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不要拿科学当挡箭牌   驳联合基因公司“网瘾基因”检测技术及《科学绝不会在乱枪中退缩》一文   作者:丁琦亮   一个自称由复旦大学“专家”团队领导的联合基因集团公司近日推出了一项 基因检测服务,即“网络成瘾倾向相关基因检测”。该项检测技术在媒体的宣传 中被夸大为“网瘾基因检测”,从而引起了消费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引来了 以《电脑报》记者黄旭、打假名人方舟子、网瘾专家陶宏开为代表的一批专家、 学者、记者的批驳。随后,联合基因公司发表文章《科学绝不会在乱枪中退缩》 作为回应。我不敢自称专家、学者,我只是作为复旦大学的一名学生,目前就读 于生命科学学院,在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我想在此提出 我的一点意见。   纵观《科学绝不会在乱枪中退缩》一文,大部分的篇幅都在对联合基因及其 高管的身份进行辩护,或者在对记者黄旭进行所谓“忠告”,论证科学问题的部 分只占三分之一弱,在我看来,文章题目应该叫《联合基因绝不会在乱枪中退 缩》。这种拿科学做挡箭牌的行为,是非常不严谨,不符合科研人员基本素质的 行为。本文不会和联合基因公司咬文嚼字、讨论人事问题,而只关注其中的一些 基本科学问题。   一、关于《科学绝不会在乱枪中退缩》一文中第一部分的质疑   在这一部分中,联合基因公司阐述了其“网络成瘾倾向相关基因”检测技术 的科学性。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用一堆数据和英文文献企图蒙骗不明真相的民 众而已。   首先,我们注意到联合基因公司自称参考了400多篇国际核心期刊的论文并 在此基础上开放产品。但仔细参看一下其文献列表不难发现,其每一篇论文的题 目中都带有Addiction(成瘾)一词,而用Internet(网络)一词去搜索,则发 现没有任何一篇文献中带有该词,让人不禁怀疑这400多篇所谓的“参考文献” 是不是通过在PubMed或Google Scholar里用Addiction做关键词搜索而来充数的。   进一步查看其参考文献列表,我发现了如下一篇文章:第431篇(Goulard, C., et al., The Yersinia pestis chromosome encodes active addiction toxins. J.Bacteriol. 2010, 192(14), 3669-77)。把这篇文章的题目翻译成 中文,就是“鼠疫杆菌的染色体编码了活性成瘾性毒素”,不难看出,这篇文章 似乎除了题目中含有“成瘾”二字之外,与“网络成瘾”研究毫无关系。进一步 前往Journal of Bacteriology(细菌学报)下载该文章全文[1],查阅其摘要 (Abstract)发现,该项研究果然与人类的成瘾毫无关系。我在文章中更是发现 了如下一句话:“TA systems were originally discovered on plasmids and were shown to contribute to plasmid stability by a mechanism called addiction”。很显然,这篇文章中的addiction与人类的“成瘾”可谓是风马牛 不相及,不知道联合基因公司的所谓“专家”在研究人类成瘾性的时候去看这样 一篇文献有何用意。   其次,我还注意到,联合基因公司自称进行了超过2000个样本的测试。按照 科学研究的有关规定,在进行人类试验时,必须在实验前告知实验对象该实验的 目的、方法及可能的不良后果,并应由实验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Informed-consent)”。假如联合基因公司的确进行了这项测试,不妨将这些 人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公之于众,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退一步说,即使联合基因公司的确测试了超过2000个样本,按照科学研究的 规范,不难得知这是一个病例-对照分析(Case-control study),其中病例组 有多少人,对照组有多少人,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又有多少,还请联合基因公司进 一步说明。再退一步说,即使这些数据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其样本分布、样 本质量等在流行病学上是否具有可信度,可信度又有多高,能否代表中国人的群 体分布状况,都是很大的问题。   二、所谓“网络成瘾倾向相关基因”SLC6A4到底与网络成瘾有没有关系?   根据网络上的一些报道,与联合基因公司合作的武汉中南医院提出的所谓网 瘾检测,只不过是对SLC6A4基因进行检测,原文如下:   “从本质上说,网瘾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机制。SLC6A4 基因编码五羟色胺转运体,它可以影响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物质——五羟色胺 的含量,进而影响神经活动。SLC6A4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神经活动,进而影响网 络成瘾。您的基因表型对神经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会增加网络成瘾的易感性,进 而增加患病风险。”[2]   要判断上面那段话的真伪,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SLC6A4基因:   SLC6A4基因编码的是一种神经转运蛋白(neurotransmitter),该基因编码 的蛋白质是神经运动性兴奋剂,如安非他命或可卡因的作用目标位点[3]。该基 因启动子部分的长度多态性(length polymorphism)的确是被证明对五羟色胺 的吸收有影响,但目前被证明的影响范围仅限于老年痴呆症(Alzheimer disease)、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及在受到情感 创伤的人中抑郁症易感性的变化(depression-susceptibility in people experiencing emotional trauma)。很明显,网瘾既不属于老年痴呆,也不属 于抑郁症,更不是婴儿猝死综合征。   目前在网络上唯一能找到的网瘾与SLC6A4启动子多态性有关的文章,是一篇 在韩国人群体中,对91个病例及75个对照进行的分析[4],该文章的样本量较小, 研究对象非常局限,也甚至没有出现在联合基因网站上400余篇参考文献中。不 知道除了这篇文献,联合基因的研究人员是如何发现网瘾与SLC6A4的关系的。   下面我不妨举一个严谨的、科学的寻找目标基因并成功的例子: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显示,乙醇脱 氢酶1B(ADH1B)的Arg47His 多态性在汉族人中的携带比例超过70%,从而使得 汉族人的化解酒精毒素的能力比其他人群要强很多。该研究是基于大量样本进行 的,研究了世界范围内超过131个群体,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 最后该研究发表于美国人类遗传学报(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5]。   由此看出,与上面真正科学、严谨的科学研究相比,用SLC6A4基因鼓吹所谓 “网络成瘾倾向相关基因”,可谓是胡扯。   三、联合基因打着复旦的旗号进行炒作,是在丢复旦的脸,是在丢中国科学 界的脸   近年来,中国科学界学术造假丑闻频出,给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上抹了黑。 而联合基因这一毫无根据、漏洞百出的所谓“网络成瘾倾向相关基因”的诊断, 更是会被作为世界人类遗传学的一个笑话。   联合基因公司一定要认识到,在发表言论时,其代表的不仅是其公司的利益, 跟代表着复旦大学,甚至中国的科学界。发表如此不严谨的科学结果、下如此不 科学的所谓结论,实在是在丢复旦的脸、在丢中国科学界的脸。   参考资料:   [1]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97361/pdf/0336-10.pdf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User:Blackdave   [3] http://www.genecards.org/cgi-bin/carddisp.pl?gene=SLC6A4   [4]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045695   [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227934/   2011.8.2 于美国休斯顿 (XYS20110802)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