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易界悲歌——揭露一起罕见的剽窃事件   河洛水   你确实可以在某一个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你甚至可以永远欺骗某一些人,但 你却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   ——林肯,亚拉伯罕(美国第16届总统)   有些事情让人难以置信,但这样的事总是会有的。   本文揭露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剽窃10余年前连劭名的研究成果就是这样 的事。这起剽窃事件有四个特点:一是年长者剽窃年轻者;二是一个学科或领域 的“领袖”人物剽窃一般学者;三是剽窃的东西“意义非常重大”;四是剽窃手 段高明、思谋周详。剽窃者为了防止被人揭露或者万一被人揭露而作了精心的 “退路”安排,可谓深思熟虑、设想周密。由于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它在当代中 国甚至中国学术史上都堪称是一起极为罕见的剽窃事件。   一、“刘大钧”何许人也   刘大钧是当代中国易学界的“领袖”人物、“易学泰斗”,他有一系列显赫 和权威的头衔。他是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主任(现改为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周易研究》学刊主编、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又是山东省政协委员、济 南市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太极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   据称,刘大钧1943年生于孔孟之乡的山东省邹平县,他高中毕业后,三次报 考大学不中,于是奋发攻读《周易》,17年后成为山东大学教师,30年后成为山 东大学乃至中外著名的教授。因此,一篇歌颂刘大钧“辉煌业绩”的文章,在 “编者按”中将刘大钧与俄国的高尔基和中国的华罗庚相提并论。   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一篇报道刘大钧的文章说,刘大钧为当代中国的易 学研究建造了四个里程碑:其一,1987年筹备、主持了中国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 论会;其二,1988年在山东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专职易学研究机构——周易研 究中心;其三,1988年自筹经费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份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 究》;其四,1988年创意、筹备、拍摄了中国首部全面介绍《周易》的大型电视 系列片《中华周易》。(董学清《建造易学里程碑的人》,《经济世界》1993年 第12期)   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一篇报道刘大钧“奇人奇事奇绩”的文章说,刘大 钧这位干出了“非凡的事业”的“非凡的人物”,为二十世纪中国易学事业的发 展做出了三大贡献:其一,他把“大道之源”的易学继承下来,“结合现代思想 进行研究,著书立说,送上文化思想的讲台,为在新形势下,弘宣国粹,发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理论和舆论基础”,在山东大学成立了“周易研究中心”、 创办了《周易研究》学刊;其二,他“第一个敲开了同根同祖远在海峡对岸台湾 同仁们的大门”,于1993年筹备主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此后, 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一届在海峡两岸交互进行:其三,刘大钧“推动 易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倡导发起了中国“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 (袁崇和《弘宣国粹,把易学研究推向世界、推向未来——记著名易学家刘大钧 教授的重大成就》,《中国新闻》(山东版)1997年第6期)   二、刘大钧怎样剽窃连劭名   刘大钧任主任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于2000年9月被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 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100个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并改名为“山东大学易学 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在该中心编辑并“主送”教育部社政司的2001年第 一期(总第一期)《易学基地成果简报》(也就是该中心成为教育部100个重点 研究基地之后,首次向教育部上报的成果汇编)中,列为“2000年重大课题相关 科研成果”[其余依次排列“2000年科研成果(著作)”、“2000年一般课题科 研成果(论文)]之首的是刘大钧该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上的《“卦 气”溯源》一文,正是这个最重大的科研成果《“卦气”溯源》剽窃了连劭名十 余年前发表在《文物》杂志上的《商代的四方风名与八卦》(《文物》1988年第 11期)一文。   刘大钧《“卦气”溯源》在《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发表后,其主要 内容、观点又相继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2期)、孔子基金会编 2000年《中国儒学年鉴》摘要介绍,并被继续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2001年的科研成果上报教育部社 政司(参见该中心编辑《易学基地成果简报》2001年第2期)。与此同时,在有 关学术会议、活动中,刘大钧《“卦气”溯源》一文及“卦气”研究成果也屡被 提及。那么这项反复上报国家教育部、在学界很快产生了影响的“意义非常重大” 的研究,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剽窃连劭名的呢?   刘大钧《“卦气”溯源》(以下简称《溯源》)全文11000字,共分四个部 分:其一,“西汉‘卦气’考”,约4300字;其二,“《子夏易传》与《易传》 中的‘卦气’说”,5000字;其三,“更早的后天八卦与‘卦气’说资料”, 1200字;其四,“结语”,800字。第三部分“更早的后天八卦与‘卦气’说资 料”即是根据商代甲骨文四方风名以及《尚书·尧典》、《山海经》中的相关资 料将后天八卦和“卦气”说溯源至商代,这部分虽然只有1200字,但它却是《溯 源》一文真正“意义非常重大”的关键所在,也是这项研究的价值所在。正是这 第三部分,全部剽窃自连劭名《商代的四方风名与八卦》(以下简称《四方 风》)。   《四方风》全文约7600字,除了其中有700来字涉及“伏羲画卦”传说、先 天八卦与方位及一年四季阴阳消长之关系(实际也与“卦气”说相关)外,全部 是据商代甲骨文资料、《尚书·尧典》及《山海经》资料论述商代甲骨文四方风 名与《说卦传》后天八卦及季节、方位之关系。《四方风》并未明言“卦气”说, 但并不等于它论述的不是“卦气”说,这从连劭名1990年发表在《考古》第9期 上《长沙楚帛书与卦气说》(以下简称《楚帛书》)中有关论述及“注释”中即 可看出。连劭名先生在《楚帛书》中说:“孟喜卦气说中确有一些非常古老的内 容,如以坎、震、离、兑配于四季的思想可溯源于商代。甲骨刻辞中有四方神名, 东方曰析,南方曰微,西方曰夷,北方曰伏,类似的记载还见于《尚书·尧典》 与《山海经》。析即震,微即离,夷即兑,坎即伏。因此,以四正卦分主四季不 过是孟喜沿袭先秦时代的旧说。”连先生还专门为这段话加了一个注,请读者参 见他1988年发表在《文物》第11期上的《商代的四方风名与八卦》一文。   《溯源》窃取《四方风》的主干,凑成其第三部分“更早的后天八卦与‘卦 气’说资料”1200字,误导读者去理解和相信这是刘大钧先生“意义非常重大” 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其手段确实非常高妙,也少见。但再高明的剽窃也仅只是剽 窃而已,剽窃命中注定是要现原形的。如:《四方风》除引《殷墟文字缀合》 261和《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520两段甲骨资料外,还引了将近20段(条)甲骨 资料以及《说文》、《汉书》、《释名》、《释文》、《广雅》、《尔雅》等20 余种古代文献资料,深入考证和论述商代四方风名与后天八卦之关系及商代四方、 四时、四风、四神等相关问题,而《溯源》一文仅以《殷墟文字缀合》261和 《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520两段甲骨资料及《释名》、《广雅》、《尔雅》三 种文献资料匆忙、简略地几笔带过(居然与盗窃心理非常吻合),还煞有介事、 故意耸人听闻地说:“案《殷墟文字缀合》与《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中的这两 段甲骨资料非常重要!它提示了一个前人所没有注意到的史实,即此四方之名, 正与后天八卦方位中的四正卦相同!”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滑天下之大稽! (余不再述)   三、刘大钧如何设置“退路”   商代甲骨文四方风名与后天八卦图、与“卦气”说相关真正“意义非常重大” 的地方在于:它们对八卦起源及中国远古文明、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周 易》和八卦的起源、本原问题(欲论《周易》的起源和本原,必先索八卦的起源 和本原),关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生、发展、脉络和面貌等诸多根本性重大问题。 八卦起源在学界有两种主要的说法,一是认为源于商周卜筮,二是认为源于远古 天文历法。以前有人认为八卦与天文历法的关系是秦汉以来古人将后者与八卦相 附会所致,而后天八卦图则为宋人邵雍所画,最多可溯源至《说卦传》。不难看 出,商代四方风名与后天八卦、“卦气”说有关的发现和论证,对八卦起源商周 龟卜、筮占说是一个否定,而八卦起源天文历法说又增加了新的材料和线索(如 果八卦源于商周时期龟卜、筮占,则意味着一开始它就是与天文历法相关的,龟 卜筮占说仍然面临“障碍”)。“卦气”说的核心和根本问题在于八卦与四时、 节气、历法相配,而“卦气”说可溯源至商代甲骨文的根本意义在于八卦起源问 题趋向于更为明朗、明确,它对很多传统说法是一种“颠覆”。连劭名先生在 《四方风》中多处谈到相关问题,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商代的四方神名与卦 图中的四仲卦名相合,二者殊名同义,这是研究我国远古文明与八卦起源的重要 线索”、“商代的四方风名实际上就是四象,而天地即两仪。八卦的起源很早, 可上推至原始社会的末期,八卦相重而变为六十四卦的时间也不会很晚。相传夏、 商均有卦书……”、“四方神名与后天卦位中的四仲卦名相合的事实,说明卦图 的出现有可能追溯到商代”。《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6期胡振宇先生《一 九八八年先秦史研究概况》一文关于《四方风》的介绍也作如是说:“连劭名 《商代的四方风名与八卦》(《文物》第11期)指出,甲骨文中的四方神名与卦 图中的四仲卦名相合,二者殊名同义,是研究古代文明与八卦起源的重要线索, 说明卦图的出现可能追溯到商代。”   刘大钧不可能不懂得商代甲骨文四方风名与后天八卦图相关的根本意义在何 处,但是他的《溯源》一文根本不涉及八卦起源问题,而去强调易学的“象数义 理合一”、“象数含蕴着义理,义理脱胎于象数”这样一个上千年的许多象数易 学家一直坚持、为一般易学爱好者所熟知的陈词滥调(其目的是为剽窃行为留退 路、增加诡辩机会)。这样,《溯源》一文就不得不出现和留下一些不合常情常 理的地方:1、《溯源》11000字的篇幅在前面两个无关紧要的部分(“西汉‘卦 气’考”和“《子夏易传 》与《易传》中的‘卦气’说”)花费了绝大部分篇 幅(计9000多字),而到了第三部分(“更早的后天八卦与‘卦气’说资料”) 将“卦气”说从春秋战国时期一下上溯到商代,正该浓墨重彩,深入考证、论述 的时候(如连劭名那样)作者却点到即止、轻轻带过(如果不这样做,必然与连 劭名发生更多的重复内容和文字,那是自己把自己的“退路”堵死),这是轻重 倒置、主次不分,反常之一。2、《溯源》题目表达的意思是追溯“卦气”的源 头,第一部分追到孟喜之前,第二部分追到春秋、战国,第三部分追到商代甲骨 文,接下来理当是说将“卦气”追溯到商代甲骨文的意义何在(正如连劭名《四 方风》那样),但作者却宁愿走一条“岔路”、“岐途”,在第四部分“结语” 中大谈《易传 》或易学的“象数义理合一”、“象数含蕴着义理,义理脱胎于 象数”这种陈词滥调和易学常识问题,绝口不提将“卦气”溯源于商代甲骨文意 义何在(那样做也必然与连劭名发生更多的重复),这是节外生枝、偏正错位, 反常之二。3、《溯源》一文开篇说:“‘卦气’说是象数易学中一个极为重要 的学说,深入探讨此一学说,可加深对易学、易学哲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精妙底 蕴及慧见的理解,意义非常重大,此本文之所由作也。”其第四部分“结语”谈 论春秋战国时《易传》反映出的“象数义理合一”、“象数含蕴着义理,义理脱 胎于象数”之学术理路和思想,在论文“摘要”中作者又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溯源》给人的印象是:其主旨和中心思想是论易学的象数义理合一。既然如此, 文章题目应该叫做“论易学之象数义理合一”、“中国古代象数思维刍论”、 “‘卦气’说与易学象数义理”之类才能文题相切,而不当名为《“卦气”溯源》, 这是文不对题,反常之三。4、根据《溯源》一文开篇语、第四部分“结语”、 “摘要”中作者特别强调易学“象数义理合一模式,象数含蕴着义理,义理脱胎 于象数”可知,仅1200字的第三部分“更早的后天八卦与‘卦气’说资料”(即 剽窃连劭名的部分)似乎是无足轻重、无关紧要的,但题目名为《“卦气”溯源》 让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将“卦气”溯源至“前人从未发觉和知晓”的商代甲骨 文是无足轻重、无关紧要的,这是自相矛盾,反常之四。当然,这一切都是作者 故意为之,但是又迫不得已,因为既要剽窃,又要遮掩,还要预留诡辩的“退路”。 叫《“卦气”溯源》是提醒别人注意他将“卦气”溯源至了商代,而其他处理都 是以防万一被人发现和揭露“剽窃”之后,好有一些诡辩的余地(当然如果一直 不被人发现和揭露,那就万幸,托“易道广大”、“天地造化”之福)。   刘大钧为了表示他并不知道十年前连劭名已作有《四方风》和《楚帛书》两 文,便在《溯源》文中多处故作耸人听闻之举,但表演过分,精心思谋之中还是 露出了马脚。谈到孟喜“改师法”一事时,刘大钧说:“孟喜‘改师法’遂成千 古定条,至今两千年从来无人怀疑。”谈到魏相时,刘大钧说:“西汉有一个重 要易学家魏相,因为此人未被列入《儒林传》中,故后人研究汉代易学源流时, 他往往不被人注意。”谈到韩宣子见《易象》一事时,刘大钧说:“《左传》记 载昭公二年晋韩宣子使鲁时,风《易象》与《鲁春秋》而叹‘周礼尽在鲁矣,吾 今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过去人们总是不理解何以观《易象》而知 ‘周礼尽在鲁矣’,并难晓何以由此而知‘周公之德’、‘周之所以王’。方今 才悟到当年《易象》的内容,当与今本《大象》之内容相去不远!”谈到与商代 四方风名有关的甲骨文资料时,刘大钧说:“案《殷墟文字缀合》与《战后京津 新获甲骨集》中的这两段甲骨资料非常重要!它提示了一个前人所没有注意到的 史实,即此四方之名,正与后天八卦方位中的四正卦相同!”孟喜“改师法”、 魏相、与四方风名有关的甲骨文资料等,连劭名《四方风》与《楚帛书》皆已论 及,刘大钧咋咋呼呼、一惊一诧,作上述耸人听闻之言,是表示他没有看到过连 劭名那两篇文章。连劭名《四方风》还完整地列出《山海经》有关四方风名的资 料,刘大钧《溯源》仅列出东、南、西三方风名,而说“因《山海经》保存的不 全,仅三方风名”,也表示他不知道《四方风》一文。这些言语能够说明或证明 刘大钧不知道《四方风》与《楚帛书》吗?在商代甲骨文四方风名的认识上,刘 大钧是否与十二年前的连劭名“英雄所见略同”呢?非也。《山海经》四方风名 见于《大荒四经》,北方风名虽不见于《大荒北经》但见于《大荒东经》,刘大 钧会长既然亲自翻阅(委托别人同理)《大荒四经》查到东、南、西三方风名, 怎么会见不到北方风名呢?可见这位干出了“非凡的事业”的“非凡的人物”在 这里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巧妙地利用了一下《山海经》文献资料编排上的错位而 已!关于韩宣子见《易象》而叹“周礼尽在鲁矣”的原委、《易象》略当今本 《周易》之《大象》的认识,姜广辉先生1997年在《“文王演〈周易〉”新说》 中有详尽、深入的论述。该文是姜先生参加刘大钧主持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 学术研讨会”提交的会议论文,并编入大钧先生主编的会议论文集《大易集述》 (巴蜀书社1998年10月第1版),列第三篇。可见刘大钧先生所表示的“不知 道”、“没见过”怎么能让人信服!   我们再给大钧先生一条出路,相信他在《溯源》一文中所暗示的他不知道连 劭名关于“四方风”的研究是真实的,我们看他能不能退出这场剽窃案、扔出那 个“意义非常重大”的烫手的山芋。连劭名关于商代甲骨文四方风名的研究文章 发表在《文物》杂志上,后来引用和提及这个研究的《楚帛书》又发表在《考古》 上,《中国史研究动态》也有介绍。《文物》、《考古》、《中国史研究动态》 都是国家大刊,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线刊物,刘大钧既 然作《“卦气”溯源》,这个研究又“意义非常重大”,怎么会不检索学界已有 的研究成果和现状?三种期刊内中翻阅一种即知连劭名的研究,《文物》、《考 古》不翻,《中国史研究动态》也不翻吗?如此没有学术常识和规矩的博导、中 外著名教授、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谁会相信?刘大钧为山东大学的本 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开课二十年,还是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那么他 为中国的未来将会培养和指导出怎样的大学生和研究人才?把中国的人才交给这 样的博导和教授培养,谁又能够放心?刘大钧在“百年易学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还一再强调“学术研究的严肃性”、“进入一种专门之学 的领域首先必须付出相当的学术艰辛”是一起码的学术常识,呼吁“力戒浮躁之 风,树立严谨笃实的良好风气”(《周易研究》2001年第1期),那么这是大钧 先生的肺腑之言呢,还是吹的国际大牛、唱的国际高调、说的国际假话、开的国 际玩笑?大钧先生愿意作哪一种选择呢?是知道连劭名的研究有利一点还是不知 道连劭名的研究有利一点?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言语很平常,但它是真理。剽窃之事总 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大易之道”阳变阴、阴变阳, 跷跷板总是这头高、那头低,天道岂能独厚于大钧先生?   四、刘大钧为何要剽窃   这个问题当然应该由大钧先生自己来回答,但在这里不妨以我小人之心度先 生君子之腹,对这个问题作一个试探,不对之处还望先生指正。   我们已经知道,刘大钧《“卦气”溯源》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 5期即5月号,4个月后即2000年9月创立于1988年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被教育 部正式批准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100个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同时改名为 “山东大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刘大钧先生也由周易研究中心主任改任 “基地”负责人。这两件事情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根据前面所引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前期和后期两篇报道刘大钧“奇人奇事奇绩”以及“辉煌业绩”的文章可知, 无论“四个里程碑”也好,或是“三大贡献”也罢,我们都难以得出刘大钧先生 是一个易学大师、学术大师的结论(相反,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组织家、活动 家),看不出刘大钧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在哪里,虽然“三大贡献”中提到他著书 立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之类,但语焉不详。查其“著书立说”之事,知大钧 先生所著《周易概论》获1988年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这是其唯一有 影响的著述和学术成果。教育部的重点研究基地当然与“组织”、“活动”有关, 但我们相信教育部决不会仅仅甚至主要根据是否有组织、单位成立,是否会搞活 动、开会议来确定和批准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因为中国一直在做精简 机构和会议这种事),也不会因为刘大钧十二年前出了一本《周易概论》就给他 所在的周易研究中心挂上重点研究基地的牌匾,当然更不会因为谁提出了宏伟的 发展目标和计划就让他搞重点研究基地。也就是说,在教育部批准和授牌之前, 争取重点研究基地的单位和人起码应该有一点实质性的贡献、拿出一点看得见的 东西以证明自己。于是我们再看看刘大钧领导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在那个关 键时期的成果状况。根据上报教育部的《易学基地成果简报》2001年第1期可知, 该中心(或基地)2000年最重大的三项科研课题成果依次为:第一是刘大钧发 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卦气”溯源》,第二是刘大钧主编的第四届海峡两 岸周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世纪的易学研究》,第三是林忠军发表在《孔子研 究》上的《周敦颐太极图易学发微》。根据上报教育部的《易学基地成果简报》 2001年第2期可知,该中心(或基地)2001年上半年最重大的三项科研课题成果 依次为:第一是刘大钧在“百年易学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开幕 辞,第二是刘大钧在“百年易学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闭幕辞, 第三是林忠军发表在自己所编的《周易研究》(林为该刊副主编)上的《王家台 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剔出会议讲话和论文集,在教育部批准和授牌 前后,“易学基地”能够拿出的最重大科研课题成果是:刘大钧的《“卦气”溯 源》,林忠军的《周敦颐太极图易学发微》和关于秦简《归藏》的论文。而这三 项,也带“凑合”性质:刘大钧《“卦气”溯源》剽窃连劭名自不用说;林忠军 《周敦颐太极图易学发微》系1997年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的 论文并早已编入那次大会论文集《大易集述》,2000年在《孔子研究》上是重复 发表;林忠军发表于2001年《周易研究》第1期上的《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 的易学价值》则属“后起之秀”,而非前沿研究,因为1993年秦简《归藏》出土 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早已很多了,认为王家台秦简与《归藏》有关、《归藏》 不伪的话已经说过多少遍了,而且在2000年教育部批准“易学基地”前此文尚未 发表,甚至可能还在写作过程之中。可想而知,在争取“重点研究基地”之际、 在教育部批准和授牌之前,刘大钧和其易学研究中心处于一种怎样的成果饥荒状 态!苦于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给教育部作“见面礼”以及证明自己,于是刘大钧 “怀胎过独木桥——铤而(挺儿)走险”,弄出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东西也 就势所必然了!   连劭名在当代易学界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学者,当然这种“活跃”不是指开会、 成立单位,而是指其学术研究,这仅从上面所谈及的《四方风》与《楚帛书》即 可看出。《四方风》与《楚帛书》都是别人从未涉及的开创性的工作,而不是那 种大路货和陈词滥调。虽然,连早于近年来经常提到卦气说、关注卦气说的刘大 钧十余年即将卦气说从西汉上溯至春秋战国,又溯源至商代甲骨文,但他的论文 中却看不到刘大钧那种“别人从未发现过、别人从未注意到”的耸人听闻之语, 更没有“意义非常重大”的自炫。奇怪的是,这种真实的东西为什么要等到十多 年之后假借权威人物之手通过变相的方式再次呈现于学界才是“意义非常重大” 的?   刘大钧并非不了解连劭名,甚至他很可能也了解连劭名在易学研究方面的基 本情况(以刘大钧所处的位置和连劭名在易学学术上的活跃,这是很自然的)。 1996年,刘大钧在接受香港中通社社长郭招金的采访时,谈到香港地区研究《周 易》的学者,首先提到的就是连劭名。他说:“据我所知,香港地区研究《周易》 的学者如香港大学中文系的连劭名先生,他曾多次在《周易研究》学刊发表极有 分量的长篇易学论文”(《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6页)。说明刘大钧对连劭名 不仅有所了解、关注,而且颇为欣赏。正是因为这样,这起剽窃事件除了让人感 觉到遗憾、失望之类外,还让人感到有几分冷酷和无情!   无论刘大钧是否自诩、别人是否承认,至少形式上刘大钧是中国易学界的掌 门人、领头羊或谓领袖人物。一个学科和领域的“领袖”,对一个自己颇为欣赏 的一般同行和小弟娃都要下手,而且费尽心机、深谋远虑,这哪里还是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所以这篇稿子名为《易界悲歌》。   [相关注释]   卦气说:卦即八卦、六十四卦,气即阴阳二气。古人认为一年四季寒暑的变 化、交替是由于阴阳二气的消长所致,夏天阳气最多,所以最热,冬天阴气最多, 所以最冷。卦气即用八卦、六十四卦符号与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三百六 十五日相配来表示和反映一年中气候的变化及变化的道理。卦气说不见于先秦文 献记载(但《易传》、《易经》中已有实际的运用),有些学者认为由西汉孟喜 所创。孟喜卦气说的主要内容是:以坎、震、离、兑(后天八卦图之四正卦)四 卦配四季,四卦计二十四爻配二十四节气,其余六十卦配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 之一日,每月五卦,每卦主“六日七分”即六日又八十分之七日。另外,复、临、 泰、大壮、夬 、乾、姤 、遁、否、观、剥、坤代表十二月和十二个中气,称为 十二辟卦。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