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华中师范大学马敏校长指导的一篇严重抄袭的学位论文   作者:北清河人   年前查阅资料时发现一篇涉嫌严重抄袭的硕士学位论文,该论文在中国知网 和豆丁网都很容易检索到,在网络上流传有几年之久了。这就是由华中师范大学 校长马敏教授指导,杨珂同学完成的一篇《从“传教士”到文化使者——傅兰雅 个案研究》(http://www.docin.com/p-101808946.html)。作者于2004年在华 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以该论文获得硕士学位。   我是先读到杨同学的这篇论文的,后来又因研究需要查阅了更多的研究清末 英籍在华科技翻译家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的著作和论文,发现杨同 学的学位论文(以下简称“杨文”)中的不少内容,取自200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的王扬宗所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一书(以下简称“《傅兰 雅》”),还有一些内容取自其他人的著作。没有时间一一核查,仅举几个例子。   杨文“绪论”第1节“写作的缘起”第1段话,全部取自《傅兰雅》一书的第 1页第1段,几乎一字不改。   杨文第13页引用英国圣公会维多利亚主教史密斯评价傅兰雅的8行译文,与 《傅兰雅》10-11页的译文完全一样,但杨文给出的出处却是一本英文资料集。   杨文第18页第2段给出的傅兰雅译著书目的统计,与《傅兰雅》第51页第一 段相同,一字未改。   杨文第26-27页表1,取自《傅兰雅》第35页表一,内容完全相同,只是外国 人的“原名”一栏中将英文姓氏移到了原名简称的前面。   杨文第4章“编辑《格致汇编》”标题与《傅兰雅》第六章相同,其内容大 多数取自该书该章和作者王扬宗的一篇论文“《格致汇编》与西方近代科技知识 在清末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1期36-47页)。该章最后一节还参 照了旅美台湾学者李三宝1974年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发表 的对《格致汇编》读者来信进行专门分析的英文论文。   杨文第50-51页表2“格致书院课艺命题人一览表”,52-55页表3“格致书院 课艺获奖人名录”,系取自熊月之所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4年)第385-391页。   第61页下部所引用傅兰雅的一段篇幅有9行的话,系取自《傅兰雅》第 113-114页的中译文,但杨同学只注出英文资料出处。   杨文结语的标题竟然也与《傅兰雅》一书相同,一字未易。   杨文76-81页附录“傅兰雅译著目录”全部取自《傅兰雅》一书的附录“傅 兰雅译著目录”,一字未改,只是漏掉了《傅兰雅》一书该附录中的《格致须知》 和《格致汇编》书目。   以上只是列举了杨文取自《傅兰雅》、《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等著作和论 文中几乎完全一字未改的抄袭内容,还有不少词句取自《傅兰雅》等书或略作改 头换面,为省篇幅就不做一一对比了。以上列举的抄袭之处,均未引用被抄袭的 著作或论文。尤其是杨文大量抄袭的《傅兰雅》一书,杨文全文几乎没有给出任 何一个具体的引证。只是在文章的“绪论”中介绍相关研究时有一句话:“目前 大陆地区有关傅兰雅的专题研究成果似嫌不够,著作方面主要有熊月之的《西学 东渐与晚清社会》……另外王扬宗有一本专门论及傅兰雅在华生平的著作《傅兰 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对目前国内唯一的研究傅兰雅的专门著作如此轻 描淡写,在文中大量引用和参照之处一律不予注明,显然是有意识的剽窃和抄袭。 至于杨文的主要论点之一,傅兰雅没能成为传教士,也是《傅兰雅》一书早就论 述过的。   由上可见,杨文的抄袭是相当严重的。作为读者,人们不由得要问:杨同学 的导师马敏教授是否读过《傅兰雅》等书?审查杨同学论文的答辩委员是否读过 《傅兰雅》等书?如果对这些研究完全不了解,马敏教授等师长又如何指导杨同 学进行该论文的研究?如何审查杨同学的论文合格不合格?   杨文暴露的不但是抄袭等学术失范的表面现象,更令人忧虑的是我国研究生 培养中的深层问题,如指导教师的学术素质、论文的选题和相关研究方法、答辩 委员的学术水平等等。笔者在收集对比了国内最近十余年来对傅兰雅、格致书院 等清末西学东渐相关人物和机构和译著的研究发现,存在大量的重复研究。有的 将前人研究过的再做一遍,只是稍微换一些提法;有的甚至将20多年前前人研究 清楚的问题再做一遍,对前人的成果熟视无睹;剽窃和抄袭10多年、20多年前甚 至更早前发表的著作和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在很多知名大学和名师指 导的研究生中。这些问题大概与最近这些年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和研究生指导教 师的迅速扩容很有关系吧。笔者揭露出这一篇严重抄袭的学位论文,目的不在于 批评某校某教授某同学,而是希望有关部门重视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质量问题。 这类问题不解决,还不知要培养出多少不合格的研究生?如此鱼目混珠,泥沙俱 下,必将严重损害国内学术的健康发展。   附录:   《从“传教士”到文化使者——傅兰雅个案研究》中文摘要:   杨珂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择选傅兰雅(John Fryer, 1839-1928)作为本文 研究对象。因为傅兰雅的许多成就,尤其是他传播西学的态度及传播西学的成果 对于近代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影响,与近代寓华其他西方人士相比是罕见的。 本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语外,整个框架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接触,文章对鸦片战 争后联翩东来的众多传教士与傅兰雅对中国——这个处于变局中的国家——的看 法作了分析比较,构筑出一个比较可信的、能够反应当时中国基本情况的图景, 从而引出导致傅兰雅观念产生转变的原因。 第二章是冲突,着重讲述傅兰雅从 “传教”到致力于宣传西学的转变过程及原因,进而对傅兰雅到底是否为一传教 士这一问题提出笔者的见解。 第三、四、五章是调适,分别从翻译西书、创办 《格致汇编》、参与创办格致书院这三方面对傅兰雅思想转变后的实践、特色及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了说明与分析。 第三章根据多种原始文献考察傅兰雅在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最大的科技著作翻译机构——初创 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傅兰雅本人的主要译著在近代中国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和地位予以评价。 第四章对傅兰雅创办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的缘 由、内容与特色及影响这几方面加以说明,凸现傅兰雅对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作 用。 第五章通过对格致书院课艺和课艺参与人的分析,言明傅兰雅在教育方面 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 第六章立足于傅兰雅思想的第二次转变:从西学 传播者到文化使者。……种种客观原因,以及自身的经历及体会,傅兰雅在晚年 离开了中国,立足海外,致力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工作。 笔者基于前人的 研究成果,在以上六个章节中,主要对以下三方面研究作了新的尝试:第一,侧 重从思想分析的角度切入,在宏观的基础上,以当时的其他在华西方人士作为参 照,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整体环境对于傅兰雅思想的两次转变 和实践活动的影响;第二,以傅兰雅思想的两次转变:早期从“传教”到致力于宣 传西学的转变;晚年产生从前期积极从事西学传播活动到晚年离开他为之富强奋 斗一生的中国的思想转变,作为解读这一西学传播大师人生的线索:第三,通过 傅兰雅的转变探究西方科技传播未能使中国富强的原因,进而分析近代中国积贫 积弱的深层缘由。   关键词:西学东渐:傅兰雅:传教士:西方科技与文化:科学启蒙   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目录   (据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引言   一、从英格兰到中国   在英国的青少年时代   中国和西方   香港--来到中国的第一站   北京--人生的转折点   二、从教学到译书   上海英华学塾   同文馆增设天算馆的影响   江南制造局筹划译书   三、译书生涯   翻译馆的建立   口译笔述合作译书   翻译馆的兴盛时期   “忍耐自甘”   四、傅兰雅的译著   科学译著   技术译著   医学及其他译著   傅兰雅译著的特点   五、格致书院的董事和秘书   格致书院的筹建   财务困难和中西董事的矛盾   格致书院的考课   六、编辑《格致汇编》   《格致汇编》的创刊   编者与作者   内容与特色   一场盗印《格致汇编》的官司   七、益智书会的总编辑   教会学校和益智书会   出任总编辑   《格致须知》和《格物图说》   统一科技术语的工作   八、赴美任教   和美国的因缘   加州大学的东语教授   “中国需要道德的复兴”   晚年与中国   结语 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   附录 傅兰雅译著目录   参考文献   志谢 (XYS20110110)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