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经济半小时”调查:院士家规 院士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的学术称号,也是许多人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目 前,我国的院士大约有1000名左右。近年来,这些堪称最有智慧的头脑却为一些 琐事而苦恼,不久前,他们中的一些人集合在一起,专门开了一个会,讨论如何 解决这个问题。在会上,他们达成一致,宣布凡是院士,就要自律,而且一下子 订出了10条规矩。那么,院士们到底都为一些什么事情而苦恼呢?中国科学院向 我们独家提供了这次内部会议的录音,它告诉了我们答案。 某院士透露,有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实际上是用悬赏的办法,发表一篇实验论 文3000、5000元甚至1万。为什么不发表?意在不言中了,也就不用再问了,这 几十万元的广告比科学性更重要吧。 “我听说登了一整版的文章宣传某人,听说这篇文章是6万块钱。” “科研呢,现在实际上更多的是职业而不是事业。职业是什么意思,就是拿 来养家糊口,为了挣钱;事业是什么呢,就是我追求真理,想发现新的知识。” “我们要明确地站出来表态,对这种现象要做斗争。” 会议整整开了一天半,这些并非科研中的难题难倒了这群最有智慧的人。但 院士们最后还是拿出了一个方案-------这就是自律十条。十条规定:为国家多 做贡献、维护国家安全、反弄虚作假、反浮躁、反腐败、反学霸、反不实署名、 不参加无关活动、奖掖后学、反小团体作风、反伪科学、反泄密。负责自律十条 出台的张存浩院士接受了本栏目的独家专访。 张院士说:这十条的内容很多是不同的院士提供的,他们提供的原因说明有 情况。 记者问:这十条您觉得您最看重哪一条,您认为是完全不能允许的。 张院士说:完全不能允许的是作假。关于不属实的署名,今年谈成果也是讨 论了好几轮。 记者问:可能吗?院士还需要借用别人的文章吗? 张院士说:可能的,当然一个就是排名的问题,他没做多少工作排在第一位, 还有即使排在后面也是他一点事没做。不是创新的也要鼓励他提出,要鼓励年轻 人发表意见。 记者问:以前没有太多的鼓励吗? 张院士说:哎呀,压制多呀。尽管院士自律每一条都有故事,但有一条却特 别得与众不同。张院士介绍说第六条,院士现在经常参加各种活动,而且很多活 动是跟他自己没关系。“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们社会上炒起来的,在国外,院士并 不参加这么多和自己无关的学术活动,包括各种评审鉴定,特别各省这种情况太 多。” 愈演愈烈的各种会议和活动剥夺了院士们宝贵的科研时间,但这还不是让他 们最难受的。一位院士吐露了多年来的苦恼:“开这个鉴定会,最后都是闹什么 国际先进水平,国际领先,我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 不管会议的名目是如何变来变去,也不管是哪一家的产品和成果,找上门来 的人其实并不在乎是不是找到了专业对口的院士。“这根本就和他的业务毫无关 系,他怎么能去做判断呢?院士也不是万能的。”张存浩院士说。 会议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些会议甚至完全超出了学 术范畴。 院士自律规则中有一条规定,就是院士不能随随便便出门开会,上海有位院 士就是吃了开会的苦头,他所在的学会也因此制定了一条特殊家规。 一位姓李的院士,是我国遗传学方面的学术泰斗。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李院士, 万万也想不到自己会卷入一场商业风波。 去年某保健品因宣传其有修复基因的功能,而被打假者盯上。厂家引用李院 士对产品的高度评价作为反击。打假者据此批评李院士是给江湖骗子抬轿子。结 果李院士不得不登报申明:从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看过或评价过 该保健品的成果。有人推测,这起冤案只是因为在某次会议上院士给过厂家一张 名片,而这张名片一转手就成了王牌。 保健品厂家也找过邹承鲁院士,在中科院的一次会议上,邹院士讲了他的经 历。“派了一个公关女士来,我很坦率地跟她说我是不相信的,违背营养学的常 识,也不符合现有的知识。”记者问:“是不是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院士积 极要求去,一种也是院士被迫无奈。”张院士说:“据我所知,院士积极要求的 还不多。”应该说,绝大多数科学家们都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就,他们用自己的学术成果和人格修养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敬。但是,这些年 来,一些不好的风气却吹进了这个原本纯净的象牙塔内,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 人自觉不自觉地卷了进去,用科学家的良知做起了交易。比如“基因皇后”事件、 “核酸风波”,以及盲目攀比《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剽窃别人的成果等等。 有人尖锐地指出:科学界的浮躁风气已经成了一场“流行的瘟疫”。可以说,这 次出台的“院士家规”就是为了制止这场瘟疫的一个药方。为了自律,让科学家 做他们该做的事,中科院制定了10条家规。对此,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明星 可以做广告,名人可以当形象大使,而科学家也是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为什么 就他们要和商业活动划清界限呢?而且,参与商业活动能帮助科学家解决科研经 费不足的问题,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对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这样解 释。他说,商业宣传为了达到醒目的效果,常常是突出一点,不及其余。而科学 家对事物的判断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这两者在本质上必然会发生冲突,更不 用说那些虚假产品了。科学家参与商业活动,贻害无穷。 院士自律绝非杞人忧天,科学家卷入商业炒作的,已早有先例。荒唐的“水 变油”事件持续了十年之久,数十位科学家受到牵连,三百多家企业蒙受上亿元 损失。如今“酒变油”,“塑料变油”等等故事仍在上演。它们无一不是利用人 们对科学的信任,从消费者身上掠夺巨额财富。在去年11月无锡市发生的“塑料 变油”的骗局中,商家竟然打出了国家科委的招牌。 早在1994年,中科院多名院士就出版《维护科学尊严》一书向社会发出警告。 八年过去了,编委中的一位院士指出,情况没有丝毫好转。 尽管科学家常常是给商家背黑锅,然而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比如卷入此次保 健品风波的,就有多家学术机构和十多位科学家,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生化学会就 是其中的一个,记者赶上了该学会今年第一次会议,此次会议并不对外。 会议上 发言的是新上任的学会理事长许根俊院士。被邀请来的与会者,一 个是该学会工业生化分会的负责人,一个是新加入的海洋分会负责人。 华东理工大学袁勤生教授告诉记者,这个提议主要是针对企业家和工业生化 理事会活动中间存在的一些问题。 事情还要回到那场保健品风波。就在厂家与打假者鏖战正酣的时候,两场以 中国生化学会名义召开的专家研讨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召开,多名专家发表言论 支持厂家。打假者和消费者一怒之下给院士和学会带上了做伪证的帽子,此事结 果查明是工业生化分会的个别科学家与保健品厂家一起操办的。 袁勤生教授强调:开会讨论这些问题,我认为是理所当然。作为主任委员来 说,我没有考虑现在这么复杂的问题。 时任学会副理事长的许根俊院士却感到事态严重。 许院士对记者说:“当时的心情就是科学界也不是那么干净的。” 许院士向时任理事长邹承鲁院士写了一封信,指出此事已经超过科研开发的 合理界限。 许院士表示:虚假的东西宣传出去,破灭了,就不好了。科学家说自己的专 业,卖瓜说瓜甜,讲这个好,讲那个好,对于副作用,反而往往很少讲。 2001年9月中国生化学全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本来科学家介入广告活动的 议题并非大会内容,但邹承鲁院士动用了个人的影响力。 据许院士介绍,上一任的理事长非常支持这件事,和他非常有关系。他不支 持这个,那么常务理事会就不会讨论这个。这次代表大会上就不会把它列入议程, 来行成一个决议。 生化学会的代表们一致同意,创立学会的第一条家规。规定不能以学会名义 对营利性的行为或产品进行宣传。这也是50多年来200家全国性科技学会中出台 的第一条自律条约。“这个事情讲穿了,讲到底是为了促进生化事业的发展。” 许院士说。1月16日,中国生化学会有了新成员——海洋分会,历史上该分会与 多家保健品厂家交往密切,这次请来开会算是丑话说在前面。 在会上,第二军 医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顾问缪辉南教授发言:,我们不能搞商业炒作, 这样搞了以后有损我们学会的形象,所以刚才总会传达这个,我们是坚决支持的。 生物工业分会的负责人已被撤换,不过表态的时候该分会却觉得自己很委屈。 袁勤生教授发言:大家可以看电视台,好多学会都是这个样子,以学会名义 帮你做广告,这个不是个别现象,我们是刚巧碰到了这件事,你说对不对。 生化工业分会的委屈不难理解,如今从食品、化妆品、从家具到电器,处处 可以看到各种学会为商家打保票做推荐。在这种交易中,学会得到从几万到几百 万不等的报酬,而专家则从厂家领取顾问费。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把声誉同商业 风险捆绑在一起,有人说是因为穷,而张院士却不这样认为。 记者问:我们的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那为什么不规范的行为比以前多了呢? 张院士说:可能还是科学道德抓得不够吧。 但科研经费不足的确是个现实,正因为如此,生化学会的选择才耐人寻味。 记者问:你会为钱的问题为难吗? 许院士说:有一点为难。要搞活动的时候。 拥有几万会员的中国生化学会,全部家当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就能装下,学会 每年经费只有一万元,而开一次大会就要50万元。平时为了省钱,活动是能免就 免。 记者问:在一方面你们没有钱的情况下,一方面又要继续搞活动的情况下, 是不是这样很容易跟商业联系起来? 许院士说:是的,赞助,我们以后还是要的,你可以对你自己的产品进行宣 传,是(商家)你自己宣传,我可以提供一个位子,给你挂一块牌,或者是给你 一个展览产品的场所,我不去给你做宣传,不是我学会要讲你的产品怎么好,而 是你自己宣传。这个在国际社会上也是允许的。 记者问:你们生化学会这张牌子究竟值多少钱? 许院士说:也没有谁来估过,但把这块牌子打出去,那很多人是相信的。 不参与商业炒作,保住一块信得过的牌子,这是许院士给生化学会定的最后 一道防线。科学家们开始了对自己的反省,这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科学研究本 身,都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自律10条更多的是科学家们 的一个呼吁,把疮口暴露出来,以引起注意,它本身并没有任何处罚措施。也就 是说,如果有人触犯了自律条文,中科院也拿他没办法。因此,仅仅呼吁科学家 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管理、监督等体制上进行改革。比如,改进目前的 科研评议制度,避免过多、过滥的评估检查,防止权力与学术的结合。这样,科 学家们才会沉下心来搞学问。(吴海漫)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