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白纸黑字是抹不掉的——再评“科学时报读书杯”评选 陶世龙   2003年1月16日的《科学时报·读书周刊》发表了编辑部写的为《科普出版留 一份记录》,使我们得知“科学时报读书杯”是一个非排他的“民间奖”,由“志 同道合,理念一致的学者”评出自己视野中的科普佳作,无可厚非。而且我以为, 还应该如鲁迅提倡的那样,热烈地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如怕有排他性反倒可能 失去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同时也认为任何评奖恐怕都是难以求全的,所以问题并 不在“由于时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客观原因,肯定有些好书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 而在于其所作所为是否能昭信于人。这里面那些属于猜测的问题,我不想涉及, 只是编辑部这篇文章中说:“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初衷是评选过程中遇到一些 专业问题时,向他们咨询并请他们把关”。但科学时报发表的《科普图书华丽转 身--“科学时报读书杯” (2002)科普佳作评选》这篇报道公布的评选 规则中,却明明有这样的规定: 评选标准: (1)由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咨询委员会委员共同评判的分数为唯一 评选标准;   实在太健忘了。而且在《科学时报》电子版上也再找不到这篇有评选规则的文 章,北大科学传播中心网站曾转载这篇文章,现在也没有了。幸好有网友寄来一份 2003年1月10日的科学时报,白纸黑字是抹不掉的。这下看的清楚,印刷版报纸 的发表时间是2003年1月10日,这评选规则显著地单独编排,温新红只是写的侧 记,此规则为《科学时报》所公布,不是温新红所应负的责任如此健忘,还反映了 有关人等,对待这些老专家实在太不当一回事。然而在这网络时代,纵然老而无力, 总还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地方。我对一切为社会做出有好处的实事的人们都尊重, 也理解现在办事的难处,但决不能因此失去原则。 2003/01/16 为科普出版留一份记录 (文/本周刊编辑部) 《科学时报·读书周刊》2003.1.16. 2003年1月11日,周末,北京冬日里难得的一个好天,阳光特别灿 烂,让人心生喜悦。迎着那灿烂的阳光,人们步入了位于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图 书馆新馆,这里即将举行“科学时报读书杯”2002年度科普佳作颁奖会,在 签到的队列中,人们最早看到了中科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此次评选活动的专 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王绶琯先生,看到了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元先生,他们 就住在中关村,是“径直”走到会场来的。随后到的有中国书评学会的会长伍杰 先生,中国出版协会副主席、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周谊先生,新闻出版总署 报刊司李建臣处长,这些“领导”的出现,自然让领奖来的出版社人员活跃起来, 毕竟是常常打交道的呀。   此次颁奖的真正主角是获奖的出版社代表,共有19家出版社20余人。特 别感人的是山东人民出版社的丁莉,几乎是特别为“领奖”而来,她第一个到达 会场,应该也是第一个离开——她于下午两点多回济南。   评委中除武夷山先生有工作会议外,其他评委都来到会场,有带病来的,有 从其它会上赶来的,有从上海飞到北京的,无疑,他们是最负责任的评委。除此 之外还有媒体同行,正在进行中的全国图书订货会,一直是主办者的一份担忧, 记者们会不会都到订货会上去?实际上,专家、学者、出版社代表及媒体人员让 能够容纳60人的多功能厅座无虚席,很多人只能站在后面。   这些来宾与这个冬日里难得的好天一样,检阅和见证了颁奖,检阅和见证了 2002年中国的科普出版。   特别的仪式,给特别的奖项   颁奖典礼的时间只进行了一个小时,有26个奖要颁出,怎样才能让大家对 获奖书印象深刻、气氛热烈呢?主办者将每本书的封面及专家的点评做成投影, 颁奖时,念到书名,立刻就展示封面,醒目、直观,不仅如此,还专门请了乐手, 不同的奖,配以不同的音乐。悠扬而意味深长的伴奏,给颁奖会以“弦外之音”, 有人说这种形式怎么有点像“奥斯卡”奖的颁奖仪式?其实,这正是我们要追求 的效果。不仅如此,我们还“不让”领导讲话,去除冗长的介绍,突出评委、发 起人、作者以及出版社的代表。突出获奖者本身,很多媒体同行在称赞颁奖会的 时候,特别提到两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阿西莫夫自传《人生舞台》是今年 得票最高的一本科普佳作,而记述卞毓麟从事科普活动和科普创作的《漫游》获 得第二名,热爱着并以阿西莫夫为“榜样”的卞毓麟先生在颁奖台上感慨万千, 他想起15年前在阿西莫夫家做客,想起了他所说的,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 学家来承担,卞先生深切地说:“科普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承担”, 他说,科普出版需要有人来扶持。   还有就是获得此次最高奖项“老金笔奖”的李元先生,他从事科普活动、科 普编译创作60余载,为他的文集《到宇宙去旅行》而设此奖项,以彰显他的科 普成就,激励来者,是相当合适的。当他手举中科院副秘书长沈保根先生颁给他 的金笔,告诉大家,他要继续写下去时,台下掌声一片。   当然,当王元先生意外地得知自己参与翻译的《我的大脑敞开了》也同样获 奖的时候,肯定也感受非同一般。   这是一个什么奖   辽宁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柳青松在代表获奖出版社讲话时说了一句话:“好 孩子都是夸大的,对于我们从事科普出版的出版社来说,特别需要别人的鉴赏、 奖励”。这是否是所有参选的出版社的心声?此次共有全国近40余家出版社提 供了200余本候选书,肯定还有一些科普书没有参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 的出版社不愿意参加,理由是科普书不是该社的主打书,有的出版社不知道,毕 竟这是科学时报读书杯的首次评选。还有,一些科普书出版的大户——比如上海 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我们限制了他们申报的数量。   这是一个非排他的“民间奖”,有学者认为民间奖的性质以及操作方式正在 成为或即将成为未来奖项的主流,由此会更被看重。这又是一个“学术奖”,是 志同道合,理念一致的学者视野中的科普佳作。特别是科普图书,目前在创作和 出版过程中都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向,如公众理解科学、从单纯的科学普及向创建 科学文化的方向的转变,需要有人引导和倡导。   这一点此次两家发起单位,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学 者们不谋而合——参与民间科普奖项的评选、推荐,这是科学传播的重要方面。   不能回避的问题   虽然我们竭力做得最好,但似乎任何评选都不可能最完美。此次也一样,由 于时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客观原因,肯定有些好书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一点评 委代表江晓原先生在讲话中已经阐明。又如有一家出版社更加可惜,他们的一套 丛书就摆在评委面前,而且非常好,但版权页上却写出“2003年第一次印 刷”,有评委说这种做法也是出版界的惯例,有的评委认为一定要严格按要求去 做,出版日期必须是截止到2002年11月,那么对这套书只能“割爱”了。   另外,我们不能回避的就是评委的书是否参评的问题,这正是我们最“透明” 的地方。正如江教授在讲话中所说,在评选之初,大家都进行了“技术处理”, 所有评委的投票,都是记名投票(都已存档,可备查),每部书的总分用有效投 票人数去除,得到一个相对公正的平均分。具体讲便是:假定有M个评委,其中 N人与某书有直接关系(如作者、译者、主编,丛书不算)需要回避,这N人不 能投这部书的票,这部书的实际得分等于(M-N)个评委所打分数加和后除以 (M-N),其中N可取012,……等值,N一般远小于M 。此办法是 否就是最好的办法,也许还需要讨论,但这是经过评委们认真讨论一致通过的。   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初衷是评选过程中遇到一些专业问题时,向他们咨询 并请他们把关。例如,本周刊工作人员曾就一些问题到王绶琯院士、胡亚东先生 家中咨询,得到他们的指导,李元也曾来到评选现场,就一些书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些专家们对科普工作的热诚、无私的支持令人难忘。   本报和发起单位还将在明年继续进行此项评选,相信到时会更加完善。 (XYS200301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