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方舟子的《诗律浅说》抄袭剽窃了吗? 作者:老憨 发现网上有一个帖子《揭开方舟子的一篇论文抄袭剽窃的秘密》【作者:刘 正(京都静源)】,指责方舟子大量抄袭剽窃他人著作,弱智的方学家们如获至 宝,当作反击方舟子的重型武器。《诗律浅说》在网上流传有十年了吧?我1998 年上网,没几年就发现这个被广泛转载的帖子。虽然我关注方舟子十来年了,但 我没法把该文跟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联系起来,反差也太大了,还以为是同名或 者转帖太多搞错了。我几年前尝试写诗,就是从网上下载《诗律浅说》反复阅读 开始的,可以说,《诗律浅说》是我文化复古的启蒙教材。突然听到有人信誓旦 旦方舟子抄袭,我自然很感兴趣,按照刘正提供的证据核实一下,结果不是那么 回事。 【证据一】 〖方舟子的原文〗: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 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 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 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 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 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抄袭剽窃的证据〗: 这段文字是照抄王力的《汉语诗律学》一书中第一章第四节。而且也是按照 该书的叙述顺序先说平水韵再说韵目的。见《王力文集》第十四卷第50~51页。 ●老憨反驳:因为刘正没有提供王力原文,我查了一下,王力《汉语诗律学》 第一章第四节是这样说的: 第四节 近体诗的用韵   4.1我们在导言(1.5– 6.)里说过,唐宋诗人用韵所根据的韵书是《切韵》 或《唐韵》,凡韵书中注明“同用”的韵就可以认为同韵;到了元末,索性把同 用的韵归并起来,稍加变通,成为一百零六个韵。这一百零六个韵就是后代所谓 《平水韵》,也就是明清时代普通所谓“诗韵”。由此看来,若说唐宋诗人用韵 是依照《平水韵》的,虽然在历史上说不过去,而在韵部上却大致不差。现在我 们就把这一百零六个韵列表如下,并附注着《唐韵》原来的韵目:(省略) 可以看出,方舟子并没有抄袭剽窃王力著作,至于方舟子也仿照王力叙述顺 序,先说平水韵再说韵目,老憨看到很多论述中古韵的书籍都是这个顺序,不是 王力和方舟子两人的专利,总不能先列举韵目再论述平水韵,那不合常理。毫无 疑问,方舟子仔细阅读了王力著作,参考了部分观点。这不奇怪,所有古典诗歌 研究者和诗人,都把王力著作奉为圭臬,不管注明不注明,都能从中看出王力观 点。 【证据二】 〖方舟子的原文〗: 例如《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 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三句“鸿雁几时到”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 改成了平声。七言的与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 对句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抄袭剽窃的证据〗: 此段文字是抄袭王力《诗词格律》一文,原文如下: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第三句 “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以上见《王力文集》第十五卷第340 页。 ●老憨反驳:不用查证,就可以看出,方舟子的表达方式跟王力完全不同, 何来抄袭剽窃?!方舟子《诗律浅说》全部采用杜甫诗歌,因为杜甫诗歌代表了 中唐成熟的律诗,是非常严谨工整的。不仅方舟子,所有论述近体格律诗的作者, 都喜欢用杜甫诗歌作为例子。刘正(京都静源)的批评,反而让我们看到方舟子 对杜甫诗歌和王力著作有很深研究,作为一个理工博士,太不简单了!直让中文 科班出身的老憨汗颜。 【证据三】 〖方舟子的原文〗: 格律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抄袭剽窃的证据〗: 此段开场文字见于徐志刚编著《诗词韵律》第一部分《诗的格律》,原文如 下: 诗的格律……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直到唐朝, 诗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化。以上见徐志刚编著《诗词韵律》第1页。 ●老憨反驳:方舟子《诗律浅说》应该比徐志刚编著的《诗词韵律》更早, 我认为方舟子根本就没有看过该书,这本书哪能跟王力著作相比啊。从所谓证据, 根本看不出一点抄袭剽窃《诗词韵律》的痕迹。老憨顺便指出,方舟子说格律诗 到唐初成熟,值得商榷。初唐杜审言(杜甫祖父)、王勃他们,格律诗还没有成 熟,应该是到了杜甫的中唐时期,格律诗才真正成熟,杜甫就是承前启后的伟大 诗人。 【证据四】 〖方舟子的原文〗: 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 得我们注意了。 〖抄袭剽窃的证据〗: 此段文字见于黄润苏著《古典诗词教学与写作》一书第一章第二部分《诗词 格律》一节,原文如下: 古代入声字分散到了当代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声中去了。以上见黄润苏著 《古典诗词教学与写作》一书第10页。 ●老憨反驳:这也是抄袭剽窃?刘正不是白痴吧?莫非刘正是“克莱登大学” 博士?对入声字的历史演变,语言学界早有共识,换了谁,都是这样叙述,你可 以说方舟子抄袭剽窃黄润苏,也可以说方舟子抄袭剽窃王力,甚至可以说黄润苏 抄袭剽窃了王力。所有研究入声字的作者,都是方舟子这个观点,表达方式各异。 方舟子是福建人讲闽南话,跟粤语和客家话一样,研究和辨别入声字一点不费力, 费不着抄袭剽窃,反而是北京人刘正教授,识别入声字很困难。事实上,刘正的 格律诗,就发现不辨入声字的情况(请看我后面对刘正两首七律的点评)。 【证据五】 〖方舟子的原文〗: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抄袭剽窃的证据〗: 此段文字抄袭黄润苏著《古典诗词教学与写作》一书第一章第二部分《诗词 格律》一节,以上见黄润苏著《古典诗词教学与写作》一书第15~18页。 ●老憨反驳:为什么不说方舟子抄袭剽窃王力呢?其实嫌疑更大。格律诗的 平仄格式是固定的,规则是一样的,你翻开所有研究格律诗格式的书籍,阅读所 有研究格律诗格式的论文,网上看所有格律诗讲座的帖子,都是这样列举,都是 这个格式,谁抄谁,还不知道呢。 【证据六】 〖方舟子的原文〗: 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 的,比如名诗《咏怀古迹》的第二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 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 时疏忽。 〖抄袭剽窃的证据〗: 此段文字抄袭于著名的《召溪渔隐丛话》:“又有七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 如老杜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 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老憨反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哪里是什么抄袭剽窃哟,文字表达迥然 不同。既然是杜甫名诗,大家都研究透了,研究古典诗词者,都知道该诗是杜甫 极少出现的失粘,自觉不自觉就引用杜甫这首诗了。南宋胡仔引用了,我们就不 能引用了吗?若引用就是剽窃吗?如果方舟子真的参考了胡仔观点,我老憨对方 舟子更加佩服了,真是博览群书,不愧是文理兼通的大才子。 【证据七】 〖方舟子的原文〗: 但是有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不能不提一下。请看《天末怀李 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 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 平声,违反了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的逢双必反的规律。 〖抄袭剽窃的证据〗: 此段文字还是抄袭王力《诗词格律》一文,原文如下: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第三句 “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以上见《王力文集》第十五卷第340 页。 ●老憨反驳:格律诗这个格式特例,很多人不一定了解。方舟子引用王力曾 经引用的例子,用自己的方式论述,无可厚非。方舟子《诗律浅说》在谈到拗救 时,也提到这个特殊句式,还特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这种句型时,五 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不能不论”。老憨当年学诗,也按照方舟子 提醒写了一首“特例”七绝《自嘲》:痴茶好石也弹琴,原是村夫恋野林。明志 何须长胡子,光头一样见真心。第三句就是特例,第三字必须平声“何”。不过, 特例一般适用于七律和五律,且多在第七句,我用于七绝第三句,不知道行不行? 还得方舟子老师批改。哈哈。 刘正对方舟子其他指责,强词夺理,捕风捉影,根本不值一驳。既然刘正提 出要PK方舟子诗歌,应该对自己的诗歌很有信心,我就按照提示从网上找到《静 源律诗自选集》,全是七律,作诗手法笨拙、艺术质量低劣不说,单说硬伤,平 仄对仗还没有搞清楚,诗匠还算不上。早期的不好说,我摘选2009年两首: 人到·作於二零零九年春 人到中年又求遷,京師雖好似熬煎。 宮中一棄求官路,海上三憂買米錢。 學界從來分雅頌,文章亙古有別傳。 劉郎未飲身先醉,夜夜餘香伴客眠。 ●老憨点评:“人到中年又求遷”之“求”出律;“文章亙古有別傳”之 “别”出律,“别”是入声字,仄音。 熱鬧·作於二零零九年夏 熱鬧嘈嘈四月天,人來車往幾多閑。 鶯聲燕語頻沖耳,女態男裝盡笑顏。 紙醉金迷說畫馬,燈紅酒綠話參禪。 問君此為何方地,恍若身居上河船。 ●老憨点评:“紙醉金迷說畫馬”之“说”是入声字,“说画马”下三仄, 大忌;末句“恍若身居上河船”之“何”出律;该七律把平水韵的一先和十五删 通押,虽说有先例,毕竟不够严谨。 看到资料介绍,刘正曾经留学日本十载,任教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现在是中 国人民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自己说兴趣、爱好一直是以古文字学和先秦史 为核心的对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如此显赫身份,不会对入声 字还没有搞清楚吧?连平仄和韵脚还出错的学者和诗人,也够胆PK方舟子?还是 抽空好好学习领会方舟子的《诗律浅说》吧,很通俗易懂的,方舟子把繁琐、烦 人、吓人、偏门的格律理论通俗化、简洁化,拉近了古典诗歌和当代人的距离, 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出力,功莫大焉。有趣的是,我不久前发现新浪博客,有一个 叫杨希乐的易经大师,和北师大的于丹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和 《庄子》,被行家痛斥“很烂”)写烂诗一唱一和,不亦乐乎,两个诗盲意淫自 贱,笑煞网友。同样研究周易的刘正(京都静源)教授,跟自我感觉特好的杨希 乐大师,同类货色,有得一比。 2010年12月28日 (XYS20101229)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