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我对乔方利的成果一点看法   作者:吴召华   作为一个《新语丝》的忠实读者,也作为乔方利的混合层参数化方案的一个 赞赏者,我一直关注着乔方利事件的发展。本来以为谢尚平教授的帖子,已经对 乔方利的成果做了一个客观的肯定,但没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于是也忍不住 出来说几句话。   我跟乔方利认识有几年了。头一次看见他是在2004年的北京海外华人海洋大 气学会主办的气候会议上,当时,我的一个老师说乔方利做了一个很好的混合层 参数化的工作,我没有怎么在意,所以也没有跟他说上话。2006年初夏时,我参 加了在马里兰CALVERTON召开的“TROPICAL BIAS MEETING”,深感气候模式中缺 乏好的混合层参数化方案是产生TROPICAL BIAS的主要原因之一,于是想起了乔 方利,正好碰上那年夏天要回国,就专门从北京飞了一趟青岛,向他讨教他的方 案的思想和具体细节。在访问的那两天里,我看了很多他们课题组的很多结果, 也跟他的学生小宋(抱歉,记不得他的名字)有互动,让小宋画了几张我认为能 检验他的方案是否比其他方案好的图。总的感觉是他的方案比我事先想象的还好。 主要的优点包括(1)放了他方案的气候模式的混合层厚度跟实际观察到的更接 近;和(2)不需要设定方案中的参数对空间的依赖性就能相当好地抓住在水平 方向中的混合的各向异性。回去后,我就把这个方案介绍给几个做模式的朋友。 据我所知,现在已经有好几个研究小组在他们用的模式中采用了这个方案,并已 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他们的有关文章正在写,评审,或者在最后的印刷阶段。 Ocean Modelling杂志的网页上三星期前就出来一篇Babanin 等人的在印刷的文 章,题目是“Wave-Induced Upper-Ocean Mixing in a Climate Model of Intermediate Complexity”,(网络版见 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description.cws_home/601376/de scription#description,日期是2009年5月4日,可以自由下载)。里面有这么一 段(见PDF格式的文章的第二页右边栏的第二段):   “The need for coupling of small-scale and large-scale models has already been recognized by the oceanographic community. Qiao et al. (2004, 2008) suggested the coupling of wave models with ocean circulation models. In these studies, the waves were modelled explicitly, and the respective stresses were then input into the ocean models. Dramatic improvements were achieved in predicting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upper-ocean thermal structure and mixed-layer depth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mixing schemes.”   我想请对乔方利责难的人注意一个事实,那就是要把一个新的混合层法案放 到一个复杂的气候模式中去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现在的复杂 气候模式还没有做到完全的模块标准化,不同模式间模块替换时,需要对接口的 程序或者方案本身的程序作相当大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行程序出错, 就有可能造成模拟结果的错误。而要知道模拟结果的正确与否,好多时候需要让 模式运行几十年,这个过程需要大概几星期到几个月的实际计算时间, 另外查 错的过程往往要重复好几遍,因此,要把一个大的模块放到一个气候模式中去而 运行良好的话,运气好时,也需要几个月到一两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很难 有结果可以发表,当一个科学家有发表文章的压力时,很少会有人愿意去尝试替 换大模式的模块,这就是一个好的参数化方案难以被很快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评估采用一个新方案可能带来的结果,到模式调试,改错,再到设计好的科学 实验,模式运行得到好的结果,再到写文章,投杂志评审,直到发表,需要时间 五年够不够,我想读者自己已经可以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对乔方利的成果来 说,我个人认为推广已经是相当的快了。   在文章结束前,我再讲两个例子来说明即使是一个已经在一个高质量的杂志 上发表的解决“世界性难题”的文章,也未必在五年以内会有很多引用和承认。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一个例子。在他的相对论发表若干年后,还有上百个纳粹科 学家联名来说他的相对论是错的,而十几年后给他的诺贝尔奖也不是因为他在相 对论上的贡献,而是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光电效应,光的量子性)。另外一 个例子是小波正交系。1911年德国数学家Harr(希尔伯特的学生)已经提出了一 个完整的后来被称之为“Harr小波”的正交系,但被别人承认其开创性时,已经 是七十年后的事了。这样的例子其实是很多的。如果一个高质量的工作没在五年 内没被引用很多就否定其高质量的话,未必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完全同意谢尚平教授的观点和天涯对乔方利的成果的评述。 (XYS20090527)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