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欺世盗名的能工巧匠——评中土科技界之蒋华良现象(二)   作者:故乡的云   巧取豪夺谋“共荣”   前文说了蒋华良打造院士的第一招:以一当十。但是,仅有这一招是不足以 打造院士的,还必须再接再厉,推陈出新。因此,在成绩面前,蒋华良不仅没有 吃老本,反而不断创新,结果令人刮目。所以,他们很快就推出了打造院士的第 二招:巧取豪夺。   如果说只有蒋华良以11篇文章之功,来邀110篇文章之赏,是不公平的。也 是不符合实际的。别的就不说了,单说其师陈凯先院士,他也是这样,且他就是 这么身教蒋华良的。由于陈院士首先采用了“以一当十”这项先进技术,以每年 不足两篇之功,邀得近二十篇之赏,几年前就已获得了院士的头衔,不亦乐乎! 在此先祝贺一下。对此,蒋华良可能是觉得受了委屈的,不过他也看到了自己的 希望所在:他的师父没有独立发表过研究工作也能当院士,他为什么就不能(陈 所长1999年当院士,而DDDC所发文章直到2001年一直由蒋的师祖嵇院士负责。从 2001年开始到2003年下半年才由陈所长挂帅,2003年下半年开始改由蒋华良接管。 参见http://www.dddc.ac.cn/publications.htm)?所以他在三年前就夸口说他 当院士也就是两三年之内的事情。那么,蒋华良的底气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 DDDC的团队“合作”精神!   有人又要发话了:既然大家合伙,谋的是共荣。然而,每人皆能以十一篇之 功来邀百余篇之赏,为什么说蒋华良的师徒俩是巧取豪夺呢?这就牵涉到共荣之 前谁先荣的问题。本来嘛,他们是一荣俱荣的,但如果把结局变成了“让一部分 同志先荣起来”,即只有一荣二荣,也就是只有他们师徒俩荣,那问题就来了。 大伙同样是“以11篇文章之功,来邀110篇文章之赏”,结果呢,蒋华良师徒能 搞到院士头衔,而里面其他人,与他们师徒俩“合作”的结果,只能是长期生活 在蒋华良师徒的阴影之下,恐怕连个“杰出青年”之赏也搞不到。在他们的“合 作”关系中,虽然蒋华良的名还排在那些非“杰出”之后,但蒋却拿走了几乎所 有的功劳。何哉?这猫腻就出在名字后面的一个“*”上。虽然他们表面上是 “共荣”了,即每人以11篇的产量,卖出110篇的价钱,实际上给人的印象是, 别的人生活在“*”的光环之下。换句话说,别的人全都沾了“*”的光。所以, 他们连个“杰出”也评不上,也是理所当然了。然而,这个“*”并不是说那人 就是文章的主要贡献者,而是说,他是该文章的主要受益人。不论真假,给人的 印象是,这文章只是属于戴“*”人的成果,其他人都是助手,是劳动力。否则, 我无法相信,那七个正副教授,那么些年就没有能力出一篇他们自己可以负责的 文章!?甚至也没有一篇他们参与“负责”或与蒋华良共同“负责”的文章?果 真如此,那我们就有充分理由怀疑他们的正副教授是怎么当上的,他们的待遇是 凭什么给的。那我们还要问,蒋华良师徒俩拿民脂民膏送人情可有根据?慷国家 之慨可有个交代?无论如何,蒋华良师徒俩均难辞其咎,况且没人会相信“那七 个人全不行”这样的说法。如果说的是其中某一个人不行,也许还有可信度;但 是,若说里面七个人全是这样,就太不合情理了。合理的解释是,蒋华良师徒利 用职权,将他们的“成果”以“共荣”的名义给夺走了,侵吞了。不过呢,执 DDDC的帅印也很辛苦,所以,他们得这点好处还会有谁会不服呢?不服可以用脚 投票啊! (XYS200506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