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立此存照:中国学者声援北大剽窃教授 (以下摘自“新浪网”、“世纪沙龙”和“学术批评网”) 新浪网1月15日讯 题:众学者认为对王铭铭批评应该局限在学术范围内   北大社会学系主任、博导马戎: 学校要求系里对媒体要“不予置评”,应界定为专 业范围内的学术批评。   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教授张海洋:我认为学术批评是一个严肃的事情,在整个社会教 育还没有完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坚决反对把这样的学术批评放在公众面前进行展示。 毕竟中国的学术资源还没有奢侈到这样的一个地步,把一个具有学术贡献的杰出人类学 家放在公众批判的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式的鞭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社会学家郭于华女士:其实这个事情在 前一段时间就已经被披露了,现在又拿出来无疑是新一轮的炒做。我反对把一个严肃的 学术批评拿出来进行炒做。我个人认为严肃的学术批评应该在一个学术的氛围内,在一 个圈定的范围内谨慎地进行。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不愿意透露姓名):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炒做, 我本人对此非常反感。公众有没有知情权这是一回事,学术讨论是不是与整个民族密切 相关,我不讨论这个。全民义和拳,全民都盖帽子,打棍子,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讲是 与正常的学术批评格格不入的。我认为目前的讨论已经背离了这个环境,已经根本上没 有任何意义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张XX:本来完全可以在一个小圈子内进行,为何要让所有 的人都知道?是不是炒做,已经昭然若揭。现在的问题在于,学术批评毕竟是非常专业 的事情,是不是普通民众有能力作出判断。我个人对此怀疑。北京大学的学风如何,我 不做评论,但是让所有的人来否定学风,作出评判,我对此保留意见。媒体的介入,我 保留意见。目前已经到这种地步了,王教授完了,这很不公平,新浪作为负责任的媒体 应该引导引导了。   揭露王铭铭涉嫌抄袭的博士生王晓生:我对目前的学术批评波及到这么大一个范围 表示震惊,我不太希望这个事情给王教授带来太多的不便。我为什么没有在中华读书报 一些大众传媒上发文章,就是因为我认为这个学术批评应该在学术圈子内进行。   新浪网友小兵兵:这个命题很有意思,学术界的讨论我们并不知情,对于那些主人 公我们也不了解。为什么王铭铭要抄袭?王铭铭在学术界的地位如何?怎么界定抄袭? 中国有没有一个严格的学术引文制度?对人类学界的无知与淡漠与整个批评关系如何? 我实在说不清楚。我个人认为小圈子内进行就可以了。媒体没有必要炒做。没有必要放 在大众的面前让一个有贡献的学者接受全民的审判。真的没有。 标题:为王铭铭教授辩护 作者:杨冰 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成为近年社会科学界讨论的热点,一些人乐于充当“学术警 察”,这些都是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好事。不过,凡事总有限度,若在学术规范 和学风建设的讨论中钻进牛角尖,好事就会变成坏事。中国做社会科学研究的人 向来喜欢钻牛角尖,当前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的讨论似乎也钻入了这个由好事变 坏事的牛角尖中。我不很清楚的是,这种变化是因为一些人的糊涂还是他们的精 明,是有组织的诽谤还是引发了阴暗的内心世界的竭斯底里。其中对王铭铭的有 些攻击,似乎成了竭斯底里发泄的典型。 我是王铭铭的受惠者,是读他写的著作进入学术研究中来的,我因此要为王铭铭 辩护。这些辩护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有人指责王铭铭的著作粗制滥造,常有常识性错误。对中国不了解的程度 也令人吃惊。这些说法也许不错,不过,我在读王铭铭的著作时,却深受他讨论 问题、观察事件视角的启发。正是他的讨论让我在农村研究中入了门。王铭铭著 作讨论的问题,是从一个学科的角度,站在他的立场上讨论的问题,正是这种独 立的学科立场,构成了他著作中独特的一面,恐怕也正是这独特的一面构成了 “异文化”的敏感和启示。对于一个希望讨论本学科问题的学者,他在使用其它 学科的知识时,出现有时甚至是那些“大学者常识中的错误”,也不奇怪,因为 他的企图在于说明本学科的一个创见、一个新的叙述方式、一个本学科的问题, 他本来就没有将关注的焦点放置于学科之外,他当然也不是每一学科的通才。在 具体学科上有错误,却并不一定影响他研究框架和创见的学术价值,比如《社区 的历程》,他采用历史线索来叙述人类学文本的尝试,对于开展中国这样有悠久 文明国家的人类学研究,难道不是很重要的吗?当然,王铭铭著作中犯有一些 “大学者常识中的错误”,这些大学者可以指出来,这于学术研究和王铭铭本人 都有好处,而若因为某某著作中竟有“常识性错误”,就一棍子打死,这种做法 就太过份了。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从两处错误看何新学术信誉的危机, 是说何新在北大演讲中引用的两句诗的出处不对,由此对何新的所有研究进行否 定。这种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批评,不是批评,是打棍子。既然王铭铭和何新做 的是学术研究,他们只是发表了一家之言,不是写的政纲,就应该允许其中有错 误,甚至是某些“大学者常识中的错误”,评价其研究好坏的标准就不是是否有 错误,有几处错误,而是是否可以给其他研究者以启发,有多少启发。我读王铭 铭和何新著作受到的启发最多,认为他们不仅有许多译介似的研究,而且有很多 原创性的研究,我也一直将他们当作我的启蒙老师。我相信不只是我一个人是王 铭铭和何新著作的受惠者,既然这样,我们中的一些学者为何这样不能容人,恨 不得一棍子将人打死呢?我想,在这种不能容人的背后,一定有说不出口的阴暗 目的。 又有人指出王铭铭校的译著中将孟子译为门修斯,称之为“学术界的耻辱”。网 上有人将其作为攻击北大、三联书店和王铭铭的强武器。将“孟子”译为“门修 斯”当然是错误,不过,这种将一个错误无限上纲的做法,让人想起文革。毛主 席说,只有死人和不做事的人才不会犯错误(大意),凡是做事情,都会犯错误, 而且会犯常识性错误。既然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且会犯常识性错误,那我们要共 同推进学术研究或其它任何事业,就应相互帮助,善意指出其他人的错误,每个 人都犯错误,其他人来善意指出,然后每个人都改正错误,这就会有利于中国学 术研究和任何一项事业的进展,而假若我们每个人都是去恶意寻找别人的错误, 纠住别人的错误不放,这种做法最终会变成狗咬狗。不说是什么学者,人都不是 了,人变成了狗。 不是看译得有无错误,而是看王铭铭校的这本译著对于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我正 好也读了这本书,限于自己的能力,并未完全读通,不过我很希望有更多王铭铭 这样的人来做这种学术译介工作,他们的工作令人钦佩。中国现在愿做且能做这 种学术译介工作的人是太少而不是太多了。 第二,有人指责王铭铭的著作有抄袭的问题。是否抄袭,有人已列出证据,说 《想象的异邦》主要抄自王铭铭自己翻译过来的《当代人类学》,不说这种抄袭 是否真实,我想要问,王铭铭为什么要抄袭?他是要评职称?从《想象的异邦》 的介绍来看,在此书出版前王已评为教授,他不需要靠抄袭来评教授。他若抄袭, 只是因为他本来就是写的一本介绍性的论著,这种介绍性的论著关注的焦点并不 是其中某些段落沿袭了其他人的说法,而是他在这种说法中加入了多少自己的说 法。王铭铭在《想象的异邦》前言中说,“我觉得本书不代表一个很成熟的看法, 而只不过代表了我在理论思考中的若干片段”。我关注的是,王铭铭在引述别人 的材料乃至观点时,是否有自己的理论思考。从我的阅读看,《想象的异邦》不 仅有大量这种理论思考,而且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对当前学术界的不满是, 王铭铭《想象的异邦》不是太多,而是实在太少。麻烦诸位批评者也拿出《想象 的异邦》来启发学术界,来为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服点务,好不好? 其实,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以上我为王铭铭辩护的两个方面,问题的根本是,当 前社会科学界关心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要将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引向何处。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最为关键时期,这时的中国对社会科学界的要求, 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可以拿出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化的现状,对于解决中国现代化的 问题,对于把握中国现代化的机遇有用的理论方案。这些工作,需要社会科学界 作为一个整体,以对中国现代化本身的关怀为焦点,形成中国自己的社会科学, 而要形成中国自己的社会科学,就需要有那些将自己的研究突破过去的学科体制 和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大师的出现。当前中国学术界开展学术规范讨论的一个方 向是与西方对话,中国的优秀学者乐于做西方社会科学体制下的匠人,做一些技 术性的细碎研究,这种研究当然有用,但这种研究于中国洪大的现代化,用处却 极有限。中国现在需要的是社会科学研究对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把握,这个时候, 中国学术界应该充分允许学者犯有时是常识性的错误,学者之间相互心平气和地 讨论,逐步将社会科学研究变得于中国现代化有益。不允许学者犯错误,就是让 他们去做一点一滴的工作,这种想法的出发点不错,但若人人都怕犯错误,不敢 去发表于其他研究者有启发的论著,也不能去翻译可能出现错误的译著,那么,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可以深入,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益的理论体系如何可以建构? 学术大师如何可以出现? 中国现在尤其需要那些不怕犯错误,敢于大胆提出自己有时还不太成熟见解的学 者,这些学者也许常犯常识性错误,却可以为其他研究者带来有启发性的思考。 不是一篇论著中没有错误,而是一篇论著中有多少创见,决定了这篇学术论著的 价值。 我没有见过王铭铭,但感激王铭铭学术论著中的大量创见及其对我的研究的启蒙。 2002年1月12日 标题:“学术打假者”的假与不善 作者:成真言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学术界广泛存在不正之风。学术界不正之风主要表现在:1。一些官员为 了个人的地位和利益利用关系和资源在大学混文凭;2。大学为了赚钱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兴办 公司和“颁发文凭”上;3。学者为了职称、房子、工资、地位相互大打出手;等等。这些新 的不正之风很严重,也有旧的不正之风的“配合”。 学术不正之风存在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其中最主要的可以说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习惯 于以非学术的标准衡量学术的价值。有些人认为,这种做法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现象。其 实不然。非学术因素对学术的支配,应当说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学术研究的老套路。以往是 政治观点在支配“学术讨论”,现在是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驱动“学术研究”。人文社会 科学的最大难题在于:我们的学科向来没有学术的自尊与自主性。由于缺乏自尊和自主性, 因此我们的学问不存在学问自己的标准,而长期以来是以非学术的标准为标准来衡量学术的 。 怎样才能真正避免学术的不正之风呢?现在已经存在不同形式的处理办法。部分致力于学术 研究的学者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内省式的学术规范意识,他们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 和教学,以身作则地树立着学术规范的榜样;他们对于同行学者的失误不是不知道、不是不 表示反对,但是出于深刻的历史和社会理解而采取了相对客观的态度,他们严以律己,宽以 待人,对自己的失误多加防范,对他人的失误给予理解和提醒。 遗憾的是,现在流行的做法,好象不是这种与人为善的方式,而是一种正在升级为“主流” 的提法。例如,有人提出了“学术打假”的口号,认为学术的不正之风可以与经济腐败相提 并论,因而要给那些有问题的学者以严厉的行政处分、名誉打击和政治压力。从事“学术打 假”的人,现在主要依靠的是传媒的作用。从现有发表的一些文字来看,“学术打假”的呼 声很高,其中也不乏有试图将“学术打假”升级为“中央政策”的。他们用了“学术腐败” 这个词汇,这显然也不是什么新创的学术概念,而只是从政治语言中抄袭来、套用来的口号 。政治口号成为界定学术品质的概念,在我国历史上的社会生活中不是没有过。但是,这次 那些自我标榜的学术警察却将它当成一件新式武器来打击他们的同行学者了。 仔细考察一下那些学术警察的学品,我们能很容易地看出,他们自己虽然也可能在高校、研 究所占据地位,但所做的学问、对学问的态度没有比被他们批评的人好到哪里去,其中严重 者,甚至根本不从事学术研究,而成为“学术批评专业户”。“批评者无罪”是他们号召其 他人参与其中的口号(借口)。诚然,学术批评对于学术发展确实有着积极的作用。以往的 书评都是吹捧式的,现在有了学术批评的条件,确实难得。然而,据我所知,现在发表的一 些批评文章已经从“吹捧”这个极端走向了“打倒”这另一个极端,很像“文革”做法。 那些自我标榜的“学术警察”之所以会尽其大批判之能事来打击别人,表现出对违反学术规 范的学者的刻骨仇恨,而不将学术批评当成是学术的事情来做,是因为他们嫉恨其他学者的 成就和社会影响,是因为这些学术警察除了抓人之外,不知道学问需要冷静地做,更不知道 学海无涯。他们的自我标榜和炒作能力很强,但所知道的“学问”仅仅是“书的批判”。后 果是很容易预料的:这样的情况如果延续下去,就只能导致学术批评的品质变化,使学术批 评成为“整人”的手段。 很多事情很容易在我们的预料中发生。某某院士、教授、博士得了某某奖,往往就会引得那 些批评家跳将出来,抓住不放,拼命批倒,最后还要踩上一脚。这些批评家的出台可能是因 为社会有相应的呼应。但是,其可以想见的结果却是:有那么些人利用了批评家的批评打击 自己的学术同人,以发泄自己对他们的嫉妒和怨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来侵害别人的利益 ,来把别人的缺点说成是自己的优点。这样一来,假学者成为真学者的统治者,真学者成为 假学者的受害人。 学术批评是推进学术发展、解放学术思想、使学术获得自尊和自主性的必要论述形式。然而 ,学术批评如果不尊重事实,如果不尊重学术本身,如果采取非学术的形式,如果再度成为 “群众运动”的一种变相表达方式,那么,其后果将很难设想。我们现在最大的学风问题, 是学者缺乏学者的品格。而那些试图以“学术反腐斗士”自居,试图从别人的“被打倒”来 将自己推戴成“英雄”,来树立自己的地位、获得自己的利益的,则是最严重地学术腐败分 子(如果这是他们自己喜欢的词汇),因为他们之成为“学者”,不是依靠学术力量本身, 而只是依靠权力争夺的阴险手段。 倘若学术界要遏制学术的不正之风,就不仅要警惕学术的不正之风的蔓延,而且要警惕“学 术批评家”的权力游戏,要看清某些学术警察的真面目,警惕企图以伤害同行、扰乱学界为 手段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学棍”。 标题:王铭铭“剽窃案”与“上海写作班子” 作者:成真言 随着王铭铭“剽窃案”被学术警察“侦破”以来,学术批评的浪潮再次在学界和媒介中涌动 起来。这次事件的背景空前的难解,但浮出水面的依然还是那个易见的“上海写作班子”。 时代已经不同了,批评当然要借用时代的“先进形式”来进行。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批评 文章,与“文革”和“四人帮”时期的“批斗”有很大不同:过去用的是大字报,现在还多 用了电子媒介;过去是“政治斗争”,现在是“学术批评”;过去学者只能挨批,只能蹲在 那里听训,现在他们却变得乐不可孜地爱好批判自己的同类。这样的对比,还可以列出很多 。不过,对比好象说明不了什么。 新学术批评文章的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情绪,让人想起过去的“阶级仇恨 ”。批评者虽然是“专家学者”,但是与我们的不久的过去遭遇的“批斗队”有很多历史的 继承性。过去批斗人家的人,其品格不一定比被批判的人高尚,却自以为表达了某种政治的 高尚。现在这些自诩为“学术批评家”的人,品格一样地不一定如被批评者高尚、学识不一 定比被批评者广博,却自以为是拥有制订学术规范权力的“智者”。例如曹树基教授,他的 学问如何,想知道、想加以追究的人看来并不是太多;可是,他在批判别人的时候,显露出 一种“勇气”和“智慧”。他的文章逻辑性很弱,知识面很窄,也不怎么通情达理,但他“ 勇气”和“智慧”却引人关注。“勇气”和“智慧”有时是真的,有时是令人钦佩的,但有 时却仅仅是伪装,它的后面隐藏着歇斯底里,也隐藏着“仇恨”。 问题可能还不在曹树基。问题可能是在我们的“传媒时尚”。我们过去的传播媒介大多是“ 喉舌”。现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其有关组件变得有点像台湾那些专门追踪名人丑 闻的“打狗队”。“打狗队”侦缉来的新闻,一般还是卖得出去,所以在台湾成为新式的社 会风俗,有点像大陆的“包二奶”。可是,我们大陆还是我们大陆,我们的新闻经常还要装 出一副“遵照中央指示”的样子。于是,“打狗队”的风气,在我们这里变了摸样,打狗的 时候还是带有“斗争”的雄心壮志的。从而,我们可以逻辑地称这种大陆式的打狗模式为“ 一棍子打死”。我们的传媒似乎比海外的同类要挚着得多,狗不一棍子大死,大家觉得不快 。这或许就是“勇气”和“智慧”。 话可以再说很多,可是事实只有一个。这些年来,主张“学术批评”的一帮子人,基本上都 是有“一棍子打死”的思想的。他们不知怎么地从海外搬来一些“学术规范”的口号。其实 ,事情有点儿奇怪。他们的所作所为一贯地具有“斗争逻辑”,而不是他们提倡的规范。“ 斗争逻辑”有什么不好?——很多人会这样发问。对这种逻辑很不舒服,是因为我上面说的 那个小小的道理:对别人加以“斗争”的人,自己的品格往往没那么高尚。这种人大抵都是 要借用政治手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表面上看来好象是在为某一事业说话,实际上却是在为 自己谋求利益和地位。现在的“学术批评”好象可以更恰当地称为“学术斗争”,因为它的 诉求是要“一棍子打死”,更因为它的手法与其他“斗争”差别甚微——其共通之处在于两 者的基本态度都是无耻。 比如,那个小小的“写作班子”喜欢批判人口学和人类学。哪天你撞见他们的其中一个,你 可以提一个小小的问题,他们就答不出来。你问他们“人口学是什么?”他们会说出很多与 这门学问毫不相干的事情,接着骂人口学家一番。你问他们“人类学是什么?”他们也只会 说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再骂人类学家一番。然而,他们有“勇气”,他们敢于冒充专家 ,对别人指手画脚。他们也有“智慧”,他们能玩弄一点小小的技巧,来蒙蔽不知道他们要 说什么的读者。 这种特殊的“勇气”和“智慧”,显然是一种“学术腐败”。原因很简单,他们是一个“写 作班子”,也是一家“皮包公司”。他们的公司根本没有学术的存货,却到处说自己在兜售 “学术规范”这种特殊的商品。如果这还够不上“腐败”,那么,我们还应当看到他们的另 外一面。他们用虚假的“勇气”和“智慧”收买了一些人,让后者感到他们的东西有着价格 优势,让后者也觉得皮包里的虚假,对于傻瓜整掉知识分子有用。 “一棍子打死”的学问很大,更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学问大在什么地方?很简单,要做 这种事要花费很大的心力,跟所有的学问一样,无非是目的不同:一般的学问是要积累的, 而“一棍子打死”这种特殊的学问,却是要“打死知识”。它又有什么“文化底蕴”?我想 答案非常简单——我们这个文化,有久远的历史,而这部久远的历史中,最精彩的篇章无非 是“你死我活”——知识死了,无知才能活下去。 标题:卢梭也抄袭? ——为王铭铭一辩 作者:古乐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有这样一句:“宁愿在风暴中享有自由, 不愿在安宁中受奴役。”书中没有引号,也没有注释,让人初看上去还以为这句 讲得非常漂亮的话原本出自卢梭之口。但到后来出版的《社会契约论》中,卢梭 又将这句话加上了引号,并说明是波兰的一位所谓“侯爵”的话。卢梭是不是也 在抄袭?先抄袭,后坦白?而且直到现在,学者们也弄不清楚,一些话中,哪些 是卢梭的,哪些是狄德罗的。 如此看,卢梭是不是非常不讲学术规范,但你能因此否认卢梭的历史地位吗?历 史上好像从来都没有人挑他的这些毛病,也从来无人因此要开除他的“国籍”或 者“学校籍”。 还有,孔子“述而不作”,你能说孔子没有思想建树,通篇“抄袭”,满口“剽 窃”? 拼死命也要捍卫“春秋笔法”的中国古人,并不排除“为贤者讳”。对北大王铭 铭教授的公然批评竟然出自北大学生手笔,实在丢尽北大人的脸,也丢中国人的 脸。 “人恒过”,但“瑕不掩玉”。老师为人总免不了错,要不还是人吗?为学生者 当学其大处,感其大恩。对瑕疵当然不能“文过饰非”,但见了错误,就要给以 毫无顾忌的批评吗?人终是要死的,但在生日庆典讲就不通情理,批评者即使暂 时“得理”,但“不饶人”的批评方式终不合乎“实践理性”,免不了要遭人唾 弃。幸好只是批了批老师,要是“龙鳞”,你如此“披”,后果会是怎样?我们 不仅主张学术批评,更主张良好的批评方式。良好的批评方式不仅容易让人接受, 也可以促进犯错者改正。因为一点错误,就置人于死地,其居心何在?!!! 古人“不以一眚掩大德”,我劝批评者手口留情。否则,“迎风扬尘,必及己 身”,“玩弄刀剑者,必死于剑下”。 标题:我要为王铭铭说话 作者:Sieg 真他妈的倒霉,为什么那些一无所长的庸才都不去作弊,然后被人发现后摘去他 们的顶带花翎,而那些玲珑剔透的智者却着了这一狠刀? 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就是从王铭铭这儿开始的,是他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 在中国方志学以外,竟然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西方人在做,时至今日,当我阅读到 赛伯伊、亚述、呼罗珊这些名词时,我就能感觉到学术如果在历史学、地理学、 政治学、植物学、军事学、传播学等等多元方位一起下去的话,将会是多么的有 趣。 而文化人类学就是以这种思维方法为元文化的。 相比其他学术书,王铭铭的东西相当大的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他介绍过来的东 东让我的对话冲动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国内的人文学者中,似乎只有刘小枫才 能让我有这种感觉。 中国学者圈很奇怪,似乎对那些将外来学术转而介绍进来的传播型学者非常瞧不 起,认为他们术业无专攻,于是呢,他们就自己造车,可造出来的车十有八九都 他妈的不能交流,据说,这叫民族化了的本土研究,奶奶的,敢情佛门那套狡猾 他们都学会了耶:以海量的不能交流的文字来构筑自己的千秋学术汉堡包,为了 职称。呕吐,然而理解。 他们能攻击的最大之处,就是指摘人家翻译的不行,这个王铭铭也真是点背,竟 然翻译了个门修斯出来,去年聋子告诉我这事时,我笑得牙都疼了。 然而奇怪的是,这么幽默的一件学术花絮,怎么到了你们这些学者手里,竟然就 成了一件我怎么看都笑不出来的上纲上线的把儿柄了呢?--治学严谨,不是叫 你们治学严酷,来,你们放下你们的学术架子,像我一样,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 再想想门修斯,哈哈,可乐不? 在我看来,翻译根本就没必要翻得跟中国话一样,奶奶的本来人家就是外国人写 的东西,你看不懂外文,给你看个中文版已经很对得起你了,你还要怎么着?要 人家一点错也没有?行。我们算一笔账:翻译官A翻译正确率达100%,则翻译 10,000字需要字斟句酌最后信达雅花费时间乃1天,翻译官B翻译正确率达80%, 则翻译10,000字需要花费时间乃.2天,当外国学者群体发疯一样一年写了 10,000,000个洋字后,翻译官A要花一千天,翻译官B要花二百天,也就是说,你 要看100%正确的翻译本,得别我这看80%就感觉满意的家伙晚上个两年多。 现在是什么时代啊?喷气都赶不上的时代啊,你一年比我慢两年,等十年以后, 我已经在思维方法上和整个世界同步了,你大概还在玩老牛耕田呢。 然后有人要问:翻译错误咋办捏?门修斯陪伴你终身?我得说有这种可能,但我 宁愿承受这种个别翻译字句不正确带来的信息谬误,也不愿承受由于没有信息谬 误而造成信息空白。 从传播学角度来讲,空白也是噪音一种,这种背景空白噪音是他妈的最不能让我 忍受的,只有那些每天只能看一点点书的人才不愿接受更多的信息量,亲爱的各 位学者,冒号,你们的读书量应该比我更多吧?那么,在权衡利弊之后,你们愿 意怎么选择? 传播国外的思想,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文字,虽然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可载体 毕竟不是所载之物,要是一个学者,遇到门修斯障碍就无法通读整篇东东的话, 那么这种学者的智力,我看连挑大粪捅阴沟都不行:那些可是充满各种障碍的活 计。 王铭铭这个家伙最笨的地方就是引用人家的东东不注明出处,气死我了,这种被 人一抓就死的命门你也敢露。我看哪,索性就这样,不是大家都说这是整个学术 圈的腐败吗?就跟那足球黑哨一样,是个环境问题吗?好,那就何不成立这么个 制度:先勾消张汝伦、王铭铭等搞腐败学者的一切职称头衔,然后,让他们去抓 其他有学术腐败的,抓到十个,他们就恢复职称头衔,而被抓到的那十个,就继 续张汝伦、王铭铭他们的工作,这样就能抓一百个,就这么一直抓下去,由于学 者是个有限集合,并且抓的递增速率是10,如果在这个模型里再考虑一些宽大政 策,比如自己站出来承认什么什么是作弊的可以免于被抓之列的话,我相信不出 一年,学术腐败就没了。 怎么,各位学者大人你们敢吗?你们敢,就让王铭铭他们开始去做,然后成立一 个听证会制度,力求抓的有哈贝马斯式的公平公正。 当然会有人说:这他妈的不是在搞逼供吗?去你妈的,哪一个腐败案件是自己曝 光的? 就怕这里面猫腻太多,一揪揪出个上百个,最后连主持老大都拖进去了吧? 要你们害怕,就歇了批评王铭铭的菜吧,法利赛人又不是只有犹太族才有。 标题:再为王铭铭说话 作者:Sieg 发言内容:很遗憾,签名那一篇措词过于粗鲁,以致把自己弄得跟没文化的叶挺 一般,所以请允许在这里向大家道个歉,虽然心里想说:说粗话真是痛快。 我想有必要澄清的是:抄袭就是抄袭,即便是不自觉的抄袭,或者是有难言之隐 的抄袭,或者是才气逼人者的抄袭,也都是抄袭,所以,必须要有明确的措施, 对有抄袭行为的学者,按照规则进行处罚。 但是,为什么我再次为王铭铭说话呢? 很简单,因为作为辩护方,他必须在承认个人自由意志的前提下,还得提醒公众 注意环境影响,自然,这在辩护中是一种策略,但是,作为多元化的思考风气的 熏习结果,我们还是有必要以辩护方的立场,为王铭铭说话,这不是为恶而辩护, 而是为作恶之人而辩护,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法学会有强有力的辩护律师机制的缘 故:恶,与犯恶之人,是两回事。 是的,在我们的语境中,我们很难想像为什么恶可以从恶人身上剥离出来,所以, 我们的犯罪嫌疑人制度到前不久才刚刚制订,而在这之前,只要被官方一抓,立 马就是十恶不赦的罪犯。 然而由于犹太教、祆教等诸多宗教的因素,使得基督教能够抽象分离出恶。 而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之中,自然会促使人们去思考:使人产生恶的环境是什么? 否则,我们将只会在以下命题中思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王铭铭之前,有关学术腐败的揭发层出不穷,一如政府官员中不断涌现出的腐 败大员,绿茵场上的黑哨裁判,这似乎在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的社会要么刚刚 进入腐败之缸中,要么刚刚有能力去揭开这腐败之缸。 当整个社会处于规范失范的时候,往往遵守规范的个体是最容易被淘汰的,也是 最难出人头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乱世出英雄这样的典故,这是一次时机把 握上的冒险,正如黑手党可以在恰当时机摇身一变成为社会名流,学术界也不例 外。 我认为,一个好的制度,是应该在规则上事先就约束住人们犯禁的念头,而一个 坏的制度,则擅长于在人们犯禁之后再去惩罚他。 我为什么说前面一种制度好呢?因为前面一种制度它很清醒,它不得不承认我们 人性中有恶,所以它山人早有预谋地把人们都当贼一样的预先给防范起来,而后 一种制度,则首先把人往好里想,所以它故意或无意在一些诱惑性的地段不设防, 想试探一下,人们是不是真的就这么好。 每当我看到那些贪污犯在被枪毙前,按照政府及大众意愿说那些所谓的忏悔之话 时,我首先产生的第一个感觉是:他是坏的制度的牺牲品,如果这个制度在审计 等各个环节都很严密的话,他犯罪就没这么容易,即便犯了也很难一直犯到枪毙 的程度。 但我们从不过问我们的制度,因为我们始终想当然的认为,对任何一个时代,总 是存在一种叫制度,它是好的并且是无比优越的。 就是在这样的幻觉指引下,我们对事后惩罚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幻觉制造快乐 的同时也在制造压抑,我们这些旁观者的压抑着的恶通过那个倒霉鬼的不幸遭遇 而被释放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流行菜市口执行公开枪决,现代流行电视转播 或直播死囚最后上审判席,我们需要看到我们的恶被某个牺牲在献祭中释放出来, 这和古代求雨时劈个祭品肚皮在功能上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发生故事的背景由神 话传奇变成了科学推理。 回到王铭铭抄袭事件,我有同样理由吁请各位注意:是我们不良的学术环境毁了 一个优秀的人,如果我们愿意腾出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去查一查这个环境本身的 病症,将比惩罚一个个体更有意义,当然我承认,惩罚个体更具有观赏价值,并 能给旁观者带来舒适,因为一这很简单,二这不牵涉到自身。 但我们还是要带症候地去阅读我们的学术环境,看看到底是什么正在侵蚀我们本 来就不怎么坚固的学术营地。 我知道,在学者圈里有无数品行高洁之士会说,这是个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社会, 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个人选择负责,是的,作为个体你们可以这么说,但作为研 究社会空间的学者,你们就不能这么说,因为你们平时所受的训练,就是要抽象 到群体上进行观察与分析。 我也是刚听说是谁揭发了王铭铭抄袭的事件,事实上,写这些吁请文章也并非是 针对这些公诉人,如果我们承认,一个好的法庭必须具备辩护方,那么,我想, 我的行为只是为构造这么个好的法庭而提供一个必要的元素。 最后,贴一篇以前替人捉刀的文章片断,这是一篇关于文本批判的思考,但看来 也用于文本写作,就将它择要搬来,作为重申对环境因素加以考虑的一个底层理 由。 ........... 一、纯粹意义上的文本批判中的独立人格是空无的 ......   对于后现代的西方人来说,由于在文本批判中,他们找不到一个可公度性 的标准,所以他们理智地保存一切并对一切持谨慎态度,但也正因如此,生活 中可以保持的独立人格,却在语言中消亡,因为阐释的封闭特性及面对各种阐 释的民主态度使得人格的独立性不可检验并因此而变得无足轻重,它已不能凭 自己的独立性而自自诩为客观公允,从而可以点评各家,并赢得他人及自己对 自己的尊重,\"坏的相信\",萨特创造的这个术语非常贴切地形容了这种天真 想法。   这里存在着一个把独立人格私语化的问题。   维特根斯坦认为私人语言是不存在的,因为人类的全部语言都是可表露的 公共语言,当然反对意见是他未曾证明不可表露的语言部分是不存在的。不过 现在问题不在于维特根斯坦证明的完备性而是在于:当独立人格私语化后,不 管此时独立人格是否还存在,它都不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出现在文本批判 中,因为它是不可交流的,而此时所有宣称自己是拥有独立人格的文评家,都 是对独立人格在使用区域上的误置:他们把生活中的人格的独立误置到文本批 判中的人格的独立,而在历史上的所有文本批判中,独立人格仅是一种无用的 装饰,只是当时的人们已将价值赋予其上并将此赋予行为定格为历史,所以我 们才不能以后现代的激进主张把这些装饰给抹去,而是恰恰相反给予了充分肯 定。   因此,从纯粹的意义上来说,在文本批判中独立人格是空无的。 二、事实意义上的文本批判中的独立人格是存有的   中国传统文人,所能仰仗的最坚实的文化砥柱,一个是圣,一个是王。 当老庄努力想在玄之又玄的方生方死间形成散逸放达的品格时,孔孟正试图 在君子不器的惟义所在中制造英气圭角,而以后的士大夫便在这既定的舒之 弥四海和卷之不盈怀之间优游宕荡,即使偶有春秋笔法狰嵘,那也是奉正统 王道为法,或间有竹林杖隐谈笑,那还是以庙堂之高作参。直至李渔虽性灵 于小巧花月,但终失大吕之音。   式微式微,夕阳末路。   而自鸦片战争起后,虽然有人认为这又是一个类似战国时期文化繁容的 肇端,但事实上,此时的公允的文化评价及互释系统已失衡于存亡危急中, 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矫枉过正似地以中学为体,企图以此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林纾式的译文当是其极,而以后对之进行的阐释更是勉为其难。   鲁迅,当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但随后为尊者讳的评价习 惯使得这座丰碑变成了不可逾越的界石,而如今对梁实秋文章铺天盖地的出 版只是在界石旁边的营营新筑,历史的真实反而因之更是云遮雾罩--因为 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公度的合适立场。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本批判显然离那个可公度的合适立场更远,却反而 与政治中最钩心斗角的部分最接近,(也许再过几千年我们重读郭沫若他们 在这十年间写的文章时能够以另一种平静心态来欣赏,就象如今我们欣赏《 为徐敬业讨武(上照下空zhao去声)檄》一样。)于是话语噪音的恶趣把整 整几代人给糟蹋了。   然后中国文人很快在西方的文本思潮中陷入慌乱并作出各种有效或无用 的反应,并象在绘画、音乐、雕塑等其他艺术领域内一样,在短短几十年中 中国的文本批判伴随着文本也走过了西方走了几百年的路后,开始自己摸索 着探询新的方向。   但是中国的文本批判进不了纯粹意义上的批判层次,因为古老的历史一 直在以它深远而腐旧的气息熏陶巩固着中国文人的价值取向:是出,还是入? 而不管他们作出哪个选择,这个选择都会在潜影中左右他们的文本批判。   文人的人格受到了巨大挑战,这个挑战可以巨大到让他们全家的生命受 到威胁,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独立人格在抗争中获得空前 的价值肯定,并潜移默化到文章中去,这也就是为什么国人评文人,先评人 品,再评文品的道理。   但是问题是这个可怕的对立面不是文本批判真正应该遭遇的对手,文本 批判真正的对手应该是文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严格意义上的释义学循 环,但是现在来自异域的其他力量破坏了这个纯美结构,使得文本批判在对 付文本前,首先先要对付的是:我是选择不畏权势的文本批判,还是选择审 时度势的文本批判?而即使如果他选择了前者,他源初的那个纯粹的释义学 循环结构业已被并会时时被干扰,他只有借助独立的人格力量才能把持住自 己,在这样一种补偿性机制下的文本阐释过程中,要产生出一篇能够经得起 时间考验的杰作已是多么的不容易,更何况当他选择后一种批判境遇时,更 要面对来自世俗的更大压力:仕途叵测,古今皆然。当郭象声称\"夫圣人虽 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时,事实上心猿意马中 很多中国文人最后还是将独立的人格祭了出去。 ...... 三、不独立的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环境因素   人格理论一般可以从自我肯定、头脑发展、思想及意识、健全人格和精 神病理学等方面去加以阐述,哈特曼及弗洛伊德的本我结构设想只是从功能 上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描述,并且后者对性与死亡之重要性的过分倚 仗也使人对精神分析疑虑重重,不过,来自生理人类学的实证材料表明,人 格只是大脑的官能体现,蒂曼德还将人格分成八类生理型人格,以期为遗传 与人格之间的相关性作一些努力,当然他们并不否认外界环境对人格形成与 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相反由这一结论却至少可以推出:几乎所有的人包 括文本批评者其原初人格都是合理的,只是后天的学习及生存环境使得其中 有些人的人格发生了过激性的适应并在历史总体评价尺度中这种适应相对呈 现出病态的扭曲,文化大革命前后许多文人前后判若两人的文本批判文章是 对此的一个极佳注释,他们中的幸存者事后回忆自己的行为大多是唏嘘不已, 但他们事实上并没有义务去担负他们的人格遭受扭曲后所产生的一切可笑事 件,应该承担并同所有知识分子一起去反思那次事故的主体是政府,更确切 的说,是政府所代表的那种社会构型。因为个体意义上的独立人格与整个社 会症候背道而驰在生物学意义上来说是不符合生物的本能的,虽说人与动物 有区别,但在这种生存危机中还强求这种区别,对己是一种高尚的超道德, 但对人则已是一种残忍的伪道德。独立人格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苦役,我 们没有必要无视历史情境强求他人必须宁死不屈,尤其是在非常时期。我个 人是理解那些违心屈从淫威的人的,虽然我更敬仰强项不折的英雄。   尼采除了判处上帝死了以外,对强悍的国家机器也愤恨不已,因为他所 崇尚的那种超人的绝对独立的人格是与那金光鳞鳞的兽格格不入的。同样的 强制也出现在中国,不过中国的文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中已被冲击地孱弱 多病,在那次革命中,求生的自我本能和求官的传统意识使他们中的一些优 秀分子投靠了权与势的同时,也丧失了郭象曾经自以为是的内在骨气与清醒, 他们头脑中的知识不能再理智地与过去的文本进行对话了,相反却顺着当权 者的意志开始主观解读历史与当下的各种文学文本,这时的文本批判已蜕变 为文本谩骂或文本吹捧,真正符合学术要求的文字已是屈指可数,当然也因 为如此,顾准的成就显得是如此的可贵,只是形成这悲壮的可贵所需的代价 竟是如此巨大。   而那场灾难带来的更深重的影响是:至今我们仍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基本 上彻底摆脱文革阴影的地方,来合适合理合度地评判鲁迅、高尔基、马克思 等人留下的文本,不过所幸的是,孔子等古人还是较容易得恢复了正位。但 我们所损失的,是再也追不回来的时间。   在这个巨大的颠覆之场中,文本批判和独立人格都已是在狂风巨浪中的 两叶扁舟,它们之间的缆绳连系在强力的撕扯中显得毫无意义。环境成为取 决一切的君临之威,正常的文本批判和独立的个体人格对它而言已是没有存 在的必要。   可是,人之为人,人文价值的精华展现,却又就是欲在这不可能中站立, 于是伟大的悲剧开始诞生。   不过现在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即使在和平时期,仍是有媚骨曲膝在。   可见能与缪斯她们抗衡的势力对人的诱惑,是多么的神奇。   四、小结     通过以上从释义学结构、中西社会实型、系统环境等三个侧面对本论题的 剖析,我们初步分析出:文本批判本身的微观体系在理论上是可以独立于批判 者的人格因素的,但在实际的社会境遇中,只有引入独立人格因素,才能使文 本批判在新的平衡中成为可能,但这并不能保证文本批判能在最优化和可行性 间达成审美意义上的成功,而当社会境遇演化成专制蛮横的型式时,主流文本 批判已蜕变成无意义的胡说,而独立人格在群体层面上已经消失。   所以,在不同状态下的文本批判与独立人格之间的关系,是要加以区别看 待的。 标题:关于王铭铭事件的15个怎么办 作者:weiwei 看到铺天盖地的关于王铭铭抄袭案的议论,奇怪的是,内心焦虑的成分远胜过了 气愤——有什么可气愤的呢,“天下文章一大抄,你抄我抄大家抄”已经是学界 一个公认的事实,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再说远一点,社会上不平的事多着呢, 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心早就麻木了。别怨俺们觉悟低,要是不麻木,早就气死了, 这日子还怎么过? 说点真实的想法,看到网上网下这么大的阵势,鄙人心里倒是对王铭铭颇为同情, 心想这孩子(无不良意义,纯属口头语)算是被毁了,又想一贯受宠一帆风顺的 他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呀,还有那个悔啊,啧啧,没法说了。为什么本人会生出这 些想法呢?身为一介平民,非是学界中人,不存在什么兔死狐悲、唇亡齿寒,想 来想去,自己的焦虑其实是带着点原型意味的,这就是,我们谁都会犯错误,谁 都可能一时失足,那么。失足了,怎么办? 这第一个怎么办一问,牵出了一连串的怎么办,本人试着理理头绪,也请各位师 友帮着琢磨琢磨。问题太多,且分别从肇事者、目击者和第三者三个角度来思考。 一:如果你是肇事者(本文专指抄袭剽窃者) 1、 犯了错误怎么办?答:A、承认错误、改正错误B、死不认帐、不思悔改。 2、 犯了错误,别人还不知道怎么办?A、主动承认、自暴其丑B、继续隐瞒、拖 延下去。 3、 犯了错误,被别人抓住怎么办?A、真心悔过、深刻反省B、百般抵赖、巧舌 自辩。 4、 一直是好孩子,一时糊涂犯了错怎么办?A、严于律己、勇于承认B、指望特 殊照顾、心存侥幸。 5、 少年气躁犯过错,现在是名人了怎么办?A、悔(毁)其少作,公开道歉。B、 照顾脸面、但求蒙混(然而惴惴不安、惟恐败露,而一朝败露、必自取其辱)。 6、 犯了错误被惩罚,怎么办?A、正视现实,吸取教训,经受考验,潜心治学, 变坏事为好事,以图东山再起、重现江湖。B、消沉沮丧、不能自拔、怨天尤人、 心理失衡,或仇恨他人及社会,或自暴自弃自甘沉沦。 总结: 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人说,其实唯一的路就是主动承认。古人云:手莫伸、伸手 必被捉!古人又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现如今,莘莘学子何其多,学术 警察亦壮大,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加上“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 包括学术信息在内的信息交流如此便捷,以往靠信息壁垒造就的投机倒把很难再 维持了,所以千万别抱什么侥幸心理,用老人家的话说,要丢掉幻想! 但是,我们习惯在承认错误前加上“勇于”二字,说明这是很需要一份勇气的, 要有牺牲部分名声、利益、机会的思想准备。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不主 动承认,不仅被揪出后,失去的更多,而且在揪出以前每日担惊受怕、饱受折磨, 所以,还是招了吧。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向来以道德完善为至上追求,犯了错 误道德虽已受损,但勇于自暴却足以弥补,如若继续隐瞒,人格将注定卑下了。 再套用老人家的一句话:要丢下包袱! 然而,即便道理皆清,主动承认错误仍需动力和勇气。或许仅仅出于懦弱、懒惰, 某些人也会维持现状,从而留下终生遗憾。何去何从,萨特说的好,全在你的自 我选择——你有把自己塑造成何种人的完全自由! 最后一句,上述种种,都假定犯错者是一定程度的君子,小人不存在这些问题。 其二:假如你是个目击者。 1、 发现剽窃怎么办?A、义不容辞、揭发检举。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 发现是名人剽窃怎么办?A、名人更要严要求、照揭不误B、害怕畏缩、忍气 吞声。 3、 发现实有才气者剽窃怎么办?A、实事求是、一视同仁B、怜才惜士、放他一 马。 4、 发现有权有势者剽窃怎么办?A、不畏强权、铁肩道义B、私下了结、或可获 利。 5、 揭发行动受人关注怎么办?A、就事论事、不事张扬B、夸张渲染、自求出名。 6、 揭发受到上面的压力怎么办?A、坦然面对、大义凛然B、息事宁人、屈于压 力。 总结: 对目击者来说,基本要求是实事求是,较高要求是义不容辞,但就本人观点,不 能苛求目击者,要允许他们权衡利弊、多方考虑而作出决定——相对来说,学术 假冒的危害不是直接的、短期就显现的。 其三:假如你是第三者 1、 如果你是普通读者怎么办?A、不轻信而要亲自核实、不一棍子打死而是就 事论事、不爱屋及乌以至纵容丑行B、或捕风捉影随意盲从、或义愤填膺整体否 定、或维护偶像乱做诛心之论。 2、 如果你是媒体怎么办?A、据实报道、理性操作、不畏压力、引向深入B、夸 张渲染、大事炒作、煽风点火、任意伤人、唯名唯利是图。 3、 如果你是肇事者领导怎么办?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实事求是、量罪定 刑B、或包庇纵容、姑息养奸,或为求清誉、青白不分、从重处理、断人生路。 总结: 看上去,剽窃与打假只是双方当事人的事,与我们第三者,尤其是普通读者无关, 其实不然。在本人看来,学术造假会不会出现,以及出现以后怎么发展,关键看 我们存在一个什么样的舆论环境,说的更明确一些,本人希望的是,若能营造出 一个自暴其丑不算丑,反倒是美德的环境,相信王铭铭式的悲剧会少一些,而因 王铭铭案发处于焦躁不安的人也会有个正确的努力方向。 最后,本人郑重建议,在《社会科学报》或其他媒体,专门设立一个声明栏:声 明某某的某本书因某某处不合学术规范(比如因为抄在笔记本上忘了原作者而漏 加注释,再如哪些段落借鉴何人何著过多等等,用学术不合规范这个含混的说法 意在留点情面)而停止发行、停止列为本人成果,或者由出版社出面(出版社也 有责任)收回修订(防止孩子脏水一起泼,有价值的还要留下来),然后如曹树 基先生说的向读者致个歉,除了因此得到的荣誉、物质利益得到适当调整外,本 人建议既往不咎。而在这项制度实施后,若是仍有人隐瞒不报或顶风作案,那么, 对不起,只好从严从重处理。 说白了,打破僵局的方法就是,给个台阶下,列位,是否同意? 标题:关于王铭铭事件的几点看法 作者:pgz888 一、 几个基本判断: 1、 抄袭的问题确实存在,王铭铭有错误有责任; 2、 不抄译成中文可能性小的英文书,而抄袭自己翻译成中文且出版了的著作, 其中情节可能较复杂; 3、 尽管其部分论著有粗糙之嫌,且发生抄袭行为,王铭铭仍不失一优秀学者; 4、 对抄袭事件进行讨论甚至谴责是完全应该的,但如果置人死地,太过分了。 二、 有关背景因素: 1、 学术界建立学术规范和反对学术腐败的正当要求; 2、 学术界存在的学科、单位与地域上的隔阂; 3、 单位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其矛盾。 三、 背后原因分析: 1、 学术界抄袭之风盛行,而独拿王铭铭开刀,与王极高的学术名声直接有关。 2、 王的学术名声是三个因素的产物:个人的才气、个人的努力、单位人为地树 立学术带头人; 3、 因此可以说王铭铭既是一个优秀的学者,也是所在单位“做局”做出来的典 型(其实北大做的更大的“局”是其副校长陈章良,陈也有抄袭之嫌)。可以分 析的一个问题是,王学术上的“粗糙”与其所在的研究所想将其“做”成“第二 个费效通”而造成的压力是否有关系; 4、 正如许多讨论者已经指出的,在学术界中抄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而比抄袭 更严重的学术腐败随处可见。在许多学术单位,包括著名的大学,“包装”、 “做局”成风,大量赝品被供奉在学术圣殿的最耀眼之处,大量不学无术之徒被 包装成学术带头人。王铭铭事件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5、 如果我们还承认王铭铭是一个优秀的学者,他落到今天的地步,其单位和体 制难辞其咎。如果现在体制再想通过“处理” 王铭铭来显示体制的“清白”, 我感到莫大的悲哀。 标题:除掉王铭铭,中国还要不要人类学? 作者:zhaoxun 我不知道在网上对王铭铭拼命喊杀的诸君,有多少人读过他的文章,甚至在对他 拼命喊杀之前知道他的名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是冲着“北大教授”这几个字 在制造可怕的仇杀话语?北大在为它的官方化付出代价!在这高昂的付出中,人 被用着神的尺度要求着!有缺点的人被要求马上去死——“一个北大的教授怎么 能这样?”……看看我们那些“义愤填膺”的喊“杀”的帖子,有多少人在使用 这样的修辞和逻辑啊!——而鬼魅们则躲在暗处,幸灾乐祸,得手连连! 自然,王铭铭的有些学术是有些问题,然而他是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人类学家!中 国人类学的世界眼光的开放和学术意识的深化,每一个环节上,可以说,除费老, 都有赖他的努力!是他而不是那些几乎可说与人类学无关,弄弄人口、民风调查 以欺世盗名的人,拓开了中国当代人类学与其他学科对话与交流的可能!这绝对 不是一个“门修斯”的校订错误和理论概况中的“编”、“撰”不明的小小失足 所可以诋毁的!我们不去追究那些既不知当代人类学之情势,又不明中国人类学 之历史的“人类学家”的资格,却执意要自毁中国人类学仅存的一段城垣,如非 居心不良,又何能免明人“偏躁操切”之讥! 标题:用人类学角度分析王教授抄袭及王博士解袭 作者:bulunuo 发言内容:人类学不承认文化知识是具有某中“专利”性的事物。比如你举行了 葬礼,别人也可以举行同样的葬礼,大家也没有觉得怎么样。相反,文化本身就 带有模仿性质,先进文化对后进文化的影响,就象港台歌星对大陆小学生的影响 一样。 而学术制度本身,违背了文化的传播便利,这都是资产阶级搞出来的一套,无疑 具有历史性,在更高阶段的文化,比如某某主义,人类可以按照共享原则进行创 作。 如何解释王博士呢? 我们发现,在氏族中,后来的年轻者杀死年老的首领,取而代之,这是经常发生 的事情。 我们文化中沉淀了太多原始社会的因素,鲁迅称为染缸。但是有中国特色的理论 尚未出现。所以只能抄袭外国的学说,来解释这些现象。不通之处,纯凑热闹。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