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大家看看中山大学是否有点不要脸?   作者:新语丝一读者   闲来无事,发现最近中山大学掀起一股热潮,在学校主页上大力吹嘘该校千 人计划引进人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这里列举两例:   1)我校余思远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登上Science杂志封面-硅基光波导芯片 上首次成功集成“漩涡光束”发射器件阵列,学校主页宣传见 〈http://news2.sysu.edu.cn/news01/131392.htm〉   我校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余思远教授最近领导中国、英国四所大学研究人员, 合作进行了一项集成光子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他们成功地在硅基光波导芯片上 首次集成了“漩涡光束”发射器件阵列。该项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报道发表于2012 年10月19日出版的《Science》(科学)杂志及其期刊网主页 http://www.sciencemag.org/journals,并入选当期编辑推荐(Editor’s Choices)。这一成果开辟了集成光子学的一个新前沿。《Science》就此进展对 余思远教授进行了电话专访,访谈内容在其多媒体网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multimedia音频广播中播出。   余思远教授团队发明的集成光漩涡发射器件,尺寸只有几个微米(微米是毫 米的千分之一),比传统的光学元件小数千至数万倍。这些器件基于硅基光波导, 可以在光子芯片上通过光波导互联,构成大规模的复杂阵列,并可用标准的集成 电路工艺制作。因此这一突破将使得人们能够大规模、低成本制作光漩涡器件芯 片,从而开发出原来不可能实现的许多全新应用。   余思远教授是我校的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广东省引进领军人才。余教授是国 际知名的集成光子学专家,曾担任过欧盟重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自2011年以 来,在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一 个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在国家973计划课题和广东省引进领军人才经费资助下, 在光学、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光子集成技术、光通信等尖端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 开展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并开始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此次是余思远 教授的研究成果第二次被Science杂志封面报道,2008年,他参与研制的世界上 第一个集成量子光学芯片曾被Science封面报道,并获得当年英国工程协会年度 创新奖。   该论文的署名情况Xinlun Cai,1 Jianwei Wang,2 Michael J. Strain,3 Benjamin Johnson-Morris,1 Jiangbo Zhu,4,5 Marc Sorel,3 Jeremy L. O’ Brien,2 Mark G. Thompson,2 Siyuan Yu1,4*   1Photonics Group, Merchant Venturers School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Bristol, Bristol, UK.   2Centre for Quantum Photonics, University of Bristol, Bristol, UK.   3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4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and School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and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E-mail: s.yu@bristol.ac.uk   我们看看实际情况:在这篇文章中,中山大学排在第四单位,论文的第五作 者兼为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两单位的博士生,余思远教授虽是通讯作者,但在他 的名下,中山大学排在后面,用的邮箱地址也是英国的单位。   2)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汤子康教授论文获评过去50年引用次数最 多的应用物理学论文,中山大学主页宣传见 〈http://news2.sysu.edu.cn/news01/131279.htm〉   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汤子康教授研究论文《纳米结构氧化锌半导体ZnO 薄膜的室温紫外激光发射》,荣获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应用物理学快报)过去50 年引用次数最高的50 篇论文之一,更是 大中华地区唯一入选的论文。   汤子康教授研究团队于1998 年巧妙地利用激子在纳米结构中的量子尺寸效 应,以及自然生长的微结构谐振腔,首次成功在室温下观测到纳米结构氧化锌半 导体薄膜,由激子引起的紫外激光发射,打破过去氧化锌只能在低温下受激发射 的限制。该研究对于氧化物半导体在紫外激光二极管、半导体节能白光照明等实 际应用领域,带来了深远影响。   这一突破性的发现具有甚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曾 被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 》( 科学) 编辑以《Will UV Lasers Beat the Blues?》为题报道,认为上述研究“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   上述开拓性研究触发全球性的氧化锌研究热潮, 汤子康教授凭着此项研究, 荣获2003 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论文亦被广泛地引用,引用次数高达 1240 次,被《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列为过去50 年引用次数最高的50 篇论文之一。(详情可参阅网站:http://apl.aip.org/apl_50th_anniversary)   汤子康教授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6年在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获硕士 学位,1992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之后被聘为日本科学技术厅基础科学特 别研究员,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半导体纳米薄膜的光物性研究。1994年进入 香港科技大学,2005年晋升为教授,任香港科技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硕士博士 学位课程”主任。汤子康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奖者,教育部第七批“长江 学者计划”讲座教授。2009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教授,现任中山大学 物理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该文的发表信息是:Z. K. Tang1, G. K. L. Wong1, P. Yu1, M. Kawasaki2, A. Ohtomo2, H. Koinuma2, and Y. Segawa3, Room-temperature ultraviolet laser emission from self-assembled ZnO microcrystallite thin films, Appl. Phys. Lett. 72, 3270 (1998)   1Physics Department,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ear Water Bay, Kowloon, Hong Kong   2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Laboratory,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gatsuda, Midori-ku, Yokohama?227, Japan   3Photodynamics Research Center, The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RIKEN), 19-1399 Nagamachi Koeji, Aoba-ku, Sendai?980, Japan   我们看看实际情况:这篇论文是汤子康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学与日本合作开展 的工作,与中山大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因为他最近是中山大学聘请的千人 计划,给人感觉他以前的成果就成中山大学的了,让可怜的中山大学引为自豪。 想问一下,如果中山大学聘来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该校是否也可说成“我校某 某教授的成果获诺贝尔奖”?   中山大学好歹还是国内多少有点影响的大学,前几年还是有点实力的,怎么 会变成现在这样?是否有点不要脸了? (XYS20121022)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