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大陆首名“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身份涉嫌夸大   翻译误差再度引发海归者学术头衔失真之争   2005年02月28日中国青年报   记者 原春琳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一场围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许传玺“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身份的争议,正 在中国法律界乃至整个学术界掀起波澜。   事件缘于2005年1月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组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对许当选 “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举行庆贺仪式,相关部门的官员出席仪式并表示祝贺。 次日,多家媒体纷纷对此作出报道。   当天,针对此事的质疑便见于网上。以美国史为专业特长的中国政法大学教 授杨玉圣首先发难,在他主持的学术批评网上发表文章,在肯定许传玺的成就很 大,“应该鼓励与表彰”的同时,对所谓“美国法律研究院”(英文名称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缩写为ALI)名称的翻译表示怀疑。   在这篇名为《究竟是“院士”还是“会员”———从许传玺教授当选“美国 法律研究院院士”说起》的文章中,杨认为“研究院”和“院士”之说,都有很 大的问题。文章称,在中国学者所写的论文或相关报道中,ALI均被译为“美国 法律协会”,许传玺的身份可译为“成员(会员)”而不能译为“院士”。“美 国法律研究院院士”的译法不仅不切合原意,而且还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不必要的 误会和误导。   此后,杨的文章被一些法律类网站纷纷转载,更多的来自法律界的人士发表 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截至2月23日晚上11时,专业法律网站———法律时评网关 于此事的跟帖就将近70条,争论焦点集中在许传玺的“院士”二字是否翻译得当。   许多学者撰文指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文语境中的“院士”一词代表 很高的学术荣誉,“成员(会员)”与“院士”不可同日而语,许传玺把ALI翻 译成“美国法律研究院”,把“会员”翻译成“院士”,有夸大个人成就的嫌疑。   1月24日,中国政法大学网站发表了校园网记者对许传玺的专访。许在其中 对此事作出部分回应,并详细阐述了自己对西方院士制度和上述翻译问题的看法。 此举又引起不少争议。有人撰文称,许传玺知道“院士”在中文语境下的含义以 及中国人在把一个人称“院士”时与称他为“成员”时的区别,并利用这种区别 获益。   据《日照日报》报道,2月11日,山东省日照市一位副市长会见回乡省亲的 许传玺,并对他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表示祝贺。   在讨论中,多数批评者都表示“对事不对人”,是出于对这一现象所折射的 学界不良风气的关注。   一名学者称,许传玺现象值得研究,甚至值得写一篇博士论文。实际上,许 传玺事件并非个案。近年来,海归者个人履历中的一些称谓上的翻译问题经常有 夸大的嫌疑,由此引发的“局部失真”现象,一直广受瞩目。   社会需求导致集体失语   海归学术头衔“翻译问题”层出不穷   记者 原春琳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经历过这样一 件事:一个海归者在英国一所著名大学读博士,被学校聘为“research fellow”。回国后,这位海归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把自己的职位译成“院士”。   院士,在国内语境中向来被视为最高学术荣誉。这位连学位还没有拿到就取 得如此骄人成绩的海归者被媒体称为难得的天才。徐友渔对此感到很疑惑。时隔 不久,他来到英国另一所著名大学求学,向英国学者请教这个问题。英国学者的 回答让他非常吃惊:徐在当时国内单位的头衔是讲师,在英国他也可被称为 “research fellow”。原来这是一个在国内相当于“助理研究员”的称呼。   时隔几年,徐友渔回国后惊异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所谓翻译问题出现在海归 者的个人履历上。   “不排除有的当事人做手脚,有意给自己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   这种在个人履历上出现的翻译问题被一些人戏称为“局部失真”。这些海归 者的确从事过履历上提到的工作或学术研究,但他们的履历与真实发生的行为相 比有一定差距,最明显的差距是在头衔的翻译上。   比如,一个年轻学者毕业后曾任职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 储”)。他当时的头衔是“permanent economist”。如果按照中文直译,就是 常驻经济师。事实上,这位学者归国后在自己的履历上翻译成首席经济学家。   有人对他的头衔产生怀疑。众所周知,美国的经济学研究极为发达,此方面 的大师比比皆是。而华人经济学家在美国经济学界能排得上名次的屈指可数。这 位学者在学术上算有自己的建树,可刚毕业的他能与在这个圈内奋斗了多年的学 者们相比吗?   美联储的回应让人失望:在美联储内部,permanent economist这个称谓是 对最基层的工作人员的统一称呼。如果按照国内的语境理解,就好比是在政府部 门的一个工作人员。   这位学者对此的解释是:中美翻译不同。其实,这也是很多涉及“局部失真” 问题的海归者对这个问题通行的解释方法之一。这个解释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 不可否认,的确有些海归者不了解国内情况,因而产生了在翻译上的差别,“但 也不排除有的当事人做手脚,有意给自己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徐友渔说。   上海大学一位教授认为,与学术剽窃不同,这是利用两种不同语境,夸大实 际所做的工作成就,抬高自己的学术地位。   “局部失真”在违反学术道德的边缘打了一个“擦边球”。与那些伪造学位 证书、剽窃学术成果等严重的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相比,翻译上的“局部失真” 问题的性质相对要轻得多。毕竟,当事人本人曾经从事过这样的工作。   “这种翻译上的‘局部失真’的风险要小得多。毕竟,它还有退一步的余 地。”徐友渔研究员说。一旦产生歧义,语境不同造成的解释不同是一个听起来 很好的借口。   实际上,很难对这种行为作出处罚。学术界本身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还没 有一个严格的处罚措施,何况这种还称不上是违规的行为。   “没有必要在翻译问题上纠缠过多。”吉林大学教授邓正来说。在他看来, 这种行为不单单是翻译问题。在翻译背后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海归者“局部 失真”为何屡禁不止?   社会需求滋生了集体失语   “新语丝”是方舟子创办的网站。在这个以学术批评为主的著名网站上, “局部失真”问题经常成为热点话题。在另外一些学术批评网站,比如杨玉圣创 办的“学术批评网”,也常有类似的内容。   这类评网站的关注直接导致媒体对这类事件的关注。通常的操作模式是:在 网站线索指引下,媒体对当事人及相关人士进行采访,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维 护学术界的诚信。方舟子所在的网站和媒体曾经揭露多起类似事件,可是类似事 件依然相继发生。   “个人在这件事情上要负责任。”一位著名教授说。“与其指责个人,不如 更多地关注个人之外的因素,”比如说,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和大学。   以许传玺事件为例,吉林大学教授邓正来对个人以外的因素提出质疑:一是 求职者本人的学术简历,无论是作为教育部门还是他所在的教育单位,有没有认 真地核查过?二是他所谓的这次当上院士所有文件所提供的信息,作为教育主管 部门和他所在的单位有没有核查过?   “为什么都没有核查?”邓正来教授说,“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 们期望新星、期望某种学术带头人能够突然出现,我们乐见其成。”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国家正在力图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对一所好大学 而言,一流的师资是绝对必须的。可一流的师资从哪里来?高薪聘请外国一流大 学的老师来华任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尽管国内一些著名高校也在打出全球招 聘教授的广告,相对而言,更多的应聘者还是来自华人学者。事实上,因为经济 差距,国内大学能提供的薪水有限,加上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术硬件环境的差距, 国内多数高校不足以吸引大量国外优秀师资来此任教。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成了一个相对变通的方法。一些国外著名学者应邀 到国内高校短期任教,与中国高校的师生一起分享该领域前沿知识;或者是用专 款设立一些项目教授,比如教育部的“长江学者计划”、清华大学的讲习教授制 度等,集中几个月的时间在国内高校任教。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应邀前来任教的更多的还是华人学者。在国外学术圈 内的耳濡目染,加上个人的努力,他们与国内同期毕业的同学相比,在学术上的 进步可能要更快一些,相当一部分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都有所建树。“正因为 大学在急剧扩张,每个大学都要塑造自己的学术带头人,很多大学都弥漫着崇洋 媚外的风气。”徐友渔研究员说。聘请海归者成了不少高校在短期内提高自己师 资水平的最便捷的方式。“这种行为可以大大拔高造假者的地位,并使他们获得 学术、政治或经济上的好处。我们揭露了多起这类事件,可造假者都毫发无损。” 方舟子说。   对不少学校来说,当然希望应聘者具有较高的学术成就。这样既可以提升学 校的品牌,也可以彰显学校的吸引力。当局部的负面信息出现时,谁又愿意主动 出面承认自己犯了错呢?   邓正来教授总结说:“这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学 术体制对这种东西的需求而导致的。”简单地说,就是制度上有这样的需求,所 以才有人会提供这样的产品。即使产品出了一些小问题,也很少有人会因为这种 瑕疵而“退货”。   有圈内人评价,正是因为如此,在越来越多的“局部失真”现象发生时,也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集体失语。   在诚信体系比较健全的社会,说谎者必定付出代价   “局部失真”的问题也存在于国外学术界。比如说,前几年著名的“舍恩事 件”。舍恩这位年轻科学家任职于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在短短几年内,他和他领 导的小组相继在一些著名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给舍恩带来极高 声誉,他也被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很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   后来,有科学家对舍恩的实验数据提出质疑,从此揭开了光环背后的真相。 为了多出成果,他虚构了一组又一组实验数据。毫无疑问,舍恩离开了贝尔实验 室。   在诚信体系比较健全的社会,说谎者必定会付出代价。实际上,国外学术界 也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惩戒体系,比如说,由学术机构自己建立“灰名单”。学者 一旦有违背学术规范的事情发生,就会立刻被记入名单中,并受到社会诚信体系 的惩罚,比如,在几年之内不能申请研究资金或必须离开自己任职的机构。国外 很多大基金会掌管着相当多数量的科研资金,他们的手头都保存有这样的灰名单, 一旦在名单上看到熟悉的名字,这个人会被不客气地剔除出申请者的行列。   在目前的体制下,这种惩戒难以在国内学术界实现。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 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遵守规则的问题就不是学术界自己能把握的。“健康社会 有三种行当直接与人打交道,特别不能造假:医生、教师和律师。如果这三个行 当造假成风,就说明社会的诚信体系已经触底,岌岌可危。”一位学者在接受本 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我们就处在这种状态,敢于说真话者受到打击,而造假 者本身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相反得到的利益在不断扩大,诚实与直言得不到应 有的尊重。”“这个时候应该引起警觉的就不是哪些个人或者哪个行业,而是造 成社会谎言运行的根本机制在哪里?”他说。他理解人们为何总在学术界呼吁应 该如何如何,问题是学术界的人也是社会中的人。“你要求生活在谎言社会中的 学术界保持洁白无瑕,是做不到的。更大范围更有实质利益的谎言体系包围着学 术界,多少年来学术界也在逆向淘汰,剩下的人都学乖了,他们支付不起洁身自 好的成本。”他说。   务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让学术界有所规范。“我认为不用对这 类事情本身进行专门的制度建设。”徐友渔研究员说。实际上,任何一个学术机 构在申报时已建立相应的规则,它所在的评委会、学院或者系,本身都可以把关。 与其建设制度,不如现有的机构认真工作,如果这些机构真的尽到责任,这类事 情的发生自然可以减少很多。   邓正来教授认为,如今主管机构和有关教育部门更多地注重对人的称呼,而 不是对学术成果本身,这是一个应该校正的观念。实际上,对做学问的人来说, 不论是学术事业,还是教育事业,都是踏踏实实拿作品出来说话的,不是任何荣 誉头衔可以说明问题的。   海归者学术头衔争议频发   杨杰   时间:2004年   质疑焦点: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终身教授身份   经过:杨杰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终身教授”的身份受聘为同济大学生命科 学与技术学院新院长。有人到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网站 查找,找不到有一个终身教授名叫杨杰,只有一个在其医学中心所属的全国犹太 人医学研究中心(National Jewish Medical and Research Center)Lawrence J.Wysocki教授实验室打工做博士后研究的杨杰博士。   董关鹏   时间:2003年   质疑焦点:博士身份、职称与作品真假   经过:董关鹏作为教师代表主持了清华大学学生与来访英国首相托尼·布莱 尔的对话活动,成为新闻人物,并被媒体称为清华“十面博士”。有人对其英国 杜伦大学东亚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哲学博士身份提出质疑,称他“读过博士而没 有获得博士学位”,有人还质疑他的多种头衔及作品。此后,董关鹏修改了其网 上简历,但没有明确表示是否获得博士学位以及何时获得。   吴征   时间:2002年质疑焦点:巴林顿博士学位   经过:“阳光卫视”公司执行主席吴征的巴林顿博士学位在网上受到很多质 疑。有媒体调查时发现,巴林顿大学在自己的英文网站上承认:“巴林顿没有被 (美国)教育部的任何机构认可”。阿拉巴马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项目署也表示: “巴林顿大学也没有得到阿拉巴马州教育局的认可。”   周金荣   时间:2002年   质疑焦点:美国哈佛大学最年轻的中国教授   经过:有媒体报道在周金荣教授回国参加南京大学百年庆典时说,周金荣是 哈佛大学最年轻的中国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营养与代谢实验室“营养与癌症” 课题的负责人。但有人在查阅哈佛大学下属医学中心外科系公布的资料时发现, 周是该系一名“讲师”。美国职称系统与中国不太相同,一旦成为“讲师”,表 明他走上的是技术支持的职业道路,很难晋升为真正的教授,或许能成为“研究 助理教授”。   蔡义发   时间:2002年质疑焦点: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身份   经过:英华国际公司董事长蔡义发到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建造“中国哈佛 大学”,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提及他是英国皇家学院院士。有人查阅了蔡义发创办 的“英国国际学院”网站,其中文版也声称“1996年,蔡教授当选为英国皇家学 院院士”,但其英文版没有提及。为此有人提出,蔡义发的身份不过是任何人只 要交费就能加入的“英国皇家艺术、制造和商业促进学会”会员。   黄振春   时间:2001年   质疑焦点:美国宇航局首席科学家身份   经过:据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首席科学家”黄振春率领一个由7位“留 美博士”组成的“旅美高科技人才博士团队”,“回国作贡献”,创办了3家公 司。有人质疑,其“美国宇航局首席科学家”,只是美国宇航局所聘的一个合同 公司的工作人员。   周春生   时间:2000年   质疑焦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身份   经过:北京某报报道了北大举办的一次经济论坛,其主讲人之一位美国联邦 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周春生。有人质疑,周春生只是美 联储的普通工作人员。后周春生声明,“在我提交的任何简历上从没有出现过美 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头衔”。   杨池明   时间:1999年   质疑焦点: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命与健康研究所主任身份   经过:据《科技日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命与健康研究所 主任杨池明,揭开了百年来困惑科学家的疯牛病成因之谜。有人质疑,其身份中 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命科学与健康研究所,是杨池明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注册的一个“生命科学与健康”的商用名称。   (边集整理)   许传玺风波争论焦点   在许传玺风波中,中英文对译这一单纯技术性的问题,却成为双方纠缠不清、 对事实判定起决定作用的关键。   焦点一:institute应译为“协会”还是“研究院”?   指责方:在英文中,Institute有几种含义,如“研究所”(这是最常用的 含义)、“学院”或“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协会”或“研究会”,因 而Institute的中文对译不能为“研究院”。   辩护方:在院士制度这一语境中,“Institute”是“研究院”或“学院” 的经典用字,与国内学者通常所认定的拥有“院士”的“研究院”或“学院”的 英法文对应字———“Academy”———拥有同等(如果不是更高)的位置。   焦点二:member应译为“会员”还是“院士”?   指责方:英文member或membership的基本含义是“成员(会员)”,不宜、 也不能译为“院士”。为一个外文词选择中文对应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中 文词在中文语境下的含义,在中文语境中,“成员(会员)”与“院士”完全是 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词组。   辩护方:“Member”在指称“院士”时远比“Academician”更为普遍。如 法国的院士均被称为法文“Membres”。法兰西学院院士就被统称为Membres,美 国国家科学院与美国国家工程院均以“Member”指称其“院士”(而无一使用 “Academician”来指称其院士)。   焦点三:ALI的标准译法究竟是什么?   指责方:ALI在汉语语境中一般通译为“美国法律协会”。从Google(古哥) 搜索“美国法律协会(ALI)”也可以证实,这是一个规范译名。在中国学者所 写的论文或相关报道中,TheAmericanLawInstitute事实上也是被译为“美国法 律协会”。   辩护方:“美国法律协会”的译法是错译,“美国法律协会”从未得到(也 不会得到)研究院的审核和认可。《美国法律重述》系列的第一批汉译连同“美 国法律研究院”这一标准译名已通过研究院的审阅和批准。“美国法律研究院” 实际上已成为研究院的标准译名并将在丛书正式出版后,逐步为人们所知。   (边集整理)   记者随笔   锦上添花勿过犹不及   原春琳   近年来,关于海外归来学者的荣誉头衔涉嫌夸大其词,专业履历和专业荣誉 “局部失真”的争议事件屡屡发生,不绝于耳。   这些“局部失真”争议,往往是发生在中外学术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以及翻 译时的一词多义上,有心或者是无意地夸大了个人的工作或学术成就。比如,一 个国际著名机构的普通工作人员却说成是首席xx家;参与过一部动画片的制作, 却说成是主创了一部大片。   客观地说,大多数个人履历“局部失真”者,即使没有这些修饰,依然是非 常优秀的。他们往往毕业于名校,拥有令人羡慕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学术经历。 因为优秀,他们被一些著名的机构聘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堪称社会中的精 英分子。   仅凭本身的实力,他们就足以赢得公众的尊重和敬仰,完全没有必要再进一 步“包装”自己。锦上添花是每个人都乐于见到的事情。但殊不知过犹不及,就 变成画蛇添足了。   这些争议事件中的很多主角,在高校任教。所谓言传身教,这种争议频发, 对学生的“示范效应”令人担忧。 (XYS2005022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