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余秋雨孤身查案”考   金木水   这题目像学术论文的题目,挺能唬人的,其实不过是俗话说的“吃柿子拣软 的挑”。因为对于余秋雨先生去年是否到过长沙黄泥街书市“孤身查案”这样的 “历史事实”,根本用不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便可弄个水落石出。   余秋雨先生去年7 月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设坛论道”,在当地引起些议论, 大体说来,褒少贬多。对此,余先生心存芥蒂,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又旧事 重提,称“全国盗版我的书最严重的地方是湖南长沙。去年7月我特地遮着脸去 私自查访,黄泥街上满街都是印有我名字的盗版书,我却束手无策”,余先生还 厉声责问“当地的几个文化人”:“你们怎么会在刑事大案发生的特定时间和特 定地点,突然大张旗鼓地批判起正在孤身查案的受害人?”(《余秋雨:对历史 事实我从不谦虚》,见2000年4月28日《南方周末》)那意思很明显:批评他的 那“几个当地的文化人”与盗版者难脱干系。不过,只要是当地人,即使没有多 少文化,对余先生“遮颜上街、孤身查案”的惊险故事也会疑窦丛生:黄泥街书 市早在1998年就已整体搬迁到定王台书市了,从那以后黄泥街也不卖书了,余先 生怎么在去年又见到了满街都是书的黄泥街?   或许,余先生说的是他以前曾到过黄泥街孤身查案?揉眼一看,不对,余先 生明明白白说的是去年7月,也就是他在岳麓书院设坛论道的那个“特定时间”。 或许,余先生不过是一时笔误或口误,情急之下,将定王台书市说成或写成了黄 泥街书市?脑门一摸,也不对,因为余先生的叙述有“特地遮着脸”及“满街都 是印有我名字的盗版书”这样十分具体和传神的细节描写。要命的是,定王台书 市并不是一条街,而是一幢楼。余先生“满街都是”云云,恰恰证明1998年以后, 他既没去过黄泥街,也没去过定王台书市。余先生关于“孤身查案”的叙述,实 际上是在“作案”——扯谎。   余先生是聪明人,他知道提高叙述可信度的有效方法是多用细节,这才有了 诸如“遮着脸”、“满街都是”、“束手无策”这样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细节 描写。只是余先生聪明过头了,不待水落石出,自己便现出了“桥脚”。余先生 精心杜撰的这段“孤身查案”的传奇,恰恰印证了刑事侦察学上的一点常识:作 伪过于精心,反而易生破绽。   对于余先生其人其文以及他在岳麓书院“设坛论道”一事的评判,原是“公 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难有定论,其中也不排除有“文人相轻”的成分。 这样的事,文坛常有,没什么大不了的,完全用不着扯谎。再说,以余先生的辩 才,与论敌打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平手,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余先生 太好胜了,有理没理都不饶人,而且总念着一剑封喉、一招制敌,结果弄巧成拙, 将一场文事之争弄成了道德评判。尤其不合算的是,余先生这么一弄,反使人们 生出另一层担心: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和无关身家性命的小事上,竟也轻易出此 恶手的人,在那种恶劣的政治环境和生存环境下,天知道会做出些什么样的事来!   “扯谎捏白,越描越黑”。余先生下次来长沙,莫说“朝拜先哲”,即使是 面对没有文化的当地人的质疑,恐怕也会“束手无策”,真的只能“遮着脸”上 街了。 (XYS200307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