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从松鼠会的一篇文章看松鼠会 文/刘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ab9d50100cqjm.html)   最近一段时间,新语丝上不时有批评松鼠会的文章。本来我是不想发表什么 意见的,因为方舟子固然是当下国内科普界的领军人物,松鼠会也有其存在的空 间和必要,双方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各有其“生态位”;所以,来自第 三方的自由议论(以别于上世纪80年代官方发动的“强制” 议论),对双方的 分野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也因此往往显得没有必要。   但是,最近一位朋友在网志上盛赞松鼠会的桔子写的《谁为我们而死》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002.html),我看过之后,觉得实在有 些话想说。   桔子这篇文章谈的是动物实验,文章的文笔很好,一开始那些来自亲身经历 的“笑话”很吸引人。讲过“笑话”之后,桔子介绍了动物实验的意义,因为我 不熟悉动物实验的历史,所以看不出她所述的史实有什么问题。但是再往后,谈 起“功利主义”的问题,桔子就暴露出了她思考如蜻蜓点水的弱点。读毕全文, 其中表露的那种价值取向,我实在不能苟同。   显然,桔子这篇文章的倾向,非常接近“动物福利”论人士。这些人认为, 动物也是有尊严的,而“强迫”实验动物替人而死,是践踏了它们的权利,因此 是不道德的。这样的理论,乍一看很有道理,很符合人们的“浅表性”情感,却 根本禁不住推敲。   我在几年前就指出,“动物福利”论至少在现在,还是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 谬论,其要害在于,动物自身不能明确表达情感——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即使 动物有情感,它也无法用人类的方式明确无疑地表达出来(仅黑猩猩、大猩猩等 高级灵长目动物例外)。这样一来,人类自身对于动物情感的判断,便缺乏客观 标准,所以 “动物福利”人士所言之凿凿的动物感情,未必是真正的动物感情, 其实不过是这些人自作主张的解读罢了。“动物权利”的实质,其实是人类自身 免于因看到动物受伤害而感到恐惧的权利,本质仍然是一种人权。动物保护主义 人士对于他人的攻击,表面上看是在捍卫“动物权利”,实际上是在捍卫他们这 些多愁善感人士自己的人权。   进化心理学家们早已揭示了人类在看到其他动物受到伤害时会“不忍其觳觫” 的原因——这正是人类保护自身的本能,因为能够造成其他动物受到伤害的因素, 通常也能造成人类自身的伤害。所以,人类总是把最强烈的同情之心投射于和自 己最近缘的哺乳动物,爬行类和鸟类次之,非脊椎动物又次之,而和人类迥乎不 同的植物和菌物,就往往被无视。   既然“动物权利”不过是人权,而且是一种合理的人权,那么“动物福利” 者和非“动物福利”者的争论,就不过是道德观之争,应该局限在人类社会内部 的层面上进行,扯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无谓的、多余的。就拿动物实验来说吧, “动物福利”者所反对的滥杀、虐待等现象的确存在,那么通过协商、立法,制 止这些行为,当然天经地义;可是如果非说这是替天行道,是在替“大自然的利 益”抗争,甚至因此建立了睥睨他人的道德优越感,那就很可笑了。可以说, “动物福利”论不过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自然宗教。   把“动物福利”论比作宗教,并不仅仅是一种辛辣的嘲讽,其实也从根本上 揭示了“动物福利”运动之所以在西方甚嚣尘上的原因:这正是因为西方的宗教 气氛比较浓厚。在中国,以“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使 人们很少去思考形而上学层面的问题,所以能显现出较多的实用主义作风,也就 自然而然。这种实用主义作风是一把双刃剑,它有不好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 ——比如我就看不出来,非要把西方的由宗教文化催生的“动物福利”论介绍到 中国,有什么必要。   那么,如果说“动物福利”之争只不过是道德观之争,为什么我们应该支持 非“动物福利”的道德观呢?这就涉及到“功利主义”问题了。功利主义和义务 论的争论,是伦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桔子用义务论大师罗尔斯的“无知之幕” 理论(虽然她本人未必读过罗尔斯的书)反诘功利主义,固然有力,但是功利主 义对此也并非全无招架。我在此并不想谈太多伦理学上的纯粹思辩,只想指出以 下两点:第一,当代功利主义以提高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为道德终极标准, 但决不会赞同那种为了增进社会总利益就任意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他们的原则 是: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多数人利益和少数人利益没有冲突时,应该遵循不 损害任何人、任何少数人利益而增进社会利益、多数人利益的“ 帕累托标准”, 只有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多数人利益和少数人利益不能两全时,才不得不两 相比较取其轻,牺牲个人利益或少数人利益。比如动物实验就属于后一情况:要 么以活人为实验品,不仅损害这些人的利益,而且危害社会道德,从而损害了社 会总利益,要么损害“动物福利”者们免于受到心灵伤害的权利。二者既然不能 两全,那当然只能两相比较取其轻,损害“动物福利”者们的权利了。   第二,当代功利主义是唯一具有可操作性的伦理学,因为它合乎“个人不能 脱离社会而存在”的科学认知。按照某些人的观点,即使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发 生冲突,也不能损害个人利益,那么受到损害的,只能是社会利益了。社会利益 受到损害,社会中每个人的利益,不一样受到损害吗?所以,那些试图“反思” 功利主义的人,只懂得嚷嚷功利主义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下对较小利 益的牺牲,却提不出任何替代措施来。试问“动物福利”者里面,有哪一个能告 诉大家,如果不做动物实验,那应该怎样有效地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办法?—— 别告诉我说:“人类为什么要治病?”   我把这些几年前就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用意当然不仅仅是再次揭露“动物 福利”的本质。前面我说过,松鼠会有自己的生态位,但是以为这就是科普界最 崇高的生态位,于是乎把初出茅庐的科普作者都往这个生态位里带——注意“都” 字——是我不赞同的。公允地说,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道德观,的确是众多的道 德观中的一种,但既然它是科学界人士前仆后继、惨淡经营数百年才打造出的一 个坚实的、可靠的、富于特色的道德观体系,而且确乎在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发 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科学精神就理所当然应该是科学文化的核心, 弘扬科学精神也就理所当然应该是科学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像桔子这样,用非 科学精神的道德观去进行科学传播,当然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样的科学传播已经 丧失了科学文化的核心特色。这也是方舟子等人为什么对松鼠会颇有微辞的原因。   更何况,即使是用非科学精神去解读科学,桔子做得也并不完美。她所做的 那一点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思考,在浑浑噩噩的人看来振聋发聩,在真正 的人文学者看来不过是小儿科罢了,而且还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小儿科。新语丝上 有人批评松鼠会的成员喧宾夺主,以所谓的“多才多艺” ——而不是科学本身 ——当成他们文章的卖点,诱惑读者也跟着买椟还珠,虽然说得尖刻,却不无道 理。坦白地说,松鼠会现在正如伊索寓言中的蝙蝠,在科学界充人文,在人文界 充科学,最终只能是两头不受欢迎。松鼠会现在“大受”人文界欢迎,其实只是 一种假象。试看过火地吹捧松鼠会的那些人里面,有几个是真正的人文学者?   这其实正如思想界的一个有趣现象:中国的“右”翼学者总是喜欢极力鼓吹 自己和西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同心同德”,然而西方学界真正欢迎的却是汪晖、 赵汀阳等“左”翼学者,对于只会鹦鹉学舌的中国“右”翼往往不屑一顾。同理, 人文学者如果真的要和科学界进行华山论剑式的对话,他们一定会去找理查德· 道金斯、爱德华·威尔逊、贾雷德·戴蒙德之类科学精神的代言人,而不会去找 “多才多艺”的城市小资们。所以松鼠会既然选择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它最合 适的定位就是作为城市小资的亮丽文化,其他一切期待都是强人所难。其实这样 的定位,也可以为那些借松鼠会的名义一浇自己心中块垒的人,打一个很好的圆 场——大家都是小资嘛,小资不闹点小脾气还是小资吗?   然而,这也就宣告了,中国能和我上面列举的道金斯、威尔逊、戴蒙德等人 媲美的科普作者,仍然大大缺乏,而且看不到什么曙光。我不禁想起了原版(不 是洁版)《格林童话》中《灰姑娘》里的那段歌谣:“回过头来瞧,回过头来瞧, 金鞋子里面血直冒;这鞋子给她穿太小,真新娘还得另外找!”   我在最后还想强调,我说上面这些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鼓励谁和谁誓不两立。 科普界本来就很单薄、很弱小,经不过理想主义者们的内耗——特别还是在别有 用心者的鼓动之下。现在,各种价值取向的作者按彼此相异的那个维度排列成谱, 恰如进化生物学上的“环种”——以银鸥为例,它的不同亚种形成一条环北极分 布的链,链上相邻的亚种之间都有基因交流,但是当链两端的两个亚种在欧洲相 遇时,它们已经无法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了。尽管照进化论看来,这样的物种复合 体最终肯定是要分裂成两个或几个种的,但是在时间给予了我们这样做的资格前, 大家还是先被归并为一个种为好。至于最后的分裂是发生在链上的哪一点,那就 要看链中间那些人是选择在三省吾身中精进学识,还是在自吹自擂中原地打滚了。 2009.03.03 (XYS20090303)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