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1.dyndns.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 (作者附言:原文载于《南方周末》“科学”版(2002.03.21),刊载时并无附 文。) 科学怎好“戏说”? 赵洋 现在的电视节目愈发叫人看不懂了。就拿某卫视台作为寒假节目播出的“公众理 解科学”系列片来说吧,其中一集是讲“百年诺贝尔奖”。以2001年诺贝尔奖百 年庆典为主线,连带说说诺贝尔奖一个世纪来的变迁。 按说老百姓看了这节目该了解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审规范和取舍标准,进而能悟出 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概念,顶不济也得听说几个科学原理。可这片子从头到 尾关注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科学界的八卦旧闻,让人不知所云。 举例如下: 1.对诺贝尔奖百年庆典的报道注意力全放在在授奖的仪式程序上。旁白把获奖科 学家的年龄、籍贯、单位、师门……详细介绍了一遍,而对其获奖的成就却一语 带过。也许是编导怕观众听不懂吧。可接下来人家原版的节目就有通俗的“诺贝 尔演讲”介绍这些啊。这下导演编导惜时如金了,关于“分子手性”的精彩演讲 只转播了个开场白就镜头一晃,说起历史上的诺贝尔化学奖了。 2.以史为鉴可以明智,观众应该有长见识的机会。可编导放着那么多彪炳史册 的发现不说,单说1940年时犹太血统科学家海韦希(1943年的化学奖得主)在沦 陷的哥本哈根为保护两枚有特殊意义的诺贝尔奖章(属于1914年物理奖得主劳厄 和1925年物理奖得主弗兰克,他们都反对纳粹的种族政策而把奖章寄放在哥本哈 根)做出的努力。也好,这本是讲意识形态干涉科学而科学无国界的好案例。可 编导笔锋一转,说起玻尔(1922年物理奖得主)如何怕把奖章埋在土中被德军发 现,海韦希如何紧张地用王水把金质奖章溶解了,愚蠢的德军扑了个空,二战后 他又从溶液中把金子还原出来。牵强地说,这段涉及四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佳话也 能表现科学界的团结和对科学荣誉的捍卫。但编导仿佛只对金子被溶解有兴趣—— 是否想说明未来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过人智慧我不得而知——可这种“现代炼 金术”上过中学化学课的观众都知道呀。也许是要突出节目的“科学性”吧,往 下看,该片跟科学沾边的内容真的只有这么一段。 3.既然说到了奖章,编导不会放过这个好由头,马上引出了另一番“诺贝尔奖小 知识”:奖章的材质是23K金还是24K镀金,每年的奖金有多少万美元(这下“科 学”可转化成“生产力”了),按什么趋势变化等。这时屏幕上打出了历年奖金 变化曲线图,给观众以直观印象。这图文并茂的方法用在讲解获奖的科学原理上 多好,但编导关注的不是这些。 4.奖金背后有故事没有?有!镜头马上跟进爱因斯坦的画面,画外音一本正经地 告诉观众,这个20世纪最智慧的人物在与其表姐结婚后,把诺贝尔物理奖奖金全 给了前妻。到这时,我们已经不能奢望该节目还能向观众介绍爱因斯坦对物理学 的特殊贡献和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偏见(爱氏的获奖原因是学术界普遍承认的“光 电效应”而非革命性的相对论)了——这些并不重要而且观众也理解不了。 真不明白该片创作人员想让受众理解什么样的“科学”,是趣闻轶事的大杂烩还 是方法论与求真、无私的科学精神?作为普通观众,恐怕再能一斑窥豹也没法从 这些琐碎的细节中提炼出对“科学”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光看娱乐新闻培养不出 艺人,想让孩子成音乐家还得让他练琴。可怎么就有人幻想着通过普及些科学逸 闻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呢? 附: 关于诺贝尔奖章被溶解的传闻(rumors)见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 http://www.nobel.se/nobel/medals/ 海韦希的小传见: http://www.nobel.se/chemistry/laureates/1943/hevesy-bio.html 玻尔的小传见: http://www.nobel.se/physics/laureates/1922/bohr-bio.html 劳厄的小传见: http://www.nobel.se/physics/laureates/1914/laue-bio.html 弗兰克的小传见: http://www.nobel.se/physics/laureates/1925/franck-bio.html ◇◇新语丝(www.xys.org)(xys1.dyndns.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