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诺贝尔文学奖与哲学家和史学家   ——兼析在籍中国人多年梦想诺贝尔文学奖至今未果的原因   作者:米辰峰   博客:http://blog.sina.com.cn/michenfeng , E-mail: mikemi0422@hotmail.com   100872 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   (人文楼317办公室)9-23点电话:010-62516494   国人渴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痴人情结”由来已久。最近十几年的每年夏 秋之交,总会出现一些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八卦新闻。虽然每年猜测 的被提名者各异,但情节的起落进程基本不变:以谣言和闹剧开始,以辟谣和悲 剧告终。   10月8日19点整,我及时从诺奖官网Nobelprize.org获悉,出身在罗马尼亚、 34岁随夫移民德国、其作品以揭露齐奥塞斯库统治时期的东欧暴政而著称的德籍 女作家赫塔 缪勒Herta Müller(1953-)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就 又一次粉碎了从2008年9月4号开始我国各大媒体曾经纷纷转载过的一则谣言:安 徽诗人叶XX被所谓“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推举为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不管假新闻多么令人不快,但是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那就是共同反映了我 国各族各界都在翘首盼望汉语文学作品尽快获奖的心情多么强烈!而我们从来没 有自己土生土长的在籍中国人能用汉语作品获奖的诸多原因之一,也许与我们对 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了解过于粗疏、狭隘有关。如果您检索“诺贝尔文学奖”, 浏览几家汉语网页以后,再对比相关的英语权威工具书,就不难发现目前汉语媒 体的诺奖知识介绍,有的过于老生常谈,有的则问题丛生!许多人不仅把获奖者 的职称姓名、获奖原因等细节写歪,有的连获奖年代都写错。例如,许多汉语网 页把萨特获奖的1964年误写为1962年。   本文根据有关英文权威著作以及诺奖官网Nobelprize.org谈几点前人疏于谈 论的侧面,即诺贝尔文学奖与文史哲学术界的关系。   让我先从诺贝尔文学奖产生的机制和有关特殊规定谈起。   诺奖之所以能获得崇高世界威望,主要原因来自筛选面的全球广泛性以及评 审过程的公正严明。每年秋季开始,四个评审机构向全世界各有关方面的名人发 出6000多份信函,邀请他们为下一年秘密撰写提名推荐书。每一种奖每年大约有 1000人参与提名,100-250人被提名。最近几年文学奖每年收到300多封推荐信。   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资格局限于四种个人:其一,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 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其二,各国大学的文学和语言学教授;其三,前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其四,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文学奖候选人推荐书必须在每年1月31日前提交到瑞典。瑞典文学院选举3-5 名委员组成评奖委员会全面负责日常事宜,任期三年。2-5月,评奖委员会从每 年被推荐的大约200位候选人(俗称长名单)逐步淘汰筛选至5人(俗称短名单), 提交瑞典文学院的18位终身院士(近年来因故缺席3-4位)讨论,多次修改、更 换5人名单。在筛选过程中,评奖委员会也经常向世界各国专家发函征求意见, 让他们协助评估这些人代表作的原创价值和文学意义。   6-9月,全体院士阅读五名候选人的作品。由于五名候选人多是上一年的落 选者,因此一般只读新人作品以及老候选人的最新作品。每位评委都要写出自己 的推荐报告。文学院于9月中旬复会,开始决选。有关决选者近况的调查,也在 6-9月内完成。   9-10月初,评奖委员会将5人名单提交瑞典文学院院士会议多次秘密审议, 每星期四晚上进行讨论、评议,最后由院士表决,直到有一名候选人的得票数超 过半数以上。一般在10月初(最晚不得超过11月15日以前)公布。现在正是中国 舆论界热切关注此事的例行时期。因此乘机介绍一点久被国人忽略的诺贝尔文学 奖三项专业知识也许是必要的。   其一,关于已故作家能否得奖的规定1974年前后不同:任何时候,都不能把 已故作家作为最初提名者。但是,只要进入“长名单”后在评审过程中去世的, 按1974年以前的规定可以得奖。例如,1931年瑞典诗人埃里克·卡尔费尔德就是 在获得提名后不久4月份去世,由亲属代替领奖的。但是,1974年新修订的章程 规定:10月份宣布得奖名单时作者必须在世。这就是说,获得提名后但10月份以 前去世的就不能再得奖了;而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拿大经济学家威廉 ·维克瑞恰好是在宣布得奖名单以后10月11日去世的,因此能得奖。   其二,关于大多数奖项只准个人提名和个人得奖的规定:截至2008年底,六 种奖项的809个获奖者之中只有“诺贝尔和平奖”曾经授予20个团体。其他物理、 化学、文学、生理学或医学和经济学五种奖项,仅授予个人,即要求明确的知识 产权或创造发明责任人,从不授予任何团体及其领导人总纂、主编、主任等。换 句话说,任何团体,既没有资格被提名,也没有资格提名。诺贝尔奖虽有最多三 名候选人可以被联袂提名和分享一项奖的总原则,但是迄今为止,诺贝尔文学奖 实际上每年仅授予一人【方舟子按:诺贝尔文学奖有4次让两个人分享】。   其三,关于文学奖涵盖文史哲学术著作的问题:长期以来许多人误以为,诺 贝尔文学奖是仅仅颁发给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等类的纯粹文学奖。因此,从来 没有听说文史哲学术界有推荐资格的中国教授们曾经热切关心并努力尝试把胡适 那样的杰出哲学家或陈寅恪那样的杰出史学家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事发 生过。其实,标志诺贝尔文学奖项分类的英文词literature是个广义概念,创设 之初就兼容文史哲。1968年修订的新章程更加明确地规定,该奖“不仅是诗歌、 小说、剧本等纯文学奖,而且包括形式和风格兼具文学价值的其它文字作品”。 换句话说,凡是最近显示出杰出文学意义的任何文史哲在世作家,都可以被推荐, 都在评选范围;冠冕堂皇的原则上讲,从来没有著作语言限制。   截至2009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共有106位,其中哲学家4位,史学家2 位。这就是说,被舆论界称为文史哲杰出学者的仅有6位,大约占106位的5%。下 面,让我来逐一介绍并分析这些以哲学和史学见长的学者型文人的得奖情况。首 先分类概述4位哲学家。   1908年,德国哲学家、伦理和宗教学家、亚里斯多德的注解学者鲁道尔夫· 欧肯(1846-1926)以其《当代思想的主流》(1908)等系列著作获诺贝尔文学奖。 给他的颁奖评语是:“锲而不舍追求真理,深邃的思想洞察力,广博的见识,以 及在他的等身著作中显示的热忱和力量,阐发出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但 是,他反对理智主义和系统分类学,鼓吹人类的经验和直觉,与启蒙运动以后的 哲学主流是背道而驰的。   1927年,法国哲学家、“过程哲学”的主要创建者亨利·柏格森 (1859-1941)。以其《创世进化论》(1907)等系列著作获诺贝尔文学奖。给 他的颁奖评语是:“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思想,娴熟的表达技巧”。《创世进化论》 强调上帝的创造与人类的进化并不排斥,因为不断运作的宇宙充满“生命冲力”, 一切都有活力。他反对科学的机械论,心理学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   1950年,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伯特 兰·罗素[伯爵] (1872-1970)以其代表作《数学原理》(1902;10年后与怀特 海合作扩充为三大卷)等获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评语是:“丰富多彩意义 深远的诸多作品弘扬了人道主义的理念和思想”。   1964年,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戏剧家、小说家让-保罗·萨特(1905-1980) 以其哲学代表作《存在与虚无》(1943),剧本《苍蝇》和《禁闭》,小说《恶 心》《自由之路》三部曲等获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评语是:“作品思想丰 富、充满自由和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对当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广义而言,诺贝尔奖曾三次颁给历史学作家:   1902年,即诺贝尔奖实施颁奖的第二年,德国历史学家狄奥多·蒙森 (1817-1903)获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评语是:“因其不朽大作《罗马史》 的非凡影响,特此奖励当今世界撰写历史著作最伟大的文豪。”。因此,蒙森不 仅是因为历史著作而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后获此殊荣的 第二位,特别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职业历史学家。   1953年,著名政治家、历史和传记作家、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1874-1965)获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评语是:“因其在历史和传记描写 方面以及在捍卫人类崇高价值的雄辩口才上表现的综合杰出成就,特此奖励”。 了解丘吉尔的都知道,这个“综合杰出成就”的主体显然是300多万字的六卷本 系列历史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48-1953)以及其他早年发表的大 量人物传记、评论。   1993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不是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人罗伯特·佛基 尔和道格拉斯·诺斯,因为他俩在计量历史学(cliometrics)做出了开创性的 奠基贡献。有的人,例如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魏德曼教授,之所以把1993年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牵强附会地看作是诺奖青睐史学的第三次,是因为 cliometrics的词根clio在希腊语是“职司历史的女神”,这种计量历史学也是 现代历史学的分支或者交叉学科。但是,他俩毕竟是数理模型经济学家,既不是 史学家也不是文学家和作家,他们的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史著作,因此我认 为从严格意义上讲,1993年诺奖涉及史学的因素最多仅够0.5次,并不足够一次。   综合以上6位学者的情况来考量在籍中国人多年梦想诺贝尔文学奖至今未果 的原因,有以下8点值得我们中国文人进一步思考:   1,所有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史哲学者,大多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换句话说,纯粹的书斋型学者,其影响很难波及万千民众,并进而深刻影响诺贝 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   2,所有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史哲学者,其理论著作必须以文采见长。 这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章程规定的“形式和风格兼具文学价值”“最近显示出杰 出文学意义”属性所在,也是其理论著作能否走进人民大众的关键所在。而近百 年来,史学著作力求理论化,力求定性定量,排斥情节描述,一方面讲是史学日 益脱离文学、学科区分日益走向成熟、新史学日益取代旧史学的进步标志,但从 另一侧面讲,则是新史学日益脱离群众乃至背离诺贝尔文学奖评审要求的原因。   3,正宗的优秀汉语著作很难在全球产生足够大的广泛影响,除了语言障碍 以外,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反差巨大积习难改有关。大多数西方读者不能 深入理解我们的文化,正如同我们不能理解德国哲学家鲁道尔夫?欧肯竟然反对 理智主义和系统分类学,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鼓吹上帝的创造与人类的进化 并不排斥等似乎“离经叛道”的野狐禅理论,却能够荣获大奖的道理一样。因此, 汉语作家,尤其是文史哲著作家,在今后10-20年之内仍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的主要原因就不仅仅是水平问题。本土在籍的华人作家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 日,需要耐心等待东西方文化进入全面兼容之时。如果你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价 值观本来很好,并无迁就西方大幅度自改的必要,就应该我行我素,藐视那个劳 什子的诱惑,暂停猴子捞月竹篮打水等类积极撺掇推荐诺奖的妄图努力至少十年; 如果你认为面对龃龉不合方枘圆凿,你无法改变“枘”只能改变“凿”,就该多 多反躬自省,促进水乳交融。   4,再论鲁迅未能获得诺奖的原因:鲁迅生前被人推荐过,为何失败了?原 因当然很多,我认为久被忽略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传统文人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和表 达方法都不适应诺奖趣味。“我以我血荐轩辕”等各种经世致用的正统或变异的 儒家学说渗透了绝大多数文人。历代文人多以传统道德和社会良心为己任,主张 民族主义国家至上,借助文艺或学术针砭时弊裁量人物,为救世或平天下开药方。 鲁迅就是传统儒生在20世纪稍有变异的代表。然而,高行健的文艺价值观则是继 承发扬卡夫卡以后脱胎换骨的新面貌。尽管高行健在蛰居祖国时影响不大,1987 年移民法国后2000年竟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因为他完全摆脱了经世致用 的文化传统,极力鼓吹并身体力行文人远离社会摆脱政治,从观世界走向观自在, 由外而内,回归文学作为人学的自性、本性,因此靠近了诺奖标准。我认为影响 如雷贯耳近百年的文化巨人鲁迅、老舍、沈从文、胡适、陈寅恪等前贤都无缘得 奖,而在常人看来原本名声很小的高行健却爆出冷门,其令人费解之处尽在东西 方文化的兼容性进程解释。即使早就放出风声要得诺奖的台湾詈骂狂人李敖和大 陆“痞子”文人王朔等,也顶多是当代的嵇康、阮籍、李卓吾那一类愤世嫉俗的 另类古人,其嬉笑怒骂虽然汪洋恣肆俏皮辛辣,仍未完全摆脱“进则孔孟退则黄 老”的俯仰演变藩篱。   5,自从1964年以后,诺贝尔文学奖46年没再颁发给哲学家和史学家,似乎 可以说明它原来规定的兼容文史哲学术著作的奖项属性也在暗中演变,正在日益 走向纯文学作家化。   6,关于《大清史》工程能否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问题   据《中国青年报》7月15日文章,《“如果诺贝尔奖设历史学奖,那非清史 工程莫属”》转载某著名教授说:“一个多月以前,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前来 考察交流时对他感叹:‘如果诺贝尔奖设历史学奖,那非清史工程莫属’”。此 文一露头,就遭到舆论的广泛怀疑。此后该教授又在网上改口说,其实俄国院士 说大清史工程该得诺贝尔奖一事,并不是直接对他说的,而是事后他听别人转述 说的。http://cyl.getbbs.net/Post/Topic.aspx?TID=8457778   就目前政策而言,诺贝尔文学奖原本包括历史著作奖,无需另设。目前不存 在为历史学另设奖项的必要和可能。而我认为《大清史》课题不可能获得诺奖提 名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不合要求。陋见所及,至少是近150年来,欧美各国设立 的各种文教奖励,无不充满了欧洲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以来崇尚彼此独立的个人 主义和平等主义精神。诺贝尔奖也不例外。就“诺贝尔文学奖”而言,虽有最多 三名候选人可以被联袂提名和分享一项奖的人数限制,但是他们必须是以个人身 份被分别提名。明乎此,《大清史》课题组作为团体是否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的候选提名就一目了然了。   7,《大清史》课题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其他潜在问题   再说,《大清史》课题组的编纂体制继承的是王朝时代《永乐大典》、《四 库全书》、特别是《明史》和《清史稿》那种官修史书的编纂组织体制,说白了, 就是当代“清史馆”。它的起步任务是为前任馆长赵尔巽和总纂缪荃孙、柯劭忞 等人的遗作查漏补缺做维修,其次才是革故鼎新,或曰另起炉灶。因为我们没有 看到《大清史》的成品面世,现在还不能判断究竟新修的清史新到了什么程度。 但是,既然新清史是旧清史的继承发展,那就难免要继承一些“清史馆”时代遗 留的知识产权方面的责、权、利分配不明乃至不公的传统弊端。例如其中的某些 分卷著作,很可能指手划脚的领导在封面署了名,而埋头苦干的作者却在封面没 署名;或者多干活儿的署名在后,少干活儿的署名在前。而怎样进行论功行赏或 者是否能够名垂青史的依据几乎全在封面署名。集体合作的系列丛书势必潜在的 这些权利纠纷问题完全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个人主义和平等主义基本评奖 原则。   8,《大清史》不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型历史丛书   自从民族国家纷纷脱颖而出,当代世界格局基本形成的近百年来,各国,特 别是西方列强,编纂大规模的系列历史丛书层出不穷。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多少 大国强国,就有多少套卷册满架的民族史、地区史、王朝史丛书早已问世。没有 来得及编纂的仅仅是那些小国、穷国和弱国。更有甚者,例如剑桥出版社,不仅 为整个西方世界编纂了详细记载西方通史的《剑桥三史》,还为某些外族编纂了 卷册满架的大型历史丛书,例如《剑桥中国史》系列。   仅就大名鼎鼎的《剑桥三史》包括的《剑桥古代史》、《剑桥中世史》和 《剑桥近现代史》而言,其规模、水平乃至老资格,都明显高于《清史稿》及其 新版《大清史》。而早已誉满全球妇孺皆知的《剑桥三史》系列丛书尚且无缘申 报“诺贝尔文学奖”,凭什么断言“如果诺贝尔奖设历史学奖,那非清史工程莫 属”?依我看,就凭西方史书大多使用欧洲语言撰写这一条语言优势来说,即使 巨型历史丛书提名排队,前3名也绝不会出现汉语图书。   2009-10-8 (XYS20091023)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