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从韩寒父子心理的深度解剖到《三重门》代笔事实的确认   作者:欧阳贝丹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   ——“韩寒”《杯中窥人》开篇第一句   当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无论剩下的是什么,即使是不可能也一定是真相。   ——歇洛克·福尔摩斯(柯南道尔笔下的名侦探)美剧《犯罪心理分析》剧 中台词   在大欺骗的时代,说出真相才是革命性的举动。   ——乔治·奥威尔(英国作家)   美国缅因州新英格兰大学哲学教授戴维·利文斯通·史密斯(David Livingstone Smith)在《我们为什么说谎》一书中说:人类的心智结构从一开始 就被设计成具有欺骗能力,人类惊人的欺骗技巧乃至自欺本领,就藏匿在人性之 中。   韩家的秘密藏在书中。藏在父子二人的经历中。更藏在深渊一样的心理世界 中。通过解读这些信息,可以了解更多真相。   从带有自传色彩的《三重门》可看到,韩仁均爱书如命,自视甚高。可惜怀 才不遇,最悲惨地是因病被大学劝退。心理创伤相当沉重。就想把自己的愿望寄 托在孩子身上。(这个过程另外一篇“《三重门》原稿是韩仁均自传”有论述)   有人会觉得韩仁均不至于这么有才吧?大家只要想想,通过文革乱世,突然 参加1977年恢复的高考考试,能够考上华东师大中文系,如果这个人没有一点真 实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的。   只是,人生出现意外,那是天崩地裂的打击。天之骄子因病退学,多少绝望, 又多少积怨。   当然,韩仁均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将希望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是大 多数父母都会采取的方式。   韩寒应是很小就被逼迫背诵《论语》、《左传》、《尚书》、《史记》等, 拔苗助长,违背教育规律,结果留下了韩寒终生怕读书的毛病。   《三重门》有一段这样写:“林父先是恐惧不安,成天让林雨翔背《论语》、 《左传》。”   当然未必如此简单,还可能被迫背诵更多的典籍。道理很明白了。反正,这 就是韩寒开始接受的家庭教育。   韩仁均先生是那个悲剧时代冒出来的少数佼佼者之一,这种教育方式是对自 己人生的一种弥补和代偿。他将自己所有未实现的理想移植到孩子身上。以此来 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重建。可惜,韩寒因为父亲太过迫切的成名成家愿望又成为 了下一代牺牲者。从小就因为家教高压不爱读书,一路学习不好,显示出叛逆的 特点。最终也是因为父亲拼命想让他入大学而配合作弊。两代人就这样陷入深渊。   有一句德国神学家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的格言可以送给韩仁 均:“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应成为衡量社会道德的标尺。”   网友孤鸿泽在《解构韩仁均》一文中有一段,分析还是很准确的——   “韩仁均正是这样一只自卑的小公鸡,他的梦想嘎然中止,他的人生失去了 意义,他因为乙肝受到歧视。他把这一切都深深的埋在心里,他表现温文尔雅、 亲和有礼,内心和人格却早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他把这些巨大的人生悲痛埋 在心里,那一股自卑的力量每天都在鞭笞他,你要成功、你要让人看的起、你要 证明自己、不要别人像猪一样的看待自己。所以他去自考,他不断的写文章投稿, 甚至写小说,心里隐隐约约的还期待奇迹。”   也就是这种心理造就了《三重门》一书的原稿。自传,展示抱负,表达抱怨 和不满,将内心里对社会的失望和对教育的痛恨尽情的倾吐出来。对人生做一个 总结梳理,换工作以后捞取一点资本。这就是创作《三重门》最初的心理动因。   再说《三重门》,这本书第一稿应写于1994年,那一年刚好工作变动,韩仁 均先生被调到金山做编辑,金山是一个小镇。在《说说我自己》一文里韩仁均自 己说,1994年调至金山报社工作。在《儿子韩寒》第14节里,韩仁均开篇就说:   “我过去在亭林工作。1994年底,金山县委、县政府要办一份机关报,人手 不够,经朋友介绍,我就来到了这份内部小报工作。”   同年发表《小镇生活》那篇带有一定纪实色彩的文字——当然,还是将这篇 文章的作者归给韩寒,收在韩寒的文集里,那时韩寒才14岁。   《小镇生活》开篇写道——   “这是我在小镇呆的第四天,书的腹稿已经打好,只差搬出来写在纸上了。”   接下来叙述了在小镇的种种经历,完全是一个从大学出来的人的口气——未 必是真的刚从大学毕业,而是,结合韩仁均从大学被劝退后,又断断续续参加自 考,终于读完华东师大中文系课程的经历。自考据说也是要在假期里回学校面授 和考试的(这个时间暂时未找到资料,还要确认一下)。   后面第四节有一句这样写:“我的书已写到五万多字。此时,我开始沉浸到 书稿中去。”   第六节有一段更有意思:“我开始身心散漫,天天泡在旧屋里,烘个热水袋 继续写。我真怀疑这么写下去能和刘震云的书比长短。这时,我已经体会够了小 镇生活的平静,开始觉得无聊和发闷。”   里面很具体的提到作家刘震云的名字,这说明,这篇文字有散文的纪实性存 在,也透露出了写作者内心里的某些标杆。   第九节有这样一段——   “小镇的游人果然开始如织了。这时我的一稿完成。我始终抱着一天千字的 严谨态度。……更加痛苦的是,我的书稿——结构竟然如此之差,一个人物写到 后来,居然消失不见了,连自己都忘了。当我重拾起这个人物时,又发现捡了个 废物,他对情节发展毫无推动。”   这篇《小镇生活》当然也只能算是一篇文学作品,不过,里面的这些引证是 有写实成分的。里面说到的那部结构很差书就应该是《三重门》的第一稿。完全 可以理解,韩仁均刚好换了新工作,对人生想做一个总结,但是,这个确实应该 是他第一次写长篇小说——一本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长篇,自然有很多问题。自 己也不满意。没能出版。   韩仁均的百度名片里面介绍:“在97年以前曾是个多产的作家,并多次获奖。 韩仁均从小爱写东西。”可见,写作对他不成问题,只是,第一次写长篇,又特 别爱得瑟,卖弄学识,掉书袋,加上写的是自传性的东西,不断流露出对社会的 怨气,肯定是写得不好的。别的不说,即便是里面流露出来的消极、悲观,甚至 有些低俗的格调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要出版相当不容易。   支持《三重门》是韩寒原创的人常说:《三重门》写了学校生活,韩仁均不 在学校,能写出来吗?这是瞎扯。如果这道理成立,韩寒自己那么小,更不在编 辑部,不在大学,又能写出来吗?要知道,《三重门》里面充满了大量作为一个 杂志编辑所从事的工作写实。充满了大学上课、讨论,各种文学、美学理论课的 场景,甚至都涉及到了许多具体书目。这是没有进过编辑部,也没有进过大学, 整个人生阅历只有十五六岁的韩寒可以写出来的吗?   如果支持韩寒者的这个观点是成立的,那么,《小镇生活》发表的时候韩寒 才有14岁,写的文章就已经是——   “三年前我从校园逃出来。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绝顶的人。因为有些博 士其实见识没有多少长进,只是学会了怎么把一句人都听得懂的话写得鬼都看不 懂。本来我 会呆得很好,反正大家都是混日子。出去后也要交房租,那还不如 呆在寝室里舒服。睡在我上铺的老刘搞西方文学研究……”(《小镇生活》第一 节)   这不是很搞笑吗?有哪个14岁的孩子写文章要么将核心放在大学里,要么放 在社会生活里,就是不提自己的中学生活?   真正的事实是, 韩仁均早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学校了,他不是从小学、初高 中读出来的吗?后来社会动乱,被迫离开学校,提早进入社会,最后又考入大学, 进入杂志社,只有他才有更丰富的经历。   在《说说我自己》一文中,韩仁均写到——   “我生于1957年,小学中学都在村里念的,中学当时只有四年,叫做中一中 二中三中四,没分初高中。读好四年中学后就在村里务农。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后,拼命复习,……后来被华东师范大学(当时好像叫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录 取。1978年初入学。”   韩仁均经历过每一种阶段的学校生活,当然写得出来。对他来说,《三重门》 里的校园生活不过是一段又一段“回忆”。   那么,韩仁均有没有写出《三重门》的水平?   当然有。韩仁均先生是一个阅读面非常广的人。自学完中文系课程,写过很 多文章,又做编辑。无论从哪个角度,他的阅读面都不用怀疑。而且,好好去看 看那两篇同样署名“韩寒”的散文《书店》,也算是“韩 寒”14岁时的作品, 里面写到的逛书店时的观察趣味实在与少年人一点关系没有,引一段:   “英文的好处之多不计其数,那些捧着《写信不求人》的人必然心怀鬼胎, 企图躲在英语里兴风作浪,鬼鬼祟祟地好比政治犯躲在国外活动。更绝的还在后 面, 细阅 方才发现“实用”一栏不仅应有尽有,连不应有的也有。还有《男人 如何博得女人欢心》, 其实就等于把“怎么调情”说得更加含蓄,就仿佛植物 有它的学名一 样。”——发表在江苏《少年文艺》1997年第9期,当时,小“韩 寒”14岁,读初中二年级。   一个说英语,一个说男女关系。两个主题与初中二年级的孩子都太遥远了。 而且居然用出“政治犯躲在国外活动”这样的句子,更是不可思议。   据“韩寒”讲,他不久之后,觉得前面那篇写得“不爽”,又补写了一篇 《书店》,也引一段——   “渐近黄昏,民工们纷纷来食精神大餐。进了店门后直奔主题,拿起《人体 艺术》纵览不已,看得直咽口水。略有文化者看文字上此类内容,现在大多小说 书里男女主 人公一路从第一章做爱做到最后一章,乐此不疲。更有书里大肆描 写母子恋什么的,还注明是纪实文学。赫西俄德的《神谱》里,天神乌拉诺斯肥 水不流外人田,娶 自己老母该亚为妻,物尽其用,竟生得六男六女,但未料神 话在今天竟成现实。民工们看完后出门作文学批评,互相交流心得。”   天哪,十四岁,观察点就集中在《人体艺术》,咽口水,恋母情结……这个 孩子是用激素喂大的吗?   这句话当然是开玩笑,事实是,这些文字也是韩仁均先生的作品。韩仁均是 个特别爱书的人,无论从这两篇《书店》,还是那篇同样写于所谓14岁的《小镇 生活》,又或者是那篇比赛文章《杯中窥人》,直到长篇小说《三重门》,引经 据典都是共同特色。   另一篇文章《求医》也争论很大,同样归给小“韩寒”写的。只引用三个句 子,就可以判定了——   西格蒙·弗洛伊德有一本《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上说,故意念错一个人的姓名就等于是一场侮辱。   《父与子》里有一段:“省长邀科少诺夫和巴扎洛夫进大厅坐,几分钟后, 他再度邀请他们,却把他们当作兄弟,叫他们科少洛夫。”   屠格涅夫《烟》里一段写拉特米罗夫忘记李维诺夫的名字,这种错误情有可 原,俄国人的名字像火车,太长,不免会生疏,而我的名字忘了则不可原谅。   这三个句子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引用。三本书都是外国作品。这篇被认为 是17岁写的。17岁,一个孩子就读了弗洛伊德的书,而且很熟悉,引用文句手到 擒来。不仅如此,也非常熟悉俄罗斯文学。触景生情,可以随手引用文句。   真是了不起啊。   不过,如果将这些“了不起”都连接起来分析,就发现,这个作者实在是太 善于用典了。阅读面太广了。学识太过于丰富了。真是这样吗?   继续往后面看——   《杯中窥人》开篇第二句就引: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 后面的段落继续不断引用——   “钱钟书起初够傲,可怜了他的导师吴宓、叶公超,被贬成“太笨”和“太 懒”,惜后来不见唯我独尊的傲语,也算是被水浸透了。李傲尚好,国民党暂时 磨不平他,他对他看不顺眼的一一戮杀,对国民党也照戮不误。”   再接下来——   一些不谦虚的人的轶事都被收在《舌华录》里,《舌华录》是什么书?—— 笑话书啊!以后就有人这么教育儿子了:“吾儿乖,待汝老时,纵有一身才华, 切记断不可傲也,汝视《舌华录》之傲人,莫不作笑话也!”   这是所谓参赛作文啊,在监考官的眼睛里,无法查阅任何资料,还是可以引 用这么多人名、书籍资料、典故……语气却都是成人的。不奇怪吗?奇怪,不过, 如果是事先写好,就一点不奇怪了。   再说了,有哪个孩子会在日常阅读的时候抄录并背诵以上这句话?但是,就 在所谓的参赛现场准确的写出来了,引用的还是一本大部分人几乎都没有听说过 的《舌华录》。   “小韩寒”真的这么牛?可惜,后来的多次采访里自己将这些“读书很多” 的谎言一一揭开了,看一次专访——   人物周刊:据说你没有看过《红楼梦》。   韩寒:对。我四大名著都没看过。   人物周刊:小时候不是看挺多的书吗?为啥没看四大名著?   韩寒:我不喜欢看小说,我就喜欢看杂志,军事类的东西。我自己会写,干 嘛要看你们是怎么写的?就像赛车一样,我是一个优秀的车手,一流车手,我不 会一天到晚看别人怎么开的,我就管自己怎么开得更快就行了。   读者会说,一次专访看不出来什么,在证据学上,这个也算“孤证”,不能 定案。好吧,再看另一次凤凰卫视非常道河东访韩——   何东:问问韩寒,儒学在今天作为国学在今天被推崇,是功还是过?   韩寒: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儒学,我不知道什么是,《红楼梦》我都没有看 过,以前他们选秀的时候问我,你对这些女演员怎么看,我说我不发表看法,到 后来他实在是 逼着我要说,我说我跟你说真话,我连《红楼梦》都没看过,你 跟我说的名字我都不知道是谁,我也真不知道中国的所谓的儒学,所谓的什么学 什么家的,他们具体是个什么内容,我真的是不知道。   如果韩寒是这样一个连“四大名著”都没有看过的人,怎么又可能读这么些 “怪书”呢?怎么可能在自己“写”的书中大量引用没有读过的书呢?这不是很 奇怪吗?按说,“四大名著”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面是有一些选段的,当然读选段 不能算做“读过”,也不可能就靠几个选段了解全书。选段里一般选择的都是政 治性相对浓厚突出的内容。韩寒的这些话很多时候是非常费解的。看现场视屏, 两次都说得“非常真诚”,可是,即便在语文课本里了解过,也可以将这个情况 说清楚啊。仔细思考他的心理,要么就是一贯撒谎,张嘴就是胡话,属于满脸真 诚的骗人类型。要么是韩寒的粉丝所谓的“装酷”,但是,在学问上,就是这么 一个简单的问题上,装不出什么酷。只能说明,他对语文课本这种东西绝对是不 在意的,语文成绩本身也很差。课外,应该也真的不读这些书籍,真是不了解书 中更多的内容。   第二段采访的回答最能说明问题,韩寒是特别喜欢谈女性的。看到过一段天 涯的采访实录,别的问题都是最简单三言两语回答,唯独最后一段问到对女性的 看法时,几乎长达几百字。既然有人问《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从他的话题习 惯和关注焦点上看,但凡有一点了解,都会说出一堆话来的。可是,偏偏一句话 都不说了,再次强调自己“连《红楼梦》都没有看过”。我相信韩寒是说真话了。   那么韩寒的成长过程中到底看过一些什么书呢?   阅读韩仁均先生写的《儿子韩寒》,看到下面两段文字——   “初识汉字以后,韩寒就开始像模像样地看起了《故事大王》等刊物。…… 韩寒小时候非常喜欢看《唐老鸭和米老鼠》和《成长的烦恼》。”   ——(小学从没得过“双百”分)   “读初中以后,韩寒对课外书籍的涉猎越来越广了,我们的这点工资收入远 远满足不了他买书的要求。1997年春节过后,当时韩寒念初二第二学期,我对韩 寒说, 我带你去县图书馆办个证,他们晚上也开放的,你可以到那里去阅览或 借书。于是,一天晚上,我带韩寒去图书馆办了个证。以后,韩寒一个人单独去 了几次。在那里,他接触到众多的少儿报刊。也就是那几次有限的阅览,使韩寒 对他的同龄人的总体写作水平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并使他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 法。他说:那些少 儿报刊上的文章写得太滥太幼稚了,我完全可以比他们写得 更好。”   ——(一个人的潜能2)   这两段文字很有意思,韩寒的幼年时期并不特别,也就是跟所有正常孩子一 样的《故事大王》之类。第二段里面说韩寒开始喜欢阅读,父亲还为他办了图书 馆借书证,但是韩寒也就去了几次,接触了“众多的少儿报刊”,不过是“几次 有限的阅览”而已,看不到韩寒大量阅读的证据。   在一篇题为“当代鲁迅”韩寒:“我是个乡下人”(2009-11-23  http://www.iyaxin.com/content/2009-11/23/content_1367537.htm )看到两 段话,也非常有意思:   事实上,韩寒从18岁开始,就不再看任何书了。他对思想界的分野也一无所 知,还问我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他的思想完全是天生的。他向我解释说: “主要我是个乡下人,所以比较天然。”   我提到几本书,韩寒表示都没看过。他说:“我从2000年开始就一本书都不 看了,只看杂志。因为我是写书的,所以我就不能看书了。”韩寒生于1982年, 也就是说,他从18岁开始,就不再看任何书了,迄今已9年。   这篇文章是一个熟悉韩寒的人写的,最后部分的《“余论”这样写:“有时, 我和韩寒也聊些闲天。有一次,我向韩寒抱怨,我和他相比,除了我写作不够勤 奋,钱太少外,最大的差距是他长得帅,我长得丑。韩寒发来一个无语的表情。”   这就说明,熟悉韩寒的人也知道韩寒不读书。这篇文章不属于为韩寒辩护或 者质疑之作,发表时间是2009年11月23日,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南都》报道:马一木,韩寒的《独唱团》的同事告诉记者:“韩寒确实不 看书,他家里的书柜都是用来放赛车头盔的”。这些证言并非来自猜测,都是他 身边的人说的。   仔细分析上面两段话,结合韩仁均的《儿子韩寒》,问题就来了。1997年才 去办了一个借书证,有限的几次阅览了一些少儿报刊的孩子,到2000年就不再读 书了。那么,严格说来,韩寒的阅读时间是1997年到1999年之间,共三年。这三 年韩寒有多少时间阅读呢?   《儿子韩寒》里面还有一段记载:   “中考前是初中生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尽管韩寒“恶补”了几个月,而 且数学还考到了114分(满分120分),但终因语文作文扣分太多而只得90多分等 原因,总分只考了460分……”(“在读初中的日子里2”)   可见,韩寒那一段时间会用大量的精力“恶补”功课,加上又是毕业升学, 由于成绩差,到处找关系,看来,韩寒的读书时间的确太少了。怎么能读完《三 重门》里面引用到的海量高难度的典籍呢?   关键还不在这里,问题真正的关键是,按照韩仁均先生的说法,这个时间段 内韩寒应该正在忙于写《三重门》了——   “韩寒从进入松江二中读高一不久,也就是1998年的下半年起,开始了他的 长篇小说《三重门》的写作。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   ——(《儿子韩寒》(课堂上写出《三重门》(1)   1997年办了个借书证读有限的少儿报刊,1998年下半年即开始没日没夜的写 小说,加上所谓写废掉的部分,到1999年完成了40多万字,2000年小说出版。这 个时间实在太紧凑。总结一下,韩寒真正的能读书的时间只有1998年上半年,写 作的时候间隙可以阅读一点。这么少的时间能读多少呢?别的不说了,引证过的 部分可能有所谓名言录,神奇小本本,总不可能一本都没有读完过吧?   甚至,有些所谓韩寒爱读书,抓紧时间读书的报道都是有问题的。看这段— —   此后,《新民晚报》于1999年10月11日刊登该报记者钱勤发写的特稿《青春 的光彩——“新概念作文大赛”幕后的故事》,文章的四节中有一节专写“韩寒 补赛的故事”。韩寒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钱的文中讲到“在李其纲审读 (韩寒)文章的缝隙间,他无意中看到韩寒又在抓紧点滴时间看书,看《欧洲哲学 史》”。——这一细节以后也被媒体大量引用,事实上,韩寒从没看过《欧洲哲 学史》。   这是韩仁均先生《儿子韩寒》(媒体关注1)里面的一段,媒体报道韩寒在 比赛的间隙都在读书。韩仁均先生说:不。韩寒不读。   当然不。韩仁均先生说了:“就像后来他喜欢看钱钟书的《围城》,家里的 那本《围城》被他翻得破旧不堪。”韩寒不仅要将《围城》消化到可以下笔就模 仿,一次定稿的地步,晚上要彻夜读《管锥编》,课堂上要写小说,放学了要追 女孩子,要长跑……实在只能惊为天人,也就是不是人的地步了。   就算那半年都是在读书,半年以后就可以一次定稿的写《三重门》了吗?   我们看看韩寒当时的写作水平。《儿子韩寒》有几段记载——   “韩寒写文章的潜能,其实也是在初二时发现的。……韩 寒自读小学以后, 从来不怕写作文,这是事实。但这都是一些被动的应试作文,也说不清楚写得好 还是不好。读初中时,他参加过一次作文比赛选拔,他在一节课上 写了两篇作 文。但也仅此而已。……总体来说,韩寒那一阶段写的文章,虽然字里行间已经 有一些比如幽默、比喻等他的个人风格,但大部分还是有一些“作文”的痕迹, 是比较稚嫩的。   ——(一个人的潜能1-3)   也就是说,直到开始写《三重门》的时候,韩寒的写作水平也不过就是能写 几篇“作文”痕迹的小文章而已。   就是这样一种水平,开始创造神迹,让人们终于进入见证奇迹的时刻。了解 了上面这些完全不能自圆其说的谎言以后,我们好好看看《三重门》,这部小说 将让读者惊出一身又一身冷汗。最可怕的,这个天才开始无限量的引用他自己都 没有读过的古今中外典籍了。   第一部分,小说开始没有几页啊——   ……林父的眼光只停留在儿子身上,没能深速到孙子的地步,天天死令林雨 翔读书,而且是读好书。《红楼梦》里女人太多,怕儿子过早对女人起研究兴趣, 所以列为禁书;所幸《水游传》里有一百零八个男人,占据绝对优势,就算有女 人出现也成不了气候,故没被禁掉,但里面的对话中要删去一些内容,如"鸟"就 不能出现,有"鸟"之处一概涂黑……   这可不是不读过的人写得出来的啊,不仅读过,而且知道《红楼梦》女人多, 《水浒传》“鸟”多。这还不算。第2章里又写到——   ……然后变性,油然而生《红楼梦》里林黛玉第一次见贾宝玉的感受:“好 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   这里插一句,署名韩寒的第二本书《零下一度》第二篇文章《来自海边》里 面有一段:   “那公园的名字,我一直叫海滨公园,几年后才知道原来叫滨海公园。虽然 两者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就仿佛《水浒传》的英译名叫《发生在水边的故事》, 《西游记》的英译名更是简单明了一个《猴》字。但倘若用愚者才用的语文语法 分析,便有微妙的不可更换的天壤之别。”   这句十分了得。不仅又提到“未读过”的四大名著,而且还讲出“英译名”。 太厉害了。很多人奇怪韩仁均怎么可能认识英语,实际上,韩仁均的英语不会差, 从这句,再回顾《书店》里面那一句话:“英文的好处之多不计其数”,而且, 很多引用到外国书籍,都喜欢写上英文书名。看得出来。这里面的奥妙多了。   既然提到了《零下一度》,关于这本书就再说一句吧。这本书里的大部分篇 幅也是韩仁均写的。其中像《人的末日》,探讨死亡话题。《傻子》直接就是他 的“故事会”作品了,也都收到“儿子”的文集里面了。这家父亲俩啊!   回到《三重门》,第11章继续写道——   “第二桌的议题是读《红楼梦》的认识与感想。雨翔没读过《红楼梦》原著, 只读过编写本,而且缩得彻底,只有七八百字,茫然一片空白,一点印象也没有, 只见旁边一个女的一遍一遍站起来说:"这是中国第一本把女人当人写的小说! 光凭这点,它应该在中国文学史中占一席之地!"言下之意《红楼梦》在中国文 学史里还没有位置。对面一个男生又站起来开河:"这位同学您错了!我们在这 里欢聚一堂主要讨论这部书的艺术价值而不是艺术地位。"雨翔觉得四面八方都 是声音,不说不行,站起来把仅有的知识憋出去:"《红楼梦》这书前面是曹雪 芹写的,而后面是高鄂所写……”   这哪里是没有读过的样子,这是半个红学家啊。   其实,不仅是《红楼梦》,书里还引用了韩寒没有读过的《西游记》,不仅 引用了,还是非常有学问的研究型的,中外文学对比型的引用——   文学社里依旧是万山授大学教材,万山这人虽然学识博雅,但博雅得对他的 学识产生了博爱,每说一条,都要由此而生大量引证,以示学历高深。比如一次 说到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不绝地说什么"妖对仙,佛对魔",不知怎么说 到牛魔王,便对"牛"产生兴趣,割舍不下他的学问,由"牛魔王"发展到"牛蛇"。 这还不算,他居然一路延伸到了《包法利夫人》(naaamenovary),说:"包法 利"(sovary)隐含了"牛"(Boying)的读音和意思,所以"包法利夫人"就是"牛 夫人",然后绕一个大圈子竟然能够回到《西游记》——"牛夫人"在《西游记》 里就是牛魔王的老婆,铁扇公主是也!   还有韩寒同样没有读过的《三国演义》呢。第11章——   "最后一位是,董卓。"   四周一阵掌声,林雨翔也机械鼓掌,脸上的失落像黑云里穿行的月亮,时隐 时现。为了不让人发觉,向谢景渊笑道:"市南三中里什么样的人都有,连《三 国演义》的都来报记者,恐怕下一个是张邵阳。   引用的虽然不多,不过提到了“董卓”,还有书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再说一下韩寒不知道的儒学。《三重门》第4章,有一个用得非常独特的句 子——   四个人私下开始讨论,起先只是用和化学老师等同的声音,见老师没有反应, 愈发胆大,只恨骨子里被中国儒家思想束缚着,否则便要开一桌麻将。   儒家思想在这里又是“不知道的”被使用了。第3章:“后来学生自己玩, 墨子放弃了兼爱胸怀,改去信奉毛泽东主义了(Maoist)。”墨子也使用了。其 实,这点太小意思了。“韩寒”真正在《三重门》中使用的知识点有哪些呢?列 举出来,一定会将读者吓死——   中国作家作品(按照出现的顺序)——   《论语》、《左传》、曹雪芹《红楼梦》、《水游传》、《怵济传》、老舍 《四世同堂》、《史记》、《战国策》、《镜花缘》、韩非子、苟子、老子、杜 甫《佳人》、曹植、《美女赋》、《西厢记》、《老子》、东晋竺道生、《四 书》、欧阳修《蝶恋花》、柳永《蝶恋花》、韩愈、《中国文学史》、《野获编 切》、柳宗元《永州人记》里《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沈万三、《古汉语词典》 《史记·平原君列传》和《战国策·燕策三》、孔子、孔鲤、墨子、毛泽东、 《故事新编》、西施、林徽因、唐寅、曹聚仁、陈寅格、钱钟书、白居易、《中 西文学史》、《少年游·》、《苏幕遮》、唐诗宋词、《说文解字》、鲁迅、 《中国作家传》、许地山、杜甫、张海迪、雷锋、徐虎、刘胡兰、周思来、张信 哲、董桥、《黄飞鸿》、《大话西游》、戴望舒、柳亚子、高晓松、《聊斋志 异》、《出师表》、李百川、《闲情偶寄》、《孟子'股文公上》、关云长、胡 适、司空曙、李若彤、赵雅芝、孔祥熙、吴研人《俏皮话》、《会通派如是说》、 赵丽宏(四步斋)、《西学与晚清思想的裂变》、《三十六计》、伍子胥、栗良 平的《一碗阳春面》、董卓、《红豆》、张衡、李渔、杜牧、李益、李颀、《淮 南子》、徐志摩《再别康桥》、《肉蒲团》、《形式逻辑学》、《搜神记、韩凭 夫妇和《长恨歌》、龙应台、《劝学》、西游记》、李清照、杨万里、美学家朱 光潜、蒋孔阳、朱立元……   外国作家作品(或者名字)——   屠格涅夫《父与子》、布莱克、罗密欧(作品人物)、狄德罗、高乃依悲剧 《贺拉斯》、希腊神话与美学、柏拉图、马拉美的诗歌、海德格尔、叔本华、孔 德、梦露、雅典娜、罗素、克林顿、魏尔伦、尼采、门捷列夫、《给社会趣味一 记耳光》、卡夫卡的《变形记》里格里高尔、姆沙、马里内蒂、墨索里尼、拿破 仑、希特勒、麦哲伦、居里夫人、瓦特、爱迪生、爱因斯坦《相对论》、苏格拉 底、莎士比亚、惠特曼、小林多喜二、泰姬·玛哈尔、维克多·雨果、菲尔丁、 奥斯汀、罗姆斯基、高尔基、努埃曼、伊拉克·杀蛙、《本一·琼森与德拉蒙德 的谈话录》、《心理结构及其心灵动态》、《论大卫·休漠的死》、《GOne with the Wind》、贝多芬、《秋日的私语》、左拉、莫泊桑、福楼拜、欧·亨 利、《美国的幽默百科全书》、托尔勒、普里戈金   《从混浊到有序》、《包法利夫人》(naaamenovary)、科罗连柯、《羊脂 球》……   各种文化知识点——   教条主义、自由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文学原理、创作技巧、文学、 美学、哲学、形式逻辑学、神学、毛泽东主义(Maoist)、现代派、象征手法、 中西文学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中国儒家思想、文学的多样性、立体未来主义、 军国主义者、共产主义、古典之美、章回小说、美国的'一无所知党、批判现实 主义、自然主义、武侠小说、现代诗、世袭制、文学批评、伦理学……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呢?真的是发生了奇迹,一个天才, 可以大量引用从未读过的作品?   答案是否定的。   韩寒可能真的没有读过,但是韩仁均读过。不仅读过,而且还比较熟悉。一 个大学中文系的人,一个编辑,一个发表过很多文章的人,不可能没有读过《红 楼梦》。当然,结论就很清楚了,这些掉书袋的文字都是韩仁均,也就是笔名韩 寒的那个人写的。   韩仁均的阅读面和能耐读者就见证了。   有些挺韩读者会说:韩寒说没有读过就一定没有读过吗?他那是装酷,故意 说的。   好吧。如此说来,韩寒是经常讲假话的,是谎言连篇的。按照韩粉们的逻辑, 他说没有读过实际上可能读过。那么他说那些文章是自己写的,实际上可能不是。 我们已经无法判断的他的语言的真假了。   也就是说,韩寒是不可信赖的。   信什么?信常识,信文本里透露的信息,信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常识是:一个人不可能引用自己从来没有读过的书籍。   文本透露的信息是:这些充满各种典籍,名著,各种修辞的作品没有一篇是 小“韩寒”写的。   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这篇文章正在做。读完,你就会更加清楚。   我们看几段韩仁均叔叔(说明:这是质疑韩寒开始以后注册在天涯论坛上的 一个ID,是否确实属于韩仁均本人难以确认,不过,仔细研究了这个ID的几次发 言,是为了保韩而来的,韩仁均本人的近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五。在此暂时不作 为核心材料,仅供参考。引用文字由莫怒1979先生提供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dd97820100zhs5.html)在天涯论坛上与一 个叫小莫1979的网友交流时的网友留言——   第一段(这是莫怒1979转发了一则北村先生的文字时留的评论:   “你们在试图推倒一个并不存在的神同时,又在塑造另一个圣人。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楼主慎之。”   第二段:网友小莫怒1979对这句话中的“慎之”所含的威胁之意进行辩解之 后,韩仁均叔叔回帖——   “小莫言重了,老朽惶愧不安。   中国不是卢旺达,韩家也不是黑社会。韩家对麦田及方舟只以笔论战,即诉 诸司法亦无奈之举,小莫可见韩家仰仗私力、公权?况楼主以高华先生为师表, 岂不知富贵不能淫后尚有威武不能屈?一句“慎之”何以惊慌至此?   至于什么精神领袖、意见代表,只是他人错爱,韩寒何敢自居。谈民主论自 由三篇只是无知小儿妄语,何至各位愤怒于斯。代笔有无韩寒无力自证,只望司 法还予公道。天涯高楼至此,虽非楼主一人之力,但小莫、老师等功不可莫,其 言灼灼,后生可畏。   倒寒者,挺寒者,都是对韩寒的关注抬爱,都是对真相的执着,所谓雷霆雨 露皆是君恩,老朽一并致谢。   罗生门下,清者自清,倒下的,立着的,无非都是自己心里的一个图腾。”   第三段:韩仁均叔叔第三次回帖——   这位老弟息怒:   老朽说卢旺达,是指卢旺达种族屠杀,铲除异己,与索马里之动乱乱不同。 老弟如关心政事,当晓其中区别。   私力公权此处指社会势力,垄断资源,并不等同朋友之义,司法讼求,如此 简单道理老弟不懂?   把韩寒捧到今天的位置并非他本人之愿,又岂是韩父一介平民之力能为?   韩寒已竭力自证,但事至今日,两方都只相信自己心里的真相,故而老朽说 只是罗生门,倒或不倒的,只是人们心中自己的一个图腾。   老朽体衰力弱,其它网友恕不回复了。   这三段文字有共同点,文辞优雅,古意葱茏。而且写得轻重适度,学识、修 养、见识都展示得很充分。里面名言典籍引用,对当下事态地分析,与韩寒自己 给石述思的短信相比,那就是天上地下了。   第一段顺手就引用杜牧的《阿房宫赋》里的句子。后面的留言写到“卢旺 达”,又用到“罗生门”,从知识面和对典故的化用,绝对不是一个粗话连篇的 人说得出来的。   尤其是这个“罗生门下”的说法。用典非常高明。“罗生门”一词源于日本, 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有同名小说,加上另一篇小说《莽丛中》,被黑泽明导演改 编为电影。成为名片。这个词当然有不少人应该因为电影流传的缘故听说过,但 是,要化典使用,还是需要有相当的理解力。用意是指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 编造自己的谎言,令事实真相不为人所知——韩仁均先生这样一用倒是无意间泄 露了一些代笔门的吊诡之处了。   各位又何时在韩寒的各种采访里面见得到“言重”、“惶愧不安”、“仰 仗”、“慎之”、“灼灼”、“于斯”、“雷霆雨露”、“罗生门下”这样富有 文化色彩和修养的用词,在他的博客文章里又哪里又这样的用词?(说明:这句 话可能为挺韩者留下一个“漏洞”,有些挺韩者马上会说:那么韩寒后来的书都 是韩寒自己写的了,博客也是他写的了?不可能是他父亲代笔了。你不是说没有 这些用词吗?且慢,韩寒最早的很多书和文章是韩仁均代笔的。但是,我没有说 全部都是。事实上,韩寒成大名以后,代笔者有好几个。这是另外的研究课题。 在此不提)。   仅就“慎之”二字,如果用韩寒的语言,就会变成:“小杂种,傻逼,给老 子注意点”这样的表述了。   以上面所引用到的各种典籍资料,大约可以判断这个作者的水平了。到底如 何?我们看一段《三重门》中的文字。那是一封信——   Susan:   回信收到。   近日谣言亟起,其言甚低,余不能息。甚增,见谅。孰潜之,余欲明察。但 须时日。   向余与诸大学中文系教授通信,惯用古文,今已难更。读之阴晦酸涩,更见 谅矣。   复古亦非吾之本意。夫古文,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造而见义远。然古文之 迂腐,为我所总之。汝识字谨译。余之文字往往辞不及意,抑或一词顿生见义。 然信可藉是察法之悟性。   林雨翔本来还想拍马屁说什么"汝天生丽质,兰心意性",等等。但信纸不够, 容不下赞美之辞,只好忍痛割爱。写完给梁梓君过目。   这几乎是文言文的体例。其难度大大超越了一个初中生能够具备的水平。但 是,大家已经知道了。韩仁均是从文言文,也就是《论语》啊,《尚书》啊, 《史记》啊……这些东西开始逼迫孩子启蒙的。自己又是中文系自考毕业的。   据说,中国大学自考通过的水平甚至高于在校生,因为考试是很难的。很多 国外学校只承认中国自考学历。加上自考的人是边学习,边工作,边实践。韩仁 均一直在写作。自考时经常要与指导教授通信,假期还要回学校面授。这封信里 面是透露出很多信息的。   相比于韩寒十几年后给石述思先生的那封短信,这是不同的两个世界啊。   不要以为那封信是随便写的,不重要,其实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水平和心态。   韩寒因为受到举国质疑,看到哪里有人为自己说一句话,肯定高兴。但是, 从质疑文章发出来以后,也应该知道,一字一词都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与石述 思先生本来也不熟,要写信感谢,更会字斟句酌。可是,最终只能写出那样的文 字——   “石老师,我是韩寒,借用我爸爸的微博登录一下,感谢你公正的态度,因 为 一个公共打假人物如果要确定一个作家有代笔必须要有证据。而且从世界的 共识上,如果方舟子没有证据,却提出和确认这个指控,而所有作家都是无法自 证的,这 其实从一开始就剥夺了写作者的言论自由,因为无法辩解。所以在全 现今世界的范围内都不会有这样的指控存在。谢谢,年年快乐!”   写这段短信的时候是2012年,韩寒已经是上榜《时代》周刊的影响世界100 名流了。可是,为什么只能写出这种连基本通畅都做不到的私信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为什么呢?   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句话,想感谢,也要表达,但是,水平就那样了。   那样的文字与小说里的这封信比较一下,有半点相似之处吗?   这个不用深入分析了吧?其中每一个句子都是韩寒写不出来的。而对于韩仁 均来说就简单了,下笔成文。中文系学生,一直写作。古文功底很好。自然可以 顺利使用“余”、“甚”、“明察”、“吾”、“汝”之类,一点都不奇怪了。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凭借想象写出自己一点感受没有的东西。但是另一个知道 的人可以假装不太熟悉而故意将文笔弄得很嫩。韩仁均做的就是这样的。事实上, 正如蒋泥先生研究的,《三重门》第一章装嫩,接下来所引用的各种典故、化用 的修辞、语言很快老辣起来。只是,毕竟这是一本为出版仓促改变叙述方式和的 书,结构太松散做作。这种做作一来是因为韩仁均写第一稿时就知道结构不行。 再加上后来能够出版完全是因为韩寒大赛获奖以后想要乘机移花接木,才仓促修 改,最终就成了那样一本完全不伦不类的书。   有人会怀疑这种说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最好的童话故事都不是孩子写 的,而是成人写的,这就是装嫩,这里的装嫩不是贬义的,意思是非常熟悉孩子, 以孩子的心理、视觉、语言来看世界,于是,各种美妙的童话故事就诞生了。   但是,无论装得多么成熟的“孩子”也写不出《红楼梦》,写不出《百年孤 独》,道理也相当简单。就是不可能有那么广泛的知识面,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 人生体验,不可能有那么熟练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所以,即便真有天才,历史上的天才多以音乐、绘画、语言类居多。因为那 些东西要的多数是直觉体验,而非知识。   文学类的会有部分,所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比较“直感”的。很少能够在所写 内容里包含大量的知识,甚至是从来未阅读过的书籍里面的知识。   所以,仔细分析书稿和这两个人的经历、性格最能够找到代笔的答案。   分析需要具备综合观念,完全限制在文本上不行,容易将文学作品全部“经 历化”,会发现有很多超越现实,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脱离开文本,一味的 “相信”——所谓韩仁均说了,韩寒说了,都是自己写的。当事人最不可信,连 父子两人的说法已经矛盾重重,无法印证了,还信谁呢?就连参加大赛的两篇作 品到底是谁寄到编辑部的都说法完全相反了。完全听信韩家父子的不是反而让人 无所适从了吗?   再说了,现在就是在质疑韩家父子,他们会主动承认吗?就像警察审讯犯罪 嫌疑人,除非已经有百分之百的证据,无法抵赖了。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都是 极力否认的。所以,办案人员只能从其他各种途径不断接近真相。   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直系亲属甚至可以不为家人作证,即便知道家 人就是罪人也可以不出面。这是人性化的法律。不过,不能因此就断了最终解决 问题的途径。   真相总是在以各种形式浮出水面。   看到很多网友用语言指纹这种先进的技术分析韩家作品,算是用上了先进武 器。不过,语言指纹的研究虽然是一个好的方式,更适合于那种一气呵成的作品。 对一本多年修改,多次改变语言和结构,作者个人的工作、生活、心理情况也不 断发生变化的书,要慎重使用。如果还是一味的用“指纹”,最终难免得出《三 重门》是几个人写的这样的结论。而这,我认为是荒谬的。   《三重门》本身就是韩仁均经过好几个阶段写成的,至少会有三四个版本。 最早就是个人自传。直到后来,生硬的改写成所谓孩子的语气,当然就会觉得是 好多人写了。   事实上,回到常识,直到《三重门》出版,韩寒那时候虽然获得了作文大赛 首奖,也并非就一夜成名。要让韩家马上请大作家做枪手既没有经济实力,也不 具备任何影响力。一句话:没有条件。   大赛以后,要炒作韩天才的长篇小说,为未来大赛树立标杆和榜样。《萌芽》 杂志社和作家出版社会帮助韩仁均提一些意见,但是不可能参与来写作,更不可 能找人来参与写作。再说了,即使出版了,能否畅销,能否真的一炮打响,其实 对谁都是未知数。   有人强调作家出版社的责任编辑袁敏的作用。编辑当然会有一些作用,就作 者所写的原稿提出与出版要求相适应的建议和意见,这本是责任编辑的职责。但 是,在不可能确定这本书一定成为超级畅销书以前,不可能参与创作。所以,责 任编辑的作用在整个作品中应该是有限的。   还有人根据书里面的“林父”逼迫孩子背诵《论语》、《尚书》等典籍,将 写作者的背景推论成一个生于四十年代左右的人,其实也相当荒谬。对一个急需 孩子成才的父亲来说,背诵什么,不背诵什么,基本不受时代背景的限制。就像 现在,据国内朋友告诉我的消息,很多家庭还是让孩子从背诵古诗文开始最初的 启蒙。   还有一个原因,每个人都不能忽视:这种移花接木的代笔出版,本来还是有 极大风险的。这件事应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可能还这里找人,那里找人,而 且都是有相当写作功力的人来参与写作。韩仁均打着什么名义找人参与写作呢? 自己要出一本书?为孩子打造一本书?都不行。   其中某些部分,段落得到包括赵长天——推荐人,可以理解,也应该是整个 计划的知情人,袁敏的指点和修改,这是可能的。不过,也几乎不可能到参与创 作的程度。   排除掉各种风险,难题,以及不可能之后,剩下一个简单的结论。这件事情 只能由一个核心人物来做。这个人可以为此孤注一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个 人目标相当明确:一是将这本书出版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儿子的前途和未来。这 种事只有父亲会做。说得再明确一点,为了韩寒,也为了自己,全力以赴的人就 是韩仁均先生。好在,署名就是韩寒,既是韩仁均的笔名,也是韩寒的实名。二 合一,两个目标同时达成。   书籍出版后如果不出名,那么,这本书就当做是韩仁均自己的创作,见人送 一本。这本书如果一炮打响,那么就是韩寒自己写的。为儿子扶上马,送一程。   这就确定了韩寒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三重门》只会有一个人代笔,就是父亲 韩仁均。   无论这本书里的语言指纹有多少变化,还是要尊重这个常识。变化的原因只 可能是写作经历的时间很长,好几个阶段,好多次修改。而韩仁均本身是个非常 好学的人,在每一个阶段会阅读很多东西,不排除每个阶段受到的影响不一样。   这是必须要重视的。   这些情况分析清楚了,再研究作品,会发现:《三重门》与前面写的《小镇 生活》里,那浓郁的书香味道与大量着墨与文化人的气质是一脉相承的。   《小镇生活》里面,具体提出了刘震云这样一个作家名字,这不就是很写实 的吗?《三重门》里这样的知识和典籍引证就更是多如牛毛了。   连华大师范大学都是好几次提到的。   严格解读论证《三重门》非韩寒所写具有相当重要意义。因为,只要证明了 这一本不是他写的,基本上就证明了韩寒真的没有写作能力。那么后面那么多书 的来源也清楚了。   不过,有一点要客观分析,韩寒真的一点不能写吗?也不是。写作也不是就 那么神秘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写几句,只是好与不好,能否把握长篇大论,是否 具备了整体的素质。   微博拓展了写作的天空,这么多开博发言的网友不是也在写吗?不过,这不 能证明这些网友每个人都可以写出长篇小说。更不能证明这些网友十四五岁就可 以把控宏大题材和场面。一口气,不经修改,或者仅仅修改个别错别字就可以完 成二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   能写是一回事,十五六岁就能写是另一回事。   能写几段140字的微博是一回事,能一口气不改的写出20万字又是一回事。   韩寒跟一个正常的网友一样,被韩仁均早年狠狠地逼过,就如同忍受着种种 巨大的痛苦抄写那部《三重门》手稿,那也是不简单的功夫。只是,抄写毕竟与 创作不同,抄写是技术活,体力活,创作更多的是脑力活,是一项更具有综合能 力考量的活动。   韩寒的实际写作水平与大部分中学生一样,可以写些流水账一样的文字。我 相信2008年以前,韩寒博客上的大部分流水文字是他自己写的,也符合实际水平。   比如这篇《京城》,是韩寒的博文,写于2006年1月21日——   终于回家了。京城好大,京城国际机场好大,我一看见就惊着了,惊着就发 烧了。烧了五天。京城路好宽啊,车也好多,好车也多,车多也好,好多车也。 京城的酒店好大啊,就是五星的居然收不到卫星电视。算了,在京城只看新闻联 播。京城的鸡骨头汤真好喝啊。京城的姑娘好严谨啊,预算五百一分不超。京城 人士球打 的真好,我在我们村里已经算打的好的了,村长说,你能代表我们村, 去首都了。但是,我被首都人民轮奸了。女的奸完换男的,朋友奸完换亲人,且 多轮。这样的 摧残一个病人,世界人民震惊了。带头的某人甚至自己搞到脚抽 筋啊。   终于,回来了。波音747好大啊。我去京城都干了些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韩寒写这些流水账博客的2006年,已经出版了10多本书籍。 总发行量接近1000万册了。就是这样一个写作过上百万字的大作家,写一篇博文 只能写出这样的“水平”,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写到这里,觉得有两条常识需要强调一下:   知识是不可能天生的。每一种知识一定有后天的来源。或借由阅读,畅游书 海,贯通中今中外。(影视也是视觉“阅读”的一种)。或亲身经历,体验变化 万千的世态人生。或者间接的学习、观察,来洞察社会。   写作能力是不会莫名其妙蜕化或消失的。每年一本书,写了五六年,应该早 已提升到一定的档次,不可能反而从大作家蜕化到小学四年级的水平。   有挺韩者不断的问:这么说,少年写长篇小说都不可能了?   不对,有,而且可能。事实上也真有这样的“天才少年”,也可以写出“长 篇小说”。只是有几点特别重要——   第一,如果全部写学校故事,那是很现实的,每天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 上课下课,也就是说,都是自己的生活,有体会,能把控,不时有些灵光闪现。 这是可能的。很多作者写的就是这种文字。   第二,或者就全部虚构,因为读过一些奇幻类作品,想象力激发出来,天上 地下的胡编乱造,也不求真真实的反应生活,社会,只要想得到,都是火星上的 事,罗刹国的事,乌托邦的事。也是可能的。   第三,如果既要写实,写的是学校生活,又要大量的揭示社会现象,还有无 数典籍,知识面,修辞的化用,还要有大量的社会场景。这个作者功课还一塌糊 涂,连语文都不及格。一句话,像《三重门》和韩寒那样。那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万一真完成了,出版了,那是怎么回事呢?父亲代写的。就是这样。   这里要特别提出一个问题解答一下。不知道是哪位挺韩人士最早举了一个不 伦不类的例子,却被众多韩粉使用,到处留言来质问质疑者。   这个问题是:《西游记》作者没有去取过经, 怎么能写出那本书?   意思很清楚,想要证明韩寒没有进过大学当然也写得出大学的事情,没有进 过编辑部,当然也写得出编辑部的故事。虽然没有进入社会,一样可以深刻的写 出对社会的认识。   可惜,这个例子的最早使用者将多少韩粉害了。   只要百度查询一下《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情况(学术界还有争议,不过一 般都认为是吴承恩)就相当清楚了。贝丹专门做了一下功课。   吴承恩怎么写出《西游记》的呢?   从学识的角度: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 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 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除勤奋好学外,爱看神仙鬼怪,狐妖 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或野史,这类五光十 色的神话世界,潜移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 有增无减,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为写作《西游记》的准备: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 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 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看清楚了,是有参考蓝本的,加上那么多年的 学识修养,才有可能创作具有超人想象力的书稿。   创作年龄:50岁左右,吴承恩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 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历时 7年。   读了这一段之后,不会用这个段子来为韩寒辩解了吧?   韩寒的学识是:每门功课不及格。   准备:一些少儿读物(韩仁均说的),一个神奇小本本。   年龄:十五六岁。历时几个月。一次成稿,而且大多数时间在课堂上写。   只要思考,什么真相都明白了。   接着分析性格,在从韩寒的性格上来看,有些人总觉得韩寒特别叛逆。这只 是表象。   韩寒看似叛逆,内心却相当怯懦。而这要归因于韩仁均的家教结果。韩仁均 一直想成为书香门第,自己又如此的爱好文学。当然会强行的违背孩子意愿的施 展家长淫威。韩寒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长大,一方面显得很听话——因为不 听话可能会挨揍挨骂,无论父亲怎样高压安排,哪怕作弊,写作表演都乖乖配合。 不过,这毕竟不符合他的心愿,时时想反抗,所以喜爱的不是阅读写作,而是赛 车——赛车是一种狂飙的运动,最能够释放内心的压抑和不满,在高速奔驰的时 候去忘却生活中的无奈。这或许就是一个爱好的开始。   后来,故事发生了变化,因父亲的安排一次次尝到了甜头,代笔参赛获得大 奖。一直以来在学校被人歧视的状态因此得以改变。发现原来这个奖还是有作用 的。于是开始配合父亲演戏了。   第一次大戏就是在《三重门》修改稿已经送往出版社以后,还装模作样地去 班上写作,实际就是抄稿展示。对韩仁均来说,这未必是大阴谋,目的就是出版 《三重门》,将自己的成果向社会公开,也了却多年的心事。二来配合萌芽杂志 社造星,为大赛炒作出一个可以出版长篇小说的作家明星。   韩寒正是因为尝到获奖可以洗刷同学和老师的歧视以后更加配合父亲演戏的。 从那时开始,他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有意识作假装酷的犯罪同谋。   除此之外,有一个力量也很大,《三重门》出版之后,韩寒发现可以赚到很 多钱,帮助自己玩车,这就开始了顺理成章的面具人生了。   由此,陷入越来越深,永远也不敢露出真面目的悲剧的深渊之中。   有些网友会说,既然如此,韩寒为什么还敢到处接受采访,出镜?自己不是 没有水平吗?出镜不是露陷了吗?   这个问题很好。就是因为考虑到这些,所以,韩寒出道以后是有一个原则的:   “不接受电视采访,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 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 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   为什么会指定这个准则,挺韩者说:是为了装酷。   No,就是因为“怕露陷”,以韩寒的实际水准,他只要一出现在人群中,需 要当场表达,当场验证文字功夫,绝对露陷。所以,这个准则是一个金钟罩,保 护伞。这个规则就是韩仁均对韩寒的要求,家庭里面的强制约定。是韩仁均让韩 寒一定要遵守的约法三章。   问题是,后来韩寒为什么还是参加了那么多采访,出席了那么多的活动,留 下了那么多不伦不类的“证据”?   请研究人性。人是会得意忘形的。刚开始不敢出来。但是,有时候的确是躲 不过的,战战兢兢露面,不过,因为显赫的名声在那里,人们并没有更多的为难 他。即使在央视采访上公开说不知道自己的小说为什么叫《三重门》也就那样了, 似乎没有带来更多的后遗症。反而,这些露出来的“马脚”被追随者理解为是装 酷,有个性。   韩寒心头的胆怯就慢慢地减弱了,于是乎开始无所顾忌的出面。道理很简单, 一次作案如果没有问题,二次也没有发现,三次还得到赞美,弱点就会被认同为 个性,也就会演变成习惯。从另一个角度,因为是父亲规定的,韩寒未必愿意绝 对执行,总有不服气,不满足,不愿意听的逆反的一面。尤其是,年龄逐渐长大, 韩寒的自大也在增强。于是乎也有心中想要超越父亲的控制的一面,从此就破戒, 一发不可收拾了。   不过,所谓心头的恐惧减弱,也只限于敢出面接受各种采访,参加各种活动。 实际上,韩寒内心的怯懦从来没有改变过。因此,人们才会看到,在任何采访中, 韩寒的回答都是欲言又止,结结巴巴,几乎没有肯定句,说了半天不知所云。大 量使用转折词,语助词,目光闪烁游离,顾左右而言他……这些不是装酷。这是 真实内心世界的折射。他始终害怕深藏内心的秘密会被揭穿,水平本身又的确不 行。无法表达完整的句子。   这个特点在他自己写的那些流水账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大量的转折词,连 接词,虚词,语助词,看似很随意,实际上是没有水平,又时时担心暴露内心。 所以就变成这样一种看似骄傲,狂躁,动辄粗口骂人,实际上内心决定虚弱的个 性特质了。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这个人的心理。通过对韩寒及其父亲 经历,个性,遭遇,性格和心理的分析。可以完全的找到代笔与否的答案。   但愿,这篇分析,给依旧迷惑的人一个答案——   《三重门》是韩仁均写的,没有别人。   至于后来的各种书籍,那是另一个问题了,更多人通过不同方式介入。   韩寒博客上,2008年前的一些流水账文字是他自己写的。与文坛骂战中的文 章不是他写的。   其实,证明了这本奠定了韩寒文坛地位的《三重门》代写,就相当于完成了 韩寒代笔问题研究的使命。   到此,韩寒当然也就倒了,天才的神话到此彻底终结。   2012.5.5 于日本 (XYS20120506) ◇◇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