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4.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饶毅的吹嘘与方舟子的质问   作者:黄明红   首先,俺得坦白一下,俺是有劣根性的:就是闲时爱看热闹,网中窥人便是 途径之一。俺还得再坦白一下:俺被方先生惯坏了,现在对文字几乎有了洁癖, 很多人的文字俺都看不下去。比如读饶毅的文章,俺会突然觉得自己智商很低, 因为俺得费好大的劲才能弄明白他的意思,如以下他在文章《被遗忘的中国生命 科学之父》中写的这段:“这几位最早为国际科学界推崇的华裔科学家中,以林 可胜在中国的工作为最长,实际上,他的事业有相当部分是在中国的。因为有这 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在中国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林可胜对中国早期的科技教育, 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为林可胜的活跃,他在中国的工 作不仅限于自己的研究,他对中国科技发展多方面起了很重要作用。”俺就看得 很累很费劲啊,只好班门弄斧试着重新排序一下:“这几位最早为国际科学界推 崇的华裔科学家中,以林可胜在中国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时间最长,也因此对 中国的科技发展起了多方面的推动作用。”这样俺才稍微明白一些。这样一来, 他的一篇文章俺得花好长的时间才读完,感觉自己回到了小学阶段。嗐。何苦来, 不读也罢。   为了让自己感觉好, 俺选择读方先生的文章,有理有据,文字简洁通顺, 本来俺完全不明白的东西看了他的文章,好像也能明白了,感觉自己的智商似乎 在读他的文章的瞬间就有了提高。   言归正传。话说俺为什么自讨苦吃去读饶毅的那篇文章呢,源于看到方先生 写的《质问饶毅:林可胜何曾被遗忘?》方先生这标题“质问”二字气势逼人, 如果俺是被质问对象,一定会很自然地心生不爽。但饶毅是大科学家,想来不会 跟俺一般见识。科学家应该具有科学精神,讲究事实,实事求是,开诚布公,应 该是欢迎质疑的吧?好吧,俺就先来看看方先生的文章是咋质问的。顺便说一下, 俺对文字有洁癖,但读方先生的文章,竟然从来不会想到要去改写,总是一气呵 成地读下来才算过瘾。有时特意去挑错,竟是连标点符号都挑不出,也就省了这 门心思,只是专心享受读好文章的愉悦了。   继续看方先生的文章。方先生罗列了一大堆事实说明早在饶毅之前,就有很 多人很多文章更全面更详细地介绍了林可胜,说明他不曾被遗忘。这么充分的理 由,这么清晰的条理,俺便只有信服的份。   有意思的是,俺注意到文章中方先生对饶毅的两点评价:1)狂妄。“这种 狂妄反映了饶毅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大有问题。”2) 言过其实。“这种乱戴高帽, 也反映了饶毅一贯的概念不清、思维混乱。”这评论实在很犀利,饶毅好歹是个 大科学家,真会这么不堪吗?于是俺带着质疑的眼光再看方先生的文章,可是从 方先生事实确凿的行文遣句中俺不得不承认这些评价是有道理的。俺爱看热闹, 而且要看得明白才觉得有意思,所以俺又去看了饶毅的原文。饶毅的上面那段话 似乎也在佐证这第二点“概念不清、思维混乱”呢。更有意思的是,方先生还说: 饶毅“享受着星宿派弟子们的肉麻吹捧和膜拜。”俺看了就想笑,因为真真是如 此啊,您只要去看看饶毅公众号文章下面的评论就知道啦。   那么,方先生这样的评价,大科学家饶毅能接受吗?饶毅在方先生那篇文章 登出后的一个多星期后的2月25日在他的公众号写了回应文章:《为什么认为: 林可胜是中国生命科学之父?》看了他的文章,俺突然替方先生感受到强烈的孤 寂感:没有对手啊。   首先,文字实在是没有可比性,饶毅的标题就是错的,文章中的文字也是错 误百出,即使是星宿派弟子们都忍不住在评论中指出来了。   其次,就是饶毅的迎战方式,别人指名道姓质问你,你也可以指名道姓地反 质问回去嘛。可是,饶毅却只是说“有人写题目为‘质问’我的文章”,这“有 人”是谁啊?俺捉急啊。   第三,饶毅反驳的理由:“对于林可胜,因为多种原因,最重要的是他离开 中国大陆时间较长,所以在我的文章之前,只有生理学内部的老人知道,这些老 人一般现在都九十多岁了,写过林可胜介绍的科学家,大部分已经去世,所以对 他的介绍,在生理学之外,非常少是事实。介绍林可胜的文章,在绝大多数人在 2001年难以得到的刊物上。今天即使电子版流行,因为不知道其人,所以绝大多 数人也不会去查那些专门刊物。” 俺几乎忍不住又要吐槽一下文字了。好吧, 忍住了,就说内容,1)“最重要的是他离开中国大陆时间比较长”,这与他前 一篇文章说的“他在中国时间长所以作用大”不是自相矛盾嘛?2)“所以在我 的文章之前,只有生理学内部的老人知道”这不是狂妄是什么?生理学内部的老 人知道,他们的年轻同事他们的学生难道会不知道吗?难道去世后他们的文章就 没有人看了吗?3)方先生列出的13篇文章都是80-90年代的,不都是在饶毅的文 章之前吗?而且除了5篇是生理学方面的期刊,2篇是生物学通报,其他6篇都是 面向更大阅读群体的文史杂志啊。您反驳别人的质问时不仔细看一下他的质问内 容吗?4) 饶毅可能想说他们的文章没有人看,只有他的文章传播比较广,因为 他是名人。可是,他不是又说2001年没人知道,到了现在也还是没有人知道嘛。 这不是说他的文章也没有起到作用吗?总之啊,俺觉得他的反驳都是在给别人送 弹药呢。   第四, 饶毅说:“质问我的人,质问完之后,提出林可胜不是中国生命科 学之父。这一句话,反证了林可胜不为人所知,包括质问者自己就不熟悉。”这 话从何说起,逻辑在哪呢?方先生不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清楚说明了为什么称林 可胜“生命科学之父”不合适吗?怎么推出质问者自己不熟悉呢?   第五,饶毅也对方先生作了评价,主要是如下两点:1)“长期在某种水平 不愿意学习、难以进步者。”“ 只有停留在学生时代心态的人,才会以些许知 识了不起。” 这太显然是没有根据的扣帽子了。方先生每隔一两天就一个视频, 新文章层出不穷,话题涉及科普(新冠疫情期间对新冠的科普,对群体免疫概念 的解释,对疫苗的介绍,对各国疫情应对的分析判断等等等),最新时势(美国 总统大选选情分析),对国内的乱象的揭露,给科普爱好者上微课,对过往经历 的整理等等等等,俺都罗列不过来了。他写出这些高质量的东西,需要阅读多少 文章,其勤奋学习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所以你说方先生不学习,有人会相信吗? 这种方式的扣帽子想来也只能忽悠那些不理会事实的星宿派弟子了。2) “当然 有些人没有自己的研究,要自豪也可以,但应该自己积极挖掘,而不是专门妒忌 其他人。”这更是子虚乌有,而且又验证了方先生对饶毅“狂妄”的论断啦。饶 毅也实在自视太高了,方先生怎么可能去嫉妒一个他认为狂妄的人呢?是不是饶 毅他自视卓越,就觉得别人某些方面按世俗观念不如他就应该嫉妒他?坦白地说, 这样的想法在俺看来实在太那个啥了啊。从读饶毅的文章中,俺是读出他时时掩 饰不住的“自豪”的,自豪自己的家世,自豪自己的履历,自豪自己现在的地位, 如,他说:“协和解剖系早期的系主任 Edmund Cowdery 回美国后是我曾工作过 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系的系主任(该系在我工作期间称为‘解剖与神经生 物学系’,现为神经科学系)。”(俺的点评:这是科普文章,您的履历是非写 进去不可吗?),“中国还有一些早期的学者,如我太外公在京师大学堂的同学 秉志先生。”(俺的点评:俺已经知道您有一个厉害的外太公了,您可以不要一 直说一直让俺自卑吗?)   另外,看了饶毅写的:“‘中国生命科学之父’需要有四个条件:1)在中 国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时间很早,2)在中国研究水平达到世界顶尖,对中国有 带动作用,3)建立了团队和体系,4)培养了后辈重要科学家。”俺又觉得很有 意思。鲁迅先生“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因为饶毅不是一般中国人, 是大科学家,看着还算善良,俺就“不妨以善意来揣测”他,俺觉得他回国或许 是有着崇高的目标的,是要把自己塑造成新时代的“中国生命科学之父”呢。嗯, 不对,“之父”之名已经被他用在林可胜先生身上了,那他是要成为“中国生命 科学”“之叔、之侄、之孙……”(饶毅自视幽默的表达)的其中哪一个呢?   不过,历史常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饶毅是否会在中国生命科学史上留 下一笔,俺不知道。俺只知道,历史是大体公正的,而且是要由后人来写的,如 方先生所说的,“甚至很后很后的人来写的”。俺只是相信,方先生才是会被写 进历史的人,因了他的科普唤醒了人,因了他的学识征服了人,因了他的勇气激 励了人,因了他的正直抚慰了人,因了他的慈悲感动了人。   俺好像感慨有点多。好吧,再次言归正传。总之,俺觉得饶毅可以吹嘘,方 舟子自然可以质问,那么,俺作为爱看热闹的网民,想来也可以发些感慨吧。   附:饶毅公众号文章《为什么认为:林可胜是中国生命科学之父?》 后部 分网友的评论(赞美之词俺看了起鸡皮疙瘩,略):   网友:饶哥,文字工作还要再扎实一点。“挖掘he和介绍前人是义务劳动, 是服务群体,完全不应该得意洋洋。”有错误,多校对。   网友:图片下面第三段有一句话“介绍林可胜的文章,在绝大多数人在2001 年难以得到的刊物上。” 似乎不好读懂,可以改为: 介绍林可胜的文章发表于 2001年,然而文章所在的刊物当时对于绝大部分人难以得到。   网友: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袁孝如教授就知道林可胜,因为她当年在协和生 理系张锡均教授门下工作过。林可胜创建协和生理系然后接班的就是张锡均,陈 孟勤,邓希贤…   网友:早年的生理学教材的序中都写有林可胜张锡均在实验研究中的发现和 贡献…,后来后来…的后生们都不注重传承了   网友:“长期在某种水平不愿意学习、难以进步者。”说的是谁?为啥不点 名呢?如果坚持自己的说法,就直接交锋呗。   网友:这篇文章应该好好把您这些年坚持学习,不断进步的成就展示一下, 吓死原地踏步走的米帝。   网友:文字水平要提升,标题就是个病句,正文更是病句连篇。   网友:看看棒棒医生的分析文章,就知道饶毅为什么是错的了。   饶回复:听见饶老师银铃般的笑声:哈哈哈...哈哈..哈   网友:我们学校好多人知道林可胜 一个是用的生理学教材里第一篇就是王 志均教授写的几个小故事 其中有林教授的研究 还有一个是老协和学生的回忆里 经常有这个名字 比如吴阶平教授   网友:我读书的年代,林可胜的大名,如雷贯耳,在其之后是蔡翘,吴襄, 冯德培,徐丰彦等。上医最有名的药理学权威张昌绍先生也受过林可胜的学术熏 陶。哲人已去,后生努力吧。   饶回复:张昌绍与林可胜无交集   网友:Last but not the least一般翻译成最后但是同样重要,而非最不重 要吧?/::P   (写于2021年3月3日) (XYS20210304)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4.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