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8.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乔方利“震惊中外”的成果涉嫌伪造数据结果以及“韩2式”代笔   作者:张一网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副所级领导人乔方利同志,十八大以来高 举反腐倡廉的伟大旗帜,被上级党委提拔任命为正所级书记,在所长负责制的运 管模式下主管纪律检查工作。乔书记在即位训词中语重声长地说,科研人员享有 崇高的社会地位,理应廉洁自律,垂范社会。既然上级党委把国家海洋局第一海 洋研究所反腐倡廉的重任委托给他,他就绝对责无旁贷,绝对坚持对腐败零容忍 的原则,坚决协助马德毅所长从严治腐、从严治所,开创海洋一所工作的新局面。   乔书记的讲话既高屋建瓴又深入实际,且妙趣横生,引我辈浮想联翩。迷梦 霏霏之际,人们梦游在乔书记治下的海洋一所,仿佛风净月明、海碧天蓝,纲举 目张、政通人和。不知乔书记在主管党纪政纪之余,是否也兼管学纪,顺带把学 术腐败的问题也抓一抓。   我今且反应一例涉嫌学术腐败的问题,如果有人肯管,我们一所老百姓绝对 响应号召,还可以一把一把地举报,把反腐倡廉的伟大旗帜举得直入云 霄。。。。。。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化名瞧樵的那位师爷貌似公允,看似在根据文献检索写评论(XYS20140828), 其手法实质是寓褒于贬,借尸还魂。其目的不过为乔大人吮痈舐痔,为其腾云驾 雾的升迁之路洗净满地的鸡毛、鸡血、鸡屎。瞧樵师爷的画龙点睛之处有两笔, 第一笔是“我发现,该文被引用总计达94次。实话说,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引用 率。”,第二笔是“乔方利,你小子还行,这年头没搞学术腐败就行。加油!”。 这位化名瞧樵的师爷在海洋一所无人不知,其软骨虫式的奴卑嘴脸无人不识。这 位化名瞧樵的师爷当初抬轿子用力过猛,险些把主子从轿子里颠出来摔下万丈悬 崖,如今依然痴心不改,不把主子抬上去云霄誓不罢休。   乔方利有没有破解世界难题,中外物理海洋界是否为乔方利的光辉业绩所震 惊,且让他人说去。本篇不管乔署名的“杰作”算几流的货色,单说该篇“杰作” 是如何炮制出来的,该篇“杰作”与乔方利有几毛钱的关系,乔方利有没有资格 署名为第一作者。我的观点是,这篇“杰作”涉嫌伪造数据结果,并且这篇“杰 作”与乔方利有且只有一毛钱的关系,涉嫌“韩2式”代笔。我提供三个方面的 质证材料(线索)支持这两项质疑,另外描述一下本人了解到的他们炮制论文的 情节和过程。   质证材料(线索)一:   乔方利在“回复辛海子《国家海洋局一所乔副所长申称破解世界难题》” (XYS20090427)中提到,承载其光辉业绩的雄文是   Fangli Qiao, Yeli Yuan, Yongzeng Yang, Quanan Zheng, Changshui Xia and Jian Ma, 2004. Wave-induced mixing in the upper ocean: Distribution and application in a glob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 31: L11303, doi: 10.1029/2004GL019824。以 下简称Qiao_GRL2004。   Qiao_GRL2004 中说他们开发了一个叫MASNUM的波流耦合的数值模型,他们 正是使用该波流耦合模型得到所谓的波浪诱导的上层混合强度在全球海洋的分布。 原文描述是 Based on the wave-current coupled model suggested by Yuan et al. [1999], we developed the MASNUM (Marine Science and Numerical Modeling) wave-current coupled model and postulated a wave-induced mixing term Bv as a function of wave number spectrum。他们妄称他们的数 据结果是依据他们所开发的波流耦合模型得到的,事实是他们迄今没有拥有过任 何波流耦合模型。   何谓波流耦合模型?这里指的就是波流耦合的数值模型。先得从什么叫数值 模型说起。数值模型就是具有数值模拟功能的计算程序包,或者叫计算软件。在 给定输入参数和驱动条件(文件)之后,启动程序就能数值模拟特定状况下的动 态过程。海浪模型就是能模拟海浪演化动态的计算程序,海流模型就是能模拟海 流演化动态的计算程序。波流耦合数值模型顾名思义,就是能同时模拟海浪和海 流演化动态的计算程序。计算程序运行之后所产成的数据结果,通过可视化软件 就能够动态显示特定的物理过程。波流耦合模型产生的结果必定能够同时显示海 流和海浪的演化动态。   本人与乔等同在海洋一所物理室,十多年来,他们用PPT显示的工作报告见 过不下一百回,从未见过他们在展示某个海区的海流状况的同时展示过对应时刻 的海浪状况。并且,从他们的论文列表(附录2)中也找不出任何一篇论文同时 展示过波流耦合模拟的结果,尽管他们多篇论文以及多项基金申请的报告中都提 到过他们拥有波流耦合模型。现在是2014年,距离他们杜撰雄文Qiao_GRL2004已 经十年了,如果他们今天能够拿出波流耦合的数值模型,我仍然可以承认他们为 大牛,真正的大牛,令人崇敬的大牛。   他们如果有勇气自证清白,很简单,只要把波流耦合模型亮出来,只要把通 过编译软件编译的可执行文件亮出来就行,无需亮出源代码以免被他人拷贝。另 外,把输入文件准备好,放到网页上。有兴趣的人下载之后,一按回车键,就能 同时输出某一海区在预定状况下的海流和海浪。这个要求非常低,对于做数值模 型工作的人都可以理解和接受。如果他们能够通过这道最低要求的检验,令学术 腐败分子闻风丧胆的新语丝算是给他们做了一回免费的业绩宣传广告。   质证材料(线索)二:   Qiao_GRL2004的标题可以译为“波浪诱导的海洋上层混合——在一个全球海 洋环流模型中的应用实例及其分布”。从乔方利的论文列表(附录2)可以看出, 此前他既没有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过与波浪有关的论文,也没有发表过与湍流 有关的论文。从他的论文列表(包括署名第N位的论文)可以看出,此前他几乎 没有涉足过有关湍流和波浪的工作。既然此前没有关于波浪和湍流的工作基础, 何来有关波浪和湍流的前沿突破?   合理的解释是,他这个第一作者的冠名权(资格)是他人私赠的。他人为什 么要私赠冠名权?青年意见领袖韩寒的“代笔门事件”被披露之前,局外人也许 难以理解。如今韩寒已经变成家喻户晓的“韩2”,私赠冠名权也就不难理解了。 目的就是为了其团伙利益的最大化!   质证材料(线索)三:   有关波浪和湍流的雄文Qiao_GRL2004中的正式记录显示他们提交论文是2004 年2月25日。一般说来,这项研究工作应该是在2003年甚至更早已经取得初步结 果,这些结果应该会在以前的工作记录或“业绩大全”中有所体现。   乔方利2003年正好有一份完整的“业绩大全”,那就是他2003提交的博士学 位论文。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哪怕是一个外行从其博士论文摘要(附录1)也 能看出,他把此前几年涉及过的鸡零狗碎的工作都罗列进去了。这篇博士学位论 文是一个大杂烩、大拼盘,牛头不对马嘴的东西都列到一起,甚至穷到连赵伟都 不屑于拿去当论文发表的数值试验结果也囊括进去了,偏偏看不到任何波浪和湍 流的影子,甭说初步结果。乔方利这个1998年在中科院海洋所注册的在职博士生, 拖到2003年才穷人嫁女似地举办学位论文答辩仪式。他要有哪怕一星半点拿得出 手的干货,至于拖这么久吗?乔方利这个新科博士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乔等“合谋共犯”的过程和情节:   本人与乔等同在海洋一所物理室,在其使驭下工作了十多年。笔者熟悉雄文 Qiao_GRL2004的全部合作者,对他们“合谋共犯”的过程和情节了如指掌。现据 本人直接或间接了解到的情节,陈述如下。   1.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在所长任期内 荣膺的工程院院士,袁业立同志高瞻远瞩,独目天下,总能不断地翻新花样,制 造出无限商机,频繁放飞各类高产卫星。袁前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 数力系62届的业立同学,习惯闭门造车,闷声发大财。他左涂右画,东拉西扯, 拿捏出了一个所谓的波浪诱导的上层混合的表达式,也就是Qiao_GRL2004中公式 (14)。他叫乔同学方利副所长组织人马去试一试,看看是否灵光。   2.乔副所长找来做波浪模拟的杨永增,请他看看能不能试验一下袁所长的独 门绝技,看看是否灵光。杨永增说好像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才能做模拟试验。第 一个是公式(14)中系数的概念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取值。第二个问题,海浪数 值模型算出来的都是表层海浪的参数,不知道与袁所长的公式关系如何。乔副所 长回头请示袁所长。袁所长大笔一挥,吩咐道,公式中的系数取值为1就行(请 看Qiao_GRL2004,这样的笑柄已经遗落在文中)。袁还说,表面浪就表面浪吧, 表层用模型结果,表面以下随深度按指数规律衰减就行。杨永增笑笑,没有多说 什么。过几天他就把算好的表面海浪的能量代入公式(14),得到的结果画了两 张图,把数值文件拷贝到U盘上交到乔副所长手上。   3.乔副所长找来做海流模拟的夏长水,请他把杨永增算出来的所谓的波浪混 合强度加到POM模型(普林斯顿海洋模型)上,看看能不能改进海流模拟的结果。 插一句题外话,在物理室大家一直在使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型,内部也一直叫POM 模型,只是对外发表论文时虚称MASNUM模型,实质是妄贴标签,没有任何功能性 的改进。夏长水试了之后,看不出对海流的模拟结果有明显的改进。虽然对比加 与不加所谓的波浪混合强度,海流的模拟结果有所不同,但说不上是改进还是改 退。再看温度和盐度的模拟结果,小夏很惊喜地报告,有改进!的确有改进!! 改进表现为温度和盐度的上层分布更接近观测数据。当时小夏手头上玩转着POM 模型在黄东海以及在全球的两个配置,两套配置的温度和盐度结果都有类似的改 进。   4.乔副所长报告到袁正所长那里,袁所长大喜过望。他指示赶紧把海流模型 和海浪模型耦合起来。言下之意,耦合模型加上袁氏独门绝技,肯定会对海流和 海浪的模拟结果大有改观。乔副所长毕竟在任领导之前亲自玩弄过计算程序,不 像袁所长对模型是不粘锅。但作为备位太子(袁蓄意在自己逊位之后把乔扶正, 路人皆知),他在袁面前非常恭顺温良,不轻易说不字。乔吱吱唔唔应承,答应 找杨永增和夏长水谈谈,动员一番。杨永增和夏长水是具体做数值模型工作的, 知道海水的深浅和冷热,但也得口头答应,回头考虑考虑。过了一段时间,袁所 长再次问乔副所长,小杨和小夏他们的模型耦合得怎样。乔说,小杨和小夏他们 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在积极实施,不过现在其他的项目也脱不开身。袁所长 说:“快点,快点,我实在是急得——都。。。”。另外,袁所长指示道:“既 然前面的实验结果已经有改进,那就赶紧发表出去,还愣着干什么!”。   5.如何发表?乔副所长找来在读硕士生马建,叫他把袁老师的公式、杨永增 的结果和夏长水的结果放到一起,写成一篇英文的文章。马建在准备出国留学, 英文还行,但如何写科研论文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马建选了一篇范文,照猫 画虎。照猫画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什么本主题的进展动态,选题的背景和 意义,对结果可靠性的讨论,几乎每写一句都是在没有石头可摸的河里迈步。好 不容易把八股都凑够了,拿去给乔副所长交差,乔提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意见。 马建修改之后,拿回去给乔看。乔说还行。拿去给袁看。袁说不错,赶紧发出去。 马建问乔副所长,怎么发出去呢?乔说,这样就好了,余下的他会料理。马建长 舒了一口气,历时半年多的差事总算交差了!   6.手稿投出去,很快就打回来了。换了刊物再投,再打回来。。。。。。三 番五次修改都是马建的差事,马建累得快吐血,但咬紧牙关,全当都是自己的份 内事。手稿屡投屡退,实在没得办法,乔方利只好求助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工作的 郑全安教授帮忙。尽管郑全安的专业方向是海洋遥感,与波浪和湍流研究不沾边, 但毕竟人脉极广,一番腾挪之后,总算发表出来了。喜讯传来之际,本该是合作 者们皆大欢喜之时。马建做噩梦都想不到,自己在六个署名的合作者中,排名竟 然居末位。小马气得七窍生烟,鼻横血涕,在研究生的大办公室嘟嘟囔囔,骂骂 咧咧。。。。。。因此,鄙人也有幸耳闻目睹这些机密梗概。   附 录1:   参 见“大洋波动和近海涡旋的观测与理论研究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 据库.html”, 摘要如下:   【作 者】 乔 方利;   【导 师】 袁 业立;   【作 者基本信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物理海洋学, 2003, 博士   【摘 要】 本论文分别基于海洋卫星高度计资料分 析、海洋数值模拟、海 洋动力机理等研究手段对大洋Rossby波动、/信号传播通道、渤黄东海潮流长期 物质输运、东海冷涡的上升流结构进行了研究。主要结 果如下:在大洋Rossby 波动方面,基于1992年10月至2000年12月的TOPEX/Poseidon(T/P)和 ERS-1/2 卫星高度计资 料,本文分析了周期短于150d的高频波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在 功率谱密度计算基础上,本文分析特定频段所含能量占周期短于150d的高频波动 总能量的百 分比,发现该频段最强振荡(下文称主振荡)所对应的周期从近赤 道的1个月逐步增加至南北纬30°N(S)附近的4个月,与西向行星 Rossby波的 相速随 纬度增加而变慢相对应。主振荡所对应的周期在全球海洋中呈显著的带 状分布。进而表明在14°N(S)附近60d周期的振荡除通常所认为的由于潮汐混 淆所造 成的虚假信号之外,主要是行星Rossby波形态的真实信号。在/信号传播 通道方面,基于1992-2001年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海面 高度距平在厄尔尼 诺 ()现象中的演变过程,发现:1) 在过程中,海面高度正距平信号从西太平洋 沿赤道海域向东传播至东海岸,然后分成南北两支,北支在10°N附近从东太平 洋传回西太平洋的信号最强,到达西太 沿岸海域再传回赤道,表明信号传播在 南北半球各存在一循环回路。赤道以南循环圈不及赤道以北环路清晰。而东太平 洋的季节变化信号通过 6°N,10°N和 8°S附近存在3个通道向西太平洋传播。 信号主要从5°N和7°S向西传播;2) 在大洋海盆尺度快速传播信号背景下,存 在波长700-800km的慢速传播信号,两类信号将信息在太平洋内传送。 传播速 度分析表明,慢速传播信号的相速与Rossby波相符,而快速传播信号应该是海洋 对大气变异的响应。在渤黄东海潮流长期物质输运方面,基于三维 POM潮汐潮流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模拟了渤黄东海K1,O1,M2和S2四个分潮的潮波系统。基于 模拟的该海域1999年全年潮流场,对 初始均匀分布于 5′×5′格点上的表面质 点进行长期跟踪,结果表明:(1)发现该海域水体的长期潮流拉格朗日输运会形 成质点族的条带结构,且以苏北琼港为中心呈放射状分 布;(2) 年平均的输运 流场表现为:从太平洋通过日本岛链进入黄东海,黄海槽以东沿朝鲜半岛 北上在黄海主体上形成潮致逆时针流环,并有一分 支通过渤海海峡北部进入渤 海,黄海槽以西向琼港附近辐聚。渤海形成双逆时针流环。总体上讲,潮余流不 从渤海向黄海输运,且在 (38°N,121.53°E)处存在一逆时针流环。潮余流通 过台湾和对马海峡向外输运;(3)提出利用潮流欧拉场对质点进行拉格朗日跟踪 的时间步长应不 长于10分钟,否则将会因时间步长过大而引起的累计计算误差 不可忽略。在东海冷涡的上升流结构方面,基于2001年7月底东海冷涡海域海 洋 水文及化学综合 调查资料分析,发现海洋冷涡所对应的PO4营养盐高值区位于冷 涡中心的两侧,据此推测冷涡上升流呈环状结构,强上升流区不是位于涡旋中心 而是位于离中心一 定距离处。1998年6月同一断面海洋水文及化学调查资料分析 也证实了这一现象。基于上述观测事实,本文建立了海洋涡旋动力学模型,所求 出的解析解表明: 海洋冷涡上升流速度最大值位于离中心一定距离处。利用实 际观测的海洋温度资料计算的上升流分布与实测营养盐分布特征一致。   附 录2:   参 见“Professor Fangli Qiao - Google Scholar Citations.html”, 链接如下   http://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K2wWsLMAAAAJ&hl=en (XYS20140913) ◇◇新语丝(www.xys.org)(xys8.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