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us)(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当一位材料学博士决定去做导演   记者:孟凌霄 孙滔   《中国科学报》   孟醒不会忘记“梦醒”的那一天——2020年8月12日。那是她在一家芯片公 司的最后一天。   她是这家公司研发部的技术管培生。说来有些匪夷所思,她的职责主要是学 习:从零开始自学芯片领域的研发知识,从固体物理到数学公式,每周给领导汇 报自己的学习进度。   本来投简历时,孟醒志愿的岗位是焊接对口的生产工艺,也许公司看中了孟 醒的英国伯明翰大学与英国焊接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直接把她安排到最 核心的部门。   从材料学到芯片领域,行业跨度并不小,但在旁听汇报的领导看来,这位洋 博士足以跨行。然而每周做汇报的那间会议室,是孟醒最不想面对的地方。对孟 醒来说,在一个陌生课题上熬了一周又一周,结果领导常常批评她学得不够好、 不够深入,压力大时她会偷偷跑到厕所哭一会儿。   终于,在8月12日汇报前1个小时,孟醒提出了辞职。如果再坚持138天,她 就可以拿到北京户口了。   何必为难自己呢!编剧和导演才是她的梦想,孤立原子的能级跟她没一毛钱 关系,也不用再研究什么功函数。影视寒冬里照样有人存活,她要回到影视编导 的身份。   孟醒的影视启蒙是《我为喜剧狂》。这是一部2006年开始播出的美剧,在孟 醒中学时代已播到第七季,在豆瓣排名前三的短评是“笑点奇怪”。剧中大部分 故事来自美国一档综艺《周六夜现场》的编剧经历,这也是孟醒首次了解编剧这 一职业。   但在当时东北的重点中学,大多数像孟醒这样的小镇做题家甚至不知道有艺 考这条道路。大学期间,孟醒才意识到心底对电影的热爱。   她就读的是哈工大的王牌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这是号称亚洲排名第一 的专业。班上66位同学,只有6个女生。   换上焊接防护服的间隙,孟醒会突然意识到,高中热衷于读书看电影的自己, 已经一整年没有读过一本闲书了。不过,尽管意识到自己所在的专业并非一生的 志业,孟醒仍选择按部就班地读下去。   大四那年,孟醒成功申请到伯明翰大学的“3+1”项目,也就是大三学生在 伯明翰大学读本科最后一年。在新环境中,孟醒重新打开了自己。她参加音乐剧 表演,在舞台上感情充沛地歌唱,一次一次的谢幕后,这个工科生以外的身份让 她很享受。   毕业前夕,孟醒再度面临抉择。两个专业的申请同时递交,两种人生的选择 如约而至:去加拿大读编剧,或是留在英国读博。   转读影视类硕士看似不错的选择,但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学费实在太贵了。 孟醒深知,没有艺术基础和作品积累的申请者,很难有获得奖学金的机会。   另一方面,孟醒更想多花点时间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人生到底要怎么过,二 是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四到五年的读博时间,也许能让孟醒想清楚这两个问 题。   工科生的选择终究是理性的:读博士不花钱,孟醒去了英国。直到后来真正 成为导演,孟醒也没有后悔过这个选择:在未知的可能性面前,人们需要一个安 全的环境。   读博的第一年,孟醒就开始思考转行的可能性。   她所在的英国焊接研究所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对博士生没有发论文要求, 这意味着孟醒毕业压力不大。   每年孟醒有30天的带薪年假,她把所有年假都用在了剧组,最长一次请了整 整6周年假驻扎剧组。读博4年多的间隙,孟醒已经习惯了穿梭在片场之间,寻找 属于自己的空间。她在片场像一块吸水的海绵,从志愿者做起,渐渐做到外联制 片、场记、编剧和导演。   孟醒参与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后来获得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片提名的 《冬去春又来》。   这是孟醒进入的第一个剧组,跟着导演费聿竹,孟醒几乎“读了半个电影学 位”。费聿竹做过北漂、教过油画,后来又辞去工作,飞往伦敦电影学院寻找电 影梦。   孟醒结识了几位和她一样转行做导演、编剧的朋友。半路出家的朋友们交流 时,经常有相同的感受:走艺术道路太晚了。   2019年很快来临,如果采用纪传体写法,这是孟醒人生中的转折点。   孟醒在这一年拍摄了人生第一部短片《36次曝光》。现在看来,那是一部不 太成熟的模仿习作,但对当时的孟醒而言,这无疑宣示着一种新的可能。   当年12月13日,孟醒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论文题目是《运用声发射理论开发 弧焊质量监控仪器》。穿着圣诞配色的博士服行走在校园里,她能感受到路人羡 慕的注目礼。那是她人生高光的一天,尽管她舍不得租材质更好也更贵的博士袍。   就这样,26岁的孟醒再度面临选择。   凭借出色的学历留在英国,可以找到一份材料学相关的工作,拿着中规中矩 的薪水,像大多数博士毕业生那样。但孟醒想,是时候离开轨道奔赴旷野了。   常驻英国6年,能用流利的英文与当地人交谈,圈子里有一群肤色各异的朋 友,但孟醒发现,在编剧创作过程中总有层隔膜。   在拍摄《36次曝光》时,她对于影片的色调、构图、配乐已初具审美,只是 日常生活经验下的故事内核究竟为何,连她自己也不太明晰。   立足于异乡的创作,难免悬浮。   至此,孟醒决定回国寻找故事内核。   2019年底,刚刚博士毕业的孟醒回国,住在北京海淀的合租屋内。   她观察到更真实的生活: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为了省钱住在隔断房里, 和陌生人共用厕所。厕所不干净,每一个北漂都不敢低头细看,不忍心瞥见自己 的生活;有一对仍在合租的情侣,正在筹备婚礼,梦想着攒钱在北京买房,却刚 花了几万块钱做美容。   孟醒明白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粗粝但真实。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带来灵感。 她推崇“把庸常生活嚼出珍珠”,于是一些素材被她记录下来,留在日后编剧的 作品里。在她的短片《大相框》里,一对生活在高碑店的年轻情侣,就过着这样 的生活。   “我回到了应该扎根的地方。”孟醒在心里告诉自己,但正当第一部长片的 灵感萌芽时,疫情来了。   2020年初,孟醒工作的片场迅速停工,院线也封锁了几个月,“影视寒冬” 持续登上热搜。此时入场,也许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就连孟醒的制片人都劝她找 一份稳定的工作过渡。   孟醒盘点了一下,租房、通勤,加上筹备独立电影都需要稳定工作的经济支 持,于是,她重新翻出材料学博士的简历,给不同方向的公司投递。   那家芯片公司给了回复,薪水虽不能和互联网大厂相比,但也能保证相对体 面的生活。公司还承诺为博士学历的孟醒解决北京户口,加上手续只需要7个月。   孟醒同时有一点小心思,她想把这份工作当成参与式观察,也许可以为未来 的编剧、导演积累些素材。毕竟许多影视作品打着职场剧的旗号,却只有谈恋爱 的内核,屡屡被观众在弹幕吐槽编剧“没上过班”。   孟醒关注到一位年轻同事,硕士毕业,拿着不错的收入,却住在公司六人间 的宿舍。对话由此开启:   ——你跟你女朋友怎么办?   ——女朋友自己租房子。   ——你想攒钱吗?   ——是,我想攒钱。   ——那你攒钱是为了结婚吗?   ——是。   ——那你想结婚吗?   ——不想。   这就是公司里的年轻人,也是他们之间唯一的一次对话。   离开芯片公司后,孟醒发现,对刚起步的导演来说,“本来也得从做小项目 开始”,大环境并不是一个问题,重要的是想法。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哈工大思维给了孟醒乍现的灵光。在片场做统筹 工作时,孟醒看着手上的道具相框出了神:如果美术组把尺寸定错了会怎么样?   这一设想最终出现在她的短片《大相框》中,孟醒用8000块钱拍出了这部短 片:一对年轻情侣在定制婚纱照时,把90寸看成了90厘米,于是只能把巨大的相 框搬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两人展开“呢喃核电影”式对话。这是一种带有即兴 的自然主义表演风格作品。   孟醒热衷观察生活,她喜欢伍迪·艾伦式的话痨电影,也推崇日本编剧坂元 裕二的细节构思。在后者代表作《四重奏》第一集,主角团因为吃炸鸡是否要淋 上柠檬汁展开舌战,实则由日常生活的细节埋下伏笔,再徐徐展开叙事脉络。   一直以来,孟醒为人熟悉的打扮是束起的短发、密不透风的焊接防护服和护 目镜,正式成为导演的第二年,孟醒在家漂染了一头绚丽的橙色发色。摄影师朋 友为她记录了新造型:短发在蓝天辉映下如橙色瀑布,像极了1998年德国导演汤 姆·提克威尔代表作《罗拉快跑》的女主角。   在片场,孟醒的橙色短发毫无违和感。同事很难将他们的导演、编剧与“工 科博士”的头衔联系起来。   忙碌起来,孟醒也会晚上才吃上一天中第一顿饭,但绝大多数时间,孟醒喜 欢秩序感,讲究效率至上,甚至日常像上班打卡一样写作,只是时间从上午11点 到晚上8点。推己及人,孟醒喜欢和有时间观念的人合作。   她享受在创作世界里的自由,但也明白灵感不会随机降临,劳动仍是通往自 由之路。   8年的工科生涯赋予了她工程师的做事风格。在片场,孟醒会像做实验一样 调度演员,前期需要大量排练,精准确定每个镜头、每个表情的呈现。   许多导演推崇现场的艺术,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因此反对她的观念,甚 至批评这种方式太死板,但对孟醒来说,“工业化”是效率最高的拍摄模式。   2022年,孟醒编剧、导演的第一部短剧《总是搞砸的单身女人迪亚!》(下 称《迪亚》)在腾讯视频和极光TV上线。这是一部小成本短剧,豆瓣开分8.2, 在质量和流量的双重加持下,获得了超过预期的回报。   拍摄《迪亚》时,孟醒发现一个小彩蛋:演员赵小东居然是哈工大建筑系的 校友。与孟醒的转行路径类似,赵小东在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做了几年设 计师,29岁转行进入影视圈。2021年,他主演了贾樟柯导演的商业短片。   如今,孟醒住在朝阳区东坝,与两位演员朋友合租。   这里曾以租房价格洼地著称,也是影视从业者最青睐的聚居地之一。在北京, 这些文艺青年常在酒仙桥一带活动,那里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 在地,如今则代表着独立电影院、画廊和当代艺术生活方式。   2024年伊始,30岁的孟醒终于有勇气盘点自己的财务状况。   3年前博士毕业回国的第一份工作在片场,收入微薄。疫情来临,孟醒在芯 片公司做了两个月零十天的研发工作,共收入5万元,这是她几年内最大的一笔 收入。后来,孟醒尝试过许多兼职:翻译、剪辑、副导演、广告直营导演,等等。   接下来的2021年,孟醒花了一整年时间打磨剧本、拍摄《迪亚》,片酬只有 1万元。好在,这部短剧在腾讯视频上线后,孟醒的名字渐渐被业内关注,接下 来一年的收入也步入正轨,挣了10万元。   孟醒说,在影视寒冬的几年里,她的收入水平已经算得上“还行”。   2022年底,孟醒作了一个大胆决定:筹备独立电影。这意味着,她不仅不拿 导演费、要投入几年的积蓄,还得为自己的新作品下场“找钱”。   那一年,孟醒完全不敢买任何东西,也不知道下个月房租从哪儿来。偶尔社 交时,朋友们总不让她掏钱——他们很理解,也能够想象孟醒的生活状况,他们 知道一个没有商业项目、没有收入来源的导演,在北京生存有多艰难。   直到独立电影杀青后,孟醒才结束了“连轴转,同时一分钱没有”的生活。 她下定决心找工作,但找工作并不容易。有时候,制片人会因孟醒非科班出身, 且作品量并不大而拒绝她。   更多时候,孟醒有自己的坚持。   2023年6月,一家影视公司找到孟醒,想让她与另外两位编剧合作写剧本。 孟醒了解到,当时剧集进程已开发过半,对方只想借自己达到“相互制衡”的效 果,便没有答应。   很多时候编剧已经成了一份残酷得几乎被榨干的脑力活儿:80到100集的小 短剧,每集1到2分钟,打包价1.5万元。孟醒知道,这类小短剧的商业逻辑多是 批量生产,将成本投入在流量池中,而非打磨剧集质量。   对一线编剧来说,小短剧要求在每一集中凸显“爆点”,才能吸引观众付费 观看,如果认真构思这类短剧的情节设置,几乎要“把编剧一辈子的idea榨干”。 而在拍摄这类剧集时,也是速度至上、编剧至上,导演几乎没有存在感。   从回国正式当导演以来,孟醒一次又一次“穷到全新境界”,但26岁的贫穷 和30岁的贫穷,心态总是不同的。在低谷时刻,孟醒自嘲有一种“近乎愚蠢的乐 观”,她相信事情总会好的,总有一天能赚到钱。   也许是作品积累了相当的口碑,也许是时来运转,在2024年初,短视频大行 其道之时,孟醒接到一部难得的长剧集的编剧工作。每集45分钟以上的时长让孟 醒有了更多发挥空间,也有了更多经济保障。   对于未来,孟醒保持乐观。她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30岁:“赔钱拍片子这种 事,今年我肯定不会再干了——也许明年吧。” (XYS20240308)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us)(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