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爱国海归”张兰女士的谎言、虚荣和浅薄   作者:温歌桦   前不久,在北京开餐馆起家的张兰女士在凤凰卫视著名的“一虎一席谈”电 视辩论会上,以“爱国海归”的嘉宾身份闪亮登场。在这场名为“第三波移民潮 是精英与财富的流失吗”?辩论会上,归纳起来,张兰站在台上一共只说了五、 六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话。人们只要稍稍仔细分析一下她讲的每句话,都不 难发现,在她那一句句惊世骇俗的“爱国主义”豪言壮语中,包含着令人啼笑皆 非的谎言、虚荣和浅薄。   第一句话,张兰说:“91年,我获得了加拿大移民局给我的正式的移民邀 请”。   点评:移民通常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自主选择,西方发达国家几乎从来不 主动邀请任何人移民。通常是,符合移民条件的外国人自己提出申请,然后外国 政府的移民部门审核后发出批准文件。确切地说,张兰一定是自己申请移民在先, 然后她收到的是加拿大政府寄给她的移民批准通知书(或不批准通知书)。无论 如何,即便是收到了“移民批准通知书”,也不能称之为“移民邀请”。   显然,这不是张兰的口误,她是故意这么说的。人们发现,台下听众的眼神 中,除了欣赏和敬佩外,还带有疑惑和惊讶。   不了解内情的人可能会很吃惊,张兰一定是个什么很了不起的人,否则连加 拿大政府都要特意邀请她移民到他们的枫叶之国。这里,接踵而来的问题是, 1991年的时候,张兰正在加拿大做什么呢?据她自己早些时候多次对媒体说,当 时她没有去学校读书,而且生活极为狼狈和困苦,几乎每天都要在一个餐馆里的 后院里卸车扛猪肉,晚上还要在一个加拿大有钱人家里给一大家人做饭当保姆 (依照今日中国内地的标准,张兰是否属于“海归”群体,是否够资格进入欧美 同学会,还有待商榷——作者注)。天晓得加拿大政府的哪根筋出了毛病,为什 么要专门邀请这样一个人移民加拿大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不少回国的人常常喜欢编造一些“因为爱国而毅然回 国”的故事,比如“拒绝了某个大公司的高薪聘请而毅然回国”;比如“拒绝了 某个跨国公司董事长的女儿的苦苦追求而毅然回国”等等。更多的,是那些怀里 揣着在国外辛辛苦苦积攒的几万美元,一回到国内就大唱“爱国主义”高调的人。 今天,这类愚蠢的伎俩已经没有什么人再表演了。难怪有的网友评论这次辩论会 时说:“张兰也太假了,也太二(百五)了”。   第二句话,(胡一虎问:“你回来之后,还有很多机会可以移民吧?)张兰 说:“那太多了,随时!因为你投资移民也可以,你企业家移民也可以,你优秀 人才移民也可以。太多的国家向我伸出了橄榄枝”。   点评:张兰现在的确有钱了,足以去申请投资移民;张兰也算是很“优秀” 了,不妨去申请“杰出人才移民”,这都不是问题。问题出在张兰提到的所谓 “橄榄枝”上。   常识告诉我们,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移民法,有些国家的移民法严苛些,有 些国家的移民法宽松些。但在移民历史上,还很少听说这些国家专门向某个个人 发出移民邀请的。如果真的这些国家这样做了,大有挖他国墙角之嫌,似乎涉嫌 违返国际惯例和准则。   张兰能告诉我们那些向她伸出橄榄枝的国家的具体名字吗?这些国家的政府 是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向你伸出了移民的橄榄枝?张兰信口说出这样的话,一 方面是明显的撒谎,另一方面则是对国际关系知识的浅薄无知。   在偌大的中国,比张兰这样的开餐馆的老板更有钱更有名的企业家、名人和 能人数不胜数,怎么从来也没有听这些人说起过这些“橄榄枝”的故事呢?   第三句话,(胡一虎问:“伸出了橄榄枝,但你为什么没有接这个橄榄枝?) 张兰说:“那第一我觉得我是中国人。我的骨子里,我的血流着是中国人的血。 当我1991年去移民局,我发现我要摸着我的胸口对加拿大人宣誓,我永远忠实于 加拿大的时候,我觉得我应当永远忠实于我的祖国,因为我是中国人”。   点评:1989年,就是我们伟大祖国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和“风波”的那一年, 张兰离开了自己“应当永远忠实的祖国”,来到了加拿大。在1991年的时候,照 理,张兰最快也只能获得加拿大绿卡。稍有一点儿移民法知识的人都知道,绿卡 只是一个永久居留权证书,是不需要举行宣誓仪式的,只有在加入外国国籍时才 举办新移民宣誓仪式。不知道张兰这个受到加拿大政府特别“邀请“的永久居民, 被安排在哪个政府大厅里举行过这种仪式?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张兰在1991年“破格”获得了入籍加拿大的资格,当她 “发现要摸着胸口”开始宣誓的时候,打退堂鼓其实已经来不及了,—— 所有 的法律文件和手续已经准备完毕,入籍已经是“一只煮熟的鸭子”。此时,你如 何可以出尔反尔——撕毁所有你已经签字并递交的移民法律申请文件呢?你这不 是在戏弄人家吗?   过去30年中发生的无数案例表明,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是离开还是留下,是 一项个人选择,无关公益、爱国这类宏大主题。张兰说,当时她毅然拒绝移民、 拒绝宣誓成为加拿大人,就是想到自己血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想到自己是个 中国人。尊敬的餐馆业主张兰女士,当初你在外国人的餐馆里扛猪肉的时候,想 到自己血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了吗?当初你在加拿大有钱人家里当保姆洗盘子 的时候,想到自己是中国人了吗?没顾得上想这些吧?因为那个时侯“挣钱谋生” 比“爱国”重要的多!90年代初你“毅然回国”,在北京开餐厅和涉足歌舞厅生 意的时候,你当年在餐厅和夜总会里为陪客人多喝几杯酒而几次住进医院的时候, 想到了“爱国”这两个字了吗?估计也没有顾得上想。所以,当初你离开中国和 你后来回到中国,其实与你爱不爱国并没有什么关系,你的主要目的就是一个: “赚钱”。而且你成功致富后,在祖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上乏善可陈、名落孙山。 如此“爱国”,又从何谈起呢?   第四句话,张兰说:“我的企业要升级了,现在我(聘请)的CEO是全球麦 肯锡的董事。”   点评:不了解内情的人,又被张兰给“雷”了一下,以为张兰一定是雇了一 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当自己的“大管家”。其实,张兰说的这个“全球麦肯锡董事” 是个华裔女士,她也只是众多在华尔街为洋人打过工的比较出色的海外华人之一。   在国内,所谓“麦肯锡全球董事”一直是一张很唬人的名片。但是,稍微了 解一点儿华尔街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个“中国式”称呼中内含的水分很大,最确 切的称呼应当是公司董事(DIRECTOR),而大可不必加上所谓“全球”二字。   研究资料表明,成立于1926年的麦肯锡公司目前在44个国家设有85家分公司, 拥有7000多名咨询顾问。麦肯锡在用人方面有一条经典的法则——“不进则退” (UP OR OUT)。麦肯锡实行全球一体化的合伙制,但每个董事还是各管自己熟 悉的地盘,并不需要哗众取宠地冠以所谓“全球董事”。其人员职级分5等:市 场分析员、咨询顾问、项目经理、副董事(预备合伙人)、董事(合伙人)。员 工在公司的同一个职位上的平均工作年限是2~3年,期满如果不能晋级(UP), 就必须退出(OUT),即选择离职。或者说,如果业绩考核并未达到要求,就将 淘汰离开公司。员工中能达到董事级的人数约占1/6。不过,这并不意味已经 “进了保险箱”。每年,麦肯锡从700多名合伙人中轮流选出十几位合伙人组成 评审小组,对各位合伙人的业绩进行考查,如果业绩欠佳,照样要淘汰出局。80% 左右的麦肯锡员工,将在“不进则退”的管理过程中选择离职,其中大部分选择 主动离职。   自80年代以来,麦肯锡一直为中国的客户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目前分别在上 海、北京、香港和台北设有分公司,共有260多名咨询顾问、40余名董事,其中 有10余名董事是中国籍人士。麦肯锡中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仍在快速进行之 中。公司高层领导甚至预言:不久的将来,中国分公司的大多数董事都会是中国 人;接近10年以后,可能所有的董事都将是中国人了。(资料来源: http://www.wetalent.com/news.php?id=323)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口口声声说自己热爱中国的那些人,当需要 给自己壮胆或镀金的时候,还是忘不了把西方著名大公司的牌子抱在怀里。这和 所谓“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说法显然大相径庭。不知那位曾经担任过 “麦肯锡全球董事”的CEO看到张兰的这番演出,会做何感想?   第五句话,张兰说:“我今天中午刚刚参加完法国大使馆的那个国庆节。我 特别有感触。各国大使都去了。法国大使而且请了一些法国的孩子们,唱法国国 歌。我一路在看法国大使和法国孩子们非常骄傲地把手放在这儿(胸口)唱法国 国歌。当奏响我们中华民族的国歌时,台上没有人,我那一刻想冲上台去”。   点评:在重大庆典的时刻安排小朋友们一起唱国歌的做法,其实咱们中华民 族更明白更会整。当我们的中小学早晨升国旗的时候,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六 岁的林妙可被张艺谋导演团队安排用童声演唱《歌唱祖国》的时候,当国庆大典 上数千名少先队员举着鲜花高喊着跑向天安门城楼的时候,难道不也让人心情激 动热血沸腾?说句玩笑话,法国大使安排法国儿童唱国歌的做法,也说不定是受 了张艺谋导演团队使用林妙可的启发。   再说,从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上看,大使馆既是其所属国主权延伸的领地,也 是个充满优雅、文明和理智的社交场所。在人家的大使馆里奏我们中国的国歌, 只是对所在国客人的尊重,台上当然不会特意安排咱们的人站在那里。奏咱们中 国国歌时,你可以表情严肃,也可以眼含热泪,但人家真的没招你没惹你,你凭 什么要冲上去?你冲上去想干什么呢?幸亏你没有冲上去,否则会给咱们中华民 族丢多大份啊!张兰作为咱们中国这么优秀的一个企业家,怎么讲话可以不动脑 子呢?   此外,在其他网络的文字和视频资料中,我们还看到张兰的某些口无遮拦的 自恋式“语录”:   比如,她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在加拿大参加了选美比赛还得了冠 军”。   点评:人们大致可以追问一下:是在哪个范围选的美?是国际选美大会?是 在北美地区或全加拿大?还在某个加拿大城市里?还是在某个加拿大城市的唐人 街里?还是在唐人街的某个华人宴席里?张兰自己没有说,人们也不得而知,也 无从证实,干脆就算是“加拿大的选美冠军”吧!   比如,张兰还说:“不客气地讲,说三代出一个贵族(确切地说,应该是 ‘贵族不出三代’或‘富不过三代’,略欠读书看报的张兰把这句话说反了—— 作者注),我就是个贵族。以前北京前门大栅栏那边一整片地就是我们家的”。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家网站,发表时间:2010-06-21)   点评:这种说法,人们只好一听一乐,根本无法证实。类似的话其实过去一 直有人在说,如今就连那些光着膀子在大街上乘凉的北京板儿爷也会这么说。前 门对面大栅栏那一大片地到底是谁家的,至今谁也说不清楚,久而久之这句话几 乎成了北京人说相声里的笑料:“你丫不就想说你们家特有钱吗?有钱你丫怎么 不把前门楼子买下来呀?”   笔者和张兰素不相识,更谈不上任何积怨;对所谓富人,笔者既不羡慕也不 嫉妒。张兰曾艰苦创业,值得人们钦佩;她试图借电视节目为自己或自己的企业 做些宣传,也可以理解。但是,上述张兰充满谎言的高调离奇表演,其实构成了 对无数普普通通、善良勤劳的海外华侨的间接贬损和挑衅。对此,难以熟视无睹、 袖手旁观。   我们仍然注意到,在这些虚假和做作的讲述中,释放出我们全体国人不可轻 视的信号。这就是,一个企业家,或者一个公众人物,是不是在富有和成功后就 可以编造神话?就可以得意忘形?就可以信口雌黄?就可以不顾诚信?这难道不 也是这些人需要恪守的一部分社会责任吗?张兰的谎言、虚荣,与方舟子所揭示 的“唐骏博士文凭造假案”中暴露出的问题,其实如出一辙。   从张兰的谎言、虚荣、做作和浅薄中,我想到了“中国有富人,没有贵族” 这句话。中国的有些所谓富人,其实还真是刚刚富起来没有多久,他们还远远没 有具备真正贵族所特有的宠辱不惊、诚实理智、社会责任感这类气质。尽管自己 带着香奈儿的山茶花金项链,尽管自己的餐厅、会所里到处挂着西洋名画,尽管 自己的儿子开着意大利豪华跑车在大街小巷招摇并不时制造着追逐女星的八卦绯 闻,尽管自己喜欢讲着结结巴巴的中国式英语周旋在京沪外籍人士的名利场上, 但他(她)们的骨子里,其实还是一些刚刚进城没几天的乡下人。 (XYS20100813)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