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地动仪:误会的爆发   2010年12月04日南方都市报   原来历史书上那个只是现代人做的不可用的模型,长期的自豪感该何处安放   教科书里的木质地动仪外观模型,王振铎于1951年制作完成。   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 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后汉书·张衡传》对候风地动仪的描述。   在过去一周,围绕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而展开的争辩成为网络焦点。这个被 很多人误认为“古董”的模型,竟是上世纪50年代的古代科技史专家根据不到 200字的文字描述制造出来的现代作品,而历史上的地动仪很可能根本不具备史 书所记载的功能。大面积的误会沉寂了数十年,终于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网络时代 得以广泛交流和印证。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大的误会?地动仪这样国宝级的历史发明,其赖以立 身的基本功能受到质疑,又会对民众的文化自信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南都记者 张东锋   “说来惭愧!我直到昨天才知道,那个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台湾香港人都 没见过,因为这个‘古董’是五十年代才造出来了,在上级有关精神指示下,王 振铎根据古书描写的196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设计并发明了这个 张衡地动仪,由于选进了教材,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事实上,那珠子掉不出 来……”。11月28日,网友闫涛发了这么一条微博。   张衡地动仪,长期以来都是令国人骄傲的发明。很多介绍张衡地动仪的场合, 都把它描述为“世界地震监测仪器的鼻祖,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骄傲”。此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还是中国国家地震局的标志。   作为“昌盛的秦汉文化”的代表,张衡地动仪同样出现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 学生被告知“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监测仪器”。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历史 教学,张衡地动仪和它的历史地位已经深入人心,当然还有那副形似酒桶、由八 条衔珠龙和八只张嘴蛤蟆组成的地动仪形象。   暧昧的教科书制造了误会   然而事实是,这个酒桶似的的地动仪是现代人造的。据《看历史》杂志介绍, 地动仪记载于《后汉书·张衡传》,它于公元132年问世,几十年后,大约在公 元190年至220年间消失,至今无踪。而《后汉书》中对它的介绍只有语义模糊的 196个字,直到1951年,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王振铎,借鉴日本地 震学者原尊礼的直立杆原理,才设计并复原出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 模型,而当时设计这个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作为陈列和宣传之用”。   闫涛那条“直到昨天才知道”的揭秘微博在网民中引发了强烈反应,网民们 很快就沸腾起来:“张衡地动仪是现代人造的?”有网民大呼意外,“我从小学 课本里知道了它,到现在已被骗了十几年!”   很快,有网民反驳说,中学历史教科书里已经注明那个酒桶式的地动仪是 “复制模型”,并认为帖主大惊小怪:“你的确应该惭愧了,课堂上没有听课。 教科书本来就讲是仿制品,也没有讲是出土的。”   值得注意的是,1952年4月号的《人民画报》在报道王振铎复原地动仪时, 曾特意写道:“这里介绍的这个模型,是我们在1951年设计完成,主要是根据 《后汉书·张衡传》的记载,及考古材料而复制的。”而这样的说明文字在教材 中并未体现。   “通常会侧重讲这个仪器的功效,就是能在地震发生后测量它的方位”,一 位中学历史老师对记者说,虽然他本人知道这个地动仪是50年代造的,但除非学 生问到,否则在课堂上不会刻意指出这一点。   “对于小孩子来说,‘复原模型’很难不被认为‘这就是原来那个样子的’。 我觉得还是得承认‘教材的故意模糊性’。”网友“眼睛看着世界”跟帖说。   而据《河南商报》报道,语文出版社最新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在《张 衡和他的地动仪》中,所配的图片,就是王振铎制作的地动仪,并且教材中并未 注明图片中的地动仪是后人复原的。   实际上,无论是否注明“复原”,近半个世纪的宣传和教育,让张衡地动仪 深入人心的同时,确实让很多人误以为它就应该是那个样子。   对于这一点,有关专家也并不否认“近五十年来,在关于汉代张衡地动仪的 各种宣传中,采用的都是这种啤酒桶似的模型,可以说,这个模型已经是深入人 心,因此在群众中,有的人认为,张衡地动仪就是这个样子,乃至认为这可能是 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先登曾这样评述说。   张衡地动仪到底有没有用   就在闫涛的微博发表后不久,科普作家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 质疑张衡地动仪的功效。他表示,今人以现在的知识和工艺,尚无法实现地动仪 的验震功能,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东汉时的张衡地动仪是否真正管用。   方舟子说:“不必怀疑张衡曾经建造出一台叫候风地动仪的仪器,但是没有 证据能够证明、也没有理由让人信服地动仪曾经发挥过验震的功能,它很可能和 今人复原的那些模型一样,仅仅是个无用的摆设。”   实际上,王振铎的地动仪诞生不久,就受到了来自地震学界的多方质疑。据 报道,“1972年,日本学者关野雄用计算否定了直立杆原理,接下来,荷兰的斯 莱斯维克、美国人赛维于1983年也提出王氏模型不能成立。”奥地利学者雷利伯 更是在《张衡科学与宗教》中毫不客气地表示“张衡地动仪是不科学的,中国人 把张衡和地动仪看成国宝,完全是一种民族的向往,不是现实。”   更重要的是,这个后人制造的地动仪面临着现实的尴尬。中央电视台《国宝 档案》节目曾提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160公里外的 “张衡地动仪”毫无反应。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冯锐并不认同方舟子的看法,2004年,冯锐领衔 “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主持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研制项目,并于2005 年4月宣布成功复原并通过验证。冯锐主持的2005版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陈列在 河南博物院,但该院副院长李宏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复原模 型需要放在一个通电才能模拟地震的振动台上进行模拟实验,其内部构造模型才 会有反应,这个模型本身目前肯定是无法监测真实地震的。   李宏介绍,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陈列地动仪复原模型的展厅正在闭馆装 修,新模型的珠子没有放进去,失去了证明自己的机会,而今年的玉树地震时, 该复原模型也没有任何反应。   质疑者被质疑“抹黑历史”   与学术界的业务探讨不同的是,网络上的争吵开始“升级”。   对地动仪的质疑“连累”到了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另一个古代发明:司南。历 史课本里那个熟悉的“勺子”形司南,同样是王振铎复原的作品,但同样没有成 功应用。科普博客科学松鼠会在博客《司南迷雾》中提到,“1952年郭沫若同志 拟率代表团访问苏联,希望带一个司南复原品作为礼物……磁勺做出后,就是不 指南。代表团行期已近,只好用电磁铁给这个‘司南’人工充磁。”   从地动仪到司南,一时间很多网民“手足无措”。网友王小山调侃说:“现 在很怀疑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争论很快上升到更加严肃的层面。对于部分以张衡地动仪为傲的人而言,他 们质疑质疑者的目的,认为这是在“故意抹黑历史”,“其实主要是针对他明显 没有看懂史书说,他直接否定了地动仪的记载,其实就是间接否定了后汉书在这 个地方的历史真实性,推翻历史史料是要拿实据说话的。说这话的人明显不负责 任。”   教育工作者的尴尬   然而,无论张衡的地动仪是否真实管用,教育工作者在现实中的尴尬却越来 越明显。最近几年,多位教育工作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表达了在张衡地动仪教 学中的困扰,“我不知道成千上万的教师是如何讲解‘地动仪’的,我也不明白 为什么千百万学生没有提出自己的疑问。当读到‘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后 汉书·张衡传》里对地动仪功效的记载)时,他们真的相信吗?”一位名叫吴非 的老师在文章《“地动仪”真的那么灵吗?》中这样写道。   更重要的是,在冯锐这样的地震业界专家看来,教科书里的这个模型存在着 原理性的错误,这关系到地震预防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冯锐在题为《张衡地动仪的教学内容和观点需要更新》的文章中表示,面临 地震威胁时,许多人不知道观察吊灯的晃动,竟试图用倒立的啤酒瓶来检验地震 的发生,误以为这是张衡地动仪的成功经验,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糟糕而且无 效的做法。   而据《看历史》报道,2010年1月24日,冯锐接到教育部长袁贵仁的电话, 袁贵仁在仔细阅读冯锐修改教科书的建议和相关资料后,原则上同意修改“张衡 地动仪”这一章节。 (XYS20101204)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