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爱因斯坦谈人生》(九) 《爱因斯坦谈人生》(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 [美]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 编 高志凯 译 刘蘅芳 校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年10月         ※    ※    ※   在爱因斯坦档案文件中有一封一位科罗拉多州银行家于1927 年8月5日写给当时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的信。这封信开头写道: “几个月以前,我曾写信告诉你……”,这说明爱因斯坦当时可 能没有回信。这位银行家指出,许多科学家和与他们相似的人已 不再把上帝看成是被一群天使簇拥着的长着大胡子的慈父般的形 象,虽然许多虔诚的人崇拜并尊敬这样一位上帝。一次在一个文 艺小组的讨论中,他们谈到了上帝的问题,有些会员决定请一些 著名人士提出一些可以公开发表的意见。他说已有24位诺贝尔奖 金获得者寄来了回信,他希望爱因斯坦也能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爱因斯坦在来信上用德文写了这样几段话,我们不知道爱因斯坦 是否把它们邮寄出去了:   我想象不出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他会直接影响每个人的行动, 也想象不出上帝会亲自审判那些由他自己创造的人。我想象不出 这种上帝,尽管现代科学对机械因果关系提出了一定的怀疑。   我的宗教思想只是对宇宙中无限高明的精神所怀有的一种五 体投地的崇拜心惰。这种精神对我们这些智力如此微弱的人只显 露出了我们所能领会的极微小的一点。伦理道德是十分重要的, 但这只是对我们而言,而不是对上帝。         ※    ※    ※   下面摘录爱因斯坦于1938年1月24日写给科内利乌斯·兰茨 奥斯的一封信。正如信中所揭示的那样。这封信同刚才谈到的问 题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起先我相信同马赫①主义大同小异的怀疑主义经验论。但是 后来地球引力问题又使我皈依了唯理论,也就是说它使我变成一 个只是用数学来探求唯一可靠的真理源泉的人。   这里所谈到的地球引力问题,是指爱因斯坦在1905年到1915 年间辛勤工作整整十年所创立的广义相对论。他之所以能够创立 这一理论是因为他有一种美中不足的感觉。根据他于1905年阐明 的狭义相对论,等速运动应该是相对的。爱因斯坦认为这种只有 一种特殊形式的相对运动的概念是丑陋的。如果等速运动是相对 的,那么推而广之,所有的运动都应该是相对的。但是日常经验 表明,非等速运动是绝对的。面对这种迹象,一般人只好耸耸肩, 认定无法可想而忍受这种美中不足。但爱因斯坦却不然。凭着审 美的动力,他孜孜不倦地重新检验人们的日常经验,他喜出望外 地发现,一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证明一切运动都是相对的这一理论。 我们这里不谈这一洞察怎样引导他创立了那个超出一般经验的、 美满的引力方程式。但我们可以看到,当他在给兰茨奥斯的信中 指出自己皈依为一个唯理论者——即一个探索数学(即他所谓美) 的人的时候,他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不应对“皈依”一词发生误解。在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 对论以前,他早就开始探求宇宙的美;这一理论的产生是因为他 感到美中不足,这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他对宇宙的朴素、美 和崇高的信念——他的宗教信念,是对他的科学研究的主要鼓舞。 他在衡量估价一项科学理论时总是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就是上帝, 那他是否会根据这个理论来创造宇宙。   ①马赫(1838~1916),奥地利物理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 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译者         ※    ※    ※   下面摘录爱因斯坦从普林斯顿写给兰茨奥斯的另外两封信。 他在1938年2月14日的信中写道:   我同这个根本问题已经搏斗了二十多年,现在已经相当失望, 虽然还不准备罢休。我认为现在需要一种全新的令人茅塞顿开的 灵感。另外我认为,如果用统计学作为逃遁的办法,那只能是一 种权宜之计,它不可能触及问题的实质。   他在1942年3月21日的信中写道:   在我所认识的人中只有你对物理学的看法与我相同,我们都 认为应该通过一些本质上是简单统一的东西来认识现实。谁也无 法偷看上帝手里握着什么牌。但如果有人说上帝也玩骰子游戏并 用什么“精神感应”术(这是现代的量子理论要上帝干的),那 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是怎样看待量子理论并对之表 示自己的不满心情的,因为量子理论否定了定数论,范围仅限于 或然说和统计预测。爱因斯坦本人就是发展量子理论的一位先驱, 但他一向认为必须用一种新的认识来看待这个问题。在他于1924 年7月12日写给保尔·埃伦弗斯特的信中,他的这种沮丧心情跃 然纸上:   对于量子你越是紧追不舍,它们就躲藏得越巧妙。         ※    ※    ※   芝加哥一位犹太教教士准备以“相对论的宗教含义”为题作 一次讲座,1939年12月20日,他写信给住在普林斯顿的爱因斯坦 就这个题目提出一些问题。爱因斯坦答复如下:   我认为相对论的基本理论和与一般科学知识大相径庭的宗教 没有什么关系。我认为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人们能够通过一些简 单的逻辑概念来领会客观世界内部的相互关系。当然,对相对论 来说情况更是如此。   用逻辑思维来认识这种深奥的相互关系,就会产生一种宗教 情绪,但这种宗教情绪同一般人通常所称之为的宗教情绪大不相 同。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对物质字宙的结构模式所产生的一种敬畏 心情,它不会使我们创造一个类似人的形象的神,由他来向我们 提出种种要求,照管我们各人的事务。在这种宗教情绪中既没有 目标,也没有必须做的事,只有一种纯粹的存在。正因为如此, 我们这种人才把道德看做仅仅是人的事情,虽然它在人类领域中 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    ※    ※   下面这封信是爱因斯坦于1937年9月写的。我们只知道它同 “宣教团”有关,除此之外,我们对促成爱因斯坦写这封信的前 因后果一无所知。也许爱因斯坦是应普林斯顿神学会一位会员的 口头要求才写这封信的,但这仅是猜测:   我们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科研成果 在技术应用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家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但 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 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 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边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 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如果人类要保持自己的尊严,要维护生存的安全以及生活的 乐趣,那就应该竭尽全力地保卫这些圣人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并 使之发扬光大。         ※    ※    ※   下面这封信的底稿同其他许多文稿一样是爱因斯坦在1932~ 33年间的冬天最后一次居留帕萨迪纳之后带到勒科奇的。信上没 有标明日期,也没有其他说明。这封信很可能是给某人或某个组 织的回信,也有可能是爱因斯坦在听到纳粹的一些夸耀之词后有 所感而写的一段格言。不管究竟出于何因,这几句话本身就象是 向我们大家发出的一个信息:   不要因为多少世纪以来在你们的国土上诞生过一些伟人就自 鸣得意,那不是你们的功劳。还是思考一下,你们是如何对待他 们的,你们是怎样遵循他们的教导的吧!         ※    ※    ※   1931年2月25日有一个人给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写来一封极 其悲观的信,哀叹他对当代技术奇迹感到幻灭,声言大多数人的 生活都充满了痛苦和失望,并对人类是否应该继续繁衍深表怀疑。 爱因斯坦于1931年4月7日给他写了这样一封回信:   我不赞成你的观点。我一向认为我自己的生活既有趣味又有 意义,并且我深信人类的生活完全有可能并且有希望变得更有意 义。实现这个目标的客观和主观条件都已具备。         ※    ※    ※   当然,爱因斯坦知道,哀伤也是生活的一部分。1945年4月 26日,爱因斯坦给一位医生和他的妻子写了一封唁函,悼念他们 死去的孙子(也可能是儿子)。这位医生经常大力帮助那些逃离 纳粹德国的难民。   获悉你们不幸蒙受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亟感震惊。老年人 最大的悲伤莫过于此,尽管成千上万的人也有同样的遭遇,但这 又何足以慰藉于万一。我不敢安慰你们,我只想同所有那些了解 你们仁慈心肠的人一样,表达自己深切的同情与悲伤。   我们人类总是以为自己的生活很安全。在这个似乎是既熟悉 又可靠的物质环境和杜会环境中很自在。可是一旦日常生活的正 常进程被中断,我们就会认识到,自己就象是在海上遇难的人一 样,只知抱着一块无济于事的木板,却忘了自己来自何方,也不 知自己将漂向何处。但是只要我们能全盘接受这一点,那么生活 就会变得轻松,我们也不再会感到失望了。   希望我们这些漂浮着的人在不久的将来又能相逢。   在爱因斯坦干1952年7月9日写给科内利乌斯·兰茨奥斯的信 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都是出生在野牛群里的人,只要没有过早地被踩扁踏平, 那就应该感到庆幸。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