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神话的破灭——“韩寒”现象批判   作者:陈国恩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在一个无神论的时代,由媒体和网民共同打造了一个现代神话,而且在许多 人对这个神话提出质疑之后,一些粉丝还竭力相挺,甚至声称如果他是包装出来 的,我以后还怎么活啊?有的甚至表示:不管他是不是代笔,我就是喜欢他,你 们管不着!有一个旅居加拿大的网友向我透露,他的侄女把韩寒当成偶像,拒绝 读书,把她父母急死了。这位朋友因此开始关注并参与网上的讨论。前些日子又 有青年发文,说当年学韩寒,拒绝高考,现在回想起来非常后悔。   作为一个品牌的“韩寒”,竟然有这样的超凡魅力?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深 思!   一、文化符号的“韩寒”   韩寒是幸运的。他以体育特长生进入上海松江二中,学习不好,高一复读, 最终以七门功课红灯而退学。他的幸运,是在退学前参加了《萌芽》杂志主办的 新概念作文大赛,以一篇《杯中窥人》荣获一等奖。凭这一荣誉,他本可以升入 名牌大学,但因为高中没毕业,与大学失之交臂。复旦大学曾向他伸出橄榄枝, 建议他先旁听,但韩寒觉得这有辱尊严,拒绝了。韩寒的拒绝,与他稍后毅然决 定退学一样,表现出对现存教学体制的反叛,而他反叛的资本就是对创作的自信。 他说高一阶段几乎全用来创作《三重门》,因而各门功课成绩一塌糊涂。新概念 大赛的殊荣,使他获得了出版《三重门》的机会,他一炮走红,名利双收。   《三重门》奠定了“韩寒”神话的基础:一个学习成绩糟糕、被迫退学的中 学生,照样可以写出包含了巨量知识的长篇小说。这一活生生的事例,证明了现 行教学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同时也表明真正的才能完全可以从其它渠道获得。当 时正是教学界大声疾呼推行素质教学、对现行教学体制进行改革的时代,创造了 奇迹的“差生”韩寒凑巧成了现行教学体制失败的一个证明,无数中学生把他视 为可以借鉴、走向成功的偶像。于是,“韩寒”这个品牌首次有了文化符号的意 义,代表着与现行教学体制的对立、叛逆和出人意料的大获成功。   2003年,《三重门》热度未退,韩寒却一头扎入赛车界,代表北京极速车队 参加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以一种酷酷的外貌和装扮驰骋于赛场,引来了更多热 情的粉丝。古往今来,罕有作家能成为一名成功赛车手的,而一个赛车手更罕见 能成为一个当红作家。这样的先例只能用天才来解释。   神话还没有到此为止:作为文化符号的“韩寒”,其内涵还在继续不断地扩 张。当韩寒初涉博客,他仅发一个逗号,就会有几百万的转发,无数粉丝欣喜若 狂。2008年,韩寒再次转型,转向了时评,就许多热点问题不断发言。那些署名 “韩寒”的时评大多用一种揶揄和笑骂的态度写出,骂白烨骂陈逸飞骂高晓松骂 郭敬明骂余秋余骂王蒙,骂政府骂城管骂文化骂教育骂社会,词锋犀利。他的博 文经常成为门户网站的置顶帖子,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曾有传闻,某著名门 户网站负责处理韩寒博文的管理员仅仅因为没有及时把署名“韩寒”的博文置顶 而受到处罚,可见其受宠至极,影响之大。   随着声望日隆,各种耀眼的桂冠相继落到了韩寒头上:“公共知识分子”、 “意见领袖”、“当代鲁迅”。一些文化名人也交口称赞:“年轻人里,我看好 韩寒,再写几年他就是鲁迅,他只是少一些鲁迅身上的深沉和悲剧感”;“现在 的中国大学教授另起来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这小子是个外星人,没 人杀得了他。”“韩寒当总统都有希望”,“韩寒具有一人决定中国未来的能 力”,“韩寒天然地接近真理”,一位广州的先生甚至断言:“如果韩寒倒了, 中国将倒退二十年。”2008年,韩寒接受公盟法律中心颁发的“公民责任奖”, 与孔庆东、黄健翔、金晶等荣获年度十大博客。2009年,他成为《南方周末》年 度人物,《亚洲周刊》风云人物;2010年,当选“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 家”,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一百人”娱乐类排名第二,得到近一 百万投票,入选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中国首届心灵富豪风云榜”十大人物和美国 杂志《外交政策》年度“全球百大思想家”。   一个二十几岁的小青年,获得令人震撼的荣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过 仔细一看,这原是基于“韩寒”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价值。颜昌海在一篇题为 《韩寒倒掉意味启蒙时代终结?》的博文中写道:“中国并不缺乏有勇气有良知 的知识分子,关键是更严肃的思想探讨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几无生存之在,一旦 触及到体制根源就遭封杀,理性建设无从谈起,剩下的只能是情绪性的发泄。…… 有那么多的人追随韩寒,并不都是偶像崇拜,也并非源于他的道德感召力,公众 只不过是希望为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找到一个代言人,一个可以替他们表达心中 的不满和愤怒的人。民主体制下,各阶层的利益团体有各自的代言人,民众的利 益请诉求有表达渠道,有维权机制,有法制保障,有解决途径,而在当下的中国, 这一切都不存在,公众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某个有影响力的人身上。韩寒因缘际会, 成就风云人物。”该博文称中国当下没有民众利益的表达渠道,有点耸人听闻, 但它说公众要借“韩寒”来表达不满和愤怒,则有几分真实。署名“韩寒”的作 者利用年少身份信口直言,说出了一些人或许想说而不便说的话,因此而大受青 睐。可是颜昌海也并不讳言这有政治投机之嫌:“韩寒提供了政治心灵鸡汤,来 抚平大众的政治焦虑。所以不难理解,在对国内政治生态有更深刻认识的人看来, 韩寒有政治投机嫌疑,用路金波的话说,树政治牌坊,后极权时代言论有相对的 自由,只要不触碰底线,就不必承担任何风险,反而会有现实收益。”显然,这 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不过,“韩寒”的品牌最终却因为“韩三篇”的抛出而面临巨大的危机。 2011年12月23日、24日、26日发表的《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三篇博文, 试图重新定位“韩寒”,但文章在微博上发表后,招来一片骂声。网上有人问: “‘韩三篇’为什么是臭名昭著的公认拙作?”答曰:“有些人觉得他说的不够 正确,觉得够正确的认为他说的不够高深和专业。”接着,麦田以一篇《人造韩 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拉开了“倒韩”大幕,然后方舟子被韩寒“拉上” 擂台,“韩寒”的神话终被一步步拆解。   二、神话的虚假性   任何神话,都是人造的。此处所称神话,与麦田的“人造韩寒”的意思有所 不同,主要是指这样的神话从根本上说是人依据自身的需要通过特定的方法虚构 出来的。“韩寒”的神话,对于当年正是中学生的粉丝来说,是一种激励。特别 是其中的一些成绩不好者,他们从韩寒的辉煌中看到了另辟蹊径获得成功的可能。 即使那些考上了大学的幸运者,他们也把韩寒当作偶像,来发泄对现存教学体制 的不满和愤怒,作为他们向记忆中没有自由、缺少乐趣的中学时代告别的仪式。 这些人,正是韩寒最初也是最虔诚的崇拜者。当然,韩粉中也有一些中年知识女 性。有一位在中学从教二十余年的女老师曾真诚地对我说,韩寒的确是天才,她 决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质疑。另有一位文史功底不俗的知识女性写道:“我今早上 买了本《南都娱乐》,读完了韩寒这个访谈,我居然一下子为韩寒流下泪来。我 在想,如果韩寒的那个前女友就是三重门里的女主角原型,则全世界都不会再怀 疑三重门的作者是谁了。”我难以定性这种情绪,但我可以理解,这就是对偶像 的崇拜:偶像身上的任何问题都会被完美化,并且与情绪上的认同紧紧联系在一 起。   真是看到了范围广泛的这种非理性崇拜,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才开 始认真考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韩寒”。我坚信,在现代社会不应有这种阉割 了独立思考能力或者自动放弃独立思考权利的偶像崇拜,尤其是在知识界。何况 凭经验和常识不难判断,韩寒作为一个中学没能毕业、被李熬贬为没文化的小年 轻,根本当不起如此高得离谱的吹捧和膜拜。   神话的破灭是从麦田、方舟子揭露韩寒代笔开始的。其实,我的兴趣一开始 就不在韩寒有没有代笔,而是关注韩寒在不少时候有没有诚信。代笔问题如果当 事者不出来作证,会永远处在大家常说的信者恒信、疑者恒疑的状态。当然,有 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继续去寻找代笔的证据,但我认为也不能过头,因为凭我的判 断,说韩寒的作品全是别人代笔很难成立。质疑派作为韩寒没有写作能力的证据 拿出他的一些不堪之作,如《京城》,如《再见四川》,如发给易中天、石述思 的私信,按逻辑不正是韩寒写的吗?我的意见是,韩寒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叛逆 形象,很大程度还是包装和策划的结果。当然,他早期的一些作品也绝非像他当 时吹的那样神乎其神,我仍然认为其中有代笔的,至少不能排除代笔的可能。比 如《小镇生活》,与青少年韩寒的阅历和经验相去太远。作品主要写大学生活和 成人心理,难以让人信服会出自一个十六七的少年之手。一些韩粉曾与我争辩说 文学可以虚构,但我要提醒,文学的虚构是有经验前提的。吴承恩的《西游记》 写神怪得心应手,但他肯定写不好真实的印度社会;一个孩子可以有童话般的想 象,但写不出成人的心理,尤其是性体验。   2000年韩寒接受网易专访谈到《就这么漂来漂去》,记者说封底的一段文字 很有文采,韩寒立即申明这不是他写的:“不知道出版社哪摘的,不是我的风格, 不是我写的。”其实这段文字就摘自他作品的正文,而且在扉页和第一章的摘要 里出现了多次。哪有自己刚出的书里面精彩的段落都忘了是自己写的?正因为不 合情理,所以当有人质疑这就是他代笔铁证时,韩寒通过成都商报记者澄清,说 这确是他写的,但又辩称他并不赞成这段话的观点,所以当时采访时觉得自己不 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才否认。这算什么逻辑?只要看看采访视频中他的惊讶表情, 他当时的矢口否认绝对真实,他后来的改口明显有撒谎嫌疑(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7SHKhe0cT8/ 第16 分12 秒处)。   《光明与磊落》(《三重门》)手稿中的一些写错的词语,如 “四两拔干 片”(“四两拨千斤”)、“功号一贯”(“功亏一篑”)、“觅协”(“妥 协”)、“枝女”(“妓女”)、“稳私”(“隐私”)、“柳扬顿挫”(“抑 扬顿挫”),方舟子说只能是机械性抄写时因为字型相近而抄错的例子。我则从 版本考证入手做过研究,发现《光明与磊落》手稿确实不能保证就是韩寒自称的 原稿。我的证据是关于书名“三重门”的释义,这一对于小说非常重要的内容, 只有这个手稿版本最为准确,他是以注的形式写的:“《礼记·中庸》第二十九 章‘王天下有三重焉’,三重指议礼、制度、考文。王(wang,读去声)。”显 然,所谓“议礼、制度、考文”,皆动宾结构,完全正确。可是作家出版社初版 《三重门》及此后05年中青版、06年21世纪版、07年的作家版、08年的万卷版, 在这个关键地方都错了。这些版本都写成:“三重指仪礼、度、考文。”其中, “议礼”错成“仪礼”,“制度”错成“度”。这是延续了《三重门》初版的错 误,而这个错误应该是送交作家出版社的那个誊清稿的错误。那么《光明与磊落》 版的手稿至少在“三重门”释义这一点上,是晚于送出版社的那个手稿的。这说 明,韩寒所称《光明与磊落》手稿是原稿的说法很不可信。   这样的不可信,意味着韩寒在自相矛盾的说法中总有一些说法是在撒谎。对 于撒谎者,人们的怀疑是自然而然的。   其实,要证明韩寒早期作品那些是代笔,没有必要,证明其全部为代笔又是 不合常理的,而要证伪韩寒说的没一个字由别人代笔则完全可以做到,上述证据 就能说明问题。而证伪韩寒没有代笔的意义却又是非同寻常的,它可以反过来证 明“韩寒”品牌带有水分。“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这只是一个策划 包装出来的故事,到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一个神话。   “韩寒”神话的虚假性,网友已从各个方面找出了证据。比如,新概念作文 大赛的评奖在程序上有漏洞。虽然这并非关键,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半官方的创新 尝试,一开始就尽善尽美,而且我认为更没理由怀疑大赛评委卷入了作弊,但从 规范的角度看,程序的确存在问题,而大赛获不获奖,对于韩寒后来的成功又是 决定性的。我认为更重要在于《杯中窥人》的写作,最有可能是韩寒按照许多中 学生的习惯准备好几篇文章,临场套到考题上去。文中对诸子思想的理解,对现 代文化名人的揶揄,对《舌华录》文字的抄录,对拉丁文单词“Corpusdelieti” 的释义,怎么可能是饱读诗书后的信手拈来——不可能,只能是事先准备的,用 韩寒后来的话说就是“装逼”。至于谁准备这份材料,那是另外的问题,有质疑 者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和证据,可以讨论。   还有《三重门》的创作时间及交付出版社时间前后打架,已有不少严谨的考 证文章。如果按学术的标准看,这些考证文章的意见是值得重视的。根据这些考 证,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及中介人在采访中表示,《三重门》稿子交到这家出版 社是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之前。韩寒的同学则证明这以后的半年时间里他还在课堂 上创作这部小说,因而研究者指出韩寒课堂上的所谓创作仅仅是抄写表演。当然, 韩寒及相关人士可以强调时间记忆有误,这也是完全可能的。但另一种观点又认 为,如果在作文大赛之后交到出版社,推荐者肯定会强调作者是轰动全国的一等 奖得主,哪有出版社方面毫无印象的道理?   最让人起疑的,是韩寒在采访视频中的拙劣表现与他署名作品之间的天壤之 别。他谈赛车和女人眉飞色舞,却回避谈自己的作品,一谈作品就洋相百出。他 说根本不懂什么是儒家,从没读过《红楼梦》,根本不看中外名著,而他作品中 却有大量关于经史百家的精彩议论,对《红楼梦》情节和语言的化用,有人戏称 这是“巨量知识来源不明罪”。正是这种不可思议的强烈反差,使许多原来的韩 粉反水成了坚定的质疑者,典型的有爱伦坡的安娜贝。安娜贝在一篇题为《尊重 民意,尊重民智,从尊重质疑开始——推心置腹致韩寒》的博文中写道:“在那 个时候,我还是打心底里不想成为铁杆质疑派的,因为那对我来说,是一次太大 的信任坍塌。于是我依然骑在墙上,看着各种材料和证据。抱着对你半信半疑的 态度,我开始仔细阅读你的早期作品,甚至,我找到了你几乎所有的采访视频, 有空就看上几段,到2月底,我基本上看完了你接受采访的所有视频。我不是那 种看到几个疑点立刻高喊‘打倒’的人,甚至,每当看到你的疑点,我会先在心 中试图说服自己相信你,这种‘怀疑’与‘说服’交织的心理斗争持续了将近一 个月,直到‘怀疑’的内容已经多到我无法再‘说服’自己。”这确实是一个真 实的心路历程。   三、“天才”不可自证   对“韩寒”神话的质疑,当然并非普遍有效,首先韩粉不会答应,虽然韩粉 的数量现在已经大为减少,而且大多不愿再出头力挺,更不会像韩寒风光无限时 那样对质疑者进行肆无忌惮的攻击。一度曾有韩粉公开著文说:“韩寒你快出来 吧,我们都急死了!”就代表了这样的趋势。   韩粉不接受质疑的最重要依据,就是“天才论”。他们说你们按常理来判断, 而韩寒是天才:你们做不到的,韩寒难道就做不到?比如,《小镇生活》写大学 生活和成人心态,一般的少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写不出,韩寒为什么写不出? 《三重门》手稿方舟子说没有写20余万字长篇小说难以避免的创作性修改,过于 干净,他们就称方舟子你写文章要修改,韩寒就可以一稿成型(韩寒自己也曾反 复这样自豪地宣称和显摆),何况也确有著名作家的手稿很干净的例子。   对于天才来说,一切不能以常规衡量,任何例外都是可能的。而韩寒的被视 为天才,也并非毫无来由。这原本需要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但限于篇幅,我这 里仅提出两个重要的环节来讨论。   一是韩寒自身的基础。《三重门》不是神品,大多数人都认可,韩寒自己后 来也承认它是一部很装逼的小说,故意要装得博学的样子。小说反映中学生的生 活和心理,情节是模块式的,可以一段一段组装起来,而语言有点机趣。但由一 个高中未能毕业的小青年写出,其意义就非同寻常。韩寒身上的这类神奇之处太 多了,《南方周末》署名陈鸣的一篇文章《差生韩寒》中就有这样的描述:   1998年9月份,秋季开学的那天,如果你在上海松江二中的校园里头,刚好 路过高一(7)班,就有机会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又黑又瘦、头发蓬乱的高一 新生站起来,轮到他向全班作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韩寒。韩是韩寒的韩, 寒是韩寒的寒。”底下笑成一团。接着,他又郑重其事地说:“从今往后,松江 二中写文章的, 我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教室里一片欢腾,笑声中有嘲弄的味道。   ……   1998年12月的一天晚上,教室的电视机里播放《新闻联播》,一则消息说钱 锺书去世了,正在教室里晚自习的韩寒突然激动地站起来,走到电视前,他盯着 电视机良久,转身对班上的同学说,以后这个世界上写文章,我就是第二了,排 他前头就剩个李敖。   这一次,教室里没人笑。   这岂非媒体打造青春偶像的绝好切入点?不仅如此,韩寒在接受访谈时常吹: 我不读文学史,因为我就是文学史。茅盾、巴金的文笔很差,难以卒读。作者排 名榜上苏东坡居于他韩寒之后是正常的,如果靠前反而不正常了,因为今人肯定 写得过古人。古代的书能成为名著,是因为那时可读的东西太少了。诸如此类的 奇谈怪论,却又童言无忌,都是媒体进行包装宣传的好材料。   二,媒体和资本的合力打造。媒体需要韩寒这样的青春偶像来凝聚人气,资 本也需要这样的青春偶像来吸金,因而一些媒体和资本联手,按时尚口味着力把 韩寒塑造成天才型的青春叛逆偶像。在刻意安排下,各种访谈接踵而来,署名博 文时常置顶,酷酷的照片登上杂志封面。而韩寒依然我行我素地表现他那一副对 世俗不屑的做派。记者问他《三重门》书名是什么意思,他说“我忘了”,“你 们去问语文老师吧,他们也许会给你一个好的答复。”主持人问他理想的女性, 他说:“只要发挥好,活好。”凭此创造出了不少让人目瞪口呆的韩氏语录。后 来他又转型赛车手,在驰骋赛场的同时,却又不耽误写文章。一个文武双全,威 风八面的“天才”就这样炼成了。即使是他暴粗口,也能激起无数粉丝的巨大兴 奋。一句“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骂得某著名评论家无法忍受粉丝及水军 的攻击而被迫关了博客。总之,韩寒的话成了是非标准,所谓“天然的接近真 理”,“可以独力决定中国”,韩寒成了一个普通人得罪不起的神明。   凡事有利也有弊。韩寒、媒体、粉丝合力把“韩寒”打造成了一个偶像,一 个神明,同时也为韩寒挖好一个致命的陷阱:他迟早得证明自己是一个天才,一 个神明。   韩寒年少时,人们不便与他计较,因为那是童言无忌,你成年人跟孩子过不 去,会丢了自己的脸。可是韩寒自己也当了爹,他就应该承担一个成年人的责任, 再没有孩子时代的豁免特权了。而当人们按成年人的标准来检验韩寒,才发现韩 寒有不少言行非常过分,不仅张狂,而且在肆无忌惮中包含着一种敌视文化、反 对秩序的反智主义和政治投机的倾向,在促使人们对现状进行某种反思的同时, 也消解着不少正面的价值,会产生相当消极的后果。重要的还有,让这样一个具 有学习障碍的“偏才”随心所欲地为社会立法,他说东就是东,他说西就是西, 你只有欢呼的份,没有质疑的权利,这个社会不知如何才能正常发展,人们好不 容易争取到的一点独立思考的权利岂不又要自动或被动地放弃了?人创造了神话 和神明,却最终真信了这个神话,甚至成为这个神明的奴隶,赋予他不受限制的 胡说权利,凌驾于一切人之上,控制你的思想和命运,这还得了?“韩三篇”出 笼后激起一片强烈的谴责之声,便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对这种危险前景的担忧促成 的。可以说,正是基于这种担忧才推动质疑的声势越来越大,最终几乎成了一场 群众性的运动。   重要的更在于,韩寒无法证明自己是天才,证明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神明。天 才或者神明的高度,超出了凡人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它既是韩寒走红的神秘推动 力,而当质疑之声四起时,又成了质疑者打破“韩寒”神话的有力武器,因为他 们可以拿这无法确定内涵和边界的“天才”和“神明”来要求韩寒,韩寒再怎么 神奇和努力,也不可能达到人们可以无限提升的“天才”和“神明”标准。韩寒 “天才”品牌的倒掉是必然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韩寒抱怨说作家都无法自证,许多人不以为然。其实,韩寒说的是无法自证 为天才,如果他仅仅要自证为会写字,会写点文章,那是非常容易的,他不可能 自证的只是“天才”。一些网友调侃说,韩寒,你出来走一圈,你在公众监督下 写一篇《杯中窥人》那样的千字文,我就服了你。韩寒当然不会出来,他也没有 出来的义务,因为他知道即使出来当众写,网友只会挑出更多的问题和疑点。那 是越描越黑的,何况他其实并非天才,至多是一个会写点文章的青年。《杯中窥 人》他说是装逼之作,现在他怎么可能再故伎重演呢?   那么,韩寒为何不实实在地以平常人身份亮相,从“天才”的光环里走出来? 其实,他是尝试过的。今年4月5日,在一片强烈质疑声中,他发表了一篇博文 《写给每一个自己》,其中这样写道:“十七八岁时,我居然说,活着的作家中, 写文章论排名老子天下第二,现在想起来都脸红,更让我脸红的是当年我心中那 个第一居然是李敖。我少年时装酷,追求语出惊人,这些话现在看来,很多都惹 人厌恶,甚至还惹我自己厌恶,把各种傻话挖出来,总会击中不同的人。谁没有 年少过,你在宿舍里说过的那些蠢话,你在树林里幼稚的表白,现在拿出来可不 都得笑死,没有人永远和过去的自己一致,除非你不再成长。”他又抱怨说: “我口才不算好,有人把我十几二十岁时的电视采访都挖了出来,挑了回答的差 的问题和木讷的地方拼接在一起,以验证我是一个草包。”“今天我知道了口无 遮拦的代价,知道了年少轻狂的代价,知道了直来直去的代价,知道了不设城府 的代价……此番我又发现我17岁的书中有一句话错了,那就是七门红灯,照亮我 的前程——红灯永远不能照亮你的前程,照亮你前程的,是你的才能。”文末, 他调侃自己:“我想到一部电影的结尾。朋友们,愿你带走我身上你们中意的那 一部分,踩两脚讨厌的那部分。当你站在城墙上,拥抱着你所喜爱的那部分,回 头看到人群里背身远去那个叫韩寒的家伙,不妨说一句,那个人样子好怪,他好 像一条狗诶。”显然,韩寒如此平和地剖析自己,这与他以前骂白烨,骂王蒙, 骂麦田和方舟子,判若两人,可谓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自我反省,应该说包含着一 种息事宁人的诚恳。但网友不答应。人们渴望发现真相,追求诚信,并没理会韩 寒事实上的服软和道歉。   力挺韩寒者或许会说天才并不是韩寒自封的,而是别人加于他的。这是善意 的辩护,但当韩寒气壮如牛地骂名人骂文坛时,他内心不是有一种俯视天下的特 权意识吗;他说我的影响比谁都大,没有一点敬畏之心,岂非自认为神,享受着 并且自觉利用着这种“天才”的特权?   要韩寒回归常人不那么容易。即使韩寒自己体验到了扮演一个“天才”的痛 苦而要回归日常(我认为,“当代鲁迅”、“公知代表”、“意见领袖”、“未 来总统”、“天然地接近真理”等高帽,任何一顶都可以压垮一个人),他背后 的利益相关者,财团和媒体都不会轻易答应。其实韩寒自己也不会愿意,因为一 旦真的回归一个常人身份,与“天才”神话联系在一起的一切利益,包括金钱甚 至美女,都将会化为乌有——他会心甘吗?   韩寒目前就挣扎在这样的两难中!“天才”的形象成就了韩寒,也是“天才” 的形象最终坑了韩寒。历史给凡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四、结语   这篇文章是计划中的,但动手写出却是因为朋友的限时约稿。原本还要谈到 别的一些重要问题,但发现篇幅已长,就此打住,那些未涉及的问题就另写文章 吧。在结束本文之时,我还是要重申我7月份刚介入此事时写的博文中的观点: “韩寒也可以做出他的选择。他是有能力写作的,而且他近期的一些作品比较符 合他的特点,即使他早期的一些作品也是有特点和个性的,我相信并非都是代笔。 他可以继续从事创作,只是不要打着天才少年的旗号,更不能借着这个虚构起来 的叛逆品牌,运作团队来从事经营。要经营也可以,但必须向社会讲清楚,而不 是继续玩弄玄虚,消费以前炒作起来的偶像。他背后的利益集团,也不能借用他 的原来的青春偶像和后来打造起来的意见领袖继续来骗取粉丝们的感情和金钱了。 说穿了,他的偶像是打造起来的,他的意见其实并不高明。”(《关于“韩寒” 现象的几点思考》)我要补充一点的是,韩寒事实上很难静下心来,而创作是需 要沉潜的,因此我认为韩寒今后可以取得属于他的那一份成功,可以相当壮观, 但他很难写出真正有份量的大作品。当然,天才例外,所以我的话还得留一点余 地。   附记:本文发表于《新文学视野》2012年第9期 (XYS20121019)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