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在西方找不到教职的潘建伟,怎么被中国吹成诺贝尔奖候选人   作者:慎思   像生物的陈晓宁,一个技术员招摇,又是在华人多、容易懂的专业,很容易 被识破。如果有一定学术水平,但是无限夸大,就不容易被揭穿了。中国科大教 授、清华大学讲座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手下两助理之一潘建伟博士,就是 这样的例子。   潘建伟可以说是当今中国媒体上镜率最高的华裔科学家。上镜是被媒体报道 成绩,被媒体颂扬,被媒体追踪少年变天才的足迹。中国媒体称潘建伟的少年为 小爱因斯坦,颂青年的潘建伟是中国最可能的诺贝尔奖的人。对这样的说法,即 使记者采访,潘建伟也没有谦虚过、更没有否认。科大的宣传连清华也相信了。   潘建伟的真实水平,是二流的物理、一点五流的技术、他和科大合作是一流 的中国媒体运动员。他在西方是作为技术好的力量做助手,从来没有开创新技术, 更没有新理论,西方新闻经常报道他研究的领域,但是,从来没有报道潘建伟, 而是其他西方更重要的科学家。英文对潘建伟只是几条科大和科学院自己的报道。 但是中文媒体,对潘建伟的报道和采访是满天飞。   量子纠缠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这是1935年爱因斯坦等三人最先开创的领域。 最早的论文称EPR(Einstein, Podolsky and Rosen)。许多人在理论上做过贡献, 早期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David Bohm,后来的更多比如L. Vaidman , S. Braunstein, J. Kimble, Thomas Angelidis,Mark Hadley等等一大堆人。 量子纠缠理论上最重要的突破是John S. Bell在1964年发表的论文,其后他和一 些人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继续完善和发展。   量子纠缠最重要的两个应用是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的思想是 Charles H. Bennett等1993年提出,著名的论文是按作者排名叫做是BBCJPW。 Anton Zeilinger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有重要贡献。理论上特别大的贡献是Daniel Greenberger, Michael Horne 和 Anton Zeilinger在1988年发现的所谓GHZ态。 实验上他的实验室多次发明用量子纠缠进行通讯。   所以,如果要有诺贝尔奖,John Bennet和Anton Zeilinger最有可能。但是 第三个人还根本轮不上潘建伟。潘在Zeilinger下一辈也不是最优秀的。   潘建伟原来是科大研究生,96年起做Anton Zeilinger的研究生。99年毕业 后做博士后到2003年。潘建伟研究做为学生来说,是优秀的,但是根本和诺贝尔 奖差的很远。他的研究从来就是Zeilinger的一部分。他是Zeilinger的好学生, 但是不是最好的学生。Zeilinger最好的学生是Dik Bouwmeester,他开始实验比 潘建伟早,是Bouwmeester做出实验突破,是1997年Nature论文的第一作者, Zeilinger是通讯作者。潘建伟是第二作者,潘建伟还没有加入Zeilinger实验室, 他们就有了实验思路。潘建伟以后在同样思路上,改进了技术,也发表了几篇不 错的论文。但是总体不仅是在Zeilinger的思路上,而且原创性从来没有超过 Bouwmeester。所以,在Zeilinger实验室,潘建伟也是以技术见长,而不是思想 核心。Zeilinger写书时,和Bouwmeester同为主编,其中有一篇自己实验室论文, 潘建伟也不是第一作者。所以从Zeilinger角度,从来没有认为潘建伟是最重要 的学生。这不是说潘没有贡献,而是他的贡献有限。在量子通讯界,也是公认 Bouwmeester比潘建伟重要。量子通讯讲习班是请Bouwmeester讲,没有请潘建伟。 大会发言,也没有潘建伟。Bouwmeester也是欧洲人(荷兰),但是美国的加州 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聘请他做教授。   潘建伟实际上博士后一直做到2003年。曾经找助理教授工作,美国没有给、 欧洲没有给,只有新加坡2001年给他副教授。到2003年才不得不到德国海德堡大 学J?rg Schmiedmayer教授实验室工作,不是正式教职,J?rg Schmiedmayer手下 还有一个Peter Schmelcher名份上还好听一点,不过Peter Schmelcher和潘建伟 没有上下级关系,两人都属于J?rg Schmiedmayer。潘建伟的职位没有正式称呼, 不能叫做教授、也不是副教授。潘建伟在欧洲和美国的职位,和量子通讯界判断 他是局限贡献有关,如果他能有新的思路做实验,也不会被简单认为是技术人才, 不是科学人才。除了Zeilinger的思路,还有一些人在用不同的实验途径,而潘 建伟没有新实验思路,理论上更没有没有原创建树。同时,他在国际会议上,也 不能显示自己有活跃的思想。   不过,在中国,潘建伟的境遇就很不一样。2001年1月,科大作为杰出人才 引进潘做教授,2002年得到教育部的长江特聘教授。而潘同时实际是维也纳大学 的博士后(01年)、后来是老博士后(02年高级研究助理,还是博士后的一种叫 法,低于助理教授)。就是这么大的待遇差别,潘建伟还是不回国,而是继续在 欧洲找工作。最后找到德国海德堡大学,结果也不是任何教授,还是在教授手下 做一个分小组。工资没有固定的,来源主要靠研究经费。如果要和美国的教授系 列比较,潘建伟属于可以和助理教授相比,还需要证明自己能独立领导研究,证 明能开创新路的年轻人。还要经过几年的考验才能做终身教授(tenure)的水平。 和中国吹的诺贝尔奖还差的远。   量子通讯是新闻热门。对国防和通讯都有极大意义,而且吸引凡人眼球。西 方媒体也经常报道量子通讯研究新闻,不过都不报道潘建伟,因为潘不过是其他 正规教授领导下做分支工作。Anton Zeilinger就经常被西方媒体介绍。   在中文媒体,那就不一样了。全是科大最先搞起来的潘建伟新闻。如果不懂 英文的人,不知道量子纠缠的人,还会以为;潘建伟就是世界最伟大的量子通讯 专家。最早科大宣传潘建伟,是科大自己不强,想用海外的研究凑数。做下去, 就没有底了。潘建伟这个海外的教授手下助理,在中国吹的神乎其神。他自己也 对媒体和科大撒谎,说2000年他毅然谢绝国外许多科研机构的极力挽留,回到母 校。“我只有一个单纯的身份,那就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完全是欺骗。他 得到科大教授头衔后,根本没有放弃欧洲的博士后。事实上,他开始不好意思在 欧洲说中国给了他教授,起初在英文履历只说自己是科大的项目负责人。后来才 把科大教授头衔放到英文履历。这样的欺骗,科大不仅不管,而且是共犯。中国 科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赞赏地说:“潘建伟教授是耀眼的科技明星。 他在量子通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流的成果,他的重要工作都是在 中国本土完成的。”科大为什么把没有回国的潘建伟说成“重要工作都是在中国 本土完成的”?不过是为了把海外和国内工作都算到科大功劳上。量子通讯界都 知道潘建伟根本没有达到诺贝尔奖水平,科大为什么在中国媒体不断推波助澜, 宣传潘建伟,不过是因为科大想利用这个宣传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潘建伟和科大 是狼狈为奸,联合起来骗中国领导、骗中国媒体、骗中国经费。   科大这样胡吹潘建伟,总有一天,要给国际科学界笑话。中国记者要是老去 问欧洲和美国科学家潘建伟怎么还没有的诺贝尔奖,国际科学界总会明白原来中 国自己在中文媒体乱吹牛,丢的是中国媒体的脸,是中国人的脸。   潘建伟如果是一个对中国有特别爱心的人,或者被中国的宣传感动了,那也 是阴差阳错,歪打正着。不过,即使欧洲、美国不给他正规教职,即使中国给他 所有能给的教职、能给的荣誉以后,即使中国媒体天天炒作他,他还是不卖帐, 照样不回中国,还在欧洲工作。潘建伟也没有自知之明,要是师兄Bouwmeester 知道潘建伟把师兄为主的成绩拿到中国得奖、吹牛去了,潘的脸不红吗?要是老 板Zeilinger知道、或者Schmiedmayer知道潘在中国被吹到诺贝尔奖上了,不要 笑话潘建伟?可能还要笑话中国。自己怎么做人?中国的诺贝尔奖还在寄人篱下?   中国继续这样做,只能鼓励其他留学生也自私自利,不回中国、不在中国做 工作,照样享受中国。那回国的不是傻瓜是啥?   相比起来,最近留美的王晓东做了美国院士,不过中国媒体从来没有因为他 在美国的研究发过新闻,中国也没有给他发过奖。中国如果要宣传潘建伟,要么 他回中国,要么他在中国有研究。   继续把潘建伟在海外的工作吹牛吹到天上去,鼓励他用国外的工作拿中国的 钱,用国外的成果取得中国的的荣誉,是谁在虐待中国?科大?中国媒体?潘建 伟本人?还是三者的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Einstein, A., Podolsky, B., Rosen, N., 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 Physical Review 47: 777-780 (1935). Schr?dinger, E., "Discussion of Probability Relations Between Separated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31: 555-563 (1935); 32: 446-451 (1936). Bell, J.S., "On the Einstein-Podolsky-Rosen Paradox" Physics 1: 195-200 (1964). Aharonov,. A and Albert, D. “Can we make sense of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in 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 Phys. Rev., D 24(2),359-370 (1981). Greenberger, D.M., Horne, M.A., and Zeilinger, A., in Bell’s Theorem and the Conception of the Universe, edited by M. Kafatos ~Kluwer Academic, Dordrecht (1989). Bennett, C., Brassard, G., Crepeau, C., Jozsa, R., Peres, A. and Wootters, W. Teleporting an unknown quantum state via dual classical and Einstein-Podolsky-Rosen channels. Phys. Rev. Lett., 70(13), 1895-1899 (1993). Vaidman, L. Teleportation of quantum states. Phys. Rev., A 49(2), 1473-1476 (1994). Bouwmeester, D., Pan, J.-W., Mattle, K, Eibl, M., Weinfurter, H., and Zeilinger, A., Experimental quantum teleportation, ” Nature, 390, 575 –579 (1997). Braunstein, S. and Kimble, J. Teleportation of continuous quantum variables”, Phys. Rev. Lett., 80(4), 869-872 (1998). Stenholm, S. and Bardroff, P. “Teleportation of N – dimensional states”, Phys. Rev., A 58(6), 4373-4376 (1998). Zubairy, S. “Quantum teleportation of a field state”, Phys. Rev., A 58(6), 4368-4372 (1998). Brassard, G., Braunstein, S. and Cleve, R. “Teleportation as a quantum computation”, Physica D, 120, 43-47 (1998). Pan, J.-W., Bouwmeester, D., Weinfurter, H., and Zeilinger, A. Experimental entanglement swapping. Phys. Rev. Lett., 80(18), 3891-3894 (1998). Boschi, D., Branca, S., De Martini, F., Hardy L., and Popescu, S.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teleporting an unknown pure quantum state via dual classical and Einstein-Podolski-Rosen channels,” Phys. Rev. Lett., 80(6), 1121-1125 (1998). W. Tittel, J. Brendel, B. Gisin, T. Herzog, H. Zbinden, and N. Gisi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quantum correlations over more than 10 km”, Phys. Rev., A 57(5), 3229-3232 (1998). W. Buttler, R. Hughes, P. Kwiat, S. Lamoreaux, G. Luther, G. Morgan, J. Nordholt, C. Peterson, and C. Simmons, “Practical free-spac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over 1km”, Phys. Rev. Lett., 81(15), 3283-3286 (1998). M. Nielsen, E. Knill, and R. Laflamme, “Complete quantum teleportation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ature, 396, 52-55 (1998). A. Furosawa, J. Sorensen, S. Braunstein, C. Fuchs, J. Kimble, and E. Polzik, “Unconditional quantum teleportation”, Science, 282, 706-710 (1998). L. Vaidman and N. Yoran, “Methods for reliable teleportation”, Phys. Rev., A 59(1), 116-125 (1999). (XYS2005012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