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复旦大学社政学院教授晋升中的丑陋和腐败行为   作者:陈词滥调   2012年复旦大学教授评审即将结束,这是学校全面落实杨玉良校长的“代表 作”学术评价制度的第一年。近期,国内媒体大肆宣扬复旦大学的“代表作”制 度,打破了正教授候选人必须有10篇核心期刊论文(至少2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 以及课题数量的“刚性”要求,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学术标准,提交 学院全体教授大会投票结果确定送审候选人名单,根据外审结果由学院学术委员 会投票确定教授晋升人选。这种评价体系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教授大会和 学术委员会应严格按照候选人的学术水平进行投票,教授大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 要具有基本的公平公正素质和起码的道德良知。但2012年复旦大学社政学院的教 授晋升结果宣布了复旦大学“代表作”学术制度的彻底失败。   一、学院教授准入条件因人而定形同虚设   2012年学院对教授准入资格设定为2篇权威期刊论文(标准比往年大幅降低, 以前是3篇权威论文,且不能有任何替代条件),其中1篇按照学校文科科研处的 权威期刊规定;另外1篇是由学院认定的“权威论文”,包括四种情况:(1)新 华文摘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含摘要);(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 转载;(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邓小平理论研究或咨询研究,以及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或其他省部级以上研究成果的奖项三等奖及以上;(4)经教授 大会确认的署名为前3名的省部级(及以上)决策咨询报告。且不论这种标准是 否合理,是否达到复旦大学这种高水平大学的教授应该具备的基本学术素质。如 果按照这种要求,复旦大学教授晋升学术标准甚至还达不到国内三流、四流高校 的教授学术水平。就社政学院而言,这种几乎没有学术准入门槛的规定显然是为 学院领导认为今年某些人必须晋升教授而量身定做的。这对于那些已经达到或超 过政策规定的学术成果要求的成果突出的候选人是有失公允和不利的。   二、教授大会投票淘汰学术成果最突出的候选人   2012年学院申报教授职称的共有8位副教授,由全体教授大会投票选出4位教 授候选人进入学术外审。但有学术成果最为突出的候选人首先落选,他们的权威 论文均超过3篇并且没有任何替代而货真价实,CSSCI核心期刊论文均超过10篇, 是国家社科基金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负责人,各有2部以上的个人学术专著出 版。而4位胜出候选人中的多数人均未达到学院的最新规定的权威和核心论文数 量(属于破格之列)。最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获得学院教授大会提名的两个候 选人,在2011年之前就已经获得过多次提名,但却被外审专家否决。今年也有候 选人被外审专家否决的情形。   三、外审专家名单泄露导致外审过程形式化   外审专家名单的确定是由学院各系的领导提名上报,一般提名外审专家为10 人-15人,这些人都是和学院或各系领导或老师交往较为密切的专家,学校外审 时则由学校人事处报送给5位专家。今年外审期间,学院和系的领导四处活动, 逐一与外审专家电话联系,求情给予他们认为应该上的候选人通过。如今年外部 评审专家中就有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接 到过说情电话(详细名单暂不列出,以后将进一步曝光),最终的外审结果皆大 欢喜,送审的4位候选人全部通过外审。   四、学院学术委员会逆向选择了学术成果最差的候选人   四位通过外审的候选人,得以幸运地进入学院学术位会员会的投票程序。实 际上这是最后和最关键的一关,得到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投票通过意味着已经进入 准教授的行列。尽管还有学校学术委员会投票的最后一关,但这一关基本上是流 于形式。通过学院学术委员会投票,最终社会学系的潘天舒、社会政策系的郭有 德获胜,而这四位中成果突出的两位落选,结果完全符合学院领导的意图和事前 设定,属于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不正常现象。这两位准教授的代表作如下 (均未达到复旦权威期刊标准,属于破格情形):   郭有德:【1】China: Policy and Practice of MCH since the Early 1990s,Matern Child Health Journal,2008,(12):139-148. 【2】加拿 大的卫生政策及其对中国卫生改革的借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4-8. 【3】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经济学分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16-123.   潘天舒:【1】Place Matters:An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 on Historical Memory, Place. Chien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ummer 2011,pp52-73. 【2】流行病瘟疫与集体生存意识 关于海宁地区应对禽流感威 胁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社会, 2007,(4):34-47. 【3】上海“麦工”意义世界的 人类学解读 基于田野体验的视角与洞见. 社会,2011,(5):93-113.   复旦大学社政学院教授评审结果宣告了学校关于“代表作”制度的失败,其 恶劣影响和不良后果尚未真实显露出来。如果学校不加以改进并严肃对待,由此 引发的负面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凸显,势必阻碍青年教师的学术追求和学校的 良性发展,影响学院和学校和谐稳定。目前已有相关人士通过不同渠道向院方和 校方反映,但至今未有任何答复。我们也将根据事态发展,选择是否进行更为详 细深入的披露,以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和主张。 (XYS20130108)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