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请看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罗良忠的学术不端行为   作者:eastwest   请看商学院罗良忠的学术不端行为,在一个以法律见长,遵循法制严明的学 校,竟然有这样学术投机分子混迹在各位治学严谨的教授队伍中。有些文章是其 副教授期间发表的文章,那么这些学术不端的文章、最后竟然都作为其评聘教授 的资本,名校教授就是这样炮制出来的吗?有些文章是当了教授后继续学术不端 进行发表?这就是名高校教授的水平吗?——粗制滥造、重复发表、抄袭不止。 请各位学术委员会教授维护学术体制的尊严,给所有教师们一个清明的法制的学 术世界。   1. 2010年在《科技经济市场》01期上发的论文《我国民营影视企业战略性 并购研究》其中有大篇幅的文字与2008年作者为张志远和王可的文章《走近内地 娱乐产业集团的资本运作》一字不差!(网址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1/123783.html)   2. 《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发表在《科技经济市场》 2011年7期;《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政策研究》发表在《科技经济市场》 2011年10期   《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政策研究》(以2代表)的“搞好我国体育产业 资本运作的政策建议”完全抄袭那位研究生文章《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以1为代表)中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对策和建议”, 只是把其中的小标题略微改动、并调换了次序。两篇文章相对应部分:2中的 “加快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抄袭1中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资本市场”第 二段;2中的“确立和完善体育产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抄袭1中的“确立现代企业 制度,完善资本市场”第一段;2中的“完善与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相关的法律法 规”抄袭1中的“健全法律体系,保障体育产业资本运作顺畅运行”;2中的“构 建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中介系统”抄袭1中的“完善体育中介机构服务”;2中的 “促进体育人才的交流和培养”抄袭1中的“积极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2中的 “强化体育产业投融资建设”抄袭1中的“加大对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金融财税 支持力度”的第二段;2中的“加大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对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支 持”抄袭1中的“加大对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金融财税支持力度”的第三段。   如果其辩解那位研究生发表的文章,他署名第二,不是抄袭;那么其独立发 表在2011年10期的文章就属于大面积重复发表。而且在一个期刊同年这么近发表 相同内容的文章,文章发表过程一定存在腐败行为。   3.《并购重组与影视企业成长》发表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年1期与《我国民营影视企业战略性并购研究》发表在《科技经济市场》 2010年1期,两篇文章除了标题“并购的概念”与“并购与企业成长”换成标题 “战略性并购的概念”与“战略性并购与企业成长”外,文章内容完全相同、重 复发表。并且这篇文章是抄袭之作,请看1.。   4. 《跟踪股:公司收缩性资本运营的新方法》发表在《商业会计》2009年6 期   《定向股:一种新的资本运营方式》发表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4期   定向股与跟踪股是一个同一术语的不同称谓,在这两篇文章中,2009年发表 的只是把2003年发表的文章中的“定向股”换成另种称谓的“跟踪股”,实际是 一个概念,文章内容完全相同,属于重复发表。   5.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濒危企业蜕变复兴研究》发表在《贵州社会科学》 2007年10期,《困境企业蜕变重生研究》发表在2006年4期《管理现代化》,这 两篇文章内容几乎一样,只是把文章中的一级标题改了一下,二级标题完全一致, 文章内容完全重复。   另:《企业蜕变长寿及其案例分析》发表在《经营管理者》2010年2期,在 这篇不能称为文章的一页纸的文中,大面积的截取了《困境企业蜕变重生研究》 文章的内容,然后继续重复发表。其中“二、企业蜕变的内容”与“三、案例分 析:华润退出本行业的产品蜕变”与《困境企业蜕变重生研究》(发表在2006年 4期)中的“(一)蜕变的概念、(二)蜕变的类型”及“四、案例:华润贸易 业趋于困境时的产业形态蜕变”内容完全一样。   2007年重复发表2006年的文章,然后2010年大面积截取2006年文章,略微技 术处理后又继续发表。一篇文章重复发表三次。   6. 《我国汽车企业“以技术换市场”的跨国经营新模式》发表在《国际经 贸探索》2008年9期。《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市场”的新模式研究》发 表在《汽车与配件》2008年28期。   两篇文章完全相同、重复发表   7. 《西方国家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经营模式探微》发表在《市场营销导刊》 2007年5期;《跨国零售巨头在华经营模式》发表在《中国外资》2007年6期   两篇文章内容完全一样。尽管作者单位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根据他的其它 文章可看出,当时其本人在华东政法大学工作,是复旦大学在职博士后。   8. 《收缩性资本运营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发表在《江苏商论》2008年1期   该文章完全截取自《收缩性资本运营与我国企业发展》(发表在《生产力研 究》2004年4期)。   另:2004年发表在《生产力研究》的《收缩性资本运营与我国企业发展》一 文,又完全是2003年发表在《嘉兴学院院报》第9期的《收缩性资本运营与我国 企业发展》一文进行少数文字删减后、再发表。   2008年的文章中“一、收缩性资本运营的涵义”中的第一段来自2004年文章 的第一段,其第二段来自2004年文章中的“企业扩张与收缩的辩证统一关系”的 内容。   2008年文章“二、收缩性资本运营在我国产生的背景”中从“1997年……” 开始到段末的文字,来自于2003年发表在在《嘉兴学院院报》第9期的《收缩性 资本运营与我国企业发展》文章中的“一、收缩性资本运营在我国的兴起”的第 一段中,从“1997年…………理论界也达到了资本运营研究的高潮”。   2008年的文章中的“三、收缩性资本运营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只是把2004 年发表的那篇文章“一、收缩性资本运营在我国的兴起”的标题略微修改,内容 完全一致。只是在文章末尾添加了一串不知所云的事件罗列。   从末尾这段不知所云的事件罗列,可看出这篇截取的文章,质量之差,纯粹 是为了凑数。   另:2004年发表在《生产力研究》上的文章又是对2003年发表在《嘉兴学院 院报》的那篇文章做了很少量的文字删减后的发表,内容完全一致。   一篇文章三番五次重复或者截取发表,其学术道德该怎样定义!!   9. 《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发表在《当代财经》 2003年3期   《从硅谷小企业集群看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发表在《佛山科技技术学院 学报》2003年2期   两篇文章完全重复,只是第1篇的“三、上海科技园中小企业集群化程度不 高”在第2篇中换成“三、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对这一个标题略做 修改,在这段文字中的“上海”两字代替“我国”两字而已。   实际上两篇文章内容完全相同。   10. 《美国硅谷模式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发表在《山西财经大学 学报》2003年4月第2期,同时这篇文章又发表在《现代乡镇》2003年6期。内容 完全相同、重复发表。(注:发表在《现代乡镇》2003年6期的文章打印稿是页 面下显示“广东乡镇投资网”www.gdxz.com那篇)   更可怕的是《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从硅谷 小企业集群看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与《美国硅谷模式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 的启示》基本雷同,只是在内容的次序上和文字上稍做了调整。   这四篇文章,分别是两篇文章重复发表,另两篇文章略微调整后继续重复发 表,这还有一点学术底线和道德吗?   11. 《硅谷与128公路——美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借鉴与启示》发表在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6期,该文中“硅谷的形成与发展”与《从硅谷小企 业集群看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中的“硅谷的形成与发展“内容完全一样,   《硅谷与128公路——美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借鉴与启示》一文中的“对 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借鉴与启示”的内容与《从硅谷小企业集群看我国高科技 园区的发展》中的“三、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中的最后三段内容完全 一样。 属于大面积重复发表。   12. 《论我国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的必要性》发表在《吉首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2年3期,该文同时发表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4期,完全相同、重复发表。   13. 《企业“归核化”战略及其实现途径》发表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4卷、第3期。《基于归核化战略的企业收缩性资 产重组初探》发表在《财贸研究》2004年5期   两篇文章雷同,内容一样,只是把第1篇文章中的“2、途径二是扩张”内容 删除,然后在第2篇文章中多画了三张图,并在文字语言上做了一些扩充处理, 实际内容是一样的,最后的案例即可看出。   14. 《企业分拆重组与国有企业改革》发表在《商业时代》2005年35期(下 文以第1篇文章代表);《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的理论基础》发表在《湘潭师范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3期(以下用第2篇文章代表);《企业 收缩性资本运营的涵义和方法》发表在《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下文以 第3篇文章代表)   第1篇文章中“企业分拆的理论基础”与第2篇文章中的“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新产权理论”内容完全一样。第1篇文章中的“企业分拆的含义和方法”来 自于第3篇文章的“1.剥离 2.分离 3.股权切离”的简单总结。   属于大面积重复发表。从2005年发表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后面发表的文章 就是前面文章的重复或者简单的拼凑。还有一些没有列出的文章,同样是以这种 手法来发表的。   从以上许多文章中可看出,其文章全是粗制滥造、重复发表、抄袭不止。   罗良忠利用职务之便,虚报科研成果,例如:2010、2011虚报在《东岳论丛》 发表多篇文章,一是为自己评教授职称谎报加分;二是骗取华东政法大学、学院 科研奖励。请彻查。   学术不端清单   一、1. 2010年在《科技经济市场》01期上发的论文《我国民营影视企业战 略性并购研究》其中有大篇幅的文字与2008年作者为张志远和王可的文章《走近 内地娱乐产业集团的资本运作》一字不差!属于严重抄袭(网址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1/123783.html)   二、《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发表在《科技经济市场》 2011年7期   《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政策研究》发表在《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10期   《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政策研究》(下文中以2代表)的“搞好我国体 育产业资本运作的政策建议”完全抄袭那位研究生文章《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 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下文解释中以1为代表)中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资本 运作的对策和建议”,只是把其中的小标题略微改动、并调换了次序。两篇文章 相对应部分:2中的“加快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抄袭1中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资本市场”第二段;2中的“确立和完善体育产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抄袭1中 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资本市场”第一段;2中的“完善与体育产业资本 运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抄袭1中的“健全法律体系,保障体育产业资本运作顺畅 运行”;2中的“构建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中介系统”抄袭1中的“完善体育中介 机构服务”;2中的“促进体育人才的交流和培养”抄袭1中的“积极培养复合型 体育人才”;2中的“强化体育产业投融资建设”抄袭1中的“加大对体育产业资 本运作的金融财税支持力度”的第二段;2中的“加大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对体育 产业资本运作的支持”抄袭1中的“加大对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金融财税支持力 度”的第三段。   如果其辩解那位研究生发表的文章,他署名第二,不是抄袭;那么其独立发 表在2011年10期的文章就属于大面积重复发表。而且在一个期刊同年这么近发表 相同内容的文章,文章发表过程一定存在腐败行为。   三、《并购重组与影视企业成长》发表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年1期   《我国民营影视企业战略性并购研究》发表在《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1期   两篇文章除了标题“并购的概念”与“并购与企业成长”换成标题“战略性 并购的概念”与“战略性并购与企业成长”外,文章内容完全相同、重复发表   四、《跟踪股:公司收缩性资本运营的新方法》发表在《商业会计》2009年 6期   《定向股:一种新的资本运营方式》发表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4期   定向股与跟踪股是一个概念的不同叫法,在这两篇文章中,2009年发表的只 是把2003年发表的文章中的“定向股”换成另种称谓的“跟踪股”,实际是一个 概念,文章内容完全相同,属于重复发表。   在下述网页可以看到概念解释 http://wiki.mbalib.com/wiki/%E7%9B%AE%E6%A0%87%E8%82%A1%E7%A5%A8   追踪股票(tracking stock,TS),又称为目标股票(targeted stock)或 字母股票(letter stock)、 定向股。   这种同一个概念换个称谓、换个题目然后重新发表,这是在玩弄所有学者们 和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吗?   五、《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濒危企业蜕变复兴研究》发表在《贵州社会科学》 2007年10期   《困境企业蜕变重生研究》发表在2006年4期《管理现代化》   这两篇文章内容几乎一样,只是把文章中的一级标题改了一下,二级标题完 全一致,文章内容完全重复。   另:《企业蜕变长寿及其案例分析》发表在《经营管理者》2010年2期   在这篇不能称为文章的一页纸的文中,大面积的截取了《困境企业蜕变重生 研究》文章的内容,然后继续重复发表。   其中“二、企业蜕变的内容”与“三、案例分析:华润退出本行业的产品蜕 变”与《困境企业蜕变重生研究》(发表在2006年4期)中的“(一)蜕变的概 念、(二)蜕变的类型”及“四、案例:华润贸易业趋于困境时的产业形态蜕变” 内容完全一样。   2007年重复发表2006年的文章,然后2010年大面积截取2006年文章,略微技 术处理后又继续发表。2010年的文章又是完全截取自其著作《企业蜕变理论与实 证研究》,也就是一篇文章重复发表四次。   六、《我国汽车企业“以技术换市场”的跨国经营新模式》发表在《国际经 贸探索》2008年9期。   《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市场”的新模式研究》发表在《汽车与配件》 2008年28期。   两篇文章完全相同、重复发表   七、《西方国家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经营模式探微》发表在《市场营销导刊》 2007年5期   《跨国零售巨头在华经营模式》发表在《中国外资》2007年6期   两篇文章内容完全一样   尽管作者单位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根据他的其它文章可看出,当时其本人 在华东政法大学工作,同时兼做复旦大学在职博士后   八、《收缩性资本运营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发表在《江苏商论》2008年1 期   该文章完全截取自《收缩性资本运营与我国企业发展》(发表在《生产力研 究》2004年4期)。   另:2004年发表在《生产力研究》的《收缩性资本运营与我国企业发展》一 文,又完全是2003年发表在《嘉兴学院院报》第9期的《收缩性资本运营与我国 企业发展》一文进行少数文字删减后、再发表。   2008年的文章中“一、收缩性资本运营的涵义”中的第一段来自2004年文章 的第一段,其第二段来自2004年文章中的“企业扩张与收缩的辩证统一关系”的 内容。   2008年文章“二、收缩性资本运营在我国产生的背景”中从“1997年……” 开始到段末的文字,来自于2003年发表在在《嘉兴学院院报》第9期的《收缩性 资本运营与我国企业发展》文章中的“一、收缩性资本运营在我国的兴起”的第 一段中,从“1997年…………理论界也达到了资本运营研究的高潮”。   2008年的文章中的“三、收缩性资本运营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只是把2004 年发表的那篇文章“一、收缩性资本运营在我国的兴起”的标题略微修改,内容 完全一致。只是在文章末尾添加了一串不知所云的事件罗列。   从末尾这段不知所云的事件罗列,可看出这篇截取的文章,质量之差,纯粹 是为了凑数。   另:2004年发表在《生产力研究》上的文章又是对2003年发表在《嘉兴学院 院报》的那篇文章做了很少量的文字删减后的发表,内容完全一致。   一篇文章三番五次重复或者截取发表,其学术道德该怎样定义??   九、《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发表在《当代财经》 2003年3期   《从硅谷小企业集群看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发表在《佛山科技技术学院 学报》2003年2期   两篇文章完全重复,只是第1篇的“三、上海科技园中小企业集群化程度不 高”在第2篇中换成“三、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对这一个标题略做 修改,在这段文字中的“上海”两字代替“我国”两字而已。   实际上两篇文章内容完全相同。   十、《美国硅谷模式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发表在《山西财经大学 学报》2003年4月第2期,同时这篇文章又发表在《现代乡镇》2003年6期。内容 完全相同、重复发表。(注:发表在《现代乡镇》2003年6期的文章是页面下显 示“广东乡镇投资网”www.gdxz.com那篇)   更可怕的是《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从硅谷 小企业集群看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与《美国硅谷模式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 的启示》基本雷同,只是在内容的次序上和文字上稍做了调整。   这四篇文章,分别是两篇文章重复发表,另两篇文章略微调整后继续重复发 表,这还有一点学术底线和道德吗?   十一、《硅谷与128公路——美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借鉴与启示》发表在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6期,该文中“硅谷的形成与发展”与《从硅谷小企 业集群看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中的“硅谷的形成与发展“内容完全一样,   《硅谷与128公路——美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借鉴与启示》一文中的“对 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借鉴与启示”的内容与《从硅谷小企业集群看我国高科技 园区的发展》中的“三、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中的最后三段内容完全 一样。 属于大面积重复发表。   十二、《论我国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的必要性》发表在《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期,该文同时发表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2年4期,完全相同、重复发表。   十三、《企业“归核化”战略及其实现途径》发表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4卷、第3期。   《基于归核化战略的企业收缩性资产重组初探》发表在《财贸研究》2004年 5期   两篇文章基本雷同,内容大致一样,只是把第1篇文章中的“2、途径二是扩 张”内容删除,然后在第2篇文章中多画了三张图,并在文字语言上做了一些扩 充处理,实际内容是一样的,最后的案例即可看出。   十四、《企业分拆重组与国有企业改革》发表在《商业时代》2005年35期 (下文以第1篇文章代表)   《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的理论基础》发表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3年5月第3期(以下用第2篇文章代表)   《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的涵义和方法》发表在《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 期(下文以第3篇文章代表)   第1篇文章中“企业分拆的理论基础”与第2篇文章中的“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新产权理论”内容完全一样。第1篇文章中的“企业分拆的含义和方法”来 自于第3篇文章的“1.剥离 2.分离 3.股权切离”的简单总结。   属于大面积重复发表。   从2005年发表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后面发表的文章就是前面文章的重复或 者简单的拼凑。还有一些没有列出的文章,同样是以这种手法来发表的。这就是 名高校教授的水平吗?粗制滥造、重复发表、抄袭不止。   从以上许多文章的简介中可看出,有些是其副教授期间发表的文章,那么这 些学术不端的文章、最后竟然都作为其评聘教授的资本,名校教授就是这样炮制 出来的吗?有些文章是当了教授后继续学术不端进行发表,这就是当前大学学者 的作为吗?这样的教授给社会、给学生到底做什么示范呢? (XYS20130618)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