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评朱大可的胡拉焊接术   作者:潘正伯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 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鲁迅全集 3》第 275页)第一次读到朱大可攻击鲁迅的文章,真把我吓了一跳,我经历了与鲁迅 相似的心理历程。好在我年轻时经受过反右,后来又经历了10年文革,心理承受 能力自然会强一些。通过此人,我进一步认识了文革的危害性——它会把某些人 变到多么下劣凶残的地步。   朱大可的第一桩拿手好戏是硬把几个毫不相干的恶语焊接到一起,不讲任何 理由、不作任何论证硬栽到他要攻击的人(如鲁迅)和事(如汉字改革)上,于 是大功告成,得胜凯旋。   他用的词汇异常诡谲、出人意料,从不考虑它们的词性、词意、词序和逻辑 关系,任何人(也包括他自己在内)不可能弄清此焊接件的确切含义。   如有认真的人起来辩诬,这辨诬者的地位,已陷他于晦气、置他于被动。   在《汉字革命和文化断裂》一文中,朱大可又焊接出了“字母共产主义化”、 “简体字原罪”、“简体字世袭”……这样一些恶撰出来的詈咒。   只要动脑子想一想,就会发现,全属无稽之谈。哪来的“字母共产主义化”? 按前人的定义,共产主义是指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一种社会制度和学 说。这“字母”怎样去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呢?真是风马牛不相及,胡 扯一通。   让我们听听语言学家的意见吧。周有光老先生在《字母跟着宗教走》一文中 说“‘字母跟着宗教走’是字母学的一条规律。……实际是文字跟着文化走。文 化永远从高处流向低处,后进民族采用先进民族的字母,是自然趋势。……英文 经过三次字母改革,起初用原始的鲁纳字母,后来用爱尔兰变体罗马字,最后用 近代罗马字。……在欧洲中东部从北而南,形成一条字母分界线,西线用拉丁字 母,东线用斯拉夫字母。斯拉夫民族一半信奉天主教,用拉丁字母,如波兰、捷 克、斯洛伐克;一半信奉东正教,用斯拉夫字母,如保加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白俄罗斯。前南斯拉夫分裂后,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信奉东正教, 用斯拉夫字母;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信奉天主教,用拉丁字母。……土耳其在 1924年主动放弃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这是对神圣的阿拉伯字母的反抗, 也是伊斯兰教国家‘西化’的开端。二战之后,有更多的伊斯兰教国家采用拉丁 字母,例如非洲的索马里,东南亚的印尼和马来西亚。没有天崩地裂,只是时代 前进了。”(《周有光耄耋文存》第98~100页,三联书店,2002.7出版)讲得 多真切,哪里有什么“共产主义化”?请朱大可讲讲:哪种字母是他说的“共产 主义化”字母?   “简体字原罪”,多么吓人的焊接件!“原罪”属基督教范畴,而文字是由 全社会使用的。社会成员可以信仰或不信仰各种宗教和学说,文字是他们都要用 的。“简体字”是世俗的供全民使用的工具,和“原罪”扯不到一块儿。朱大可 却将这两个概念生硬焊接到一起。好像谁用简体字,谁就沾上了原罪!居心多坏。   凭他对“原罪”的亵渎,我敢断言:朱大可绝不会是基督教的信徒,也绝不 可能是世界上五大宗教中任何一种的信徒。他只可能是文革中泛滥于国内那种邪 教的追随者和狂徒。   “简体字世袭”,又造出一个耸人听闻的焊接件。“世袭”通常指一种垄断 的权利或财富,只留给与自己有特殊关系(如血缘、亲密等)的人,不让旁人分 享。“简化字”正好相反,它是万民共享的公器,何需“世袭”呀?为什么朱大 可会把“世袭”一词与“简化字”焊接到一起呢?从心理学讲,那是他朝思暮想 的东西在他笔下的自然流露。所以他要咒骂汉字改革的成果,一心只望催醒已经 死去的僵尸。   朱大可最擅长的第二桩本事是,敢于用坚定豪迈的口气,把一些似是而非甚 至完全不存在的事情说出来,面不改色心不跳,让人觉得真有其事。   例如他把鲁迅在上海的窘迫生活篡改成“生活优越,阔绰得像一个豪绅”, 他还提供了令粗心的青年人信以为真的论据:鲁迅“经常在新雅等各种中西菜馆 请客”“从设宴款待泰戈尔、萧伯纳、记者史沫特莱和斯诺夫人的情景,我们可 以略约窥见住在殖民地的文化领袖的风范”(引自朱大可《殖民地鲁迅和仇恨哲 学的崛起》)。细心的读者稍微一查便可“略约窥见”朱大可是怎样编造和歪曲 事实的。   ● 泰戈尔是1924年4月23日应《新月》派同仁的邀请来到北平的,他根本没 有到过上海。鲁迅当时还没有离开北平,移居上海是1927年10月以后的事。但他 素与《新月》不和,招待泰戈尔的事他根本没沾边。   ● 萧伯纳于1933年2月17日来到上海,停留“不到一整天”(鲁迅:《萧伯 纳在上海》序《鲁迅全集4》501页)。事前,日本改造社派记者来向鲁迅约稿, 直到17日“午后汽车赍蔡先生信来,即乘车赴宋庆龄夫人宅午餐,同席为萧伯纳、 伊(赛克)、斯沫特列女士、杨杏佛、林语堂、蔡先生、孙夫人,共七人,饭毕 照相二枚。”(《鲁迅日记》《鲁迅全集15》65页)。   ● 史沫特莱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发起人之一,她曾为美国《现代中国》 (China Today)英文月刊向鲁迅约稿,鲁迅写了《中国文坛上的鬼魅》由史沫 特莱和茅盾译成英文,发表在该刊第一卷第五期上。1933年5月10日《鲁迅日记》 记:“史沫特莱女士将往欧洲,晚间广平治馔为之饯行,并邀永言(蔡咏裳董绍 明夫妇)及保宗(茅盾)。”15日林语堂为史沫特莱饯行,鲁迅许广平携海婴作 陪。   ● 斯诺夫人在鲁迅去世前根本没来过上海。   仅凭这四人四事,泰戈尔和斯诺夫人与鲁迅没有见过面。宋庆龄夫人宴请萧 伯纳,由蔡元培先生写信请鲁迅出席作陪,蔡先生与鲁迅有很深的友谊,多次提 携鲁迅,鲁迅理当应命前往。只有史沫特莱一人是鲁迅主动宴请的。《中国文坛 上的鬼魅》是《鲁迅全集》中极为精彩的篇章,这篇文章由史沫特莱约稿,又亲 自参加翻译,再拿到美国去发表。对于这样以文字相交的国际友人,在她离开中 国去欧洲之前,鲁迅以许广平的名义设宴为她践行,是情理中事。不这样做才有 悖情理。鲁迅花的是他用毛笔“爬格子”辛苦挣来的稿费。我从未见过朱大可对 于当前公款吃喝达到天文数字这一现象表达一丝不满,却抓住这样的事攻击鲁迅。 我只能说他:无耻!   他的胡拉焊接术在《汉字革命和文化断裂》中被多次使用。他设想出了推广 简化字的三项理由:①“向民众显示了文化大统一的权威”;②“向斯大林为首 的苏联阵营表达了‘字母共产主义化’的决心”;③“彻底划清了跟港台资产阶 级反动政权的文化界线”。   关于①:语言文字是用于交流的,任何国家、民族都要求语言文字的统一, 统一有利于交流。   关于③:大陆维持了从清末启动的汉字改革运动,由于二战后国共分裂的政 治原因,港台陷于停滞。人性不可违,这一课它们早晚要补上。   关于②:世界上根本没有共产主义化字母。苏联有位语言学家叫马尔 (1865-01-06~1934-12-20)他在1924年提出语言的四个基本要素,并认为语言 自身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因而有阶级性。马尔去世后,他的思想曾由语言和 思想研究所加以发展,风靡一时,成为苏联“官方”语言学方法。直到1950年, 斯大林明确说:语言没有阶级性。马尔语言学失去权威性。与这个过程相适应, 苏联的文字改革几经摇摆:列宁提出拉丁化,列宁死后,斯大林废除拉丁化,改 为斯拉夫化,长期反对俄文字母转写为拉丁字母的国际标准。   值得我们庆幸的是汉字改革前驱瞿秋白先生,在苏联拉丁化时期就制定了汉 字的拉丁化方案,一直坚持下来形成的汉语拼音方案,成为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 织认定的国际标准(ISO7098)。   但是,我们的“庆幸”是极其有限的。别的国家不说,就看看俄罗斯吧,它 坚持对7~17岁未成年人实行义务教育,加上俄文属表音文字,使得“俄罗斯几 乎没有文盲”(《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卷,第42页)。这也是汉字改革所追求 的目标,我们离这目标还有多远啊?然而我国的一些头面人物已将此目标忘却, 其中一些人正呼吁开倒车返回繁难的文字体系中去——他们心目中没有不识字的 民众和他们的子女。想到这些,我们还高兴得起来吗?   《恶撰詈咒能自肥?》发表后,有几位粗暴网民到我博客上怯骂:“狗屎文 字,狗屁不通!支持朱大可!”;“哈哈,老狗贼潘正伯”;“山东科技大学咋 出这种衰人捏?”;“挺文化良知朱大可!很少看见如此无耻的文章!”我看了 没生气,却深感悲悯:年轻人就这样被愚弄了!他们的怯骂,一方面勾勒出了朱 大可的形象;还从另一方面强化了我的言说。我把它们保留着,有它们与我的言 说的对比,读者能从中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XYS20090527)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