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亿元“863”纳米项目疑云   作者:记者 赵鹰   科学新闻2009年第2期   2008年年底,有消息人士向《科学新闻》透露,2007年“863”计划生物和 医药技术领域的三个重点项目已经悄然启动。   这三个重点项目资金总额达1亿元人民币,项目评审曾在学术界引发极大争 议,有人称之为“纳米门”。   然而,当记者对这些项目的去向进行核实时却发现,项目究竟是启动还是冻 结,资金是否下拨等情况,迄今仍然是一团迷雾。   结果引发争议   2007年6月12日,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在北京铁道大厦组织召开了“十一五” “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2007年度重点项目评审会。按照程序,这些项 目的申请指南在2007年3月29日公布,申请截止日期为5月18日。   在该领域的11个重点项目中,引发争议的是“高靶向缓释纳米医药制剂研 发”、“纳米生物材料研发”和“纳米生物器件研发”三个重点项目,其经费分 别为6000万元、2000万元和2000万元,共计1亿元。   2007年3月29日,有关三个项目的申请指南正式公布,随后是各个不同的团 队组合开始参与竞标,最终于6月12日展开评审。   然而,有关上述三个项目的评审结果却引发了参与竞标团队的质疑。   对于这些项目的目标,曾经参与项目竞标的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 心团队的一位成员王洋(化名)表示,对高靶向缓释纳米医药制剂研发,其主要 任务是围绕新药创制进行基础应用研究和应用研究,因此,其学科定位应该为药 学,而非医学、工程学和农业科学。同时,还要求其承担单位应为从事新药研发 有丰富经验的单位。所以,这个“863”项目应以实现新产品市场化为最终目标, 企业应在团队组成中占有较大的分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效益最大化。   王洋认为,要在四年期间高标准地完成6000万元的新药研发任务,团队各成 员间的默契配合、取长补短至关重要。因此,团队各单位间应有长期的合作基础, 且各单位的技术专长有合乎逻辑的互补关系,这样的团队组成才是有实效性的。 如果仅因为项目而临时组建团队,且各单位间的技术专长相互独立或彼此重复, 那么这个项目的完成一定是支离破碎的,无法实现“863”计划高标准、高规格 的目标。   项目去向谜团   对于“十一五”“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2007年度重点项目评审, 科技部网站显示的消息是:40余名国内生物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本着“公平、公开、 公正”的原则,按照“863”计划管理的规定和申请指南的有关要求,对通过形 式审查的重点项目进行答辩评审工作。   然而,此次评审的结果中,有关上述三个重点项目的情况却难以查到。令人 疑惑的是,2008年3月12日刊登在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网站、由中南大学 人事处提供的张阳德教授简介中却有这样一段:   2005~2007年“十一五”期间,联络协调组织了三个团队100多所大学、科 研院所、医院、公司联合申请国家“863”计划“高靶向纳米药物制剂、纳米生 物材料、纳米生物器件”重点项目,在北京答辩通过,获得中标。   这段话显示,身为中南大学教授和卫生部肝胆肠外科中心主任的张阳德,是 三个项目申请的“联络协调人”,其组织申请的项目已经中标。   但记者在科技部网站及其他相关科技网站上没有搜索到这三个项目评审结果 的确切消息。而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对此也表示不知情。   通过消息人士在科技部内部打听,结果是“涉及的项目太敏感,没人敢透露 信息”。而另一位当时曾在科技部短暂工作过的人士则表示,按照科技部的内部 统一规定,不准在任何场合谈论有关项目评审等情况。记者试图联系项目申报指 南上指定的负责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项目咨询的邱姓工作人员,多次打其办公室 电话均没有人接听。   而科技部网站上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问答” 中第50个回答里提到,“评估评审组织者要通过‘863’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和有 关新闻媒体,公开办事程序、审批决策程序和评估评审结果,‘863’计划所有 参与者必须接受社会监督。”   按照《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立项和评审程序 规范(试行)》第三十条规定,经批准立项的非保密课题,由领域办报联办汇总, 统一通过科技部及“863”计划网站向社会公开(包括课题名称、依托单位、负 责人及经费等内容)。   如果按照这些规定,则表明上述的课题要么没有获批,要么属于保密项目, 否则在网站上应该有公布的消息。   对此,某高校一位从事纳米材料研究的教授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表示, 没有公布评审结果,“项目应该就是取消了,经费也被收了回去,(科技部)不 会正式发文的”。   为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记者多次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张阳德教授 联系,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质疑评审过程   据悉,当时对于评审结果,参与竞标的团队中,至少有两个团队提出了申诉。 其中,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团队曾经以书面材料进行申诉,对“高 靶向缓释纳米医药制剂研发”的评审进行了质疑。   据该团队成员王洋介绍,他们所在的团队评审的分较低,因为专家组认为: 回答问题不够清楚,或没有将问题说清楚。对此,该团队的申诉情况说明中提到, “这不是一个几十万的小项目,如此大的项目,回答不清楚,为什么不继续问呢? 筛选承担项目的团队标准,不是语言而是实力。”   这个团队还认为,项目评审专家组在知识结构和研究专长方面,与一个以新 药研发为定位的课题方向,有一定偏差。团队与科技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进行过 交流,据说得到的解释是,要考虑用一个专家组,兼顾评审三个不同研究方向的 项目。   对此,王洋表示不解:“既然出了偏差,能否及时调整?我们知道,专家是 电脑自动筛选的,偏差在所难免。但如果明知有偏差,而不纠正,可能就成为错 误了。毕竟6000万元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应该认真用好它,让它发挥最大效应。”   该团队另一位成员葛颂(化名)则表示,如果将参与竞标的两个团队组成人 员的材料拿出来公开,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   王洋表示,他们在申述材料中也专门把两个团队的组成人员进行了比较(见 附表)。在组成中南大学团队的9个单位中,大多是医院和纳米材料研究机构, 没有著名的药物研究机构,只有石药集团在从事新药研发与药品生产。王洋说, 这样的组成恐怕难以高标准地完成“863”新药研发任务。   然而,该团队尽管进行了申诉,却没有得到正式的结果。葛颂表示,在申诉 材料递交之后,科技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实际上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而按照科技部网站上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问 答”中第50个回答称,对于申诉,申诉、举报人可以由本人或者委托他人采用电 话、信函、传真、面谈等方式,对“863”计划申报、立项、执行和验收中的问 题,向 “863”计划专家委员会、联办、各领域办进行申诉和举报。申诉、举报 应当实事求是,有具体事实。申诉、举报人应当使用真实姓名、工作单位、住址 或提供其他联系方式,以便核查情况和回复处理结果。   对于这些质疑,参加该项目评审的一位评委表示,现在的重大项目指南都很 明确,但是到具体的评审过程,可以说各个层面都有一些问题。就当时竞标的团 队来看,各有各的优势,只不过某个团队在某一个方向上比较强势。三个项目应 该按照整体布局来考虑国家的资助,按照各个项目的需求来组建团队,即挑选适 合这一方向上的人员来进行研究。   这位评委也表示,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门户观念还是比较重,即便是评 审专家的建议和推荐也不一定有用。“说实话,最不爱当评委!”   “纳米门”风波   王洋表示,作为战略性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863”计划的每一个项目都 能牵扯到相关领域科学家的神经。这不仅仅是项目经费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 还代表着项目承担人员的学术地位、产出水平等方面的度量。   围绕这个重点项目,各方人士曾经在新语丝网站开展热烈讨论。这一事件也 被称为“纳米门”。   2007年8月24日,以学术打假而闻名的新语丝网站刊登了署名为“正义”的 文章《2007年中国“863”计划纳米医药项目评审腐败黑幕》,称这三个项目在 评审中存在明显运作不合理现象。文章还称,三个与纳米技术相关的项目均与张 阳德有关。   次日,署名“一个旁观者”的文章反驳称,“从两个团队的单位分布来看, 这完全是纳米领域两大实力差不多的团队竞争而已。这明明是双方打架,打输了 的一方利用新语丝平台报复,为什么还显得这么正气凛然?”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行列,半数以上的讨论文章还提到了此次事件 的一个争议性人物——张阳德。(详见《一份模糊的简历》,本期38页)   一位参与投标但不愿透露姓名的科学家表示:“如此重大的项目,如此多的 钱,再牛的专家也很难在几天之内完全理解项目并作出判断,但十几个专家,一 两天内决定几百个项目和几十亿资金,根本不是项目评审。中国真有那么多有实 力的科学家来用好这些钱吗?国外主要是靠药厂自己投钱开发新药,自己的钱一 定会用在刀刃上。在中国,国家的钱拿到就是自己的,所以有人会动用一切不正 当手段拿钱……”(记者孙滔对本文亦有贡献)   一份模糊的简历   2008年12月15日,方舟子接受《科学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2007年中 国 “863”计划纳米医药项目的评审的争论,他一开始并没有过多关注,只是随 着争论的增加,有人甚至要求撤稿,他才注意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他对 在新语丝上受到评论最多的焦点人物、中南大学教授和卫生部肝胆肠外科中心主 任张阳德进行了查证。方舟子从张阳德的简历出发进行研究,结果让他很是惊诧。 他说:“张阳德的学历、办刊、学术地位、经费等都有说不清的问题。”   方舟子认为,在张阳德担任主任的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网站查到的英 文个人履历(现已查不到)中,有颇多蹊跷之处。   比如,其简历写到:1987~1991,Obtained PH. D., Biomedical Engineering,U.S.A.   这意味着,1987年到1991年间,张阳德在美国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 但没有按惯例注明是哪所美国大学。“在张阳德的中文简历中,从没有见到他在 美国留学并获得学位的介绍。张主任能不能具体地说明一下他究竟是美国哪所大 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而在一份出处为中南大学人事处的张阳德简历中,则没有其获得博士学位一 说。该简历中只提到,张阳德于湖南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分配在附属湘雅医院 工作。   张阳德担任的诸多国际兼职也让人疑惑。例如,在张阳德主编的《纳米科学》 (Nanoscience)杂志上,标明杂志由美国纳米科技协会主办,张阳德除了任刊 物主编,还是该协会的主席。然而,方舟子查证的结果是,该协会是一位名叫 “Hongbo Chen”的华人于2005年8月7日在华盛顿州注册的组织。而张阳德以前 有一个学生叫陈洪波,英文名正是Hongbo Chen。   这份“国际刊物”的作者基本上是华人。2007年的第1期杂志上,共有10篇 论文,有两篇署有张阳德的名字,分别是第一、第二作者。   对于该杂志的外国编委等,方舟子也进行了一番查询:“相当一部分人很难 查到本人的具体资料,查询到的所有网页都是指向他们这个刊物。有一些人是外 科医生,搞内窥镜的。还有一个是搞IT的,但没有一个是搞纳米的。”   方舟子说,在美国,结社是自由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注册一个名头听起来很 响的组织,哪怕注册“世界纳米科技协会”、“宇宙纳米科技协会”并自任主席 都没人管,只要该名称还没有人用过。同样,出版也是自由的,要登记一个“英 文国际刊物”,只要向国会图书馆填一个申请表,要一个刊号就可以了。   “我不知道张阳德是不是真的登记了,也许是吧。”方舟子说,“这个杂志 登记在美国,实际上是挂在中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的,然后号称是国际 刊物。”   至于张阳德简历所称其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当过访问教授,方舟 子表示,NIH 没有访问教授这个职务,因为那里不是一个大学,研究所只有访问 学者。对于张阳德自称承担的一个NIH项目“Program of NIH, U.S.A.: Sequencing research of 1 Kb DNA compounded by heat circulation method”,方舟子则认为,这个项目名称的英文不通,美国人应该是看不懂的, “我是中国人,能猜出它的意思是‘热循环法合成1kb DNA的测序研究’,不过 还是看不明白。”   在NIH资助项目的数据库中,方舟子未能查到这个课题或类似课题,也没有 查到张阳德曾经承担过某个NIH项目。   对于方舟子的这些质疑,《科学新闻》记者试图联系张阳德加以求证,但没 有得到回应。   方舟子:中美科研项目管理差异   美国没有类似科技部这样的机构,目前基础科学研究的资金主要是由国家科 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和能源部这些机构提供的,其中运作方式与中国科技 部比较接近的是能源部。能源部在美国常受科学界批评,被认为在资金发放、管 理等方面过于官僚。   美国一直有人在提议成立科技部,以便更好地协调各个科研部门,优化政府 科研资金的管理,避免项目重复。在1995年众议院还为此举行过听证会。但是, 美国科技部即使成立,也只是在名称上与中国科技部相同,在实质上还是有区别 的。   中国科技部是从计划经济演变而来的。在一定程度上,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 认为基础科研也是可以计划的,同时,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一些掌握科研资金 发放的官员对于科研项目的具体专业知识则有所欠缺。由这样的官员负责立项和 发放资金,在计划经济时代,其弊端是一旦官员指挥有误,就会浪费科研资金; 而在目前的状况下,则可能造成项目资金管理上存在漏洞,对于正常科研产生不 利的影响。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中国科学界的口碑比较好,它采取的是美国 科研基金的发放方式,不是像科技部那样,由官员立项再找人来做项目,而是由 科研人员自己立项目、提出资金申请,申请报告由同行评议、打分,再决定是否 立项。这种申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外行评内行”的问题,而且也比 较适应科研的独立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符合科研的规律。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员会的经费非常有限,比科技部掌握的经费少得多,只能资助一些小项目。   所以,在归属科技部主管的科研项目上,其运作方式必须更加科学,项目的 立项、评审、经费等环节应该更加合理,避免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   张小宁:产业化瓶颈待破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小宁副研究员接受《科学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纳 米生物医药科学在2000年左右真正得到重视和积极发展,毕竟这是一个和民生有 密切关联的领域。然而,历经多年的努力,该领域在成果转化应用的产业化方面, 还是存在着诸多制约。   两个差距   从世界范围来看,纳米生物医药研发随着其研究的成果逐渐转化为产品并取 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后,已经建立了非常牢固的地位,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和支持 这个领域的发展。   以美国为例,制药业巨头对于新药的研发力度相当大。美国制药业在过去的 20年间,每隔5 年研究开发费用几乎就要增加一倍。美国纳米生物医药科学的发 展基本上代表了现在的前沿水平。在美国,其制药业上市的十几个新药,已经抢 先占领了产业的前沿,占据了纳米生物医药市场的主导地位。   而在中国,纳米技术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 差距。   一是学科水平。从学科发展来看,2000年以前热炒纳米概念,很多产品动不 动就挂一个纳米的概念,使得民众对纳米技术产生了反感。而2000年以后,中国 开始重视纳米生物医药科学的发展,支持力度很大,包括“863”计划、“973” 计划等都有这方面的大项目,表明从国家层面的发展意识已经与国际接轨。这时 候,对于纳米技术的研究才真正回到了理性的轨道上来,其整体水平在跟进,局 部也有创新,但还是与先进国家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产业化的综合配套管理机制。在美国,制药业从研发到中试和生产,都 有很完善的配套机制,能够把研发、销售、反馈等各个环节协调起来,利益分配 合理,使得科学家能够免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之中。但是,在中国, 由于一些企业的短视,造成了科学家研发的成果要么以过低的价格出售,要么最 终市场化以后被合作企业搁置一边,这些都损害了科学家投入研发的积极性。   注重整合   中国医药企业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以战略眼光来投入研发,成 为新药研发的主体,这样中国的纳米生物医药的发展才能进入到与世界接轨的阶 段。但是,从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正是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多数医药企业还没 有真正实现这一功能,从而成为纳米生物医药发展的瓶颈。   怎么办呢?办法是,要把国家支持、企业投入、科学家研发团体和个人三者 整合起来,各尽其责,各尽所能,最终集聚起来,形成合理的纳米生物医药的产 业链。   在国家支持的纳米生物医药重大项目方面,评审时可以请国外的一些华人专 家参与,这样更有利于项目的先进性和评审的公正性。   在重大项目的研究中,建议加强首席科学家问责制度的建设。就目前的情况 来看,几乎没有项目不能结题的,但是,结题的项目究竟有没有产生真正的成果, 这些成果能不能实际转化应用等问题都没有相应的追问。   在企业方面,实际上应该把所谓的公关、广告等大笔资金真正投入到新药的 研发上,加强产学研和技术创新意识的思想转变。   在科学家方面,现有的技术储备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如何把各个研究方向 的力量聚合起来是关键。 (XYS20090202)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