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美梦事件和索克尔事件——兼评吴燕的大连会议论文   赵南元   “美梦事件”已经过去,时隔半年,吴燕旧事重提,在大连会议发表了题为 “从《美梦还是噩梦》的遭遇看科技书评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论文,为伪 科学、反科学著作《美梦还是噩梦》的“遭遇”鸣冤叫屈。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有 代表性,分析这些观点,对研究伪科学和反科学的手法不无补益。   一、我所见到的“美梦事件”   我与“美梦事件”的关联始于接到吴燕的电话,问我是否可以为几本书写个 书评。同意后寄来四本书,我写了一篇书评,就是《光怪陆离的双螺旋》,原文 对四本书都作了评论,吴燕经我同意,删去了着墨不多的两本书的评论,只留下 《复制之谜——性、遗传和基因再造》、《美梦还是噩梦》两本书的评论,后来 于2001.12.13发表于《中国图书商报》。在方舟子来京时,我将《美梦还是噩梦》 转赠方舟子,估计他会对这种伪科学和反科学的东西有兴趣。2001年11月29日收 到方舟子e-mail才知道《美梦》已经被提名科普图书奖,方舟子以充足的证据指 出此书“是典型的反科学、伪科学著作”。11月30日收到评奖方面的回复:“关 于此书,我将再征求一下其他专家的意见,并在终评会上进行必要的讨论。最终 是否获奖,还是以评委投票情况为准。总之,你和赵南元老师的意见很重要。我 们的评奖,最忌讳的事情就是科学性出现问题,伪科学著作入选。”对此,我发 mail表示了不同意见:“荒谬!滑天下之大稽!如果有一位男士要参加女子体操 比赛,是应该在赛前取消资格,还是请裁判打分决定是否胜出?我知道有不少人 喜欢反科学、伪科学,他们尽可以自己去设立‘反科学、伪科学奖’何必在这里 掺和?出于一个旁观者的‘坏小子’心理,我倒是希望投票,以便测试评委中有 多少人不辨雌雄。”当然,“坏小子”没看成热闹,投票结果将《美梦》逐出了 获奖名单,毕竟评委们多数是分得清男女的。后来得知,《美梦》是由刘兵教授 推荐入围的,评奖失利令其恼羞成怒,从而引发了其后在网络上的“论战”。   二、“美梦事件”与索克尔事件的比较   “美梦事件”与索克尔事件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索克尔实验的一级动机— —检验学术水准来看,二者都暴露了一些习惯于对科学指手画脚的人对科学缺乏 起码的了解。索克尔的文章中有不少高中生都不应犯的错误,《社会文本》的编 辑却没有发现。《美梦》漏洞百出却被“科学文化人”奉为至宝。这些都说明某 些文化人的学术水准实在低得惊人。索克尔更高一层的动机是质疑左派运动是否 应该走反科学的路线,“美梦事件”也提出相同的问题:是不是只有反科学才能 表现自己的“人文精神”,为了反科学是否应该饥不择食,推荐伪科学作品。   美梦事件与索克尔事件不同的是,索克尔事件是索克尔设的套,《社会文本》 的编辑们中计入套,而美梦事件没有人设套,是“文化人”自己钻进了自己设的 套。   窘境是反科学的宿命。科学精神无非两条:摆事实(实证),讲道理(逻 辑),归结成一句话就是“不许胡说”。要反科学就不得不违反科学精神,于是 只能靠胡说来建构“话语霸权”。或者不讲道理,或者编造谎言,没有别的出路。 这样做就难免被人揪住尾巴,陷入窘境。毕竟事实胜于雄辩,也胜过“话语霸 权”。   三、略评吴燕的大连会议论文   吴燕大连会议论文的标题是“从《美梦还是噩梦》的遭遇看科技书评的科学 精神和人文精神”。那么“遭遇”是什么呢?按吴燕的说法是“2001年底,由 《中华读书报》和《牛顿科学世界》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牛顿杯科普图书奖经首轮 投票评出43种入围图书。作为32种翻译类入围图书之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 版的《美梦还是噩梦》(以下简称《美梦》)一书榜上有名。入围名单于11月28 日在《中华读书报》上公布,立即引来不少异议。与此同时,《科技日报》、 《牛顿科学世界》、《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等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 科技类和读书类媒体也相继刊出一系列有关《美梦》一书的书评文章,褒扬者有 之,贬斥之声也不绝于耳。”   无论是“入围”还是“榜上有名”,都不能说是“遭遇”,书评有褒有贬也 是很正常的,评论多是好事,至少可以说本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谈不上 “遭遇”。真正的“遭遇”是《美梦》被评委从获奖名单中剔除了。但谈“遭遇” 的论文却对真正的“遭遇”本身只字不提,实在是咄咄怪事。作者之所以隐瞒这 个关键事实,目的就是想掩盖《美梦》是伪科学、反科学著作这一结论,把事件 说成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争。如果“文化人”认为“人文精神”不 是“伪科学、反科学”,就不要把科学与伪科学、反科学之争歪曲成科学与人文 之争。如果“文化人”认为“人文精神”等于“伪科学、反科学”,就应把两个 词汇合而为一,干脆取消“人文精神”的说法,以免引起混乱。   吴燕的论文本身也是一篇伪科学、反科学的杰作,暴露了她对科学的高度无 知。过去已经说过的不再赘述,只对此文中我第一次见到的内容略作评论。   吴文中引用了颜丽洁《虚妄的“斗士”》中这样一句话:“在科学与人类生 活紧密相关的今天,如果当有人批判科学家(或某些科学家)时,这些文章是否 ‘科学’只能由那些被批判的科学家来作出的话,那么就像法院里只有被告才有 资格做法官一样荒谬”。但真正荒谬的倒是那些把自己看成原告和法官模仿西方 中世纪宗教审判所对科学进行审判的颜丽洁之流。宗教审判所靠教义审判,只要 不符合教义都是有罪的。现代的法庭讲证据,有严密的举证、质证程序,判断文 章是否“科学”,相当于“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指 出“原告”的“证据”是虚假的,不能被法庭采纳,这是“被告”当然的权利。 “被告”还有权对“原告”的“伪证”和“诬陷”提出反诉。颜文谬论迭出,後 当另文评论。   更有趣的是论文引用那本《人人应知的科学》中这样一段话:“我们可以先 看一个例子。实验课上,教师让学生们分别将一根温度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当 水沸腾时往下读数以得出水的沸点。有一件事是显然的:几乎没有人会得出100℃ 的结论,除非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而且想取悦老师。……在实验结束前10分钟, 教师将把这些科学数据汇集起来并进行社会技术加工。……最后,每个学生都会 得出一个印象,即他们的实验证明了水的沸点正好是100℃。”这段话可以让每 个真正掌握高中程度的物理学的人笑掉大牙,证明《人人应知的科学》的作者科 林斯的科学水准没有达到高中水平,也说明吴燕未能掌握高中物理。本来对此无 需多说,但看到这些掌握了“话语霸权”的人竟然如此无知,不得不当一回高中 物理教师,进行一点“基础科普”。   水的沸点为什么正好是100℃?理由很简单,摄氏温标就是这样规定的,在 标准大气压下,以水的冰点为零度,以水的沸点为一百度。为什么学生实验时测 得的可能不是100℃?理由也很简单,测量水的沸点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大气 压力随海拔高度和气象条件变化、水中的杂质、温度计误差等。其中水的纯度通 常不会有大影响。对照各学生数据之间的差异,可以估计出温度计精度。实验室 应该挂一个气压计,看当时当地的气压是不是760mmHg。这里丝毫不需要什么 “社会技术加工”。把水的沸点定为100℃确实是“社会的约定”,但是温标如 何规定并不影响热学定律,无论使用华氏还是摄氏温度,物质的比热不会变化, 无论用千克米秒制还是磅呎秒制,物理学还是原来的物理学。   吴文引用的侯美婉关于“坏科学”的说法,也是伪科学的一个典型特征。斯 大林时代的李森科把科学分为“无产阶级的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科学”,后现 代女性主义者把科学分为“男性的科学”和“女性的科学”,侯美婉发明了“好 科学”和“坏科学”,最近又冒出一位徐荣祥,自称搞的是“自由科学”,暗示 原有的科学是“专制科学”。创立“另类科学”是伪科学的一个常套手段,他们 企图既享受科学可靠性的高度信誉,又不遵守科学所必要的严格检验规则。   对科学有起码了解的人,都可以看出吴文中所列举的支持侯美婉的观点无不 建立在谎言之上,未必值得耗费大量篇幅一一驳斥,只需指出上述几个例子,足 以窥见全豹。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