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抄也抄错?   作者:随便一说   我的小文《北京三报的科技报道有误的新例》刚在《新语丝》上贴出 (XYS20050906),就有朋友打电话来,要我看看9月7日出版的《北京科技报》 40版上惟一的一篇文章《科学家造子宫 未来不怀孕也能生孩子》(编译者:徐 冰川)。我的朋友在电话中说, “有些人抄袭也不会,错的也抄来”。   原来,《北京科技报》的文章与我在《北京三报的科技报道有误的新例》中 批评的《北京晚报》的文章,报道的是同一事件。我的朋友所说的“错的也抄 来”, 是指:徐冰川先生在文章中的“2002年,美国科内尔大学的妇产科教授刘 鸿清博士成功培育出了人工子宫雏形” 这句话中,也把美国著名学府“康奈尔 大学”(Cornell University)错译为“科内尔大学”。《北京晚报》作者杨教 先生已经早在8月31日就这样翻译了,我的朋友自然将这一“知识产权”给了杨 教先生,才有些开玩笑地说, “错的也抄来”。   一个译名如何翻译,本来是小事,但是对于“康奈尔大学”这样著名的大学, 国内早就有约定俗成的译名,我们似乎就不必标新立异了。而如果真是照抄却把 错误东西抄来,就不太应该。笔者自然不能断定这里一定是照抄,不过,徐文中 的一句话:“还有一种担心,认为人工子宫可能会淡化母亲与婴儿之间的亲情关 系。”,与新华社相关报道的“还有一种担心,就是这可能会淡化母亲与婴儿之 间的亲情关系。” (作者:谭克华)极为相似,只是将后者的“就是”和“这” 分别改为“认为”和“人工子宫”,如果这真是动用Ctrl+C和Ctrl+V按键再稍作 改动的结果,改动者也算是学到这种技术的真髓了。此外,《北京晚报》杨教先 生的文章说,“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弗里达·西蒙斯坦说,这一技术带来一 个巨大的伦理挑战”,在《北京科技报》徐冰川先生的文章中就变成:“以色列 本古里安大学的弗里达·蒙斯坦说,人工子宫这一技术向伦理提出了巨大挑战”, 我们且不说这两句何其相似乃尔,就说徐冰川先生的两个误笔吧:1)“本古里 安”应该是“本·古里安”(Ben Gurion),此人是以色列的开国总理,以色列 这所著名大学以他命名。2)“弗里达·蒙斯坦”应该是“弗里达·西蒙斯坦”, 因为原文是“Frida Simonstein”。作为对照的新华社记者谭克华的文章参见: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08/31/content_3426972_1.htm   另外,徐冰川先生在这篇文章也有一处硬伤:他写道:“伦敦皇家学院攻读 医学伦理学的学生理查德·阿什克罗夫特表示,人工子宫……”,这里面的“学 生”云云是个错误。请看《泰晤士报》原文:“But Richard Ashcroft, reader in medical ethics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看来,徐冰川先生 不明白这里的“reader”的意思,就胡乱翻译,把理查德·阿什克罗夫特的身份 搞错。《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reader的英文和中文解释分别是: “(usually Reader)a senior teacher at a British university just below the rank of professor”及“准教授(英国大学教师,仅次于教授)”。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由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对reader的解释是 “(英国大学的)高级讲师”,都没有“学生”的意思。徐冰川先生也不想想: 《泰晤士报》总会找个有权威的专家来评论一项科学研究,而不会找一名正在 “攻读”的学生。好在理查德·阿什克罗夫特先生不懂中文,未必知道在遥远的 东方,竟然有人把他从“高级讲师”降级为“学生”了。   说徐冰川先生错译,也许真是冤枉了他,因为还有一名叫任秋凌的作者在 《新快报》上也发表了同一内容的文章。他写道:“但在伦敦皇家学院攻读医学 伦理学的学生理查德·什克罗夫特”,这比徐文只多了“但在”两个字。任秋凌 的文章在前,徐冰川的文章在后,究竟是徐冰川和任秋凌两位先生不谋而合,还 是徐冰川“参看”任秋凌,任先生将reader翻译错了,徐先生也跟着错,这就不 得而知了。另外,笔者没有看到《新快报》,而是在《人民网》上看到任秋凌先 生的文章,相关链结是http://scitech.people.com.cn/GB/3657977.html。他的 文章中有些句子与《北京晚报》的那篇报道很相似,不过这是题外之话。 (XYS2005090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