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立此存照】   中国教育史上开天辟地头一回 “10万年薪聘教授”备受学界瞩目   (中国青年报1998.11.12)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佘振苏还不知道,两个月 间,他已经成了北京大学众所周知的名人。和佘振苏一样,最近经常被北大人提 起的,还有12位年轻人。原因是他们有可能成为建国以来薪水最高的大学教授。   国家教育部在海内外媒体、网络上广泛发布的招聘广告上“明码标价”:凡 是能够应聘上高等学校“特聘教授”职位的,岗位津贴10万元(不包括工资)。而 按照目前高校普遍的工资水平,教授的年薪不过1—2万元。   来自有关方面的消息说,“特聘教授制度”问世3个月,应者云集。首批涉 及的全国64所高校148个学科的人选,已经通过国内知名学者组成的专家评审委 员会的初评,只待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等7人委员会的最近核 定。与普通教授薪水的巨大差异,使很多人对他们的到来充满惊奇。一时间,何 人能够入选、他们到底能为高校带来什么,以及他们如何与学问未必相差很多但 待遇偏低的同行合作,成了高校和海外学人之间最热门的话题。   就此,记者采访了首批”特聘教授”岗位、人数都名列前茅的北京大学。   与众不同的招聘文件   教育部1998年末发出的一份紧急文件中表示,为了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要广泛网罗中青年杰出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提 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   “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就是这份文件内容的一部分。据悉,这是 教育部与著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及其领导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推出 的。教育部说,特聘教授岗位在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中设置,分期进行。原则 上在二级学科设岗,每一学科范围1-2个。第一期,3-5年内,岗位总数计划达到 300—500个,人选原则上要有博士学位,年纪在45岁以下。值得注意的是,这次 特聘教授,不止规定聘期5年,而且明确了聘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要求应聘 者接受严格的聘期目标管理。比如:文件要求,“特聘教授”应该讲授本学科的 核心课程,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领导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带领本学科在其 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同样,文件也要求,除了年津贴10万元,设 置特聘教授岗位的学校,应该具备支持设岗学科发展的科学优势和综合实力,并 能够为特聘教授配备助手,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一位做了13年教授的学者说,如此聘任,堪称新中国教育史上开天辟地头一 回,因为它打破了以往僵硬的人事与财务制度。而普通的教授,大多数是人事部 门掌管的技术职称评定的结果。只要评上了,无论贡献大小,待遇都一样。不想 干活,没有解聘的危险;当然,能干的教授,也没有权利要求学校改变目前普遍 偏低的知识分子待遇。   “我想要的人才更多”   1999年1月27日下午,北大十几个院系负责人聚集在一起整整议论了3个小时。 期间,因为重要外宾来访,中科院院士、北大校长陈佳洱教授离席10分钟。会议 由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陈文申主持,主题是总结“特聘教授”岗位第一批人选申报 情况,商议第二批人选。   介绍到目前工作在美国国家犹太医学及研究中心的舒红兵博士,北大生命科 学学院院长周曾铨教授拿出一摞自己翻译、打印得工工整整的信件。那短短3天 内,他与舒红兵博土关于聘任问题的5次网上对话。看到网上的“特聘教授”广 告,舒红兵选择了北大。周院长说,舒今年只有31岁,是最年轻的应聘者。他曾 经两年间在世界一流杂志上发表了7篇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著名的CELL杂志上, 被评为1996年世界自然科学界引用率最高的十篇论文之一。   负责北大“特聘教授”工作的陈文申介绍,北大9个岗位,首批50人申请13 人通过初评。应聘者中“海外兵团”占绝大多数,北大现任教授只有4名。国外 的,有6人获得过美国总统奖;国内的,有3人获得过总理基金。他说,学校对这 次特聘教授的人选非常满意,还有很多难以割舍,可惜“特聘教授”名额有限。   北大校长陈佳洱院士表态:不要“嘴软”,如果条件确实好,不妨建立“北 京大学特聘教授制度”,年津贴同样十万,其他待遇、条件与教育部“特聘教授” 无二。”实际上,我想要的人才比这更多。”他说。   为什么舍11万美元要10万人民币?   北大的应聘者中,37岁的佘振苏教授被校方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记者通 过越洋电话得知,他在美国的年薪不少于11万美元。就是说,10万人民币的年薪, 只相当于他现在一个半月的收入。那么,吸引他回来应聘的是什么呢?   对于记者的提问,佘振苏很快作答:年薪10万元,本来不在考虑之中。吸引 他的,主要是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想为国家做点事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二是这些年感觉到,国内的条件、特别是实验室建设条件开始渐渐成熟,可以做 一些事情。第三,学问做到一定程度,特别希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目前看, “特聘教授” 岗位,就是站在海外科技前沿又能够吸收祖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一直支持佘回国的妻子在电话中补充,佘每次回到国内,都感到兴奋。听他介绍, 那里的人都憋着劲儿想干一番事业,而不是仅仅挣口饭吃。   和佘振苏一样,舒红兵在他的《自我介绍》里,也谈到了回国的动机:”虽 然我有一个完全独立的教授职位,一个好的研究环境,一份高的工资,还有我从 来不看重的绿卡,但我从出国的那一天起,就想着回国效力。只是没有机会罢 了。”   和海外兵团不同,北大方正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阳振坤教授,是13人中惟 一没有国外留学和工作背景的人,他说“特聘教授”对他来说,更多地意味着荣 誉,甚至压力。他说,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通过最后的评定。而面对同一问题, 佘振苏毫不犹豫地表示,“如果我不能受聘,那么这项计划可能会有问题。”   作为阳振坤的第一推荐人,中科院院士、北大方正科技研究院院长王选教授 认为,阳研制了我国第一个页面语言解释器,对新一代RIP的总体设计、软件结 构、关键算法等方面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深厚的数学功底、丰富的软件开发经 验和超众的勤奋,特别是已经产生了的巨大经济效益,证明他的竞争力绝不亚于 留学回来的人。   陈佳洱院士既是北大校长,又是教育部“特聘教授”初评委员会的评委。当 记者问及评委们最看中应聘者哪些条件,陈佳洱认真答道:国内外一视同仁,就 看你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记者又问,从初评看,最欣赏应聘者什么?陈佳洱答:“创新、创业精神和 团队精神。”   仅有“特聘教授”是不够的   2月2日,记者找到60多岁的魏庆鼎教授。作为余振苏即将来到的湍流国家重 点实验室主任,他带我们参观了实验室为佘准备的办公条件。那是一栋新楼里5 层的一个房间,足足有30多平方米。正午的阳光穿过拱形的窗子照射在宽大的老 板台上,真皮沙发的保护膜尚未揭开,整个房间充满了新家具的油漆味儿。   魏肯定地说,这里比佘振苏在美国的办公室宽敞多了。现在,余办公室旁边 的几个房间,全部虚位以待他的研究生和合作者。他说,我们就是想让从国外回 来的人减少后顾之忧,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同时,也想让他们的外国同行 知道,中国有能力留住自己的学术精英。   一直微笑着的老人忽然叹了一口气,“可惜,我们以往的条件太差,优秀学 生大部分出国了。像我们专业,很难招到北大自己的硕士、博土。但是,一个研 究人员,最容易出成果的时候,恰恰是作博士和博士后时期啊! ”当天下午,北 大力学与工程科学系64岁的武际可教授把自己关于最近科技界改革的文章上了网。 他认为,科学是需要很多人合作的事业,仅有少数“特聘教授” 是不够的。特 别是跟“特聘教授”一起工作的人,会感到难以平衡。   应聘者之一、曾经在最著名的《NATURE》,《SCIENCE》杂志发表5篇文章的 物理系欧阳颀教授,也感到这种压力。他说,远在国外的妻子给他的第一个建议 就是,如果聘上,拿出5万元给系里,改善大家的条件。其实,前不久学校照顾 他买了新房,其中的十几万还是借的。如果连本带息,每月要还1500元,可他的 全部收入不到900元。   另一位37岁的博士生导师王健平说,目前年轻教授、副教授500-1000元的月 收入,与“特聘教授”将近万元的月收入,实在是不成比例。这种反衬,不是说 “特聘教授”的待遇太高了,而是普通教师的待遇太低了。“国家教育、科技事 业的振兴,应该是政府长期的职责,而不能寄希望于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 北大2000多教师,800教授,特聘教授毕竟只有13人。十万元年薪,只能说是锦 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许振洲副教授说到这 里的时候,和他一起教书的妻子插话:“这当然是件好事,至少社会的焦点又转 向了教育。”(董时) (XYS2006081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