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方舟子按:我并不怀疑陈应华教授是AIDS杂志登记在案的审稿人,姜博士收到 的和陈教授收到的应该是同样内容的信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那是个可任免的固 定职务。参见《履历上的脂粉被擦掉了之后》一文。) 陈应华教授的确可能是AIDS杂志登记在案的审稿人   姜世勃(Shibo Jiang)   美国纽约血液中心病毒免疫学实验室负责人,副研究员   尊敬的方舟子先生:   首先祝贺您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科技打假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期盼您在 新的一年里在这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的确,在中国的科技界存在一种浮燥的风气,一些人刚有一点初步结果就开 新闻发布会(特别在SARS流行期间)。 “科技精英”,“首席科学家”的头衔满 天飞,给人印象是这些人为某领域的领军人物。其实,许多人也只不过是一个实 验室或一个课题的负责人,相当于美国的“PI”。   我很喜欢您主办的“新语丝”网站,它揭露了很多科技作假的案例,但也希 望你能严格把关,避免它成为某些人相互攻击谩骂的工具(比如最近几个月关于 “北航某教授博士论文抄袭案”),或伤及无辜。例如,最近一段时间内,您的 网站揭批清华大学生物系常智杰副教授简历做假时,把该系主任陈应华教授也扯 了进来,认为他在简历中注明为“AIDS杂志审稿人”是作假或“打擦边球”。但 我认为他的确可能是AIDS杂志登记在案的审稿人。很多杂志,如AIDS,Nature Medicine等,会从他们的作者资料库(Database)中寻找相关领域的审稿人。这 两个杂志的编辑在打电话问我是否愿意评审某一篇论文的时候,我曾问他们为什 么会找我审稿,他们说因为我曾在他们的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另外,AIDS杂志社 也曾给我寄来两次信称我在他们的审稿人资料库中(Reviewer Database),希 望我能更新我个人的资料和联系方法。陈教授自1992年开始多次在AIDS发表论文, 他完全可能已被选入AIDS审稿人资料库中。此外,在美国很多科研人员的简历中 都会提到曾为某某杂志审稿(反倒不会提到“博导”或“首席科学家”等头衔)。 的确,在美国曾为某著名杂志审过稿(由杂志社编辑直接邀请,而不是由老板转 交的任务),也是一种资格的证明。例如,在美国申请“杰出人才” (Outstanding)类移民,其中一个条件就是“你曾评审过别人的论文”(并未 要求你必须是“Editor”或“Associate Editor”),这时你只要附上一封某杂 志社出具的证明信即可(美国的杂志社一般不会出具假证明信)。从上述事实来 看,陈教授称他为“AIDS的审稿人”并无不妥之处,当然若能改为“曾为AIDS杂 志审稿” 更为准确。但这种小小的笔误不应成为大加鞭笞的罪证。其实,在中 国还有很多重大的科技假案等待您去揭露。   另外,说句题外话,陈应华教授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严谨的科学家。早在九 十年代初期,他(那时在奥地利)已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当时在国际上从事 HIV跨膜糖蛋白gp41功能与结构的研究的中国人并不多)。所以,对于他的工作 我们一直在追踪。我们很幸运,在1991年发现了一个衍生于gp41能非常有效地抑 制HIV感染的多肽(SJ-2176)。我们在1992年3月申请了专利(US patent 5,444,044),1993年发表在Nature (365:113,1993)和BBRC(195:533,1993), 后来,杜克大学的Mathews等领导的小组在PNAS(91:9770,1994)报道了另一个 类似多肽 T-20, 并很快成立了一个公司(Trimeris)来专门开发抗HIV药物。 因为 T-20 与我们的多肽有 > 70%的相同的序列,所以,该公司不得不买断了我 们的专利来开发 T-20。今年三月,T-20已被美国FDA批准成为第一个不同于逆转 录酶和蛋白酶抑制剂的抗HIV新药 --- HIV融合抑制剂。而陈应华教授在九十年 初期发表的论文表明他们也表达和合成了一系列HIV gp41的重组蛋白和多肽。其 中一个能与细胞结合的片段,与我们的多肽SJ-2176的衍生位置非常接近,所以, 他差一点在我们之前报道了这个抗HIV多肽。此后,陈教授在HIV gp41的结构、 功能及免疫原性等方面作了很多研究,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了至少50篇研究论 文,在我们这个领域内是一个知名的高产科学家。所以,我一点也不怀疑他有能 力成为AIDS杂志社备案的审稿人。   祝您新年快乐!   2003-12-26 (XYS2003122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