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评姜岩的“东方传统思维”   河马   中国科大校长朱清时的弟子姜岩在网上回复疑问,我看科大这次真露脸了, “姜岩回应网上辩论:东方科学与文明伟大复兴” (http://tech.sina.com.cn/d/2005-05-13/1025606699.shtml)   请着重看第七部分(p7),如果说前面的东西还能蛊惑一下人心的话,这一 部分可真的跟我见到的一些民科有点象了。没有公理,没有严格的论证,上来就 把现代科学的几个概念和常数生拼成他们的理论和公式,然后用文学语言描述, 最后就“认为”出结论来了。   实在可笑啊!   说实话,我真的真的不觉得这位姜岩同学的理论有什么创新之处。实际上在 十几年前我念中学时看过的《奥秘》之类的书里面,这种理论(当然公式未必相 同)早就有人提过了。当时我可是非常热衷此道的,经常思索“宇宙难题”,甚 至在上大学的头两年还这样。想起来,除了对文献的掌握和那几个所谓的“公式” 以外,我当时大概不比这位姜同学差。真是难得了朱院士的培养。   此外,“熵”大概是很多喜欢自创宇宙理论的科学爱好者们最热爱的一个概 念了。按现在时髦的说法,“熵”很可能是科学里面最“cool”的词之一了(顺 便提一句:搜索了一下,发现连发愣功都有关于熵的学说,真是强啊)。这些爱 好者们不管熵的热力学根源,不管熵的统计学意义,他们更关心象“热寂”这样 的噱头(呵呵,有点象某些环保人士啊)。由于系统理论里面引进过熵的概念, 于是见样学样,满世界到处都是熵,但你在这些理论里却只能看到文学般的描述, 根本别想看到象热力学里面那么清楚的关于熵的公式和推演了。   还有一点我想讨论一下。很多旁观者说对这类科学爱好者要宽容,不要扼杀 思想。当然是这样!爱思考、有好奇心永远是件好事,爱好科学当然是值得鼓励 的,尤其是对青少年。但是,爱好科学并不等于就有科学精神了,并不等于说的 话做的事就科学了。前面提到我上中学时候很迷宇宙难题,实际上是件很浮浅的 事。回想起来,我当时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好高骛远。连牛顿运动力学都学不精, 却整天想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到了大学才发现这两门知识并不比牛顿浪漫, 而浮浅的心态没有被及时纠正,于是我的理论物理学家的远大理想最终破灭了。 关于“熵”也是,直到接触到统计热力学,我才发现以前自己的一些“理论”是 多么的空洞(很惭愧,之前学过物理化学,但我没怎么听课,没开悟)。有意思 的是,后来这些理论被发展成个人的人生观,倒也充满了“真善美”,呵呵。   所以,我的一个想法是,对于象当年的我这样的青少年,我们的文化教育里 是不是应该少一点噱头,多一点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引导?我相信,这样不仅不会 “扼杀”个人的想象力,反而能把青少年的想象力和活力引导到合理的方向上。 反之,如果社会上到处流行姜同学这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即使有 十三亿爱因斯坦的大脑,也只能产生十三亿种“易经”。   最后出一道题:如果把姜同学和100个爱因斯坦级的儿童养在深山老林里, 让他们每天看易经和《奥秘》,让姜同学每天给他们讲中国传统思维,问,最后 能拿几个诺贝尔奖?(注:文学奖、和平奖除外) (XYS200505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