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方舟-1”值得欢呼吗? 阿甘 在中芯推出其首枚 CPU “方舟-1” 时,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熟悉的宣传模式。由 于中国电子业界对于这枚 CPU 由来以久的渴望,从这并不陌生的宣传模式中, 我们能清楚地看出其后热烈的期许和沉甸甸的希翼。 然而中芯究竟做了什么? 据报导“代号为“方舟-1”的0.25微米、32位的CPU芯片采用了自行设计的体系 结构,是面向网络应用的CPU芯片。它具有速度快、成本低、集成度高等特点, 主频达到166兆赫,每秒能执行2亿条指令,与国外同类芯片相比,“方舟-1”技 术性能相当,在嵌入式CPU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个“国际先进水平”究竟是怎么评出的?报导中也说了:“由中国工程院院长 宋健、副院长朱高峰分别担任正、副主任,20位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的中芯微 系统有限公司32位CPU技术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问题是,这个“国际先 进水平”的评法根本就不符合国外高科技领域的惯例,说得难听一点,其实就是 “王婆卖瓜”。“方舟”芯片属于内嵌式 CPU,对于内嵌式 CPU 的性能评估有 为工业界普遍接受的测试和评估用的整套程序(称为 Benchmark)。如果“方舟-1” 真想论证自己属于“国际先进水平”, 最标准的作法是请独立的专业的芯片评 测公司,在其上跑全套的评估程序。用具体的运行结果和数据来说话,而不是做 “政治挂帅”式的宣传。 然而“中芯”并没有这么做,“中芯”更象是完成了一项政治任务。如果一个公 司对自己的产品不敢拿行业标准来做比照的话,人们会有足够的理由对其技术含 量产生怀疑。而且既然“方舟-1”号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们不妨先来 看看究竟什么是嵌入式 CPU 的国际先进水平。 2001 年的嵌入式微处理器论坛(embeded microprocessor forum) 恰好刚刚开过。 本年度论坛的一个最引入瞩目的主题就是面向网络应用的嵌入式 CPU ,而这正 好也是报导中提到过的“方舟-1”一个设计目标,我们就来比一下。 据 EETIMES 报导[1],PMC Serra 在本年度论坛推出了其面向网络的 1-GHz RM9000x2 dual processor,芯片采用 0.13 微米的工艺,一块芯片上集成两个能 跑在 1 GHz 的 MIPS 微处理器。 PMC Serra 的芯片是面向光纤网络 OC192 10 Gbits/s 数据流做的设计。中芯的 “方舟-1”也号称是面向网络的设计,然在主频上,PMC Serra 的芯片已经是 “方舟-1”的六倍。而其双 CPU 的结构更使得“方舟”芯片的处理能力远远难 望其项背。“方舟”芯片用来做低档的网络终端还算凑合,用来做高端的网络数 据处理根本就是毫无希望。这就是“中芯”所谓的“面向网络应用的设计”?这 样的一个设计,究竟是哪一点可以称得上“国际先进水平”了? 当然 PMC Serra 是在通讯芯片界享有盛誉的老牌芯片公司。那好,我们不和 PMC 比,我们和新诞生的公司 “Start-up ”比。成立才四年的 Lexra 在本年 度论坛也推出了面向 OC192 的设计[2]。Lexra 的芯片可以跑在 420 MHz, 为 “方舟-1”的 2.5 倍。更让人称道的是 Lexra 成功地将 16 个 RISC CPU 集成 到了一个芯片上,由此产生了强大的运算能力。就运算能力而言,一个 Lexra 的 RISC CPU 已是“方舟-1”的2.5 倍,2.5 再乘上 16 那又是多少? 说得不客气一点:“方舟-1”远远不是什么国际先进水平,中芯根本连国际先进 水平的门都还没摸到。 如果说因为“中芯”是新创立的公司应该放低标准的话,那同样是新创立公司 lexra 为什么就可以拿出真正令世人嘱目的顶尖设计?报导说中芯的李博士有 20 年 CPU 的设计经验,为什么出手的设计和 lexra相比差那么远。lexra 的总 设计师会有多少年经验?40 年?50 年?40 年前根本还没有 CPU。 如果说是因为国内条件差,基础薄弱,那是说不通的。国内芯片设计公司用的软 件和美国芯片公司所用相差无几,而国外的高科技 Start-Up 都是白手起家,也 谈不上什么基础。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中芯的创业者们过于保守,对自己定位太低。在对市场以 及技术都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低端也算是一种策略。但这种 策略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马上就会使公司沦落成为毫无技术含量的手工作坊。 “中芯”的李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方舟-1”主要用于网络计算机和机顶盒。 这什么网络计算机,机顶盒说白了就是一台非常差劲的计算机,比一个只带纯粹 显示屏的“dummy” 终端也没有高明太多。如果“中芯”的芯片就准备干这事, 我看还是不要自称“高科技公司”。 中国芯片要迎头赶上需要有加速度,需要锐气和冲劲,而不是抱残守缺和亦步亦 趋。需要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真正有份量的设计,而不是毫无技术含量的“政治 道具”。 当李博士下一次示出有份量的设计时,欢呼也许才会更有价值一些。 [1] http://www.eetimes.com/story/OEG20010613S0073 [2] http://www.eetimes.com/story/OEG20010611S0013 硅谷阿甘 【a_gan_ic@hotmail.com】 8/1/2001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