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学术造假事件为何日益泛滥?   2009年07月10日央视经济频道今日观察   7月6号,郑州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的副院长、教授贾士秋被免职并被解除教 授聘任。这源于不久前某门户网站上的一篇博文,该文章披露了郑州大学的教授 贾士秋在2006年正教授的职称评定当中所提交的学术著作有造假的嫌疑,从而再 次引了发各界对于学术造假的强烈关注。   本该是一片净土的学术领域,为何学术造假屡屡发生?制度的监管和道德良 知,根除学术造假的良方到底在哪里?央视主持人陈伟鸿和著名评论员向松祚、 沈竹共同评论。   学术造假低劣手段频现,造假骗局如何瞒天过海?   沈竹:“著作”子虚乌有 造假随心所欲   (《今日观察》评论员)   学术造假中使用的招数虽然劣质但骗局却难以被揭露,因为所谓“著作”根 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东西。贾士秋申请为评级准备的著作外观很像正规的出版物, 连刊号都拷贝正版刊物,著作权并不属于她。据调查,她抄袭的是在人大读博时 一个同学的文章。书中还极富创意地分别公示了由她主编和独立创作的文字字数。   她申请的论文虽然标明了名称,但经查论文却不是她的著作。比如说有一篇 论文叫“试论宽带对于传播的影响”, 发表在04年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个学刊上, 著作人叫付玉辉。贾士秋敢于把他人著作写在自己的评职称报告中,这点让我们 非常惊讶。   向松祚:学术造假凸显监管漏洞   (《今日观察》评论员)   如此拙劣和低水平的造假材料竟然轻而易举地通过了审核,这是整个贾士秋 案件中最该怀疑和质问的事。在2007年58名正教授的候选人里,贾士秋居然作为 新闻学院唯一一名候选人堂而皇之地排在了第18名。为什么这么一个造假的李鬼 竟然非常轻而易举地进入了这个学术的殿堂,这才是最可疑的,最应该质问的事 情。   学术造假事件为何日益泛滥?   沈竹:学术造假已形成产业链 学术质量不断下降   (《今日观察》评论员)   造假太实惠了,通过造假不仅可以得到职称、学位和论文的通过,还可以得 到利益。而对造假的惩处,不但举报难,而且最后得到处罚的也极少。这使整个 学术造假现在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有条不紊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完整和精 密,使我国的论文质量逐年下降。在世界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中,有一个叫 SCI的论文系统。其中我们国家的论文数量在4.74年翻了一倍,5.98年增长了一 倍,不论是份额还是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从2000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我国 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却在逐年的递减,从2000到2009年近十年的时间里,已递减到 单篇论文的引用率只有3.01次的地步,这对我们中国学术界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也说明整体的学术质量在下降。   向松祚:学术造假泛滥源于成本低、风险小、处罚过轻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中国学术造假如此泛滥和猖獗的核心问题在于造假的成本太低、风险太小。 在很多例子中,造假者受到的处罚最多就是被开除所任职务,取消其教授资格, 但人仍可留校工作。像贾士秋,现在就是这个状况。一个学术造假者,他对社会、 中国的学术进步,科学进步所造成的损失,仅仅只是这种处罚就能够承担的吗? 学术造假造成的这些损失比假烟、假酒、假药都要重。但是现在并没有相应的法 律法规来对这些人给予严厉的惩处。如果惩处的力度非常大,惩处的措施更加的 严厉,我相信,造假者在造假的同时,也会顾虑,我今后要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大学和学术机构,出于所谓的面子和单位的名 誉,甚至对这个造假者给予辩护和庇护。   当前学术造假屡禁不绝,如何还象牙塔一片净土?   沈竹:可不断公布抄袭者处罚结果 铁腕政策是终止雇佣   (《今日观察》评论员)   虽然我国科技部在07、08年就开始运作科研诚信办公室。但是在力度上,还 是有点手软。我们来借鉴一下美国的经验,其实美国在80年代的时候,学术之风 也并不是像现在这么好,也不断出现了学术抄袭的情况。但美国的联邦政府随后 出台了一系列铁腕政策:首先设立了一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设一个监察长 办公室,这是一个部门。另一个部门在美国的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门,也设立一个 监管的场所,那就是科研诚信办公室,美国的科研诚信办公室非常务实,每一年 不断地公布抄袭者和学术不端者的处罚结果,用这种公开透明的处罚去钳制学术 不端的行为。所以美国教授,在学术圈子里,如果名誉有了污点,对将来的为人 师表和再找工作都是一个极大的影响。最后其铁腕政策是终止雇佣,如果老师、 学者出现了这种污点,那没有学校会去雇佣他们。种种铁腕政策制衡了学术不端 行为,还了学校一片清净、干净的环境。   学者是社会良知的守望者,大学校园的环境是整个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影。我 们一方面呼唤学者良知的复苏,同时也该看到,很多学者在坚守着自己的底线, 兢兢业业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为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不断进行努力;另一方 面,就像美国80年代一样,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正是需要软实力的时候,所 以不妨对学校的这种学术风气来一个整风,也利用一些铁腕政策彻底地清一清学 术不端的行径。   向松祚:学术道德自律优于法律惩处   (《今日观察》评论员)   维护学术的尊严,学术的纯洁和学术的权威,最核心的应该是道德的自律。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博士、教授这些人在人们的心目中是 既有最高的学术水平,同时又有最好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制度的安排 有时管不了人格,管不了道德。法律的再严密,人要造假,就会千方百计地找法 律的漏洞来造假,很难挡得住。所以我想,要从根本上消除学术造假,必须依靠 每一个从事学术的人道德和人格的自律。   对于学术造假,第一,国家必须要尽快地立法来杜绝、惩处这些造假。不仅 要开除学术造假者,还要他们承担民事责任,更严重的造假者必须要承担法律责 任甚至刑事的责任,使造假的成本和风险大大的提高,使造假者有所畏惧。这是 从法律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二,中国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应该有明文的规定 并达成共识:凡是对于造假者要从根本上把他驱逐出学术的殿堂。   顾海良(武汉大学校长):学者应有学术道德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认为学术规范、学术风气,主要是学者的自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自 律和他律相比,更为重要。因为归根到底,这还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学术道德 自律为上。学者必须意识到自己获得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声誉,要靠自己诚实的劳 动,刻苦的钻研来取得。任何学术上的投机取巧,都不仅会损坏学者的学术影响, 也将影响整个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   陈玉琨(国家督学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三管齐下防治学术 造假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防止学术造假的现象,至少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学术人 员自身的素养;第二方面是造假出现以后,各个大学包括科研院所,都有意无意 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短视的行为,纵容了学术人员造假;第三方面是要 建立一种举报的机制,公开和透明是防止腐败和是学术造假的一个重要手段。   方舟子(旅美学者):体制问题才是深层原因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们现在这套科研的体制,还是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是一套官本位 的体制。这些评估的权力,很大的程度上掌握在行政人员和官员手里。行政人员 和官员,对专业的东西,其实不了解,他们能看的,也就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所 以归根结底,我觉得还是跟体制有关。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 24:20;次日中午13:00) (XYS20090713)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