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南理工原副校长汪信教授以不实材料申报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者:Michael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的申报材料日前已经公示,在化学学 部的52位候选人中,南京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汪信(申报专业:化学工程)在其申报 材料中列举了如下十篇代表性论文、著作(见附件1):   1. Magnetically Separable ZnFe2O4-Graphene Catalyst and its High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Ind. Eng. Chem. Res., 2011, 50(12), 7210-7218.   2. Graphene Oxide-MnO2 Nanocomposites for Supercapacitors, ACS Nano, 2010, 4(5), 2822-2830.   3. One-Step Synthesis of Graphene-Cobalt Hydroxide Nanocomposites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J. Phys. Chem. C, 2010, 114(27), 11829-11834.   4. Fabrication of Flexible Metal-Nanoparticle Film Using Graphene Oxide Sheets as Substrates, Small, 2009, 5(19), 2212-2217.   5. Graphene Oxide Doped Polyaniline for Supercapacitors, Electrochem. Commun., 2009, 11(6), 1158-1161.   6.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MnO2 via a Facile Quick-Precipitation Procedur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Cryst. Growth Des., 2009, 9(10), 4356-4361.   7. Graphene-Metal Particle Nanocomposites, J. Phys. Chem. C, 2008, 112(50), 19841-19845.   8. Deposition of Co3O4 Nanoparticles onto Exfoliated Graphite Oxide Sheets, J. Mater. Chem., 2008, 18(46), 5625-5629.   9. Self-Assembled Nanodisks with Targetlike Multirings Aggregated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J. Am. Chem. Soc., 2006, 128(2), 430-431.   10. An Improvement on Sol-Gel Method for Preparing Ultrafine and Crystallized Titania Powders, Mater. Sci. Eng. A, 2000, 289(1-2), 241-245.   从汪信申报中科院院士所列举的上述十篇代表性论文的题目,从事化学或材 料学科研究的同行很容易即可看出,汪信主要是从事石墨烯相关的纳米材料的制 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而与其申报书所填写的专业—化学工程风马牛不相及。 如果仅从上述十篇代表性论文的研究内容看,其研究方向应该是无机纳米粒子/ 颗粒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无疑其学科专业应该归属于无机化学学科,即汪信 的实际研究方向与其申报中科院院士的学科专业不一致,此其不实申报材料之一。   汪信教授曾自1998年至2010年担任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达十二年之久,应该 非常清楚他所从事的学科专业;他曾于2009年、2011年先后两次申报中国工程院 冶金化工材料学部、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但均在第一轮投票评选中即遭淘 汰。笔者揣测,汪信深知如果如实以其所从事的无机纳米材料为学科专业方向, 从无机化学专业申报,以其列举的上述十篇代表作来看,可能目前连一个中国排 名前三十大学的化学教授职位都无法获聘,申报中科院院士更无从谈起。   再看汪信教授列举的十篇代表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其发表在J. Am. Chem. Soc.一文,其在申报书中列举该文自2006年发表至今,共“SCI他引8次” (见附 件1:第四页)。笔者作了一个简单的检索:先后用SCIFinder Scholar和ISI Web of Science两种工具检索,该文至今共被引用25次,其中17次为汪信本人或其原 文共同作者所引用(见附件2),其余八次他人引用如下:   1. Dean C. Sayle, Thi X. T. Sayle, High-pressure crystallisation of TiO2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 2007, 4(2), 299-308.   2. Iranmanesh, A.; Soleimani, B.; Ahmadi, A., Szeged index of TUC4C8(R) nanotub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 2007, 4(1), 147-151.   3. Sa Lv, Ping Li, Jie Sheng, Wendong Sun,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line BaCO3 nano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via a simple PVP-assisted method, Materials Letters, 2007, 61(21), 4250-4254.   4. Kwang-Suk Jang, Jong-Duk Kim, An anionic surfactant-templated synthesis and lamellar ordering of Co(OH)2 and Co3O4 nanodisks,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1, 125(3), 777-783.   5. Shanshan Zhao, Chao Liu, Xiujie Ji, Song Li, Dongxia Ma, Synthesis of Ordered Lamellar Nanostructured Zirconia via SDS Templat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178, 296-299.   6. Chao Liu, Shanshan Zhao, Xiujie Ji, Bin Wang, Dongxia Ma, A novel reflux-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thermally stable lamellar crystalline zirconia via SDS template,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2, 133(2-3), 579-583.   7. Chao Liu, Bin Wang, Xiujie Ji, Shanshan Zhao, Jie Wu, Jianlong Jia, Dongxia Ma, A novel ethanol templating synthesis of ordered lamellar superstructured crystalline zirconia,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12, 14(4), 767/1-767/5.   8. Karen J. Edler, Bin Yang, Formation of mesostructured thin films at the air-liquid interface,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3, 42(9), 3765-3776.   其中第5篇引文为一会议论文集(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所发表,并 非SCI期刊论文,也即并不能作为SCI他引论文数据出现在汪信的申报书中—实际 上汪信这篇最有代表性的JACS论文的SCI他引仅为7次,而非在他申报材料中所声 称的“SCI他引8次”,此其不实申报材料之二。作为一名申报中国科学最高学术 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候选人,汪信并不是一时疏忽,很有可能是故意而为之, 有兴趣的同行学人可以再查一下,他在申报书中是否还有其它类似的“瞒天过海” 不实申报数据。   最为隐晦和最严重的不实申报材料之一却是这篇发表于2006年初JACS论文本 身(2005年11月14日投稿)。汪是这篇论文的第二作者和论文的通讯作者, Xiaoheng Liu (刘孝恒)是该文的第一作者(见附件3)。汪在其中国科学院院士申 报材料关于他对这篇文章“主要贡献及引用评价情况”一栏中声称:(汪)提出了 采用表面活性剂SDS和明胶组装层状二氧化锆纳米材料的思路,(汪)组织团队设 计实验和分析结果,发现所得纳米二氧化锆为多环结构,并提出了SDS结构导向 效应。Kim等认为这种SDS结构导向效应能够用来制备超结构的金属氧化物。(见 附件1:第四页)   我们来看看汪信教授的实际科研情况。检索汪信自2001年至2004年挂名发表 的论文共85篇,其中27篇为论文的通讯作者,主要涉及四个研究课题方向(见附 件4):1. 简单过渡金属配合物/有机小分子配体的合成与晶体结构,2. 过渡金 属氧化物纳米晶的制备(快速沉降法、室温生长法、硬脂酸法和水热法),3. 有 机小分子合成及量子化学计算研究,4. 马来酸酐等的催化聚合反应及其它相关 高分子材料/膜的制备表征等。这些论文大多数研究主题是关于无机配合物和有 机配体的合成和晶体结构,没有一篇论文的主题涉及采用表面活性剂或明胶、或 涉及空气-水界面组装纳米材料的;而且均发表在一些晶体学、材料学低影响因 子期刊或国内期刊上。为什么汪信会突然如获神助地发表一篇采用表面活性剂和 明胶、在空气-水界面组装纳米材料的JACS论文呢?   再来看这篇JACS第一作者刘孝恒的文章发表情况,2000年至2004年共发表论 文10篇,刘主要是做纳米晶光催化的,也没有一篇论文涉及采用表面活性剂或明 胶组装纳米材料的或涉及空气-水界面的(见附件5)。但刘却于2005年9月、10月、 12月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先后在国内期刊“中国科学”、“无机化学学报”上 连续发表三篇有关应用表面活性剂或明胶在空气-水界面制备金属氧化物的论文, John White为论文的第二作者,而汪信在这三篇论文中仅是排名第三的作者(见 附件6)。其真实原因是,2004年1月至10月,刘曾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化学系 John White教授课题组做访问学者(见刘的主页 http://english.njust.edu.cn/s/86/t/123/06/b6/info1718.htm;刘自己曾说, 这篇JACS的主要实验工作是在John White教授课题组做访问学者时完成的,在澳 未发表,带回南理工的)。而John White教授正是国际上从事这一领域的权威(见 其主页https://researchers.anu.edu.au/researchers/white-jw)。时间上正是 刘从John White课题组回国后于2005年作为文章的通讯作者所发表的论文的主题。   当时作为南理工副校长的汪信以行政权力侵占了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和第二 作者,却在其今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申报书中大言不惭地声称,“(汪)提出了采用 表面活性剂SDS和明胶组装层状二氧化锆纳米材料的思路,(汪)组织团队设计实 验和分析结果,发现所得纳米二氧化锆为多环结构,并提出了SDS结构导向效 应”。这是汪信严重不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申报材料之三。也请学术同行检索并 曝光汪信其它大量用南理工副校长行政权力侵占的其他人的学术成果。   其实,从这篇JACS论文的致谢中也可见端倪(见附件3)。第一,论文作者感 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基金号为50372028。经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 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检索,基金号50372028资助的研究项目名称为:《支 持向量机》算法在纳米粒子催化加聚反应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为汪信)—这 说明汪的研究项目与JACS这篇论文的研究主题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呢。第二, X.H.L. is very grateful to Professor J. W. White and his group at RSC,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for helpful discussions in this research area (刘孝恒非常感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J. W. White和他课题组的有 益讨论)。   写到这里,不知汪信现在还能否大言不惭地说是自己提出了JACS一文的研究 思路和自己组织团队设计实验和分析结果?   也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委员会委员们以对中国纳税人负责、对中国科 学技术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彻查汪信的种种不实的院士申报材料和其它学术贪腐 行为。 (XYS20130725)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