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热烈祝贺复旦赵东元等成为纳米准院士(兼答泥巴) 曾选 谢谢土地对泥巴的答复。介于院士评选已过第一轮,而且发现复旦大学的赵东元, 北大的赵新生,西北工大的魏炳波仍然在列。这至少意味着他们已然具备了目前中 国准院士水平。对赵新生,魏炳波,不值得浪费我时间去评论;介于赵东元,由于 泥巴比较推从,这里就花点时间对他的成就进行“严谨”的分析。 赵东元确实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过一篇SCIENCE(1998),到今日(09/26/03,11:00 am 美东时间)已经被引用了683次。他也确实发过一篇JACS(1998),被引用了463次。但 是我在原文(论纳米院士应该缓行)中已经指出“通过webofscience搜索他们作为项 目负责人所完成的工作”,上面两篇文章都是他在美国作博士后时完成的,与复旦 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文章的通信联系人(项目负责人)都是Stucky GD。 如果大家对赵东元职业生涯的总成就感兴趣的话,我下面不妨列出他所署名的所有 在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由于Feng PY 和 Yang PD 都于同时期在Stucky GD 组 中作研究,我也一并列出他们的部分“成就”。另有一人叫Huo Q(S)的,应该是赵 东元的师兄,也在同一课题组中作过类似的工作,不过现在好象没有在学术界。 Name University Position N+S 1st author **author Zhao DY Fudan Univ Full Prof. 4 1 0 Huo Q(S)* N/A N/A 6 2 0 Feng PY Univ Calif R. Asst.Prof. 6 1 1 Yang PD Univ Calif B. Asst.Prof. 9 5 3 *从webofscience搜索Univ Calif Santa Barbara的Huo QS或Huo Q各得3篇文章,考 虑到所有的文章都来自Stucky GD组,Huo QS或Huo Q应为同一人。 **author指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DY总共参与了4篇文章,其中第一作者1篇,即上面那篇98年的SCIENCE,还有 3篇署名文章,值得指出的是,其中有2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恰好是Yang PD;剩下的那 篇倒是与复旦有关,在总共8位作者中,Zhao DY排在第四,第一作者单位是Tohoku Univ (JAPAN),复旦是第四作者单位。这就是我说“不应作为其主要贡献而写入院 士申请”的原因。 于同时期出自Stucky GD组的,还有几位中国学生(或博士后),其中Huo QS总共参与 了6篇文章,其中第一作者2篇。还有Feng PY总共也参与了6篇文章,其中第一作者 1篇,但是她比Zhao DY强的是她有1篇Science是在独立任职后发的。Yang PD总共参 与了9篇文章(其中有一篇是Nature---News & Views,也可以不算),其中第一作者 5篇,但是他当老板后发了3篇文章(包括这篇News&Views)。看了这些,大家应该明 白,即使从Stucky GD组里出来的成员中,Zhao DY也算不上特别出色的。所以他这 次能够顺利通过院士评选第一轮,真是给他的老板,师兄弟们长脸啊。强烈建议Huo QS, Feng PY,Yang PD以及在座的有识之士们回国混个院士当当啊!!! 这里再探讨一下引用次数的问题,应该承认Zhao DY早年参与的两篇工作有400次以 上的引用率,这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引用次数与作者所在领域直接有关。介孔材料 化学是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被引次数高相对容易一些。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几十 篇被引次数超过400次的文章。这里我给出一些例子,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即使是象 发表在CHEM MATER这样的二档专业杂志上的论文,也轻轻松松被应用400次以上。 ORGANIZATION OF ORGANIC-MOLECULES WITH INORGANIC MOLECULAR-SPECIES INTO NANOCOMPOSITE BIPHASE ARRAYS CHEM OF MATER 6 (8): 1176-1191 AUG 1994 被引 538次 Surfactant control of phases in the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ilica-based materials CHEM OF MATER 8 (5): 1147-1160 MAY 1996 被引 420次 我再给大家看看在这个领域,什么样的引用次数才算高。 ORDERED MESOPOROUS MOLECULAR-SIEVES SYNTHESIZED BY A LIQUID-CRYSTAL TEMPLATE MECHANISM NATURE 359 (6397): 710-712 OCT 22 1992 被引 3135次 A NEW FAMILY OF MESOPOROUS MOLECULAR-SIEVES PREPARED WITH LIQUID-CRYSTAL TEMPLATES J AMER CHEM SOC 114 (27): 10834-10843 DEC 30 1992 被引2602次 而对于Yang PD来说,他的专业是一维纳米材料。这个领域相对介孔材料来说要窄得 多。比如说,这个领域最著名的人物是Lieber CM,而他的论文中被引次数超过400次 的也只有下面4篇: NATURE 391,62,1998 被引 516 次 SCIENCE 279, 208, 1998 被引 530 次 SCIENCE 277, 1971, 1997 被引 421 次 SCIENCE 261,334, 1993 被引 579次 介于泥巴指出Zhao DY的文章引用次数比Yang PD高,因此得出Zhao DY水平高的结论。 我们来看看这个结论严谨不严谨。 Zhao DY独立后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发表的文章中,引用次数较好的有下面两篇: CHEM MATER 12, 275, 2000 被引 69次 J AMER CHEM SOC 122,3530, 2000 被引 50次 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次数在这个领域算不了什么;不过考虑到国内院士评选的低 标准,有两篇文章被引超过50次,大概已经够了。 再来看看Yang PD,他独立后发表的论文中引用次数超过50次的有下面四篇, SCIENCE 292,1897,2001 被引 223次 ADV MATER 13,113,2001 被引 123次 CHEM COMMUN 1063,2000 被引 71次 CHEM MATER 12, 605, 2000 被引 56次 而在这个领域这样的引用率是不容易达到的。 最后再提一下,本人与Zhao DY和 Yang PD一点关系都没有,坦率地说,他们所做的 领域我都不看好。另外我对国内院士也不感兴趣,看这样子,赵东元之流的早晚要 被评上院士,真是悲哀。从小梦想要做科学家,长大后觉得有一天当上了教授就该 算是个科学家了;后来教授贬值,就把自己的标准提高到博士导师(中国特色);结 果发现身边有位资深副教授也玩花样以总共不到10篇文章评上了博导(而且几乎都是 挂名的),就觉得有一天当上了院士就该是真正的科学家了吧!到今天我就连这个肥皂 泡也破了。破了也好! (XYS200310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