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方舟子的“底气”:读《我的两个世界》   作者:张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46e240101ddo9.html#bsh-77-137636353   当我在厕所里看到方舟子考证出《笑傲江湖》开始的那一年为正德三年(公 元1508年)之后,我赶紧转移到客厅的沙发上,端正态度,拜读了方舟子文化随 笔集《我的两个世界》的大部分文章。   我知道方舟子大名的时候,他已经是名声在外的科普作家、打假斗士。我对 方舟子身陷其中的纷争没有详细调查和密切跟进,所以不能评述各方的是非曲直。 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文气甚至文弱、较真甚至偏执、严苛甚至刻薄、激昂甚 至偏激的形象。我更多的把他归类为公众人物的行列。《我的两个世界》丰富了 我对方舟子的认知:他是中文互联网领域的先行者之一、是中国文史的发烧友、 是社会现实固执而敏感的观察者。   这本书收集了方舟子二十多年行走江湖的随笔和评论。之所以取名“两个世 界”,不是说方舟子有什么“阴暗世界”,而是“历史的中国”与“现实的美国” 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世界。方舟子有如今青年罕见的中国文史的童子功,留学美 国后也没忘在互联网上显摆自己的文史功底;同时,美国求学经历对方舟子严谨 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和要求、美国生活观察和归国后的比较,又让方 舟子把文史和现实、中国和美国联系在了一起,感悟不少。   坦率的说,方舟子的历史随笔在今天看来并没有太新颖的观点,也没有系统 的理论(见《明朝值得细说》、《文史杂议》两部分);诗词鉴赏的文章在我看 来更多的是作者个人的品读(见《共度千年时光》部分);作者在《大师的侧影》 部分提到文坛纠纷,毫不掩饰自己对鲁迅的崇拜,多少显露出他经常示人的批评 的一面。读方舟子的文史文章,时不时出来怀疑和翻案。方舟子用理性和科学思 维,重新考量了中国古代不少的人和事。比如他对古代不少史料的怀疑。在提到 他人对张居正的攻击时,他说:“既是密谋,史官焉能得知……绘声绘色,如亲 临其境,那是把历史当小说了。”“莫非王士贞在张居正的卧室装了窃听器?” (第30页)方舟子觉得“《史记》并不是很严谨的史书,里面有不少神话、鬼话、 传闻和小说家言。”(第100页)自然,其他的史料也多有可商榷的地方。当然, 方舟子的文章没有沉溺在史料考辨中而不可自拔。正像生物学家做实验的目的不 是数据而是结论,我们读史料的目的不是辨别真伪,而是感悟历史规律。方舟子 文中不乏历史感悟,比如他觉得儒家教育的宗旨和内容说得再天花乱坠,一言以 蔽之,就是为了“做官”。又比如:“理想的官员应该是对皇帝绝对服从,没有 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奴才。”(第56页)“诺顿一世不仅是个小丑,也是个政治工 具,这和世上大多数帝王也没有什么区别。”(第161页)非对中国历史有相当 研读者,是写不出这类语句的。   在《美国传奇》、《中美之间》等现实内容部分,方舟子展现了两大块主要 内容,第一是介绍美国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第二是通过中美比较来抨击社会上的 丑恶现象。这些内容读起来有些类似“林达”的美国观察文章。但是,“林达” 的文章是方舟子大力批判的一类行为。在方舟子看来,林达展现的美国不是真实 的美国,而是削足适履后的二手货。“这种符合中国读者口味,半真半假的文章 读起来当然是舒服极了……在这个假货横行的时代,知识界也不会例外。”(第 204页)方舟子一边展现他认为真实的美国,一边联系国内招摇撞骗的行为,有 针对性地介绍美国相关真实情况,涉及科研造假、大学教育、司法制度等等。 “这些都是利用国内普通人对国外情况的不了解来拔高自己。但是时代早就变 了……在互联网的时代想要继续利用国内外信息的不同步糊弄国人,已经越来越 难了,却总还时不时地有人要冒险一试,我们仍需时刻警惕。”(第229页)   《我的两个世界》语气平和,思维严密,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相信有不少 人和我一样,对方舟子的形象局限在媒体上报道的那一面,对纷争之外的方舟子 知之甚少。此书能丰富方舟子的形象,加深我们对他的了解。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管你喜不喜欢方舟子,你都不能否认方舟子存在的正面 意义。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转型时期,方舟子的存在对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我想 补充的是,批人必先正己,打别人假的人自己必有过人的学识。不管我们认不认 可方舟子的“打假”行为,他那严谨的怀疑和深厚的学识都让我们不能否认方舟 子具有打假的“底气”。 (XYS20120928)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