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科学文化人”无文化之一例:杜甫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位不学无术、拍马有方,专职拍“科学文化人”马屁的“科幻作家兼科学 文化人”能把宋词当唐诗,让唐朝杜甫晚生三百年去替宋朝苏轼写《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连小学生都不如,却能在北京师大教文学,能在《中华读书报》 讲文化,可真够“科幻”的。可谓:“科学文化人”无文化,“中华读书报” 不读书。 (方舟子) 十字路口上的科学文化运动——《两点之间最长的直线》随感 ■吴岩 中华读书报2004.4.14   传统科普存在着缺陷,这是最近一年来许多作者提出的观点。我同意这种说 法,但不同意其中的理由。例如,一篇文章中说,传统科普是知识科普,“新科 普” (或者“科学文化”或者“科学传播”)与此完全不同。这样的说法不是 一个人的观点,但却与事实不符。国外的不说,单就国内的情况看,从上世纪70 年代末期起中国科普作协组织的讨论会就在反复谈论科普读物如何从“给人金子” 转换成“给人点石成金的手指”这样的主题。令人欣慰的是,对这样的观点不但 有“理论研讨”,更有“好事者”的反复实践。以天文学家卞毓麟给杜甫的诗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做的注释小品为例,无论从怎样的意义上说,这篇小 品的文化价值都已经远远超出了“知识普及”的范畴,更不要提高士其、黎先耀、 贾祖璋等的科学散文,郭曰方、张峰等的科学诗歌,金涛、刘兴诗的科学游记, 郑文光、童恩正等以“普及科学的人生观”(童恩正语)为主旨的科幻小说了。 这其中有哪一个是简单的知识普及呢? (以下拍刘兵马屁的垃圾略) (XYS200404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