐教授的名义说,“丘成桐先生之所以恼火,原因就是这个”!我不是丘成 桐,无法替他发表意见。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丘成桐先生本人的意见,还是记者假 借匿名教授之口的编造。但是,我却有资格举出这位“本刊记者”张欢先生有关 陈省身先生的一段谈话,却绝对不是事实。   “教授:……评选院士时(其它学校的)人就要投他们的票。……陈(省身) 先生离开(去世)前讲的那番话,你就知道他发牢骚的缘故了。   “人物周刊:包括陈省身先生这样的,都没有办法吗?   教授:他哪里有办法啊?!他希望他手下那几个年轻人能够当院士,但是就 是当不上。人人都知道水平够了,连北大数学系的都知道水平够了,就是当不上。 他要是不让你当,你就别想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利益交织网。”   我能说的是,我这里的院士名单上,有一位来自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的葛墨 林院士,可以说,他也是陈省身先生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但葛先生的专业是理论 物理,所以我没有把葛墨林院士统计在27位数学界的院士之内,但是,在3年以 前的院士会议上,葛墨林院士当选为数理学部的院士。重要的是,陈省身先生从 来没有说过,他的学生XXX或XXX应该当选为院士!我和陈省身先生有一些私人交 往,但陈先生从来未向我说过葛墨林先生应该当选为科学院院士!   今天在网上,又看到《南方人物周刊》在这篇“匿名访问”前面,加了一个 更显著的标题:“著名数学教授谈北大数学系在国内一手遮天内幕”。北大数学 系的五位院士的“手”,能遮住多大的“天”?这是“内幕”,还是“假幕”? (XYS200609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