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加速开发怒江水电资源利国利民   刘时杰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研究员)    前一段时间,《新语丝》网站开展了一场关于“敬畏自然”的讨论,许多文 章中提到了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是非问题,因为怒江流经我的家乡——保山,所 以对这一问题我也比较关注。当时我想,参与讨论的人中究竟有多少人曾经脚踏 实地到过怒江流经的地方,设身处地调研过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状况。幸 哉! 2005年4月9日《云南日报》报道:4月3日至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 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水电部副部长、刚刚卸任的三峡公司总经理陆佑楣, 著名学者司马南、方舟子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等一行12人 赴怒江考察。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专家们不辞辛苦、风雨兼程,在群山蜿蜒、 沟壑纵横的大峡谷中考察了六库、泸水、亚碧洛、(广字头加鹿)马登、马吉等 梯级电站坝址,与怒江州、保山市就怒江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加快当地经济社 会发展等进行了座谈。学者们返昆后, 省政府与他们举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专 家们一致认为,云南贫困人口多,开发水电是云南发展、脱贫的必然选择。通过 怒江水电开发,不仅可以让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让老百姓过上幸福 的生活,而且能为国家永续提供清洁能源。通过开发,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 保护。所以开发怒江水电非常必要,而且刻不容缓,必须抓紧进行。省委副书记、 省长徐荣凯在座谈会上认真听取了专家学者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表示:云南将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研究和采纳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实 事求是、勇于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水电开发和林浆纸产业发展,让全省各 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作为在怒江流域地区度过青少年时光、五十年前就曾有报考水利水电院校 为开发家乡水能资源献力愿望的人,支持专家们的意见,借此机会对该地区的状 况,为什么应加速开发,如何开发等问题,也表达我的一点浮浅看法。   一,美丽富饶的云南需要加速发展   “20世纪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飞速发展,城市星罗棋布,公路、铁路四通八 达,工业区雨后春笋的建立起来,机器轰鸣、烟囱林立,海上巨轮航行,超音速 飞越五洲四海,人类足迹跨入太空,通讯和网络使‘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这些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变得空前富裕、舒适和丰富多彩,极大的提高了人类自身 的生活质量,似乎地球变小了,生命周期延长了。人类被这些成就陶醉而处于极 度兴奋之中。”这段文字是对现代生活的描述。是对生活在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 及沿海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写照。但是世界和中国还有许多欠发达,甚至十分落 后的地区。云南就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分,省内还有许多经济落后的地区。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落后地区人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也是他们不可剥夺 的权利。   ⒈神奇美丽而经济落后的彩云之南   打开中国地图,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是一个边疆多民族山区省份,面积39.4 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高原占94%。人口4375.6万,平均每平方公里111人。25 个少数民族人口1415.3万,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云南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素有 “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花卉之乡”、“药材之 乡”、“生物资源基因库”的美誉。在全国已发现的3万多种高等植物和1737种 脊椎动物中,云南分别占63%和59%。全省属低纬度高原地形,干湿季节分明,气 候类型多样、垂直变化显著,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囊括了从热带到寒带之间的各 种气候类型。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集秀丽雄奇的自然风光、深厚浓郁的民族风情 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这样一个人文和自然资源极 其丰富的省,却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尤 其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滞后,边远、高寒山区十分贫困。全省尚有贫困人口1005 万,其中有100万人缺乏基本生存条件,有73个县属国家重点扶持县。   2, 三江并流的自然奇观   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纵谷中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 江自北向南并流奔腾数百公里,穿过怒山、云岭、大雪山、小雪山等山脉,形成 “三江并流四山并立” 自然奇观,流域4.1万平方公里。三江间最近处直线距离 66.3公里,其中怒山两边的怒江、澜沧江最近处只有18.6公里。该区包括怒江州、 迪庆州以及丽江地区、大理州的部分地区,西与缅甸接壤,北与四川、西藏毗邻, 是地球上不多见的地质地貌天然博物馆和生物多样性基因库。   “三江”峡谷地带,从峡谷江底到山梁峰顶,分布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然景 观--高山雪峰、峡谷险滩、林海雪原、冰川和冰蚀湖泊、广阔美丽的雪山花甸、 壮丽的仙人遗田奇观--钙化池,高数百米的飞流瀑布等等,构成了雄、险、秀、 奇、幽、奥、旷等自然特色。区内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种,栖息着种类繁多的飞 禽走兽,许多珍稀动物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这个区域2003年7月被联合国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戴着“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大香格里拉生 态旅游区”两顶桂冠。景区内有3个风景片区,8个中心景区,60多个风景点。每 一片区都分别代表着不同地理环境下各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地质多样性和景观 多样性,而且相互间存在着在整体资源上的互补性和典型资源类型的不可替代性。 是云南省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壮观、民族风情最独特多彩,极令人神往的旅游 景区。   3.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块等待开发的处女地   “三江并流”区域西边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人口 46.38万(2000年末),少数民族人口占92%,每平方公里人口30人。该州地处高山 峡谷,98%是山地,基本上无平坝,城镇很少,多建在江湾缓坡上。该属独特 的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多层次立体型气候的特点,土壤肥沃,雨量充沛, 空气湿度高,年平均气温7.6~11.6℃,具备各种林木生长的有利条件,森林覆盖 率70%,木材蓄积量1.45亿立方米。   该州自北向南奔腾汹涌的怒江,发源于西藏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上游 藏语称“那曲”,意为“黑水河”。它流经贡山县的齐那桶后称为怒江,怒族语 称“怒米挂”,也是“黑水”的意思。怒江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流经 州内的贡山、福贡、泸水等县后,由德宏州潞西进入缅甸,称萨尔温江,最后流 入印度洋。在中国境内和怒江州境内的流程分别为1540公里和316公里。 整条怒 江都被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夹持着,造就了 高山峻岭绵延,峡谷陡峭难涉,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的地理特点。大山 之间形成一条长300多公里的“V”字形峡谷,相传有九十九个急流,七十七个险 滩。江水从“V”字的尖底部流过,最低海拔738米,两边尽是平均坡度在40度以 上的大小山梁和峰脊,峡谷相对高差平均约2000米。北段最雄险,高差达3500米 以上。天地造化成两岸壁立千仞,溪水飞流瀑布,水啸震耳欲聋,森林鸟语花香, 状景动人心魂,游人留连往返的美景。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或“神秘大峡谷”。   怒江州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物 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动物栖息和繁衍的乐园,已知野生动物474种,其中 兽类124种,爬行类动物24种,鸟类282种,鱼类44种,昆虫1690 多种。有些动物,不但全国稀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珍贵,有“小动物王国”之称。 有种子植物180个科2000多种,还有40多个新种,已查明的中草药资源 356种,兰花多达140多种,是一座万物“基因库”。州内已发现矿藏28 种,铅、锌、银、铜、铁、锡、汞等金属矿床点294个。其中兰坪铅锌矿已探 明铅锌矿储量1547.6万金属吨,为我国特大型矿区。大理石蕴藏量达43 亿立方米。   这块深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区的处女地,生息着40多万傈僳、 怒、独龙、白、藏等少数民族,他们勤劳勇敢、粗犷豪放、纯朴诚挚、热情好客, 创造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服饰、歌舞、年节活动、婚嫁形式、生 活习惯、宗教活动等都有独特的魅力,被誉为“社会发展的活化石”。国家旅游 局和云南省已将“怒江大峡谷——人类生态、文化公园”列为中国旅游业优先发 展项目,探险、旅游业正悄然兴起。 (怒江信息港资料)   几十年来虽然该州人民已从刀耕火种、原始封闭状态走向开放,人民生活普 遍改善,但该州仍属于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地区之一,很多人还处于非常贫困的 状态。山河交错、交通险阻,仅沿江南北向有300多公里普通公路,两岸之间有 一些缆桥和溜索,山间分布着不多的盘山小道和骆马道。生活在山区的不少人从 未进过县城,从未坐过火车更不用说坐飞机。他们离‘电器化’和‘电气化’这 一现代生活标准之一的距离还很远很远,能有电灯照明就不错,更谈不上使用以 电为基础的现代通讯手段和信息网络。很多孩子上不了学,能上学的也要走几十 里路,自己带点米用罗锅煮点白饭充饥,很多人不知道‘汉堡包’和‘肯德鸡’ 是什么东西,没有进过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前述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及 沿海地区人民现代生活的写照,跟怒江地区人民的现实生活沾不上边。他们的贫 困状况是命该注定吗?不是!只因为历史的原因及地理环境的制约,他们没有发 展的机会。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桂冠,要求各级政府和怒江人民 担负起为全人类保护“自然遗产”的责任。但若不积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和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利益,也就失去了保护的意义,不是真正的保护。因此,支 持云南及怒江地区人民依据区域特点,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脱贫 致富奔小康,应该说是经济发达地区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不应让云南人民和怒江地区人民“捧着金饭碗讨饭”   地区经济的发展首先依托于交通和能源的开发。在水利水能方面,据云南省 水利厅资料,省内河流众多,水量充沛,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常年自 产水资源量2222亿立方米,过境水量多年平均194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径 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08条,分属金沙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 江和依洛瓦底江六大水系。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3亿千瓦,占全国6.89亿千瓦的 约六分之一,可开发装机容量约9000万千瓦,占全国 4.02亿千瓦的约四分之一, 列全国第二位。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蕴藏的水能资源又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因 此云南还应载上“水能资源王国”的桂冠。   尽管大江大河汹涌奔腾,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多、人均占有较高,但利用程度 较低,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蓄水总库 容仅为径流总量的2.26%。大中型骨干水库少,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洪涝灾害 和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城镇严重缺水(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 存),人均供水能力和用水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1立方米和130立方米。   虽然大中小并举已建设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但本省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旺盛,部分电力‘西电东送’、‘云电外送’支援广东经济发展,云南自己却仍 然是一个缺电省分,省会昆明的居民还常遭不定期拉闸停电之苦。虽然电网已覆 盖全省82%的面积,但只能保证全省农村64%的人口和92%的农业生产用电。能源 仍然是云南经济发展的瓶颈。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除流经境内的三江河段和独龙江等大江外,还有大小河流 183条,它们的水能理论蕴藏量2000多万千瓦,可开发量1774万千瓦。这些江河 两岸平坝耕地很少,农业生产条件很差。过去多在陡坡上毁林开荒种地,不仅农 作物产量很低,而且水土严重流失,导致局部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正因为到 处是高山峡谷,平坝集镇很少,人口少且居住非常稀疏分散,这样的地理环境与 长江、黄河等其它大江大河的地理条件相比,为水能的有效利用创造了很好的条 件,筑坝发电对区域环境、农业生产、人口搬迁所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可以说, 开发怒江水电资源作为龙头产业是发展区域经济,让怒江流域人民脱贫致富的重 要条件和措施。只要开发蕴藏水能的10%(约200万千瓦)就可源源不断地为地区人 民创造巨大的财富,为规划发展地区交通,“矿电结合”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和 延伸发展其它加工工业,加速发展区域经济创造很好的条件。而且高坝平湖重造 秀美山河,与高山峡谷、原始森林及茂密的植被相映成趣,自然景观增色增辉, 这种双赢的效果世界上还有多少地方能与之相比。正如陆佑楣院士所说,怒江干 流水量丰沛而稳定,应该坚定开发怒江水电的信心。让千万年来汹涌澎湃、白白 流淌的江河水为云南人民和怒江人民造福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反对 怒江水电开发者以保护生态为由,要怒江地区人民保持落后状态供过着优裕生活 的人们猎奇参观,“捧着金饭碗讨饭”是没有道理且违背历史潮流的。   三,优先发展水电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   中国能源发展中减少火电,优先发展水电是国家重要而明确的方针,也是发 展经济的重要产业。国家明确要求:针对大江大河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实 施流域综合开发,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 有机结合起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开发中保 护、保护中开发”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和利用好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的市场优 势,加快西部水电开发步伐,加大“西电东送”力度,尽快变西部地区资源优势 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 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认真学习和总结国内外水电建设和管理经验,促进整个 流域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加速开发水电的方针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国际水电协会主席 Hon.Peter Rae说:温室气体(CO2)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威胁人类的 生存环境,全世界排放的温室气体中大约有1/3是由燃煤发电引起的,火力发电 比水力发电释放的温室气体多40倍。水电(以及风力发电)是符合经济、社会和环 境可持续发展标准的最具活力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但现在世界上只有33%的水能 资源得到了开发,仅提供世界用电量的20%,大部分未开发的潜力在发展水平最 低的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机遇开发水能资源,减轻贫困并获得经济利 益。世界银行水管理高级顾问John Briscoe说:发达国家(如美国)水电开发达 80%左右,巴西和挪威电力90%以上由水电提供,中国只开发了不到30%,世界银 行将支持中国发展水电项目,同时也希望中国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水电(中国 水利2004.23期)。   这些都说明:开发水电,调整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势在必行的利国利民好事。   四,“人类不做自然的‘奴隶’,但也不能总想‘人定胜天’做自然的‘主 宰’”   “迄今为止,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仅发现地球有智慧生命。地球经过40多 亿年的沧桑历程,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海洋浩瀚,大河奔流,沃野千里无垠, 高山峻岭绵延。人作为智慧生物与自然界万物一起,在漫长演化、进化过程中, 形成了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动态平衡的关系和生存规律。人类一度悠然 自得地生活在天上百鸟和鸣、地上五谷丰登、水中鱼禽遨游、处处青山绿水、万 物峥嵘繁衍、生机勃勃的美好环境中。这个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被 不断利用和改造的对象。”可以说人类今天空前富裕、舒适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是他们不断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这种利用和改造将伴随整个人类社会发 展历史,是没有穷尽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过去在一些地区“人类曾经不顾后果地加速开发和 索取不可再生的资源,超常规的排放‘有毒废物’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 ,已造 成风不调、雨不顺、天空烟气弥漫、江河湖海浑浊发臭、土地不断贫瘠、大量生 物灭绝,自然规律严重失调等威胁人类生存条件的严重后果。现在愕然觉醒的地 球人已从空前富裕、舒适和丰富多彩生活的极度兴奋中逐渐清醒过来。认识到: 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历史上人类所追求的其他目标一样崇高。人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自然界是脆弱的,应该在不自觉的破坏整个地球之前,拯救 和恢复遭到破坏的环境,人与自然必需和谐地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21世纪人类 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共同面对的头等大事,是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最原则性的指导方 针和底线。换句话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切方面,包括人类所有的生活和 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环境问题”。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不是对立的,人们不应该站在两个极端去思考和处 理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原则。人类虽然与自然相比是渺小的,他们还不能抵御许多突发的、局部的自 然灾害所造成的家破人亡、人财两空的后果。但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差别就在于: 几千年来他们能局部地改造、掌控、适应、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自己造福, 使人类社会不断地繁衍昌盛。虽然现在对自然的认识、掌控、改造和利用的能力 还非常微小,但人类从来没有也无需“敬畏自然”,甘愿做自然的“奴隶”。他 们仍然一代接一代的继续强化认识、掌控、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力度,继续为人类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   当然,正因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掌控、改造和利用的能力还非常微小,他 们应该记住过去破坏生态环境遭自然“报复”,已经付出了极大代价的教训。现 在和今后不能再忘乎所以地宣传和空喊“人定胜天”的口号,不能再做背离客观 条件、破坏生态环境,不顾一切的“主宰和征服自然”的蠢事。实现社会经济发 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才是正确的。   五,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考察专家在与省政府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很中肯的,坚持科学的开 发模式,全面论证,形成有效的环境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及生态 补偿机制,坚持水电开发、环保和脱贫的协调进行。   我认为:开发必须积极而慎重,理念和模式要创新,开发项目必须节制和适 度,应防止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到处拦河筑坝,都来切这个美味的蛋糕,使水 电开发变成某些公司的纯商业行为。通常,大江大河的水利水电开发都要兼顾发 电、防洪、灌溉、航运、渔业(养殖和回游繁殖)、景观培育等多种功能,解决好 防震抗震、移民搬迁、文物及生态保护、减少泥砂淤积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怒江 流域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其灌溉、航运、渔业等功能要求较次要,除 发电这一主要功能外,配合“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大香格里拉 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景观协调要求很突出,因此坝址、坝形选择和形成的高坝平 湖景观必须和整体景观协调一致,成为整体景观中人们观望游览的重要景区和景 点。还因为高山峡谷的特殊地理地质环境,应做好防震、抗震、库区喀斯特岩溶 渗水漏水、突发山洪造成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较难准确预测的自然灾害影响 的论证,制定严密可行的规划预案和措施。必须坚持水能开发能有效促进和带动 地区经济、文化、旅游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结合地区实际同时规划交通及用能 源带动的其它下游产业项目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应照顾到库区少数民族居民祖 祖辈辈形成的生活习惯就近安置,真正为地区居民创造安居乐业、脱贫致富的条 件。   (注:文中“ ”的整段文字是我四年前出版的专著《铂族金属矿冶学》第十 二章‘铂族金属与环境’中,表明笔者观点的语句摘录。) (XYS2005041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