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王铭铭习作赏析   华明   “铭铭同学”最近又在《读书》(2003年第6期)上发了一篇文章——《由 张光直想起的》。据考证,该文应无抄袭之嫌疑。“铭铭同学”是北京大学的教 授、我们的同行,他的文章,我们不读是我们的错。粗读全文,未见多少学术新 意,却发现其遣词造句功夫颇有独到之处。本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 态度,我们略摘数段,成此短文,向铭铭同学及列位方家请教。   以下分类辨析,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实际上,他一句话中常常会有几个方面 的问题,而我们只能放在某一类中评析。   一、标点问题   我曾于学生时代接触过张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声名已高的张先生, 以一如既往的“低姿态”,应邀担任我组织的“学生人类学社”学术顾问,他还 一度应邀,亲自到厦门大学为我们做了一场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报告。 (72页)   每一句话完成,该打上句号。上述这段文章,摘自该文第二段第一句,有三 个独立的主语:“我”、“张先生”、“他”。三个主语,一个句号,是不妥当 的。   “两个层次”,只能用一个分号。在下面这段文字中,我们能够再一次领教 铭铭同学的标点功夫。   这话中有话,包含的意思应有两层:一层是,这种被人类学家关注的历史, 需是“主观的历史”,是人们的“社会记忆”,它虽可能有“事实的依据”,其 在人类学中的存在,却需主要以“历史作为文化”这一联系为前提;另一层是, 现代人类学家关注的历史,已不再是以往那种漫无边际的“人类史”,它需特别 限定在与当今世界的格局生成过程有关的“近代史”;就“中国史”而论,人类 学家关注的历史,最早不应超过清这个转折时期,因为是这个时期,才开始表现 出人类学家长期关注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矛盾。(73页)   诸如此类的标点符号错误,举目皆是,我们不再一一列举。   二、用词不当   我宁愿让张先生忘了,随着他的忘却,“无知而无畏”的我,也能得到再度 的荡涤。可是我忘不了张先生。(72页)   “荡涤”是什么意思?据查《现代汉语词典》,是“洗涤”的意思。那么, 为什么说“再度的”荡涤?第一度是怎么或什么时候荡涤的?我们推测,铭铭同 学的意思是张先生的讲座使他“得到第一度的荡涤”。要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说 张先生忘记他是“荡涤”他?   诚然,多少个春秋前徐旭生先生写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堪称最典范 的历史人类学论著,它已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重现了后来广受注目的“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格局”的构成原理与历史进程,为人类学家述说了古史能给予关注现世 社会的人类学的启发。(77页)   徐旭生先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是不是历史人类学论著属于学术问题, 我们姑且不论,本文只赏析铭铭同学的“语法创新”。根据语法常识,诸如“典 范”、“完美”、“规范”之类的词语是没有层次级别的,不能加“最”或“比 较”之类的修饰词。当我把这句话在电脑中打下来的时候,“最”字下面立即自 动现出红色线条之警示。此处用词不当为错误之一。其次是语句不通。“……为 人类学家述说了古史能给予关注现世社会的人类学的启发”,从这里看开去,不 用笔者更多分析,想请教如何读通顺这句话。   现在,赵丙祥将这个来自“当代原始民族”的概念,纳入到他对上古中国礼 仪制度与政治制度创设过程的研究中,试图洞察一个历史的延续性。(77页)   “历史”是不可数的,不能说“一个历史”、“两个历史”。但是历史是可 以断代的,可以说“一段历史”。当然,“延续性”也是不可数的。   就“民族”来说吧,最近两三年,我在云南做了几次简短的考察,也粗读了 一些历史文献,思考之路上总是想到一个问题:被我们现在看成是单独的“民族” 的许多群体,曾在历史上有过类似于文明史的关系。(78页)   请问“类似于文明史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   (张先生的)这篇文章现在被列入张先生《中国考古学论文集》的开篇,四 年前(一九九九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印行,想必已引起了学界的关注。(74页)   短短这句话有三个错误。一是前后矛盾:前边提到是“现在”,后边又说是 “四年前”。此处二者矛盾。根据逻辑推理,这篇文章肯定是先被列入了《中国 考古学论文集》,然后才出版的。二是搭配不当。这篇文章是被列入了张先生 《中国考古学论文集》,而不是它的“开篇”。如果非要用“开篇”一词,可以 把前面“列入”改为“列于”。三是用词错误。“印行”意为“印刷发行”。本 书只是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而不是印刷发行。铭铭同学的别出心裁不能总 是体现在这些方面。   另外,在铭铭同学的文章里,“似乎”、“可能”、“类似”、“恐怕”之 类的用词很多,在本文的引文中也常有出现,在此不再专门引证举例。在这里笔 者只是想指出,这些词语一方面表现出他似有谦虚之意,另一方面,却显示出作 者的模棱两可和不负责任。   三、搭配不当   以往的一般人类学论述,将农民与少数民族描述成“无文字社会”,搬用西 方人类学家在偏远的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民族志展开描述。(77页)   这句话的结构应该是“人类学论述……搬用……展开描述。”也许人类学家 还能展开“描述”,试问“论述”如何“展开描述”?   ……在田野工作的过程中,梁永佳对许先生没有描述的祖先崇拜之外的“地 域崇拜”进行了细致考察,并写了一篇博士论文。(79页)   “没有”与“之外”在这里同时使用犯了语意重复的毛病。这里应该去年 “没有”二字,语句才通。与这句相似的错误在这篇短文中还见于下段:   这一“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要得到创建,就需要打开学科的门户,使自己 脱身于人类学家曾经为自己设下的框套之外。(80页)   这句之中,“脱身”可也,“之外”即蛇足。   但我们不能忘记,张先生曾是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说他的考古学不是人 类学,问题恐怕更为严重的不规范。(75页)   “问题……不规范”这种搭配“恐怕”不符合汉语语法;“严重的不规范” 也是错误的修饰搭配。   四、逻辑不清   读考古学,我们要翻阅考古杂志,而那些杂志时常有“过刊”,“过刊”里 的发掘报告是不错,可是杂志的扉页总要写着毛主席语录,如“千万不要忘记阶 级斗争”,这让人误以为,考古学是在为一个过了时的意识形态服务。(72—73 页)   只要不是新创刊的杂志,有什么杂志没有过刊?这段引文说“那些杂志时常 有‘过刊’”是什么意思?照他所说,“这让人误以为,考古学是在为一个过了 时的意识形态服务”,那么,好象“正确地以为”,应该是考古学为“现时的” 意识形态服务。而从逻辑上推测,作者却不是这个意思。象这一类的逻辑混乱、 表述不清的“铭铭同学”式语法现象还有多处。   五、语句不通   新一代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似乎仍然需要洞悉“文明的进程”,看到上 古王权宪章中的“礼”及其在“晚期中华帝国”中的延伸,以及地区性文明体系 内的“关系结构”,如何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尊重。(76页)   这句话很费解,不知道“如何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尊重”的主语是什么。   如有不少学者关注到的,“礼”的生成过程,可能正是史前共同体的两性社 会关系,迈向共同体间的互惠交换,再迈向有费孝通所谓的“差序格局”或一般 称之为“等级(Hierarchy)”的进程。(76页)   句式混乱、用词不当、搭配错误在这句话中同时存在。   原因很多,其中能借用来为自己的肤浅和狭隘找到“理由”的也存在。(73 页)   这句话分析起来也有问题。如果把后半句的中心词补上,更有意思。   语序不当、搭配错误、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结构混乱是 语病的几种表现形式,它们在铭铭同学这篇文章中均有表现。有的已经在前面详 述,有的也未及一一罗列。   六、常识错误   比如,民族史家常告诉我们,在南昭-大理国时期,所谓的“六诏”与当地 的国家构成的对比、交换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恐怕很难被形容成个别民族与个别 民族的关系,单独的“民族”概念则更难成立。(78页)   这么一句话存在如下五个问题。第一、历史上没有“南昭”,只有“南诏”。 这是民族史家的常识,不知道铭铭同学从哪里“抄”来这个国家?第二、“当地 的国家”是什么样的汉语?什么叫“当地的国家”?且让我们帮他猜一猜。如果 这里的“当地的国家”指“唐”或“吐蕃”,不用说有多荒谬。那么,如果是指 南诏的话,则六诏与南诏不可能同时存在。而且南诏也不能被称作“当地的国 家”。南诏作为一个地方政权,是六诏统一之后的事;六诏不存在于南诏-大理 时期,而是南诏建立之前。那么,我们很难想象“南诏”与“六诏”如何“构成 对比、交换和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三、“六诏与当地的国家构成的对比的关 系”,这其中“对比”一词用词不准,无法理解。第四、“个别民族与个别民族 的关系”这种表述,算不上大的毛病,但也不是什么规范的汉语,让人读起来很 聱牙。第五、综上所述,句中所言不可能是“民族史家常告诉我们”的,而是铭 铭同学杜撰的。   七、概念混乱   社会人类学所观察研究的是现代文化与社会,但这些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对它们的了解需要相当的时间深度。”(74页)   第一、在这里,作者理解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产物”各是 什么样的概念?通过文本研究,我们认为作者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的涵义和它们 之间的关系。第二、后半句“但这些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对它们的了解需要相当 的时间深度。”让人无法卒读,莫名其妙。第三、时间一般是说长度,这里所说 “时间深度”也颇让人费解。   (梁永佳的)论文还针对这个地区那一特殊的文化综合性展开探讨,指出当 地存在的“本土社会理论的体系”,主要以仪式地理空间的双重性为特征。(79 页)   一个地区为什么会存在“本土社会理论的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到底是 当地存在的,还是梁永佳构建的?   八、总评   语言与写作能力与学术道德问题无涉,它是作为一个学者和教授必须具备的 最基本的技术修养和工具。   我们不是语文教师,无力对铭铭同学的习作做全面的语法辨析,只是随意之 中发现几处而已,未能逐一指出,尚祈铭铭同学谅解。   仅就我们所发现的错误而言,铭铭同学的汉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与其作为北 京大学文科教授的身份是难以相称的。据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题一般分为 四个评分等级:好、较好、中、差(有时,会在“差”前增加“较差”),而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明确属于应得“差”的等级。可是,屡屡被学界批评的 他,在文章中却多次用“无知而无畏”来形容他自己,读者不得不疑问他引用此 句到底是表达谦虚,还是免责,或者是挑衅。   铭铭同学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今后最好用英文发表文章,来建构他的“汉 学人类学”。这也许是适合他的一条出路。   从铭铭同学“想起张光直”,我们也想起去年因费孝通老师称他为“铭铭同 学”而引起的他“所要承担的”,以及他的其他一些作品。这一切不禁使笔者悟 出铭铭同学在亲身实践着一套新的理论——攀附论。如果他就此进行潜心的研究 和提炼,也许这套“攀附理论”将是他对社会学、人类学做出的又一巨大“贡 献”。   ------------------------------------------------   (参见王铭铭:《费孝通与我们所要承担的》,载《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11月25日第11版;袁晓波:《“从小辈称”与“铭铭同学”》,载自新语丝网 (www.xys.org),2002年12月12日;马斗全:《从称呼看如今文人的文化素 养》,载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2002年11月17日)以及各种媒体 此前关于王铭铭教授的报道。本文网络版发表权首投“新语丝”,并保留纸质版 发表权(著作权) (XYS200307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