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评】 “刚刚自学完了全部高中数理化课程,并初步掌握了英、法两门外语的陈竺万万 没有想到,他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考分居然名列榜首。” 张记者要挨板子了,怎么不提陈竺中专生的研修生涯呢? 张记者先把江西移到兰 州边上,再给人以一种陈竺似是早知“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奇才的印象。陈竺只 是利用在田间插秧、犁地的分分秒秒空隙,见缝插针地(怎么学法?张记者如以 此课题写一专著,保证畅销)学习数理化知识,学习外语就能力挫群雄,拔得头 筹。 从张记者制造陈竺以中西部农村高中生资格考研,到描写魏克斯曼教授(听了, 非常感动,他)的眼眶甚至有点湿润,应该可以判断张文的真实性很低。张记者 得认真读几遍“艳阳天”之类的小说,揣摩透了怎样写高大全的要点才提笔,免 得帮倒忙。 再扯张记者一厢情愿的报道:陈赛娟“实验室的法国同事有的正在西海岸尼 斯,或是戛纳,优哉游哉地度假。”尼斯在法国西海岸还是东海岸? (田牛) 陈竺是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 瞎说八道嘛 这记者什么素质?我一个同学2001年刚当选院士,才四十一、二, 比陈年轻多 了。 (插一腿) 这句话是徐匡迪说过的 在陈竺初当选院士的时候,的确如此。徐的话大意是说“我在中科院开学术会, 看到别的院士做报告是被人扶着上讲台的,只有我们陈院士,是自己走上讲台的” 云云。大约是96年的事情吧。:) 说起来陈竺为人应该算是比较老辣的,相比之下杨雄里差远了。同样是接受电视 台采访,杨西装笔挺,头发锃亮;陈一身白大褂,头发蓬乱,胡子都没刮,此人 城府很深,由此可见一斑。比如这次打假,一个跳出来大叫大嚷,另一个有谁听到 一点声音么?所以我说吴征也是骗子中的高人,到后来不也是走的这招么?内家 外家高手,武功练到后来,殊途同归啊。:) (Tinman) 成功男人背后的成功女人 ——女科学家陈赛娟剪影   ■张光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01月11日第七版)   人们习惯说,一个成功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全身心支持他、挚爱着他的女人。 那么,为什么给予丈夫以全力支持的女性,就不可能同样也是一个成功者呢?其 实,我们的身边就有一位,此人就是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 师陈赛娟教授。她身边的那位成功男性,就是中国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科学院副院长、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研究所所长陈竺教授。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 这对著名的科学家伉俪都是站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生命科学的前沿人物,也是中 国科学界的骄傲。 1999年金秋,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传来佳音,时年48岁的陈赛娟由于在 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成绩突出,入围第二届“欧莱雅世界杰 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最后评选,成为全球35位候选女科学家中惟一来自中国大 陆的女性。“欧莱雅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集团于 1988年共同设立,是目前惟一一个为女科学家而设的全球性奖项。 从纺织女工到研究生 其实,这位同事、朋友和亲人敬慕的秀美端庄、举止稳重、谈吐谦和的杰出女性, 二十多年以前,还只是上海一家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女工。 陈赛娟出身于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文革”后期,这位中学老三届毕业生被分 配在上海一家纺织厂当工人。20世纪七十年代初,她幸运地被选送去上医科大学, 做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1975年,她大学毕业,来到上海瑞金医院当了住院医生。 在血液病病房,天性善良的陈赛娟被她所面对的景象所震惊:在那里,有许多已 从死神的手中领到预约单的痛苦无助的白血病患者,那些患者用充满期望和恳求 的目光注视着她,而她和同事们却对此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病人的眼里转而流 露出的那种绝望的眼神叫人终身难忘,于是她刻骨铭心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医生 有不容推卸的救死扶伤的天职,而这种近乎神圣的职责的分量之重难以估量! 而此时,陈竺则正在中国中西部的一个农村插队落户“修地球”。这位出身医生 世家、天性聪颖的青年利用在田间插秧、犁地的分分秒秒空隙,见缝插针地学习 数理化知识,学习外语,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绿人们心中久涸的冻土时,这 位似是早知“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年轻人,已经自学完了全部高中数理化课程, 并初步掌握了英、法两门外语。也正在此时,重新报考大学和研究生的喜讯传来。 陈竺毅然报考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德高望重的王振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他自然 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专业考分居然名列榜首,名列第二位的,就是后来成为他终 身伴侣的陈赛娟。 这对志同道合的同窗在王振义教授门下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爱,终于在八 十年代初喜结连理。 夫妇联袂塞纳河畔穷究迷宫之谜 1984年,陈竺告别妻子和父母,来到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圣·路易医院血液中 心实验室进修,一年后攻读博士研究生,主修分子生物学。 陈竺去巴黎的一年多时间里,频频与远在国内的爱妻陈赛娟通信,详尽描述法国 以及整个国际上血液学研究的状况,使她萌生了去法国学习先进医学技术的念头。 一年多以后,陈赛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狠心抛下不足两岁的儿子,来到巴黎 丈夫的身边。陈赛娟的导师是国际著名的细胞遗传学家,在专业领域处于国际领 先地位。当陈赛娟向他提出要攻读博士学位的请求时,这位导师犹豫了,因为在 此之前,他还没有接受过一个博士生,更不要说外国学生了。但最后,这位法国 导师还是被陈赛娟的求学精神所打动,破例第一次收下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女博士 生。从此,研究白血病的发病原理和诊断、治疗,便成了陈赛娟一生追求的事业。 1987年的圣诞节到了,实验室的法国同事,有的正在西海岸尼斯,或是戛纳,优 哉游哉地度假,有的此刻正结伴成群地前往香榭丽舍大街,欢天喜地地观看焰火, 大洒香槟。陈赛娟和为她助战的丈夫陈竺一起来到冷冷清清的实验室,形影相对, 孤军奋战。偏偏雪上加霜,实验室的一台冰箱坏了,赶紧叫来人抢修,又连忙把 冰箱里的试剂一批批迅速转移出去。一阵忙乱过后,陈赛娟倍觉烦躁:天哪,这 一切又都是为了什么? 当晚,夫妇俩应邀去一位法国同事家共进圣诞晚餐。由于心绪不佳,一路上,为 了一些实验中的细节问题,两人无名火起,争执不休。幸而,好客主人的殷勤接 待,使陈赛娟稍解心头郁闷。就在当晚席间,主人无意中向客人们谈起实验室创 始人让·道塞医生的故事,原来,那位誉满学苑的诺贝尔奖得主,当年在事业上 也并非一帆风顺。二次大战后,他弃医从军,回到圣·路易医院继续从事科学研 究,当时的实验室设备简陋,只有几间破屋,他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不断奋 斗,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发现“移植抗原”,并由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此时此际,听到这样一个可说是老生常谈的故事,陈赛娟再一次地感动了,再一 次地豁然开朗起来,科学的道路正因其不平坦,才需要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努 力地去攀登哪!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两年以后,陈竺、陈赛娟夫妇在事业上终于取得巨大转折: 一年内两人合作发表了6篇高水平的论文,在白血病分子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被法 国同行称誉的“突破性成果”。这一成果第一次找到了染色体断裂的确切位置, 并提出了新的断裂点集中区域的概念,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 从“义务打工者”到合作伙伴 九十年代初,陈竺和陈赛娟决定接受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魏克斯曼肿瘤研究实验 室的邀请,前往进行科研合作,期限是3个月。魏克斯曼实验室是当今世界癌肿 分化诱导最先进的单位之一。可是,当时美方只能提供一个人的经济资助,为了 能在3个月里利用美方先进的设备完成自己的实验,进而把血液所高层次的研究 工作开展起来,获得访问研究机会的陈竺积极动员妻子自费随同前往。这样,陈 赛娟就成了魏克斯曼实验室里的一名义务打工者。 西奈山医院里的一些中国留学生知道情况后,不免为陈赛娟打抱不平了:“你太 傻了,有你这样在美国义务劳动的人吗?” 要说陈赛娟一点想法没有,这是瞎话。可是,她自有她的理由: “我在这里不是为人打工,而是利用条件,做我自己的工作。现在说我傻,是不 是过早了一点?” 有一天晚上,已过了11时,实验室主任,也就是魏克斯曼先生本人,正好度假回 来,发现陈竺和陈赛娟还在埋头做着实验,一时大为感动,有趣的是,他用英语 说了一句十分中国式的赞语: “你们真是劳动模范!” 一个月后,陈竺、陈赛娟的实验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魏克斯曼教授的脸上挂满 了笑容,他郑重其事地向这对中国科学家夫妇提出建议: “你们留下来吧,在这里的待遇将10倍于你们现在的收入。”几乎是不假思索地, 陈竺跟陈赛娟对视片刻,莞尔一笑:“如果想在发达国家搞科研的话,1989年, 我们就不会从法国回国了。或许,今天也不会到这里来。” 魏克斯曼教授听了,非常感动,他的眼眶甚至有点湿润,他激动地说:“我理解 你们了,我会帮助你们,帮助你们在中国的事业。” 魏克斯曼教授的帮助说到做到。几天以后,实验室的同仁不约而同地收到了一份 Party邀请,这是魏克斯曼实验室自建成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聚会。魏克斯曼教 授在会上宣布赠予两位中国进修人员、来自上海的陈竺先生和陈赛娟女士一份厚 礼,他将与这对出色的中国科学家伉俪在上海合建一个实验室,并在3年内提供 17.5万美元的资助。直至此时,那些曾经认为陈赛娟太傻的朋友们豁然顿悟, 他们对陈赛娟说:“你真是在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浇灌着国内研究所这棵大树 啊!”不久,一笔以魏克斯曼基金会名义提供的22.5万美元,汇到了上海血液 学研究所,开始资助上海血液学的研究。 回顾20多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陈赛娟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个女性,二十多 年来,我和男同胞一样为事业拼搏,饱尝了科研工作的苦甜酸辣,不断迎接着事 业上新的挑战;同时,我又是母亲和妻子,我热爱生活,我爱自己的儿子,关心 他的成长,支持丈夫的事业。科学无止境,攻克肿瘤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许多白 血病患者还期待着我们,我们还需努力拼搏。我愿将毕生的精力献给攻克癌症, 造福人类的医学事业。”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