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跑步上院士有感   作者:急躁的科学   看了今年院士候选饶毅落选,对新当选的生命科学学部的院士候选们进行了 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想法:   1. 饶毅落选,本人在评选结果没公布前就预测过,落选的几率很大,原因 不是饶毅的科研实力和人品不够院士资格,主要原因就如饶毅自己所说的,在中 国的体制内,落选也是体制决定的,主要原因应该是饶毅本人由于对于中国的科 研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胆客观地表达,这是院士委员会一些人不愿意听到的, 也不合乎他们的口味,也就是说饶毅太愤青了,在他们眼里,他们只能拿这个来 治理饶毅这个还是怀着理想主义想一点点撼动中国整个浮躁的科研体制的科学家, 当然对于他们手中的选票来说,他们这个完全可以决定。但是值得欣喜的是,饶 毅的学术水平和拳拳爱国心凡是这个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只是大家都愿意以沉默 来支持罢了,谁都明白院士队伍里仍然有很多属于学术界的小人物,只是历史赋 予了他们这个可以挥舞的权力棒而已,其实我本人认为院士的评选应该放在全国 的专业范围内来评选,这个学科的人自有判别,几个院士的水平理应不该有资格 决定这个评选的结果,统计结果不可信,他们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毕竟他们的 科研能力和人品很多时候不是被公认的。   2. 对于段振豪的落选,说明当下院士的评选也参考了一下综合素质,毕竟 当有人质疑的时候是不能不考虑的,无论那些举报的事实是不是真的,毕竟这说 明他还是做得不是百人之百的完美,况且他的问题不仅仅是贪污国家科研经费了, 是上升到人品问题了,这个事实也许不用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上不了院士是理 所当然的事情,选院士的标准应该再严格一些,科研和人品一样重要,毕竟院士 是一个终身的荣誉,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更多时候具有榜样功能。建议以后凡是 以后被披露过的人不能参选院士,不允许单位推荐,除非单位能100%证明他没有 问题。其实科研界不是一片净土,披着科学家教授外衣的很多“叫兽”们目前已 经很常见了,只不过谨小慎微的中国人喜欢潜水,不喜欢去好事揭发出来,即使 是当事人,一般都是选择沉默或者明哲保身,这与我们几千年“不去惹事”和 “自我谐和”的传统文化有关,其实中科院每个所这样的名人都能挑出来那么几 个,因此这片学术净土慢慢地就中毒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只能说我可怜可敬 的博士硕士博导硕导们呀,何时才能把欧美崇尚自由、担当、真实的科学观渗透 到我们国民的骨子里,要不大家就都泡在染缸里,每天精神污染着自己和子孙后 代!要鲁迅一回!   3. 其实即使出现在候选名单中的像张大兵、朱玉贤、康乐等人,了解的人 都很清楚,科研实力还是弱了一些,仅凭几篇10分左右的文章入选,实在是有点 牵强,科学意义不是特别突出,应该再给上几年积累和苦练内功的机会,让他们 这些人再修炼几年也未尝不可,而且这个水平凭借实验室多年的累积和正常的遵 循一定的科学体系都能做到,如果有那么多科研资源的话,一般人只要能坚持是 不难达到的,但是远没有到达顶尖级的水平,而且一个普遍的问题,他们对于自 己的领域没有更深的创新和应用潜力的思考,这种科研能够提供的科学理论意义 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为什么要求科学家选题的时候不能为了文章而文章,还应 该考虑科研层次的问题,这样的科研问题的探索才符合院士这个级别。因此建议 院士的门槛还应该再高一些,宁缺毋滥,不能拔苗助长。   4. 对于想上工程院的院士们来说,水分可能更大一些,很多是凭借国家科 技进步奖来上,其实这个就更不好说了,我就知道一些人为了想上院士,急着申 报科技进步奖,造灌水文章。大家都知道科技进步奖很重要的一点是产业经济意 义,很多科学家开始造假,铤而走险,虚报数字,明明是花了3000万的科研经费 折腾了一辈子,结果发现创造的产业价值还不到3000万,这上院士有点牵强吧? 目前还有一群人,要理论应用两手抓,靠基因组计划发影响因子高的文章,想拼 进院士门,为此开始挪用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或者科技部863之名的科研经费 送给测序公司,要求发基因组计划的文章杀进所谓的《nature>>和《Science>> 系列,现在不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年代了,谁不知道这是什么意义,花500万解 码一个基础研究很少的物种,意义有多大?况且很多物种目前根本没有解码的意 义,如果是测序是100美金解码一个物种的年代还可以考虑。说白了这也是挪用 贪污科研经费,这样的人靠的不是科研实力,靠的是国家科研经费想砸出一个院 士来,这些经费其实都进了华大的口袋,换来的是一篇序列堆积起来的文章,这 显然不是目前我们的国力,我们的纳税人愿意看到的。因此,院士评选对于这类 院士应该严加审查,否则会有更多的科研经费流失。另外建议加大力度监控国家 科技进步奖的评选透明度和质量,这样才能从各个层面杜绝劣质院士的产生。此 类院士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靠的是单位的重点培养才被推荐的,因此要严查这 类候选的文章和奖项的项目完成人是不是本人的成果,很多是盗用和挪用,一年 发几十篇灌水SCI谁信?打印机都觉得累,更不用说是自己做自己写了,如果有 这种劣质候选,很显然靠的是“打造”,所有人的成果都是他的,才能达到这样, 这样靠打造包装出来的院士应该杜绝! (XYS20110821)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