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测谎仪:无辜者的"救星" 荒川 对于测谎仪褒贬不一的评价,本属正常,但南方周末5月1日第6版刊出的北大法 学院博士生邓子滨的文章《测谎仪:对精神的"刑讯逼供"》充满对科学的误解和 对法学的无知,读后不能不令人感到恐惧和悲哀。 文章在一开头就采用了传统的"扣帽子"法,武断宣告测谎仪是对精神的"刑讯逼 供",而对此除了夸大其词的渲染描写又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中国及各国的 法律都明文规定在法庭依法判决之前,"犯罪嫌疑人"在法律上是无罪的。然而当 事人从被拘捕的那一刻起,事实上就变成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个中滋味,非亲 身体验者难以想象。但是我们看一些案例,如无辜女工程师精神失常,研究酷刑 的雄辩律师遭遇酷刑而木讷失语等事实,可从一斑而窥全豹,得知此种处境实乃 不折不扣的人间炼狱。真正的罪犯,可以选择彻底坦白,用刑期的长痛解脱审讯 的短痛,或者选择顽抗到底,减少刑期,毕竟痛有所值。只可怜那些无辜者,承 受长痛之余,还难免屈打成招陷于冤狱。此时的无辜者所期待的是尽快脱离苦海, 如果有测谎仪可以证其清白,甘愿烧三柱香以求之。执法者也不都是虐待狂,乐 得省些气力,实乃双赢之举。邓文中所说被测谎者"精神所受的折磨决不亚于刑 具带给肉体的痛苦",实属未经切身体验的臆想。在此我建议北大法学院为学生 组织实习,不只是去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也应该实际体验一下陷 于冤案的滋味,对学生会大有补益。 邓文中已经明示测谎仪是利用"一般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植物神经系统",同时又 认为测谎仪是对精神的"刑讯逼供",这是混同了"神经"与"精神"这两个不同的医 学概念。到医院去看病也该知道,"神经科"与"精神科"不是一回事。"精神"的确 寓于"神经系统"之中,但是植物神经系统比起感受肉体痛苦的神经离"精神"更远。 邓文的第二个错误是混同了"侦查"与"审判"这两个法学概念。文中说"随着测谎 仪的不断改进,它最终会取得合法的证据地位。到那时,专家就是我们的法官。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现在已经有很多科技成果取得了合法的证据地位,但是指 纹专家、DNA鉴定专家并没有取代法官,一切有证据地位的材料只有在经过法庭 质证并被采信之后才算是证据。当前测谎结果没有合法的证据地位,测谎仅仅是 一种侦查手段,不可能代替法官的地位。法学院博士生的思想似乎还停留在侦查 和审判合一的包公时代。 邓文的第三个错误在于混同了"可测"与"可控"这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文中说" 一旦这一切成为现实,那些执掌该项技术的人,就能控制我们、支配我们,事先 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事后知道我们干了什么,最终做到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 么。""技术或许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真相,却也可以更轻易地控制我们的精神。 "这也是妄加猜测。可测并不必然导致可控,利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超新星爆 发,但我们在原理上就不可能控制它。测谎仪表现人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测 的,这是否意味着思想是可以直接控制的呢?余致力于相关领域研究凡四十年, 深知欲达此目的,在我们可预见的将来用科学技术的方法是办不到的。当然,我 办不到的事可能有别人办得到,如果邓博士知道轻易控制精神的方法,望不吝赐 教,其中肯定包含关于精神的超世界水平的知识,可以得诺贝尔奖。对于间接控 制人的思想而言,倒是早就有很多不科学的方法:邪教、宗教、意识形态、文化 传统、原始禁忌,不胜枚举,其共同特点就是主张我们现世的追求"只能服从于 某种更高的社会价值"。 邓文认为"沉默权使测谎仪成为逻辑上不必要的东西。"这是一个逻辑错误。沉默 权如果被所有人行使(任何权利都包括不行使该权利的权利),那么从逻辑上来 说,应该使审讯"成为逻辑上不必要的东西",因为完全沉默的审讯毫无意义。而 测谎仪却可以在没有任何回答的情况下获得信息。因此正确的说法是"沉默权使 测谎仪成为逻辑上十分必要的东西。"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装有眼动仪的头盔,用 时让嫌疑人带上这个头盔来到杀人案件现场,如果是真凶,其目光必定多次指向 尸体倒地之处,其他人无此反应(反扒人员发现扒手用的也是相似的方法,所谓 "贼输一眼")。此法绝对保障沉默权,不知邓博士对此作何评价。 北京青年报让作家为科学技术打分,发现对科学懂得越少给的分数越低。对科学 技术的恐惧往往源于无知,邓博士虚构出的"技术的独霸者"其实并不存在,科学 技术是大家都学得会的,只有你学得会而我却学不会的不叫技术,那叫巫术。操 作测谎仪比驾驶汽车容易得多,恐怕现在很少有人认为汽车"诡异莫测"吧。至于 "专家所精心准备的问题",应该是法学博士的拿手好戏,无论作为控方或辩方, 在询问被告或证人时都是要精心准备问题的(这些问题里往往设有陷阱,不知邓 博士是否认为法庭辩论也是对被告的"精神的刑讯逼供")。只要读一读科普书籍, 就可以治愈"科技恐惧证"。反倒是邓博士的文章通篇都在捏造事实,罗织罪名, 颠倒黑白,把好东西硬说成坏的。这种习惯不改,将来当了法官,不知要制造多 少冤案,那才真是令人毛骨悚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