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陈寅恪走上神坛之路   作者:李继宏   说到近些年来在中国读书界影响最大的人物传记,恐怕要算陆键东所著的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该书1995年出版以后,迅速在大学校园里流传开来, 成为风靡一时的热门读物,甚至直到1999年,许多大学生——尤其是文科生—— 依然热衷于追读这个多少有点煽情的故事。我最早看到这本书,正是在那一年。   那年秋天,我刚踏入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生活的康乐园,成为中大的学生。当 时互联网远远没有如今发达,人们通过Telnet或者IRC在网上交流,网速是奇慢 无比的56k,所以读书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日常交流时也经常会相互推荐 一些书籍,而陆键东这部传记,被提及的次数几乎是最多的。后来有天晚上,我 照例去东门书店逛逛,无意间在书架上发现这本书,黑色的封面已经有点破旧, 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   陆键东这部传记在传达情绪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至少当年的我是深受感动的, 乃至从学校图书馆借了许多和陈寅恪有关的书,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丛 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唐代政治史论述稿》、 《元白诗笺证稿》等,以及蒋天枢编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陈寅恪在康乐园的故居离图书馆不远。图书馆南边是大钟楼,大钟楼再往南, 隔着岭南路和一片大草坪,便是陈寅恪住过的小红楼。青年时期的我很幼稚,曾 有许多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坐在那座小红楼旁边,伴随着腊肠树在风中摇曳的沙 沙声,翻阅着这些和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关的图书。只不过陈寅恪的写作技巧实在 是略欠高明,其著作可读性很差,我基本上没有读完,除了《元白诗笺证稿》— —这仅仅是由于我特别热爱元稹的诗。   因这本书而对陈寅恪及其著作产生兴趣的,当然绝对不止我一人。实际上,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1995年之前,陈寅恪无非是个在公共领域默默无闻、在专 业领域拥有中等影响力的普通历史学者,他在今天的文化偶像地位,几乎可以说 是由陆键东一手打造出来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到中国学术期刊网去检索,在20世 纪80年代以前,全文含有“陈寅恪”的文章只有零星几篇;1980年以降,这个数 字逐渐多了起来,主要是因为那年上海古籍出版了我前面提到的几种陈著。但直 到1994年,这个数字仍然只有212篇,不及其他历史学家如向达(223篇)、吴晗 (245篇)、陈垣(269篇),比起范文澜(434篇)和郭沫若(508篇)更是连一 半都不到。陆键东这部传记面世以后,这个数字逐年急剧上升,到去年已经高达 3869篇,非但令向达和陈垣等人望尘莫及,就连范文澜和郭沫若也要甘拜下风。 单从这个指标而言,在民国知识分子的范畴内,目前陈寅恪已经和林语堂、徐志 摩等人并驾齐驱,位居他们之上只有现代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   吊诡的是,这些年陈寅恪逐步走上神坛,成为众多读书人心目中的知识分子 楷模,但陆键东这部成名作却只能在旧书市场上找到:2000年11月,北京市第二 中级人民法院就龙云莎诉陆键东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案作出判决,裁定 被告侵犯原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龙潜的名誉权,责成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并且 “在陆键东未对《陈寅恪》一书中有关龙潜的部分内容进行删改之前,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及陆键东不得重印、发行该书”。事后陆键东多次在媒体上表达了 宁可绝版也不删改的意思,但后来显然是回心转意了,所以便有了刚在今年6月 出版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修订本》。   我第一时间购买了这部作品,原本是想重温年轻时在康乐园求学的旧梦—— 离开那绿树成荫、青草如茵的地方已经很久,然而在这十年的颠沛流离之间,我 几乎无日不怀念埋葬在该处的四年光阴。但也许赫拉克利特说得对,人的确不可 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十四年后重读这部传记,竟然别有一番滋味。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有不少优点,最突出的莫过于陆键东很成功地将个 体的命运放到整个时代的变迁中去考察,这和常见那种行状般枯燥乏味的传记有 很大的不同,能够让读者对传主的人生经历拥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更为深切的同 情。第二个优点是,作者明显下过很大的苦工,占有了足够丰富和翔实的资料, 这也是他能够做到第一点的前提。陆键东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该系素来 有重视古汉语教育的传统,陆键东受到的熏陶,使其能够对陈寅恪的诗词作出令 人信服的解读,让读者得以据之窥见这位学者的心境。这些优点已经由这本书引 起的巨大反响做出了证明,此处不再予以赘述。下面要谈的是《陈寅恪的最后二 十年》的不足之处,以及其如何将传主推到神坛之上。   为学者树碑立传,最重要的是厘清传主的学说,以及其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贡 献,但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里,这方面的内容是付诸阙如的,这就好比给 修昔底德立传而不细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给查尔斯?达尔文立传而对进化 论语焉不详。尽管陆键东在开篇即称陈寅恪为“学术大师”(第8页),“一生 学贯中西,能运用十数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这种学识与眼界,表明陈寅恪 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站在一个旁人难以企及的学术境界,实惟世纪难遇的一个奇才” (第23页),并且每隔十几二十页就催眠般地重复这个论调,但通篇没有令人信 服的论证来支持他的主张。   不妨以陈寅恪“精通十余国文字”为例,这很可能只是以讹传讹之说。依据 陈寅恪1956年亲笔在中山大学填写的“个人简历”,1914年以前,他先后在日本、 德国、瑞士和法国留学各一年,从1918年到1921年,各在美国和德国留学三年, 嗣后即归国担任教职,按照常理并无“精通十余国文字”之可能。当然我们不能 排除陈寅恪是语言天才的或然性,但非常之主张需要非常之证据,如果陆键东能 够证明陈寅恪出版过和十余种语言相关的著译,或者最低限度曾用十几种语言写 过读书笔记,那么这个说法才有最基本的可信度。但陆键东并没有这么做,也不 可能做得到,因为这样的材料根本就不存在。   陈寅恪公开发表的外文著述只有两篇短文,Han Yü and The T'ang Novel (韩愈和唐代小说)和The Shun-Tsung Shih-Lu and The Hsu Hsuan-Kuai Lu (《顺宗实录》和《续玄怪录》),分别刊载于《哈佛亚洲研究丛刊》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即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所称 的“哈佛大学亚细亚学报”)第1卷第1期和第3卷第1期,前者五页,后者七页。 这两篇总共十二页、笔法极其幼稚的介绍性文章,显然不足以证明陈寅恪“精通 十余国文字”,只能证明其英文写作能力约等于如今水平较高的普通大学生。另 外,Han Yü and The T'ang Novel文末注明由J. R. Ware博士翻译,这也证明 了陈寅恪的英文水平很低,很可能连基本的阅读校勘能力都没有,否则他不会允 许这样一篇东西署上他的名字刊登出来,更不会在《元白诗笺证稿》开篇得意洋 洋地说:“寅恪曾草一文略言之,题曰韩愈与唐代小说,载哈佛大学亚细亚学报 第一卷第一期。”顺便说一下,关于陈寅恪的“恪”字,有人读“却”有人读 “克”,从这两篇英文的署名“Tschen Yinkoh”来看,陈寅恪自己的读音是后 者,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实际上,反倒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陈寅恪在语言上的天赋并不高。根据蒋天 枢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31页记载,陈衡恪之子、植物学家陈封怀曾提及 其叔父在1913年尚不会说上海话;然而陈寅恪曾于1905年到1909年间在上海复旦 公学读书,如果真是语言天才,怎么可能在一个地方呆了四年还不会说当地方言 呢?再者,也没有任何现存的材料表明陈寅恪曾经宣称自己精通十几门语言。陆 键东把“能运用十数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作为陈寅恪是“世纪难遇的一个 奇才”的重要前提和证据,却不对其加以分析和考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陈寅恪的历史著述也是颇值得商榷的,其推演逻辑之粗暴武断,有时候到了 令人震惊的地步。比如说在《元白诗笺证稿》开篇,陈寅恪认为唐代古文运动和 小说的兴起,是因为“骈文固已腐化,即散文亦极端公式化,实不胜叙写表达人 情物态世法人事之职任”,并举了两篇墓志铭作为佐证。当时我虽然年幼无知, 但正好在练曹全碑,所以知道此说极谬。墓志铭的格式,自东汉即已固定,怎么 能够以之说明唐代的“散文亦极端公式化”呢?况且早在南北朝时期,小说已经 初具规模,《齐谐记》、《续齐谐记》、《神异记》等固然散轶已久,但干宝的 《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却不是如何罕见的古籍,陈寅恪竟然得出 “唐代元和间之小说,乃一种新文体”的结论,要是曾编撰《中国小说史略》的 鲁迅先生看到,恐怕只有哑然失笑而已。至于散文“实不胜叙写表达人情物态世 法人事之职任”云云,更像是业余爱好者的信口开河;自唐以降无数古籍,在描 写景物世态事理方面,罕有能与北魏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比肩的。至于其他 种种欠妥荒唐之处,历史学界已经有不少专文指出,感兴趣的读者稍加检索即可 查到,这里便不予展开了。   现在国内历史学界有些人认为,陈寅恪的一大学术贡献,是以《元白诗笺证 稿》、《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开创了文史互证的生面。但这种以文学作 品来考察从前社会生活的研究方法,其实滥觞于19世纪末的欧洲,到20世纪初期 已成主流之势,并出现了一些经典著作。比如在1921年出版《艺术与社会生活》 (L’art et la vie sociale)中,法国学者查理?拉罗(Charles Lalo)不但 研究福楼拜的小说和拉马丁的诗歌,甚至还分析了德拉克罗瓦的绘画和瓦格纳的 音乐,从这些艺术作品中寻找它们和以往社会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史实)的关系。 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在1928年出版了代表作《德国哀剧的起源》(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详细地论证16世纪和17世纪德国哀剧 (Trauerspiel,与英文的tragedy、即一般意义上的悲剧有所不同)和当时社会 现实的关系。虽然陈寅恪的法文和德文水平未必足以支撑他读懂这些作品,但他 在法国和德国留学多年,又曾在瑞士苏黎世大学进修语言文学,没有理由不了解 这种研究趋势和方法。就算在国内,陈寅恪也不是最早发现文史可以互证的人。 早在1927年,鲁迅先生便发表了轰动一时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讲稿收入翌年刊行的《而已集》,这才是目前可据可考第一项应用这种方 法的研究。   作为知识分子,陈寅恪真正值得称道的地方有两个:首先,他的诗词写得很 好,尤其是晚年的诗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再者,他对资料的占有,在他 那一代学人当中,算得上是佼佼者。   在没有电子数据库的时代,一个文史研究者的学问能够做到什么水平,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他掌握的资料有多少。从《元白诗笺证稿》、《唐代政治史论述稿》 等书来看,陈寅恪对史料的掌握和运用,确实比与他同时代的历史学者要高明一 些。这是陈寅恪在民国时期的历史界享有一定声誉的最主要原因,陆键东对此更 是津津乐道。但在二十五史、十三经、全唐诗、全宋词以及其他海量古籍都已被 收录进众多电子数据库的今天,再对陈寅恪这种本领赞叹不已,未免有点矫情; 因为现在随便一个掌握文献检索技巧的大学生,他所能利用的资料,以及利用资 料的准确程度,都远远超越了陈寅恪。更何况陈氏这种超越侪辈的能力,与其说 值得钦佩,毋宁说令人羡慕,因为这固然和他的天资勤奋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 是,他的人生比同时代其他学者要幸运得多。   陈寅恪的人生际遇之佳,在同辈知识分子中堪称绝无仅有。他1890年出生在 显宦之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北按察使与布政使,1895年出任湖南巡抚,是大权 在握、官居正二品的封疆大吏。陈宝箴思想开明,曾赞助长沙时务学堂,堪称清 末维新运动的重要支持者,梁启超、谭嗣同等在近代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都可 以算是他的西宾。优越的家庭条件使陈寅恪无须为生计烦恼,从而能够专心求学; 他年方十四岁即东渡日本,随后又在欧美留学多年,直到1925年才参加工作。哪 怕是在21世纪的中国,家里有条件供养自己在海外读书到三十五岁的人,恐怕也 是少数吧。   1925年,清华大学筹办国学院,在曾为其先祖幕宾的梁启超力荐之下,陈寅 恪获聘为教授,和哈佛大学博士赵元任,以及久负盛名的王国维、梁启超,并称 为国学院四大导师。不妨设想一下,假设现在有个人从海外留学回来,年已三十 五岁,只有三个学士学位,其祖父曾担任湖南省委书记、省长兼省军区司令员, 然后清华大学忽然宣布聘请他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网友和小伙伴们惊呆之余, 估计会追问清华校方为什么要放弃治疗。千万别以为当年的教授很容易当上,若 是没有可以倚仗的祖荫,哪怕名满天下如郁达夫,或者拥有哈佛博士学位如李济, 也只能从讲师做起。   陈寅恪加人数等的境遇,到了解放后依然如故。没去过中山大学的人也许并 不知道,陈寅恪故居其实是整个康乐园最好的房子,这座由麻金墨夫人捐建的两 层小楼附近有众多参天的古木,前后左右是四片大草坪,说到环境的优越,只有 专门用于招待贵宾的黑石屋能与之相提并论。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里,陆 键东详细备至地描写了传主得到的礼遇,除了全校最高的薪水以外,还有众多额 外的优待,包括可以随时使用当时中山大学仅有的两辆小汽车。甚至在全国不知 道有多少人欲觅一粒米而不可得、最终活活饿死的三年困难时期,“政府每日专 程从华南农学院为陈寅恪教授供应鲜奶三支,并询问‘三支够不够’”(第325 页)。当然,陈寅恪中年失明、暮年膑足的遭际,是颇值得同情的,但和同时代 众多受迫害致死的知识分子相比,以七十九岁遐龄寿终正寝的他,已经足够幸运。 至于他失明后著述不辍的顽强精神,也很值得人们学习,但不应该因此而过度拔 高他的学术水平,正如人们不应该将张海迪捧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一样。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并没有对传主的学术进行公允的评判,这可能是作 者由于学养不够而做出的无奈之举;但该书将毕生养尊处优的陈寅恪,刻意塑造 成一个时乖运蹇的悲情人物,这也许是陆键东苦心经营的结果。陆键东曾是广东 粤剧二团的演员,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又从事过多年的编剧工作,自然深谙塑造 人物形象的技巧;他甚至能够将陈寅恪的缺点包装成学术大师的特征。比如该书 第六章提及陈寅恪在中大历史系开课,选修的学生原本有三十多人,坚持到最后 的只有十来个。这件足以证明陈寅恪缺乏教学技巧的小事,却引发了陆键东这样 的感叹:“太难为了这些五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绝大部分人外语尚未过关,文 史基础知识贫乏,陈寅恪的‘高谈阔论’,自然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第 163页)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将偏执势利的性格缺陷粉饰成高端大气 上档次的贵族精神等等,限于篇幅,这里恕不一一枚举。   总而言之,就如实地反映传主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而言,《陈寅恪的最后 二十年》是毋庸置疑的失败之作,它丝毫无助于读者理解陈寅恪的贡献和局限; 但就塑造一个令人敬仰的人物形象而言,这部作品则是当之无愧的成功之作,它 充分体现了陆键东在编剧方面深厚的功底,胜利地将一个人生幸福、学问寻常的 历史学者美化成一个百年难遇、令人叹惜的学术大师和文化偶像。   20世纪90年代是个特殊的时期,这部成功的失败之作在当时迎合了学术界、 思想界亟需一个偶像或者说符号来提振信心的潮流,所以能够水到渠成地将陈寅 恪送上神坛。但二十年过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陆键东这部传记在今 年的再版,也许将会是陈寅恪走下神坛的起点。 (XYS20131011)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