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我设想的学术作空机制   作者:严微轻   “作空”或者“沽空”是证券交易市场上的一种套利行为。如果投机者对所 交易证券(包括货币)的价格在未来看跌,就可以以某种抵押方式借来这种债券, 以现价卖出获得现金。等到预期的债券贬值达到预期以后,再用较少的现金购回 等量债券归还贷出者,从而获得差额利润。在中国股票市场,“作空”目前是不 允许的,因此通常你只能购买股票,等到其价格上涨之后卖出盈利。没有作空机 制是否真正保护了股票投资者?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看,这种保护只是一厢 情愿,或者只能保护一时。对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而言,没有作空机制,市场就缺 乏一种能及时发现并剔除弄虚作假的上市企业、经营不善暗藏危机的上市企业和 处在夕阳产业中不自知的上市企业的有效手段,阻碍资金的合理配置,并且将更 多的监管责任落到了与市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管理机构,而不是充分发挥利用市 场中众多的直接参与者的积极性。   这跟学术研究有什么关系?就像一个在股市混久了,就知道很多上市企业不 过是在炒作,甚至是在欺骗投资者一样,在国内做“项目”做多了,申请啊,鉴 定啊,结题啊,评奖啊接触多了,发现太多的不实之处。这些项目无论在立项、 申请、评审还是在鉴定结题方面都充满了各种漏洞和虚夸。如同现阶段的股市, 立项单位、课题发布者、申请者、评审专家、执行者和鉴定者、管理者之间有着 共同“做多”的欲望:项目越大越好,指标定的越高越好,技术显得越先进越好; 执行中所谓的成果,无论是切题的还是不切题的,越多越好!因为最近论文的胃 口高了,要国外某某期刊,不是那么好糊弄,就申请专利。申请专利本身是商业 行为,跟科研并没有直接联系。专利的审查制度比起论文的评审来,更加无法保 证成果本身具有价值。最后,项目只要申请到,除了极个别的例子,没有无法结 题的。到了结题的时候,发布单位,评审者和执行者之间基本利益一致,不可能 给个无法结题的结论。鉴定会这种形式,从时间和专家的精力上都无法保证能做 出什么客观公正的结论。跟现在学生答辩似的,做的好的学生发现自己的辛勤劳 动成果并没有被发现和赏识,做的差的学生会侥幸这么混居然也能通过,深谙此 道之后都会敷衍了事。国家每年科研投入不菲,能拿得出手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几何?良莠不分,责权利不明,浑水摸鱼者众,不得其门而入的研究者们空自喟 叹。笔者认为,如今的科研项目管理,跟证监会的上市公司管理一样,体制上的 漏洞太多。   不妨尝试一下在重大项目的管理上引入“学术作空”机制:发布课题并确定 执行者之后,专门留出一部分经费作为留置,公布其申请书(若不便公开,可选 择在课题发布单位范围内),允许其他人就申请书所设题目和目标提出质疑。由 于一些质疑的问题也需要研究,同时经过评审答辩等程序,给予质疑者相应经费 跟踪研究相同课题,甚至其课题中某些结果。在项目结题时,允许质疑单位参与 成果鉴定,开展争论,促进研究。如果所质疑的有依据有意义,则将留置资金给 予质疑单位,供其继续研究。   对笔者而言,如果这种作空机制更近一步,允许我们就公开出来的专利、论 文进行“有偿评审”,按照学术规范和新颖性的要求重新评价,出价合适,那我 真愿意花点儿时间精力做上几十件,改善改善生活。即使不有意为之,为这些东 西付出一定时间精力之后发现上当受骗,也能有点儿精神和时间精力上的补偿吧?   虽然叫做“设想”,自己也知道不过是些牢骚话。引发这些牢骚的,是一些 让人粗看上去眼前一亮、细看魅影重重、耗费时间精力检索求证之后懊恼悔恨的 所谓“成果”:论文没有实质贡献,徒增混乱!专利没有应用价值,甚至也没有 新颖性,自己都没想着会应用,只为那个“申请号”。花的钱不是自个的,申请 获批(注意还不一定能颁布),自己,单位,专利代理,专利局,政府都有好处, 这样的利益链条上产生的东西,能有什么益处?更可气的是,这东西在评这评那 中还真有用,看着别人嗖嗖的出,自己岂能把持的住?这根市场上用心经营的企 业看到阿猫阿狗都上股市圈钱时的感受是一样的:这样也行啊?那我们还这么辛 苦干什么?! (XYS20111014)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