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朱学勤的恩赐和<复旦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委员会>的标干 作者:常春藤 冲霄汉网友2月24日在<新语丝>上发表的<凡是匿名举报就不予理睬,对吗?-和葛剑雄商榷>(下称<不予理睬>)一文, 是针对复旦学术道德规范委员会葛剑雄关于朱学勤博士论文被匿名举报有抄袭嫌疑时说的"匿名举报,一律不予理睬" 而写的.问题提得好,弄清它不仅有助于消除对打假中对匿名举报的歧视,有利于打假的深入,更有助于提高对学术研究 的严肃性的再认识,这要从朱学勤教授在<复旦学术道德规范委员会>对他的论文作出"有暇疵,但不属于抄袭"的结论后 答复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说起.那段采访1月14日北美<华语电视>频道的<中国新闻>节目中播出,笔者收看后觉得颇有意 思,于是重放后录下来备考. 节目中,上海<东方电视台>名播晓蕾先作简单的开场白,说朱学勤主动请求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调查,现在来了结论,接 着由复旦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委员会葛剑雄教授向记者介绍"复旦结论":"表述不够规范,有暇疵,但不属于抄袭",镜头随 即转到朱学勤的书房.朱学勤对复旦结论充满感激,毕竟是著名学者,对这个"好消息"表现得坦荡自若,但依然难以掩饰 内心的喜悦,潇洒地一边翻阅着他的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边对立在身傍的一位女弟子,指着论文一字一顿地向 她发表感叹: "我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只有被告而没有原告,复旦接受我的调查申请是破天荒的,这至少在中国学术史上首例, 据我所知吧.复旦学术委员会接受(我的)申请,以这样方式起着标杆作用.其实各个大学都有学术委员会,或者 叫学术规范委员会,都应有所作为,有所担当,不要把这样的事堆积起来". 整个播放时间只有一分零六秒,朱学勤的谈话要言不繁.若说<不予理睬>一文介绍的是葛剑雄对匿名举报表现出居高临 下的傲慢,则著名学者朱学勤是通过对"复旦结论"的感谢,把复旦接受他主动要求对匿名举报的调查,当成大人物对匿名 的小人物的"恩赐",因为据这位名学者所知,"这是中国学术史上前所未有的",是"破天荒".是否前所未有,笔者没考查过, 不便乱评,但朱学勤这样的说法起码反映了这位著名学者,对学术严肃性似乎缺乏基本认识,既表现在学术论文中大幅度 的抄袭,更表现在对匿名举报的恩赐.那就让我为这位"不知名的学者"自告奋勇对这位"著名学者"上一节辅导课了. 学术研究是严肃的,"三更灯火五更鸡",为的是一点一点提炼出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益的研究成果,那是来不得半点抄袭的; 而成果的发表也同样严肃,老话叫做"文章千古事",说的是"文章一经发表,就成为社会的公物,就要接受社会监督,且无时 效限制",研究成果有真知灼见的,社会受益,历史永志不忘;低劣甚至抄袭的,社会受害,谁都有权举报谴责.在这意义上, 实名举报,匿名举报无本质区别,作者都应谨恐惶恐,以对社会负责态度,反躬细察,若一上来就关心"谁举报的!亮出大名 来",他关心的就不是作品的科学性,而是别的什么东西,人品和学品也就一落千丈.现实中,实名举报,便于联系,应该鼓 励,但作者面对举报,应有对整个社会负责的诚恳态度,而不是准备看人头说话,强调实名举报,甚至"凡是匿名举报,一律 不予理睬",这就让人感觉到这样的"凡是"和"一律",动机可疑了. 现在来看朱学勤对复旦学术道德规范委员会的感谢.朱学勤主动请求调查的态度,应该肯定,这比唐骏等一上来就气势汹 汹高的多了,而复旦大学道德规范委员会受理了朱的申请,不论结论如何,这也比某些单位学术规范委员会面对举报充耳 不闻好多,但无论如何,那都是份内应做的"区区小事",没什么可张扬的,但居然被朱学勤看成"破天荒,中国学术史上首例 (?)",自然他那个"主动请求调查"也要列入"学术史上的破天荒了".朱学勤怎么没想一想,您那本如此有名的学术著作,竟 有这么多抄袭,这倒是货真价实的破天荒,他理应为自己这样的"破天荒"感到羞愧,向全社会说一句:"对不起大家了,你们 诸位都有资格对我的著作质疑",现在反过来表现为"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和他自己瞧得起这个匿名举报","破天荒"地给 予受理,人家似乎倒过来应该检讨:"对不起,我举报您了",那真不知道什么叫难为情了. 即便是恩赐,朱学勤也并没有把"瞧得起匿名者"的破天荒善事做到底,他的心思还是由1月14日那个电视节目中的采访他的 记者以傍白的形式,和盘托出: "对于至今不露面名的网民,朱学勤表示保留法律维权的权利;对于歪曲转载的网站,一定会用法律讨回公道". 笔者收看后好几天中着实为匿名举报者和刊载匿名举报的<新语丝>捏一把汗,只是复旦那个"有暇疵,但不属于抄袭"结论 一出来,就受到方舟子,何佳仪,汪彬彬,Isaiah等一群义士连珠炮似质疑,把那篇重要论文"抄袭点"进一步发掘,抄袭帐越 算越滥,朱学勤总算在"用法律讨回公道"门槛前冷静下来,在十天后的1月25日,也是在北美<华语电视>频道的<中国新闻> 节目中,朱学勤再次出镜,但似乎没有上一次节目中的潇洒,在复旦党委宣传部气势汹汹地宣布"不会对方舟子的疑问作出 任何回应"的火力的掩护下,且战且退:"我没有时间,我不想同他(方舟子)纠缠,我也没有精力同他纠缠".恩赐面孔不见了, 法律讨回公道也不再提起.这也许是好事,动不动摆出法律起诉(记忆中,文怀沙,唐骏都说过法律起诉,后来都没下文),决 不是上策,在此对朱学勤说一句爱护他的话:"社会对您的期望是很高的,您的作品即使有1%的抄袭,也同您名著身份不相称, 要虚心改掉". 最后说说朱学勤在接受采访谈话中把<复旦学术道德规范委员会>的调查赞之为"(为其它大学)起着标干作用"的滑稽.对 匿名举报进行调查也可赞为"竖标杆",那标杆的高度要求也实在太低了,还不及竖一根大葱.请问:复旦专门设立一个"学 术道德规范委员会"为的什么?委员会中衮衮诸公的名片中写上"道德规范委员"的头衔又打算干什么?不就是要他们监督 复旦大学内上起校长,下至一般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是否合乎规范吗.那么对来自匿名举报进行复查(姑且不论复查的结论 正确与否)有什么可标杆可竖的.不过要告诉朱学勤的是,<复旦大学道德规范委员会>倒是已经竖立了一根标杆:在差不多 与朱学勤那篇后来被举报有抄袭嫌疑的博士论文的发表同一个时候,当时的讲师杨玉良,去德国博士后两年的杨玉良回来 了,行囊中还装有二百万欧元的"Leibniz大奖",此后,副教授,教授,上海市科技精英,全国优秀青年博士,...,一路发,然 而他亮不出奖状,奖章,也亮不出二百万欧元奖金,二十年后终于露馅,现在还猫在一角拖时间,盼望打假风头早日过去呢. 但当揭发人请求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介入调查,却以"杨玉良是副部级"的理由挡驾,这就为<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竖 立起一根标杆,上书:"刑不上(副部级别)大夫".今天若有人聚集在这根标杆下,发起一个要求<复旦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委 员会>改名为<复旦大学学术道德不规范委员会>,或<复旦大学学术道德双重标准委员会>,或者索性直接了为<复旦大学刑 不上(副部级)大夫委员会>的签名活动,想必著名学者朱学勤路过时也会欣然上前命笔吧. (XYS20110302)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