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警惕纳米敛金术 王小二(工学博士)   自从科学技术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高科技的兴 趣也就与日俱增。一种新产品尚未问世,有关它的优良品质、特殊功能、 高科技含量之类的报道已是铺天盖地,如雷贯耳。一时间决策部门关注, 投资企业瞩目,害怕观念落伍、信息闭塞的芸芸众生也赶紧竖起耳朵四处 打听,想探出个究竟来。 当今炒得非常热闹的纳米技术就是极为典型的例子。它不仅大大冲击 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激发了老百姓对科技的高度热忱,以至于一些决策 部门不知该如何热情鼓励、大力支持才好。于是乎一些学术骗子和投机商 家趁机混迹其中,随时准备大捞一把。 有些从事材料产业的科研人员,由于接触了当今风头正劲的纳米科技, 很快便摸清了其中的门槛,并以该学科的行家自居。他们马不停蹄地对其 传统产业进行包装,使其原本靠回扣维持生计的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新 兴材料科学的试验田。他们凭借对高技术的"掌握",不断地向政府部门兜 售"新概念",描绘其诱人前景,再利用糖衣炮弹对某些官员进行打点,很 快便将国家用于"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的科研资助拿到手。同时他们也不 忘到市场上宣传他们是如何制造出了纳米产品,热烈地与期盼纳米材料的 企业签定一沓沓定单。一时间,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实际的情况又如何呢?一旦资金从国库里转移到"产业明星"手中,就 很难有人知道这些钱是如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如何以投资的形式 流进了骗子的腰包。高科技试验嘛,总会有风险的,花那么可怜的一点钱 没有取得成果也在情理之中。最后,经营者感叹资金有限,管理部门出言 勉励,一唱一和,不了了之。当然也有一些本领确实"高强"的人,在项目 结束时,请几个知名专家鉴定,弄个"国内先进"或"国际一流"的行头,继 续扩大自己的营生。明眼人知道:这一圈游戏下来,个人肥了,集体浪得 一个高科技的虚名,管理部门也圆满完成了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任务。只 可惜了纳税人的钱! 至于销售到市场上的"纳米产品",由于在一段时间内虽与传统非纳米 产品没有什么差别,却也没有特别的缺陷,因而可以继续招摇过市。比如 传统产品可用五年,"纳米产品"在四年内是不会有问题的。 每念及此,我常感到后怕:当今高科技产业中的经济泡沫到底有多少? 到底是谁在为社会创造财富?这话或许会令许多勤勉于科研生产第一线的 人愤懑,但我想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理解作者的初衷的。作为业内人员,他 们其实更憎恨这些科研骗子,因为正是这些人的存在,使他们少了参与科 研并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机会,且也败坏了他们的声誉。 《南方周末》 2001年5月10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